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云台 >

第17章

三国之云台-第17章

小说: 三国之云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面的春风顿时从邓瀚的脸上蔓延开去,“不想今日,兴霸兄却是到来,小弟这边有礼了!”这一瞬间,邓瀚却是有些兴奋过度了,确实没有注意到,此时他的语气,口吻,均有些失礼!
  
      甘宁也自是有些诧异于邓瀚此时对他的称呼,不过看上去,他倒也没有过多的在意这些,想来今日甘宁却是有事相求于邓瀚。
  
      “请,请,”邓瀚连声道,“有话,我们也得进府内再说!”
  
      一片的行礼生中,几个人却是相携着到了府内的迎客厅。待得众人都安坐于位,邓瀚却是开口道:“不知兴霸兄,今日所为何来?”
  
      “不瞒公子,那日江陵城外,大江之上的小公子的那番话,使宁颇为意动,待我回到处所,深思之,只觉得公子所言让我顿生求学之心,我进来此,便是想求得公子能指点一些,若能得公子提携,宁还有一事想求托于公子?”
  
      “既然小子能蒙兴霸兄青眼有加,认为我能帮的上忙,还请不要客气,至于说求,那就太过了!”
  
      “想必公子也曾闻得锦帆贼的呼号,我便是那锦帆贼之头领,”说到这里的甘宁却是一顿,双眼看着邓瀚,却没有发现邓瀚的神色有什么变化,便续说道,“如今我想去求学些立名当世的学问,却是有些放心不下我的那些个弟兄,他们俱都是些血气男儿,意气相投,誓言与我同生共死,我今求学,他们却也不愿散去,都道,要等我学成,再一同笑傲江湖,故而宁想,看公子或者公子的父亲邓大人那里可有些用处,能让我的弟兄聚在一起,也可稍懂些礼数!”
  
      “其二,却是宁的一点痴心,不知公子可否带宁去拜见水镜先生仙颜,以慰我心?”说罢甘宁却是离席,郑重施礼。
  
      原本邓瀚所提的货栈中的运输和镖行的人选,就是甘宁他们,试想这班人却是大江上的混混,厮杀不必说,各地的道行却也稍有,若是有他们来做运输和镖行,起码在江陵以南的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有拜托父亲去交通荆州的军士,这双管齐下,必然运输得做,畅通而无碍。
  
      想历史上的甘宁可是呵呵威名,邓瀚还在想着如何好好的设计一番才能让他入彀,却不想如今却是甘宁来求他。一时之间,邓瀚还有些怀疑,这甘宁的脑子是不是有些问题。
  
      不过转念一想,也许是世事之奇吧!试想一番,那天船上的邓瀚的表现,以及在他的无意之间的编纂下,使得甘宁心中对水镜先生,产生了尊敬,甚至畏服的心思也大有可能,进而对邓瀚的言语也是产生了迷信,那日,船上的转身而走,甘宁甚或还为此心内产生愧疚,因此今日的表现,也或可说的过去。
  
      “哎,兴霸兄,却是多礼了。两件事我自可都答应你,不过这自然是需要些时间的,还望稍带一段时日!”这时的邓瀚自是郑重,一诺千金,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听闻邓瀚两件事都应承了,甘宁自是感激,“些须时日,自不在话下,有劳公子费心,他日有成,宁必深感大德!”
  
      “感我大德,我自让你听我的,到时候你还不应声而动!嗯,为人要淡定,可是我怎么淡定得了,真是的!”看着甘宁,邓瀚忽然发现,今天实在是赚大发了,不由得笑了。
  
  
  
  
第二十一章 思归水镜庄
    自那日甘宁拜访后,邓瀚却又多次和徐康商讨设立货栈的细节问题,不过两人毕竟都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现在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可能的将事情想的复杂一些,并相应的做出一定的计划,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罢了。
  
      随后甘宁又来过几次,邓瀚倒也没有详细和他说明货栈的事情,不过是告诉他,他已经想好如何安排他的那些个兄弟,却是让他们做一些护卫和护送货物的事情,虽然贩夫走卒的身份可能有些低贱,不过相对于他们原本的水贼的称号,倒是要好上不少,自然使得甘宁非常的感激。
  
      如今所欠缺的就是得到太守的首肯,然后就可以圈地盖房子了。
  
      其实邓瀚若是想要开立一般的商铺的话,自可让人先行办理,而不需要等邓羲回来,只是他要的这个东西,乍看一下不打眼,可是想想一下他日后的发展:遍布各地的分店,往来消息自然另通;时刻要保障来往客商货物的安全,自然需要护卫人员,再加上有时候还要为有需求的客商提供货物运输的服务,这同样需要不少的护卫人员,这么多的护卫人员,自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而现在的江陵太守蒯越是被刘表称赞有臼犯之能的人,而那臼犯是谁,那可是历史上辅佐晋文公成就春秋霸业的大能,所以在邓瀚看来,与其让这位大人物将来对这个货栈过于瞩目,还不如一开始就明明白白的将货栈放在他的眼皮子下,就是将来有人找碴的话,有太守的首肯,加上邓羲的面子,或许就能平安无事。
  
      邓瀚甚至还想,是不是在货栈开张后,也用前世见过的某些手段,让蒯越大人或者他的亲友们在这个目下还不起眼,日后肯定会大有作为的货栈中加些股,凑点份子,就算不能因此而仗势欺人,平日里的生意也定会好上许多,毕竟这老百姓总是相信官府的力量多过私人。
  
