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反骨之人 >

第39章

反骨之人-第39章

小说: 反骨之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骜忖度道:“……其实要说皇上真正信任的,我看,怕是那位在他危难时,曾倾尽家财,买粮勤王的寒门太守吧?否则,汉中郡天下粮仓,皇上为何安心令他镇守?当时多少世家弹劾,言庶族不能居于正位,是今上不顾众人反对,执意任命。难道怀兄说得是他?”
    怀歆点了点头,道:“正是。他所经营之镖局,商队,可是常走茶马道,通戎地的……虽然年年所得资财,都做进贡京城之用……然……”就在三人越谈越深,渐入佳境时,却有人忽然破门而入,道:“公子,不好了!”
    怀歆抬头一看,只见日常服侍自己的老妈子,不知何时就闯了进来,一脸惊恐的神色,怀歆知道自家这奴仆虽喜一惊一乍,却并非胆怯之人,于是不禁问道:“……是何事啊?”
    那老妈子语速极快地道:“公子,你还记不记得,廖公子立春那日起,就率部曲去山中剿匪了?”
    怀歆疑道:“记得,然又怎么了?”
    那老妈子痛心疾首地道:“外面都传说,有一队流寇不知道从哪个山头给廖公子剿得逼下了山来,却赶得山中小路,未与廖公子的部曲碰上,如今距离书院仅四十多里了!屋外都乱糟糟的,怎么公子还坐在里面逍遥!”
    古骜怀歆相望一眼,怀歆立即问道:“……廖公子既带走了部曲,那江衢郡的守军呢?怎么不来相援?”
    那老妈子道:“廖太守带着郡丞一道前往京城,参加新太子的册封大典去了,廖公子又率军剿匪,郡中如今竟没一个能拿得了主意的人了!谁说没有去报守军?竟然一律不理,只说驻守郡城,不能分兵来书院,否则不敢担失守郡城之责!又说请学子们都到郡城中躲避,他们负责守卫!公子呀!事到如今,您可莫要留在书院里了!”
    古骜在听到“一律不理”四字时,剑眉微动,不合常理之处,定然有不合常理之因,只是不知这仆役口中所言,有几分真实……
    怀歆闻言皱眉:“你打听清楚了,真是四十里?”
    “正是呢!书院中的学子们都鸟兽散,都说要去郡城廖府中躲一躲才好呢。”
    怀歆想了一会儿:“……你先出去罢。”
    门刚关上,云卬便脸色一片惨白地道:“……难道廖公子中了流寇的调虎离山之计?书院乃父亲一生心血,这可怎么好?”
    古骜思绪飞转,思考片刻,道:“你莫要慌,我倒觉得不至于如此。”
    “那究竟是怎样?”云卬追问。
    古骜道:“我只是奇怪,流寇之于廖家精锐部曲,不至于这么难剿……”
    怀歆看了古骜一眼,掩袖咳嗽了半晌,终于平复了呼吸:“……天下有变,看来廖去疾,是等不及了呀!”
    古骜忽然站起身,怀歆道:“古兄,怎么了?”
    古骜道:“……不能在此坐以待毙,我要出去打听一下,外面究竟如何了。”
    怀歆叹了口气:“……你出去做什么,还信不过么?适才那老仆说得清楚,她以前做过我母亲所练部曲的斥候,打听事从无遗漏之处,坐下来说。”
    古骜知道怀歆不虚言,不禁抽了口凉气:“……那……关于廖家,你当真如此想?”
    云卬颦眉:“你们两人打什么哑谜,究竟是如何了?”
    古骜道:“先不说这个,无论如何,那流寇是来了,既然还有四十里,这山路怎么走也得到明早……若那流寇果真是被廖公子剿得逼下了山,乱投乱撞地朝书院行来,便也不过是溃军,该不难对付,得想些办法才好……”
    话音未落,云卬便打断古骜,急道:“你说着轻巧,若流寇真开上山云书院来,又如何办?”
