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反骨之人 >

第166章

反骨之人-第166章

小说: 反骨之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清辉走过去捧起那匣子打开一看,“啊——”地叫了一声,退了一步。一个头颅滚落了出来,正是之前古骜命去给虞君樊传话的那位虞家暗曲!
    古骜缓缓地道:“雍驰适才命人送来的。”
    “也就是说……”廖清辉睁大了眼睛。
    古骜颔首,道:“天黑你看不清,不过明天太阳升起来,你就会发现,济北城已经被雍驰包围了。”
    廖清辉面色骤肃,古骜负手踱步,过了一会儿,古骜叹道:“几次交手,我发现了一件事。你猜是什么?”
    廖清辉摇了摇头。
    古骜道:“我发现了雍驰用兵的弱点。”
    廖清辉一怔,道:“雍驰用兵的弱点是什么?”
    古骜勾起嘴角,望向夜空,脸上却没有笑意:“……雍驰用兵的弱点,就是太想杀我了。”

  ☆、第210章

当夜,廖清辉回部去休整,晚上小憩时,古骜一个人倒在榻上,发了热。寒风入户,古骜面庞上浸满了细汗,他坐起身来想喝水,手有些抖,碗滚落到了地上,‘啪’的一声摔碎了,典彪原本守在门外,靠坐于门边护卫休息,忽然听见声音,便忙跑了进去。
    只见古骜半个身子都压在榻边,正费力地在黑暗中摸索。典彪小心翼翼地走近,喊了一声:“汉王?”
    古骜声音嘶哑:“……把门关上。”
    典彪反手把门关好了,走到榻边扶起古骜,隔衣滚烫,典彪吃惊地道,“……您生病了?”
    “……小声点。”古骜喘着气,倒在榻上,胸膛起伏,闭上了眼睛:“去给我打一杯水。”
    典彪不一会儿便打来了水,捧到古骜面前,古骜就着典彪手中的碗把水喝了。典彪担忧地道:“……别是什么冲撞了汉王,下午还好好的,怎么……”
    古骜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田榕?不会,他不会冲撞我。他来,我也不怕,我还想见他呢。”
    典彪将喝干了水的空碗搁在一边:“汉王,那些随军伺候的人呢?怎么也不来给汉王熬药?”
    “……虞家那几个暗曲,都送出城去给虞太守传信了。你去罢,我睡一觉就好。”
    典彪半跪在古骜榻前,道:“汉王,药还有吗?我去给你熬。”
    候了半晌,古骜没说话,典彪又道:“汉王,你不要担心。我以前受战伤时,也病得很重,不过病总会好的。”
    古骜从被子里伸出手,摸了摸典彪的头。
    “好孩子,我没事,你去休息吧。”
    “汉王,让我守着你吧,我病着的时候,姐夫就是守着我,然后我的病就好了。”典彪自顾自地站起身,帮古骜把被子盖好,又盘腿在地上坐了下去:“姐夫要是看见汉王生病,怕是一定要难过的。”
    古骜闭着目,典彪伸起脖子看了看古骜:“……其实……姐夫心里最重的事是征南,所以汉王给姐夫的信,姐夫都要看三遍。姐夫心里第二重的是我姐姐,第三是平戎那些事,第四才是我跟阿兄……”