      至于其他的日后拉拢他们运货途上的那些个人物,或者也可以如此办理,只是现在这一切,他却也不想将这一切和徐康说的太过于明显,毕竟一个孩子有了这些念头,在旁人看来却是如此的妖孽,尽管徐康和他的关系已然很近,他却也想到的是邓羲的那句话,“有些事情做的,却说不得!”既然邓瀚他将来做的事,很大的时候也会让包括邓羲在内的不少人觉得不应该做,做不的,那自然此时他就更不应该说。
  
      邓瀚依然悠闲,每天虽然依旧的学习者,可是在江陵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似乎那种闭门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就不应该出现。这里总是会有不少奇异的东西从大江上下,从荆南荆北带入来,几天不出门,似乎就会让人觉得,你已经和这个城市不符。
  
      或许这里正是适合那些世家子弟,只要你有钱,这里不会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只要你有势,自然就有这样那样的人为了巴结你,送给你所感兴趣的东西。
  
      邓羲还是很快的回来了,并没有让邓瀚过了多久这样繁华却又稍显靡靡的生活。
  
      不过在去见那位蒯越蒯太守的时候,邓瀚却没有去,是让邓羲领着徐康去的。只因为他要去的话,就不合适。
  
      邓瀚坐在书房里,细细的分析着,邓羲和徐康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被拒绝,太不可能,举凡当官的,没有一个会不愿意治下士民殷富的,插科打诨使绊子,以他这样人的智慧和胸怀,应该不屑于此,更何况,父亲也是有些分量的。”
  
      “哎,是在是无聊啊!被泡在这边这种生活中,初一开始还会很兴奋,可是时间一长,倒有些高潮后的空虚,在这里的锦衣玉食吃多了,觉得倒不如水镜庄上的粗茶淡饭了!”
  
      “也不知道,师父怎么样,是不是乘着不用带我,又一个人游戏人间了,庄内的桑葚熟了,也不知道师父会不会给我留着点,还有我先下不在,庄内的那头牛也不知道能不能吃饱了!”
  
      “徐师兄如今应该已经顺利的‘打入’刘备军中了吧,呵呵!不过,毕竟新野那个地方,还是太小,户口还是不足啊!也只能当块立锥之地,先站好吧!”
  
      “也不知道,诸葛师兄会不会想我,或许不会,或者是忙得顾不上,不过等想起来,不知道是会买怨我还是摇头无奈呢,不过我想诸葛均,应该不会忘了我的,没想到,好为梁父吟的诸葛师兄的小弟,却是个五音不全的,唱起乐府来,尽是一副马长的嗓子。呵呵,这会儿,隆中那地方,又是一片农忙吧!”
  
      就在邓瀚遥想远方的诸人时,书房的门却是被打开了,一阵痛快的笑声传进来,将邓瀚的思绪从远方拉了回来。
  
      “可是父亲回来了?”邓瀚问道,“不知太守大人,如何说,可有刁难之意?”
  
      走进门的先是邓羲,后又跟进来了徐康,二人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却见邓羲只是摇了摇头。
  
      “不想太守大人,倒是痛快,”徐康代为回答道,“浑没有我们之前考虑的那么多事!”
  
      见邓瀚还是有些疑惑的神情,邓羲也开口说道,“不仅没有什么条件,还鼓励说,你们要弄的这个货栈或许能更加的繁荣江陵的经济,让太守府的府库更加的富足呢,说是要你们好好干,若是有什么难处,找我,实在不行再找他做主!”
  
      没有那些条件,还得到太守府的支持,邓瀚最后还是很满意这样的结果,不过他还是决定,等开张的时候,或者以要个他手书的店名的名义拜访一下的好,这自然就是日后货栈大掌柜的事情了,此时的他,已经觉得再呆在这里,自己就会变得被这里的浮华,遮住了眼了。
  
      得到了开店的首肯,接下来自然是租买那块他们看中的地基,有邓羲的名头顶着,他们自然不会吃什么亏,就像先前邓瀚想要的,衙内风范自然很好用,有着那么多的影视剧中的形象比对着,邓瀚的表现当然精彩。
  
      其实他们这个货栈最开始,却也要不了多少的钱财准备,商人总是有着冒险的意识,凭着邓羲的名头,他们的货可以先赊售,他们建造商铺的用料也可以先欠着,而要说到那些客商储存货物到这货栈中,邓瀚自然是要收钱的,而目下,很多人对他们要开展的护卫送货,甚至送货上门的服务还没有什么了解,自然从甘宁手上接过来的这些,经过邓瀚调整后还剩下,一百多名彪悍之士也只能先闲养着。自然不能全部住在商铺内,邓瀚他们自然是另外给他们安置,在城外给他们弄了块场子,平日里让他们打熬着力气。
  
      终于,他们的货栈,最后被定名为,云汉—蕴意为有事天之敬,有事神之诚,有恤民之仁—在将太守大人手书的牌匾挂上后,正式开业了。
  
      此事已成,徐康自然坐镇大掌柜,全权负责管理,而邓瀚自然也要离开了,去到那北方不远的汉江。那里有着邓瀚的视线所瞩目的一切。
  
      待和邓羲夫妇告别后,向徐母也行过礼后,邓瀚便在众人的目光中,迈上了北上的旅途,而这一走,谁又能想到,居然会有七年时光未能得返。
  
      邓瀚走了,不过走时他的身边跟着甘宁。
  
  
  
  
第二十二章 逝者如斯夫
    这一次北上襄阳,邓瀚感到更像是前世的远足,自由自在,上次的千里行程,既有徐母的安危重任压着,还有管家的随身侍奉,都是无法扯开的牵挂。可这次,自是不同,不过是他和甘宁两个人。
  
      一路上的安全自是由甘宁在,倒也不需要邓瀚担心,想来以甘宁的身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