    古骜眉头紧锁:“……我也正在想。”
    怀歆在一边道:“我猜,廖去疾如今早就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流寇入瓮呢!”
    云卬咬牙切齿:“什么意思?‘瓮’是山云书院?”
    “恐怕是……”
    怀歆话音未落,云卬忽然站起身,撞开门便冲了出去,古骜抬眼,忙在身后连唤了几声,云卬头也不回地跑了。怀歆叹了口气:“山云子先生那里,现在肯定是乱,云卬又去添麻烦,可不是乱上加乱?”
    古骜思忖着,斟字酌句地道:“……也不知他们有多少人,山云书院山崖俯瞰,占了要津便极难攻取,后面又有廖家军兜底,若真是筹谋得当,倒是不难将流寇击退……”
    怀歆淡眉微扬:“……击退?说得好像,你手中有兵?”
    古骜道:“山云书院中有仆役百余人。”
    “那你有刀枪?”
    “府库中教习用的木剑木枪,也可以拿出来一用。”
    怀歆问道:“……那你可有将?”
    古骜点点头:“不仅有将,还有将帅二十余人。就是怕他们不来……”
    怀歆心领神会看了古骜一眼:“……你说得是……”
    “不错,在陈村。”古骜道。
    怀歆挑眉,古骜站起身道:“我今夜就去,流寇一来,他们在山脚下,遭殃的可就是他们。我学生都在村中,我也不能放着他们不管。”
    “你能劝他们来书院同守?”
    “尽力……毕竟村中没有书院这么好的地势,我向他们申明利害,他们应该会自行计较一二。”
    古骜推门而出,绕过几道小径,果然看见山云书院中,四处都是奔走之人,许多学子提老携幼地带着奴仆,正扛着行李细软,看样子是想往山下郡城跑。
    古骜一路下山,路上又看见更多学子。
    走过泥路穿行而过,终来到陈村。村中果然已经乱作一团,看来不远处有流寇的消息,已经传遍,古骜鸣金擂锣地将他们召集起来,高声道:“你们在此无法据险而守,山云书院有许多人逃到郡城,有空的房舍,你们若是愿意,都随我一道去山云书院中去罢!书院也有存粮,能守好几日!可待援军!”
    古骜话音一落,村中人都面面相觑了一番,心道:“书院倒是比郡城近……”又想:“且郡城路途遥远,我等没有马车,还不一定进得去……且据说流寇离得不远,明早就会到……”
    就在大家都游移不定、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时候,陈江站了出来,大声道:“大家听古先生的!我们上山云书院去!那里地势好!否则流寇有刀有枪,若是乱来,我们丝毫办法也没有,不能任人宰割……!”
    “……可是……”有人疑惑道:“书院能要我们么……?”
    “敢不要?”这时,典不识粗犷的嗓音如洪钟般地在人群中响起:“敢不要爷干他娘的!”
    终是一锤定音,于是陈村近二百余人,拖家带口地跟着古骜上了山云书院。如今书院阵脚皆乱,哪里还有人秉承守门之责,一行人便浩浩荡荡,毫无阻拦地行入。
    古骜想将他们安置到议政堂前的空地处,便领着他们穿行而去,路过元蒙院时,古骜仰首一望,正好见到老师山云子正带着人在逶迤高台上远眺。古骜令陈村众人稍待片刻,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跨了上去,叫道:“老师……”
    山云子看到古骜,面目上所带忧虑之色稍减;又见到下面人头攒动,便问:“这些人是……?”
    古骜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山云子连连颔首,听完古骜的打算,山云子便将自己腰间院首的令牌解下,交给古骜道:“你只管去做,不求成功,只求无愧于心!”
    古骜接过令牌,咬牙道:“是!”