    黑夜中,古骜开口道:“这些年……怀歆在戎地过得怎么样?我与他同窗,总记得他在书院的时候白白净净,去了北原,倒是晒黑了。”
    典彪想起什么似地道:“……姐夫他呀,一天到晚除了四处巡察,就是练兵,除了练兵,就是在帐中摆卦算术,又或推演战争。有一次我问他,说天下事姐夫是不是都算得出,推得出,他说不是。他说汉王他就推不出,也算不出。”典彪声音越来越小,“……还说我姐姐的事,他也没推出,没算出……”
    典彪絮絮叨叨地讲着,再看古骜,古骜仿佛已经睡着了。典彪轻手轻脚地挪了地方,在外间倚剑浅眠了一会儿……天光欲晓,经过一晚的枕戈待旦,城外再次响起了阵阵杀声。
    典彪醒来的时候,却见古骜已经穿好了甲衣,正站在堂前,静看天边红日破云而出。典彪伸手擦了擦颊边的口水,‘蹭’地一声站了起来:“汉王?”
    古骜咳嗽了片刻,回过头,声音嘶哑:“陪我一道上城楼。”
    “是!”
    古骜带着亲随卫兵来到城楼上时,太阳已经升了起来……
    典彪跟在古骜身后,站到最高处,放目远望而去,只见城下黑压压的竟全是兵甲,漫山遍野!
    他们战甲服饰不一,举帜各异,似乎是各世家私养的部曲,一片密密麻麻的兵甲刀光之间,旌旗丛丛,原来已然团团将济北城围住!
    典彪深吸了一口气。耳边战鼓咚咚而响,喊杀声阵阵!典彪目光逡巡,在人海中发现了浴血而战的廖清辉,他满身都是伤,正率虎豹骑在重围中冲杀,似乎想要冲出一条血路——可跟在他身后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廖清辉败退下来,不得不带残部退入瓮城之内。
    典彪悄悄望向古骜一眼,见古骜面容之上没什么血色,只是安静地看着城楼下的厮杀,几近冷酷。廖清辉从瓮城退入城中,古骜这才转身,亲自走马道去迎接。
    ***
    “报!今晨汉王派其劲旅虎豹骑突围未果,已然已被我军死困在济北城内!”
    雍驰从座而起:“……他现真的就在济北城中?没趁昨日合围之前跑掉?”
    “正是,今日军中无数人亲眼看见汉王上城楼督战!”
    雍驰负手左右踱步:“好……好……好!汉军的主心骨便在于古骜,古骜一死,破北指日可待!”说着雍驰笑了一声:“即使他侥幸不死,也相当于活囚。他昨日送信去向虞君樊求救的信使,全被虎贲截住;朕倒要看看,虞君樊能怎么办。”
    在战场另一边的虞君樊,已集结诸军将领,只见他一身白衣甲胄,端坐于帅帐之中。面前案几之上,虎符俱在,虞君樊道:“如今汉王身在济北,因此雍驰围济北之志坚,率己部倾巢而出,脱离险关,战机已成。临行前,汉王手谕,封本帅为征南大将军,统领汉军一切军务事,众将听令!”
    “是!唯大将军之命是从。”
    “古谦!”虞君樊抽出一只令签,唤道。
    “末将在!”古谦上前一步。
    “命你率左军骑兵七万,牵制雍驰在巨鹿之守军。若能歼之,更善。”令签投地,古谦接令,“是!”
    “陈江!”虞君樊唤道。
    “臣在!”陈江上前一步。
    “命你率右军骑兵十万,牵制出京畿之奋武军。若能歼之,更善。”令签投地,陈江接令,“是!”
    虞君樊站起身,背后一柄青龙画戟耀目:“……余将跟随本帅,以中军借道济北,直入上京!”

