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云台 >

第122章

三国之云台-第122章

小说: 三国之云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言听计从,君臣相得却是还要胜过历史上的刘备和诸葛亮。
  
      “且要看主公究竟意欲何为?家仇要报乎,国事欲有所为乎?”阎圃说道,“要是主公想报家仇,此时却是天赐良机。如今曹操被北疆之事所羁縻,恐无暇顾及我等,若是曹操有所举动,却是只要我们遣偏师紧守要道,关闭隘口自然无事,这诸般事物却是可以交由杨任将军为之。主公治理汉中多年,汉中百姓对主公之敬爱却是犹如涛涛江水蕴藏于心,往日进南下进兵益州,主公多是仁者爱人过矣,而汉中军士均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若是再次南下,主公不再犹疑,当可给刘璋意外的结果,另外往日那般战国,却也事实上麻痹的益州兵,一旦南下,主公抛却那份妇人之仁,当可一战而进益州,报的家仇!”
  
      张卫听了阎圃的这番话,却是有些兴高采烈,“没想到,经军师这么一说,我们汉中居然有这么大的优势,原来大哥的那些个优柔寡断退缩之举,还能有这般效果在啊!”
  
      一旁的阎圃见张鲁不发一语,却是不说话了。
  
      “大哥,为人子,且不能忘了生养之恩啊!”
  
      “子茂,那为国者,如何讲?”张鲁低声问道。
  
      听的张鲁这般说,阎圃却是知道张鲁的心内已经有些意动了,虽然这些年来,张鲁并没有什么扩张的野心,不过随着时日的增长,对于汉中这块他心血倾注了的教化之地,任是谁人也不会轻言弃之,尽管张鲁有宋襄之状,可是不为名位,但为父子相传的那教义得能传化四方,他也有些心动了。熟知张鲁的阎圃却又为张鲁开解了一番,“主公以五斗米师君教化汉中百姓,师君仁爱百姓,而百姓深受君恩,自然也有心报效师君,人人都知道师君与益州有仇,然师君却不愿报之,民间百姓自有人不愿师君受辱,若是有居心叵测之人勾连这志愿之士,图谋不轨,岂非陷师君主公于不义之地,有鉴于此,莫若还是师君自己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来统领百姓的好!”
  
      “嗯,子茂之言,我却是知道了,你们且先下去吧,容我思之!”张鲁却是挥手让两个人退下。
  
      “军师,我大哥,这是怎么了?”离了张鲁的府邸,张卫却是忍不住问阎圃道,“这事究竟是成了还是不成?”
  
      “张将军,还是回去等主公的命令吧!”阎圃却也没有直接告诉张卫,尽管他已经猜到了张鲁的心思,打发了张卫,阎圃却是回头看了看张鲁的府邸,低叹道,“虽然我这么做有些不忠,可是却也不会害你,做汉室的忠臣,终究要比攀附王莽的名声好听的多啊,主公!”
  
      回到了府上,阎圃还没有入得厅堂,却见屋内跑出来一个娇嫩可爱的小孩,呼喊着“父亲回来了,父亲回来了!”径直扑向了他的怀里。
  
      “阎大人,令公子的怪症却是已经完全好了,今后只要多多注意便好了!”那小孩的身后却还跟着走出来一个背着药囊的医师。
  
      “多谢医师,我璞儿这怪症用遍了教中符水都不见效,还多亏了华医师啊!”
  
      “那里那里,我只不过是依照师父寄来信中的指点行事,幸得施行中并没有有所差错,要不然岂不有损我那些师父的名声了,呵呵!”
  
      “到也是,在下却是不仅要谢谢华大夫,还要谢谢两位神医的遥指了!”看了看怀中娇儿的笑模样,阎圃却是长出了一口气,低声道,“师君会动的!”
  
      那医师闻言闻言后先是一滞,然后不漏声色的向着阎圃恭敬的施礼道别。不久后,几只白色的鸟儿飞离了汉中,其前行处却是东南向。
  
  
  
  
第六十章 弈评数语绸缪
    荆州府邸中,身为当今人的刘备领着人去四处巡游,了解当下的市井百姓,留下来的自然是替他看家的诸葛亮和徐庶。
  
      虽然眼下大家都知道徐庶是诸葛亮的师兄,也比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的时间要长,资历功劳都是不小,可是随着荆州交州在刘备治下越来越变的繁荣昌盛,在大家的心理也都渐渐的觉察到了这位被称为卧龙的诸葛先生,果然并非浪得虚名之人,而刘备渐渐的也是更多的成为了一个甩手的大掌柜的。
  
      当汉中的大军再一次在张卫的统领下,过了褒城,叩关于葭萌的时候,先前那一丛东南飞的信鸽,已经是到了襄阳城。
  
      接到了信鸽上传来的信息,邓瀚却是没有停顿,径直便去了荆州的府邸。当邓瀚到了的时候,却见徐庶和诸葛亮两个人正在下棋。
  
      见到这般状况,邓瀚却还有些奇怪,往日没有出仕的时候,诸葛亮和徐庶两个人倒是时有对弈。
  
      “两位师兄,倒是有雅兴啊!”笑着对两个人说着,邓瀚却也随之安坐一旁,端过下人奉上的茶水,看着两个人棋局。
  
      原本徐庶和诸葛亮两个人都只是游戏而为,这时候见有人观战,却也有几分意气在胸中暗升。
  
      邓瀚之前并不精通围棋之道,可是如今看过了《孟德新书》,又深深研究了一番《易经》之道之后的他,却是豁然开朗,或许亲身下手还有些不达意的时候,可是这般旁观着,当然是要比一般的旁观之人更显清明。
  
