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反骨之人 >

第49章

反骨之人-第49章

小说: 反骨之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言不发,睁着赤红的眼,拿着从宴上带出的酒袋,不停给自己灌酒。
    “怎么了?我又不是一去不回了,也不是再不相见,何必?”古骜伸手拍了拍典不识的肩膀,道。
    典不识低着头,只顾着喝酒,并不答话。
    古骜在典不识身边找了块地方坐下,叹道:“我走了以后,好好练武,以后天下纷纷,总能有用到的一日。”说着,古骜笑起来,“到时候,你当豪侠,指日可待。”
    典不识伸手粗鲁地擦了擦脸,仍然不言语。
    “既然留下来,就把弟妹照顾好。”古骜嘱咐道。
    见典不识仍然埋头喝酒,并不理会自己,古骜便站起身,最后道:“我走了,后会有期。”
    脚步声远去……
    沉默的空气压抑着典不识,令他喘不过气。抬眼看着古骜离去的背影,典不识忽然觉得胸前好像被挖去了什么般地难受……就像父母离开时一样,典不识告诫自己,没事的,这般难受的感觉,挺一挺,就挺过去了。
    想到这里,典不识又猛地灌了一口酒。
    黄沙尽处,古骜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风起了,典不识觉得也许是沙子进了眼,不禁用手揉了一揉。可越揉,那酸胀的感觉却越明显,典不识吐出一口浊气,霎时间觉得,自己特别的没出息。
    那天晚上,他对着古骜离去的地方,坐了很久。
    *****
    与山云子老师三叩而别,云卬将古骜送到了苍翠的云山下,小桥流水已尽,面前正是古道西风,一架马车,一匹老马,一位御者。
    云卬走到马车前,看着即将远行的古骜。
    如今的他,正茂风华,一袭玉衫更衬了翩翩之姿,也许是西风过,令别意更浓,云卬不禁放轻了声音,道:“我曾问你,若我走了你会不会想我,没料到却是你先走了……怀兄送了你一副贴身的玉佩,我送你什么好呢?”
    说着,云卬抬起了脸,眼中已尽潸然,苦笑道:“……我有一缕腰带,锦纹绣边,原是书院珍藏之古锦所作,其中含有异香,我一直视若珍宝,自十多岁起,便一直随身佩戴,这就送给你罢,让它伴着你行天涯路,就如我在你身周一样……”
    古骜看着云卬,书院中累月经年的朝夕相处,他如何不知云卬心中所思所想,然自己既已成行,古骜不愿徒增念想,这便郑重地对云卬道:“此物贵重,我不能收。”
    古骜话音刚落,云卬一时间落泪如雨,哭道:“你别不要……”
    古骜见云卬如此动情,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我当不起……”
    云卬这时更哭出声来:“……你都要走了,我送你一件东西,你也不要?”
    古骜心中亦有些伤怀,不得已接过了腰带,道:“既然如此,我也送一副字给你吧。”说罢,古骜着人在马车中拿了一缎崭新的绸布,找出针线简单地缝纫成方状,又研了磨,在其上写下:“高谊厚爱,无以为报,还望珍重。”古骜将绸布折好,双手奉给云卬,云卬看了字,不禁抽了一口凉气:“你……你……”
    古骜道:“我走了,你也保重。”说着,古骜返身上了马车,云卬站在车辙后,一时间饮泣失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订阅v支持,也感谢大家的留言,感谢投地雷的亲:
    我是吃货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16:40:57
    宋小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17:46:12
    宋小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17:54:56
    暖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20:00:40
    错觞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21:54:32
    summer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1 01:26:46