  ☆、第211章 (捉虫)

烽烟漫野,日蔽星河。
    在济北,古骜下了马道去接廖清辉。艳阳下,廖清辉握着缰绳,满手都是裂口,他气喘吁吁地想下马,那战马却忽然跪下去栽倒,口吐鲜血,也连带着廖清辉摔倒在地。几个兵士忙扶起廖清辉,廖清辉摆手拍了拍衣甲,古骜走到廖清辉身边,看了一眼廖清辉身上的伤:“……我们进去说话。”
    廖清辉点了点头,跟着古骜上了城楼上的简房,军医前来医治,廖清辉脱下了血甲血衣,任由医者在旁止血包扎。
    “这一仗,是硬仗,苦了你了。”古骜让人搬了一张椅子,坐在廖清辉身前,“……好像自从多年之前,那次我们被雍驰联合戎人偷袭,就没有这么难打的仗。”
    廖清辉目光中还带着适才厮杀的峥嵘,似带利色,咬牙道:“我与雍驰势不两立,也是从那时开始。雍驰给戎人通风报信,国贼而已,怎么可能靠着他兴复中原?”说着廖清辉接过一旁递来的清水喝了一口:“可惜这次外面围军太紧,虎豹骑速度不及旷野,施展不开。”
    古骜点了点头,道:“……既然冲不出去,就不要再往外打了。这几天把能用的简家军编入队伍,让典彪监督他们守城。”
    廖清辉道:“……汉王的意思,是我们以守为主,只等救援?”
    古骜颔首:“我们守得越久,形势就会越好。”古骜顿了一顿,看着廖清辉:“……当年危急,雍驰安插的密探在军中未除,又与戎人勾结;虞太守又带着人回了黔中;典不识远在戎地,汉军也还没得到刘之山那边的马场与驯马之人。那年我们弱,雍驰强,现在世易时移。
    雍驰还凭着以前那一套战法守缺抱残,已经不是汉军的对手。现在汉军全是骑兵,雍驰只有虎贲有骑兵,奋武则是步军。我们比他快,又比他强,他还以为如今的仗,会像以前那样打?”
    廖清辉道:“……汉王的意思是……”
    古骜咳嗽地笑了一声:“从前步兵为主的战争,是争夺城池,为何?因为步兵弱,容易遭到攻击,因此要城池庇护。可骑兵如风而动,边打边走,居无定所,过不留行。雍驰围我在此,更以为我也以夺城为重,可笑。他步军需要城池防御骑兵,但骑兵无需。”
    廖清辉抿唇:“汉王既然以济北为饵诱雍驰,我便与济北城共存亡……反正我跟着汉王,汉王让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汉王让我守何处,我就守何处。”
    古骜颔首:“守住了,雍驰便必败。只是军心之重,你这几日要特别留意。”
    “是!”
    在济北之外,汉军中军奔腾而起,直向济北袭来,丝毫没有荫蔽与顾忌,十万骑兵在原野上踏平了青草,黄尘漫天中,只闻蹄声隆隆,震撼着大地。
    “报!虞君樊率十万军,从汉营出,直奔济北!”
    雍驰的目光微微一抬,射在面前的沙盘上,他的兵甲如棋子般,嵌在北方寥阔的大地中,星罗密布,如一个巨大的大网,将代表汉军的小旗团团围困住。
    雍驰勾起嘴角,抬手将虞君樊中军之旗从汉军营中移出,插/在前方。
    从地图上看,虞君樊分明就是死局。
    不仅虞君樊是死局,古骜的济北,也是死局。
    雍驰立令左右关隘中出兵十万夹击汉军中军其身,又命巨鹿城中虎贲出动以冲击汉军中军其尾,命京畿帐中奋武出动以应击汉军中军其头。
    地形图上粉彩斑斓,汉军如一头猎物,已经被各地之军组成的‘巨蟒’缠绕。
    虞君樊率部奔袭,身后轰隆马蹄,势不可挡。远眺而去,果然此一路上早已被雍驰设好了机关阵阵!
    虞君樊从背后抽出了青龙画戟,那画戟在阳光下泛出刺目的血色,面对面前如星盘般的战阵,虞君樊的命令则简单得多,只有一个字——“杀!”
    旌旗摇动,喊杀声起!
    被改进的马镫与马鞍,承载着汉军铁甲更大的重量,以西域马彪悍无可匹敌的速度,驰骋入敌阵。
    敌阵中的敌人训练有素,可是训练再精良的步兵,也无法抵挡这些不曾见识过的马匹与刀剑形成的合力!
    极快的速度、极大的冲击力——从前中原上何曾出现过这样的骑兵?
    ……从未,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战阵可以阻挡铁蹄的洪流!
    组成战阵的盾牌被轻易地踏在马蹄下,原本要互相配合的各兵种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震脱手了兵器!
    ——原本雍驰所部还有城池之险可守,可他们为了兵围济北,这时全都脱离了身后的险关……
    虞君樊带军所过处,一片断骨呻/吟……铁蹄的洪流,如滔天大水般漫过了泥土垒成的江堤……
    虞君樊放眼四望,他明白,这才是汉军……这才是汉军在旷野上真正的实力;这才是那只打败了戎人,荡平了北地的骑兵——它一旦开动起来,就像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