      不谈其他,徐庶和诸葛亮两个人得智力却是相差不多,每一次出手都算的上是无可挑剔的应手,单论每一次的腾挪转折处确实是不分轩轾的。然而所谓细节处才能见精神。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易》云:“无极而太极。”象棋对弈从“有”开始,尚未开战,棋盘上早已森严壁垒。围棋则从“无”开始,从空无一物的棋盘上陆续落子。围棋的棋子,无级别划分,没有功能规定,自由落放,平等竞争,但随着棋盘上棋子数量的增加和经营空间的扩大,量变引起质变,围棋便逐渐由简单至复杂,由有限进入无限,这也是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系辞》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弈的双方一阴一阳,互为相应,每一次的应手,都可能引来无穷的变化。
  
      邓瀚进来时,徐庶和诸葛亮两个人已经弈过了布局,金角银边草肚皮,于边角上的争执倒也能够相持,渐入中盘,局面稍见繁复时,徐庶和诸葛亮两个人却是已经稍微的有了差异,这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每个人在大局观上的差别。
  
      随着棋枰上的落子见多,黑白棋子已经犬牙交错,看到这里的邓瀚,已经有些犯晕,不是他不知道棋面上的大势所趋,只是他的棋力不及了,却是颇有些心里知道却无法言表的感触,就像是他对于这个时代的改变已经逾越了他的记忆,能知道,能暗引,却不能说。
  
      “罢了,罢了,今天又是这般,”此时却见徐庶推枰而起,笑道,“孔明啊,对你我却是不得不服啊!不管是游耍,还是较真儿时,这么长时间了,你就让一次与我,又有何妨啊!”
  
      “君子自该是当仁不让的啊!”诸葛亮说道,“你说是吧,子浩?”跟着徐庶,诸葛亮却也拉着邓瀚离了棋枰,散乱的棋子自有下人收拾。
  
      “枯坐半晌,子浩却和你一般,观棋不语真君子啊!”伸手接过了邓瀚从桌上捧起德茶碗,徐庶道,“你们这般耐性,我却是学不来的!”
  
      “两个师兄对弈,怎么会拉扯上我呢,”邓瀚却是随手将新收到的那份信息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上。挥了挥终年不离手的羽毛扇,稍稍的浏览了一遍,诸葛亮又将之传到了徐庶的手上。
  
      “张鲁全力攻打刘璋!往日里张鲁也不是没有攻打过刘璋,这次会有什么不同么?难道子浩还有些什么别的安排么?”徐庶问道,随着荆州势力的增加,徐庶的精力已经更多的被牵扯进了军事大略之上,而对于邓瀚所掌管的云汉,虽然信息情报共享,但是邓瀚所作的有些安排,于他却还有些迟滞,当然若是他问到邓瀚时,邓瀚自是不会隐瞒于他,可是毕竟各有职司,能够勾通,却不好有碍他人的职权行事,即便是这个人是自己的兄弟,这中间的分寸还是要把握住的。
  
      诸葛亮却是在一旁笑道,“元直,金角银边啊!”
  
      “哦,原来如此,有边无角不成事!我荆州如今还仅算得是天下一边,虽然已经成了势,还需努力的!”徐庶自然也是听出了味道。
  
      邓瀚却是解说道,“九芝堂从汉中得到消息,张鲁为人仁和宽厚,也仅是守成之人,对官渡之后的曹操,自知非其能敌,便有心保有仓廪,披发入山,去了道成仙,传五斗米教化世人,然其心内也有犹豫,当年的杀母之仇,却也是他心内的羁绊!”
  
      “恰巧了,汉中九芝堂的华平却也攀上了张鲁军师阎圃的关系,几番接触下,却有了如今的举动!”
  
      “张鲁和刘璋两个人都不过只能是这乱世中的过客,他们成不了当世的主角的,”诸葛亮道,“近来有暇时,我也对益州的局面好好的了解了一番,刘璋也不是个无能之人,他能够在刘焉亡故之后,平安接手益州,并安享益州太平这许多年,凭了东州人士在益州本地人士的诸多掣肘之下,还能做成这番局面,却也让我对他的治才佩服,却是将来我等入蜀后可以引以为鉴!”
  
      “当今可是乱世,刘璋虽有治才,可是不通人谋,麾下有谋时,却又优柔,益州之地加上汉中都是当年高祖得以龙兴之地,而今这两地之主都不是什么名世之人啊!”
  
      “孔明,子浩,你觉得我们还需多久能入得蜀地,让我们再占据些金角银边?”
  
      “我想那日子不会远了!”诸葛亮道。
  
      “有张鲁的帮忙,想来刘璋总会吃不住被放开了手脚的汉中五斗米教众的!这么一来,我们就有机会了!”邓瀚虽然没有见识过黄巾之乱时,那些黄巾教众的疯狂蚁聚如潮,打得汉军纷纷溃散的局面,可是人体炸弹的疯狂,后世的新闻报道中却是时时可见的。
  
      “机会不机会的,却还要主公的同意啊!汉中之处,主公心中当没有什么挂碍,至于益州刘璋么,昔日主公初起兵时,却是受过刘焉的颇多恩惠!先有刘荆州,现在又是刘季玉,如之奈何?”徐庶道。
  
      “师兄且不必为之忧虑,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只要准备了就好!”
  
      “哎,其实却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不过总归是有事儿干了,要是再不有些举动的话,三将军快要闹将起来了!他没事的时候,总是要吵着出征,打仗什么的,要不就是抱着酒坛到我那里去闹!不仅是三将军,还有那些已经练的十分精熟的兵士们,如今也有些纪律涣散,精力无处发泄了!”
  
      “关将军那边就没个什么举动,以军侯的个性,之前上庸不稳,荆州形势不定时,他自然是勇于担当,自领一军为我军在上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