  ☆、第56章

西风烈;孤烟落日;霜晨雁飞叫长空。
    在一望无际的北上官道上,马蹄声急,此时一列尽书“吕”字的仪仗中,一个白衣青年纵着一匹赤马,在前面六驾之舆边停下:“吕先生;前面就是河间郡了,可要通报?”
    吕谋忠挑起帘子;摆了摆手:“不过那里去了;直上京城罢,我也该去看看皇上了。”
    “也好……”虞君樊刚勒住辔头原地踏了几步,又要前行;吕谋忠却叫住了他:“君樊!”
    虞君樊又再次紧了紧缰绳;调转马头:“吕先生,何事?”
    “你进来说!”
    虞君樊依言翻身下马,将赤驹与马鞭交给守卫在车驾旁的仆役,微一欠身,就进了马车帐内,只听吕谋忠叹了口气道:
    “唉……路上我一直在想啊,我汉中郡的人才,还是少了……原本我以为,以寒门郡守之名,任人唯贤,便必能引寒门之士躬身效力……可这次我到江衢一看,那些学子,但凡廖家所荐,不分士庶,倒人人都能进山云书院进学,其势不可小视啊……且廖勇那老匹夫,虽然自己无能,用人倒还不拘一格,江衢郡郡丞之任如何重大,他竟委于寒门,听说也是一位山云子亲授之徒……从前不出门尚且不知,如今一看,我倒是担忧汉中郡,毕竟根基浅薄,于世家之人才济济,一时之间,倒还真有些望尘莫及呐……”
    “吕先生是说……”虞君樊温恭自虚地问道。
    吕谋忠劝道:“你有此佳名于世家,正是结交俊杰之资,何不在黔中郡开府立户?”
    虞君樊闻言微微一笑:“我还住在叔父叔母府上,怕是不妥。俊杰可交,但不至于开府立户。”
    “唉……”吕谋忠见虞君樊无意于此,不禁失望地摇了摇头。
    虞君樊道:“若廖家真是如此礼贤下士,昨日先生见的那位山云子的关门弟子,怎么没有投在廖家麾下?”
    “……喔?你的意思是?”
    “廖家,谦恭爱人之名尔,只能得泛泛之辈为之驱策。廖太守虽有广纳贤才之意,奈何招纳寒门之心不诚,难道寒门入江衢,就是为了能在山云书院进学?日后若天下有事,廖太守真能倚重于此?……今后如何,还要再观,吕先生莫要过于忧心了。”
    “……”吕谋忠看着虞君樊,一言不发。其实他说此事,又何尝是为了自己,不过是找一个话头,抛砖引玉,希望虞君樊在黔中有所作为。
    却听虞君樊续道:“……不如先生回到郡中后,将科举办好,再扩充些门类,今虽不能广于天下而告之,然但凡做得好了,便总有用到的一日……”
    “也是啊……”吕谋忠思及此处,亦只好应承如是,然又另起了话题:“对了,这次来见山云子,可解了你心中之惑?”
    “分条缕析,君樊已有忖度。”
    “……那就好。”吕谋忠道。
    虞君樊看了吕谋忠一眼,作礼道:“那君樊不叨扰了。”
    吕谋忠摆了摆手:“你去吧……”
    看着虞君樊挑帘而出,翻身上马,纵赤驹而去,吕谋忠心下不由得微微一沉。
    他和这位虞家少爷虽有往日羁绊,可两人之间,却一直有一大事未决——那便是主仆之分。
    按说自己年轻时曾为黔中郡郡丞,曾有臣名,可虞父于自己,亦曾事之以师礼。且虞父故去后,乃是自己以雄踞一方的太守之姿,为虞君樊暗中筹谋,才令他得以有伸展之机……
    虞父西征巴蜀而亡,若不是自己尽力收拢其旧部,那些称虞君樊为‘少主公’的人,怕是早就树倒猢狲散了。且那次败绩太过惨烈,正是世家谋于东窗所下之毒手,方使大计功败垂成。自己从那以后,便再也不相信世家之人能成事了,一切,都要靠寒门自身。
    吕谋忠有些疲惫地呼出一口气,这么多年来,在虞君樊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在勉力支撑……在漫长的独自守望中,吕谋忠亦早就下定决心,要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于是在内心里,吕谋忠一直只将虞君樊作为小辈扶持,所帮助之事,也是顺势而为罢了。他从没有期望过,虞君樊能自己闯出一番雅名;吕谋忠甚至曾经觉得,虞君樊若是日后在虞家没有安身立命之地,倒是能来汉中郡辅佐自己的儿子……