    古骜匆匆下了高台,将陈村人都领至议政堂前安顿好了,又将其中青壮年男子挑了出来,集合在空旷处,且令善手工女红的妇人候在另一边,再寻来一个山云书院的仆役,令他去寻怀歆与云卬。
    交代了这些,古骜再回到众人中,又将陈村中跟着他念过书的拔出,在前列成一队;又在山云书院选了一百精壮仆役,一齐前往书院中内务堂,用院首令牌开了府库,搬出木剑竹甲,与庆典所需的染布颜料等物。
    动静闹得很大,许多人驻足而观,而此时怀歆与云卬也闻讯赶来。
    古骜令人搜房刮舍,好不容易找到几部铁制兵器,都是世家子在慌乱中遗落下来的。古骜将它们全部分发给陈村学子。
    古骜将两百人编为二十个分队,又令众学子每人领一队,担任什长,并教了简单的整齐呼喝,一齐挥刀等等。
    云卬从怀歆处听了古骜的打算,这时也不禁上前问道:“古兄,这样能行吗?”
    古骜答道:“无论行与不行,我总不能束手就毙;情急之下只能如此了。”
    古骜又在所有铁质兵器中,掂量了一把最重的兵器,正是一把大斧,将它挑出拿给了典不识,让他试试手。
    典不识拿在手上掂量了片刻,甩起膀子就抡了一圈,皱眉道:“这么轻,倒像片树叶似的!”
    古骜道:“你只管试一试,千万护住自己,要莫让别人伤到你便好!”
    典不识点头答是。
    众人学了列队,齐声喊口号等等一干,怀歆与云卬则指挥着仆役将染料等,都搬到候在一边的陈村妇女妈子们面前,教他们给木剑竹甲涂色。
    如此练习了一夜,众人中途便坐在地上小憩,而木质盾剑这时候也都刷好了色彩,由什长分发配给仆役与村人穿戴好了。
    小憩片刻之后,古骜趁着夜色将带着他们入了云山,在一处甚为隐蔽的窄道处潜伏下来,正是伏击佳地,古骜道:“都莫要怕,你们当知,这些人是流寇,本就是乌合之众,如今又被廖家部曲追着跑了百余里,正是溃军之末!大家都打起精神,我们能胜他们的,唯有气势!若是书院真被攻下,我们一个都无法全身而退!这次若是幸运,能一击而胜是最佳;若是不好,我们定得多抢一些兵器在手,方能计长久!”
    众什长都道:“古先生,我们都醒得的!”
    古骜又嘱咐:“传达下去!”
    “是!”
    熟悉了地形,古骜又令他们放轻脚步,分队在夜中逡巡,以备警卫,又令每队每人都寻一山石在手,准备就绪。而就在古骜带着他们潜伏至天将破晓的黎明时分,果然有人来报:“来了!”
    只见夜色微光中,山下一片昏暗,却依稀能听见零零落落的仓皇脚步声,还有大口的喘气声,与窸窸窣窣的刀兵碰撞之声……
    及到近了,山中浓雾散开,一队流寇们只见山中唯一一条通往山云书院的窄道,却已被人捷足先登了……夜色将明,那从暗色中渐渐显现的面庞,居然是一位黑脸虎目、手握双斧的豹头壮汉,只见那壮汉用眼一瞪,简直令人肝胆俱裂,随之一声大喝石破天惊:“——久候多时!败军之将,哪里走!!”
    话音一落,刹那间,山间忽然升起了数不清的火把,莹莹而亮,一时间滚石纷纷落下……而随着火把而起的,还有满山的旌旗!只见那士兵依稀间,个个持刀带甲,呼喝之声整齐划一,古骜早知道那领头的叫‘焦大’,便令人一边挥剑,一边齐声喊道:“焦大小儿!棋差一招!山中中伏!全军覆没!”
    典不识一夫当关地站在隘口处,猛喝数声,抡起大斧就砍。那些流寇原本就被突如其来的滚石砸的晕头转向,这时候听鼓声一响,锣声贯耳,纷纷杂杂,也分不清真假,再仰目而望,只见满山的火把熊熊!旌旗猎猎!再加上前面又不断有人,被典不识占在隘口,一夫当关地来一个砍一个!鬼哭狼嚎的乱叫之声遍传:“哎哟!鬼啊!”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