    可是这一切打算,都随着虞君樊渐渐长大而失去了掌控。
    虞君樊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打算,虞君樊甚至都不愿意开门立户,也不知他究竟在筹谋什么……
    想到这里,吕谋忠的嘴角,不禁挂了一丝苦笑。
    与虞君樊从小便掩藏自己所思所想,乃至于今日都丝毫看不出心事相比,自己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却是截然不同的。
    吕谋忠生在经营镖局的富商之家,从小就英武过人,上马能征,下马即饮。原本每日无拘无束,鲜衣怒马、佳人环抱,是他这样无路仕途的富家公子所应该有的人生……可那曾经无拘无束的自由烂漫,却被所谓‘理想’与现实无情地埋葬,将他就此引上另一条难行之路。
    桎梏与束缚,来自于他下定决心扛起一切的时候。
    那时他身无长物,身后还有虞父托付给他,需要他看顾的一行人马;那是他第一次对所谓权力和名分有所渴求,除了这些,他还需要兵马。
    为了这身汉中郡郡守的蛟纹官服,面对曾经烈马畅饮的友人,吕谋忠第一次觉得自己简直寡廉鲜耻。
    当时那位友人指着龙塌挑眉问他:‘难道一次也不行吗?’
    他无言以对,只能颔首。
    吕谋忠年轻时从未想过,自己会落到这般田地。
    他至今仍记得那一夜,展现在面前的,是从未见过的苍白躯体,因为并不年轻了,所以皮肤显得有些松弛,他从不知道,原来阿凌身上有如此多的战伤。
    当时他宽腰解衣覆上身去,问道:‘以至尊之躯雌+伏于人,你不觉得羞耻么?’
    其实,‘你不觉得羞耻’这几个字,他又何尝不是言于自己:“卖身求荣,但凡是人,便该耻于以幸进上。”
    回答他的是低低的笑,与冰凉的指尖,吕谋忠当时只觉脏腑具焚,天昏日暗。原本说好的一次,再一月之中,又被妄加到了许多次,乃至于后来自己已经麻木了。伸起脚,连大内总管都跑着赶来,给自己跪着穿靴,也许这就是权力的味道。吕谋忠品尝着它,有些自虐地笑了。
    当他终于挂印成为了汉中郡太守的那一日,吕谋忠遣散了家中所有姬妾。他知道从前的生活,那豪放不羁又任意恣睢的日子,早在自己流连帝王寝宫时,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就是为了内心仅存的那一点执念。
    吕谋忠自忖已经付出了太多;以至于事到如今,他无法容忍他人来与自己争夺主导之权。
    虞君樊看似温和守礼,也从不与人相争,可谁要想一探他心中的究竟,又或想改变他心中所想,却非‘深不可测’与‘冥顽不通’两词不足以谓。
    究竟,该如何办才好呢?
    吕谋忠放下了车驾的帘子,坐在车中假寐起来。

  ☆、第57章

看着窗外漫道雄关;吕谋忠随即又想:“都说阿凌病得重,也不知他好些了没有……他若是现在去了;却是令我不好腾挪啊……”然后又不禁想:“这次太子新立;我也算拥立有功,日后倒是不用像待阿凌这般委屈求权了……”
    而就在吕谋忠行途之中筹谋时,古骜此时也正好行于路途之上;之前他一直疑惑;为何自己之于虞君樊有误判之处,吹着萧萧西风,看着路途漫漫,古骜忽然灵光一现;明白了过来。
    他之前听云卬所言时;觉得虞君樊屈心抑志;神机鬼械,心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