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反骨之人 >

第124章

反骨之人-第124章

小说: 反骨之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骜道:“此人若是无心之过,本王免他不死。究竟是何人泄露了军情,这便站出来罢?”
    众人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并无一人出列。
    古骜道:“本王以手足待下,未曾料到有人会相背;既然相背,本王又想着,定有什么难言的苦衷;既然事到如今都无悔改之心……”
    说着古骜轻摆了摆手,这时坐在古骜右边侧座的怀歆起身,从一个暗曲处接过一个木盒,他打开了木盒,将其中的几封信笺展开了来,念道:“摄政王亲启:在下于义军中,已一百三十又五日矣,已探明各部调配、粮草、军需……”
    怀歆音色不动地顺着念了下去,直到念至最后落款姓名……话音刚落,廖清辉身后的一个世家子,倏地扑通一声从椅子上摔下。所有人的目光,一时间都如火般地灼烧着他,他颤抖着双手,半弓起了身子,走出列,对古骜道:“……这,这封信,的确是末将写给摄政王的,可……可……可与戎人有什么关系?”
    古骜轻叩着座椅的扶手:“……看来你还不知道啊,摄政王于今日午时,已开始率兵攻打渔阳郡南面关隘,如今也快到城下了罢……”
    众将大哗,纷纷吵闹了起来,有人说:“我就知道是世家搞的鬼!”有人说:“你怎么血口喷人!我就是世家!只是摄政王怎么会如此?!”“那就要问摄政王好巧不巧,怎么和戎人里应外合?!”
    众人吵了一阵,渐息声响,古骜道:“本王也不知摄政王为何会与戎人一道攻渔阳,不过天子诏书中写得明白,说本王此次未去上京谢恩,乃是对朝廷有贰心。不仅如此,还说本王派仇公子,率汉中亲兵,去截了朝廷本就要赏给本王的粮草,结果仇公子被摄政王以谋逆之罪所擒。”
    这时一个北军的将领大声道:“这是冤枉!谁不知道是我家公子求汉王,让他为使,公子他不过是想见摄政王一面!”
    另一人道:“仇公子纵情书画,这等事就算是汉王让他做,他也不会做。”
    又有人道:“汉王在北地连战连捷,何必让仇公子做这种事?!”
    古骜道:“本王与诸位戮力抗戎,如何能分/身去上京,这才遣仇公子为使,代本王南下谢恩。不料事竟至此,本王百口莫辩。”
    这时廖清辉高声说:“汉王,这是有人在害你!有人在掣肘抗戎啊!春风不度北门关,恩泽不及边塞意,我今日算是明白了!”
    廖清辉的话,像滴入即将沸腾的热水中的一滴油,一时间炸裂开来,众将群情激奋。有人道:“我父亲在京城为官,我今夜就写信告诉他北地实情!”“皇上被奸人蒙蔽,我家与御史交往甚厚,我今夜也立即写信!这天下还有没有公道了!”“雍驰那小子这也欺人太甚!”
    众人激昂过后,古骜站起身,长揖为礼:“本王在此,为北地百姓,为在战场上死去的同袍,谢诸位,大义在心。”
    古骜走到廖清辉面前,看了一眼那被众人踢倒在地的告密者,道:“此人,是你举荐入义军的,该怎么办,清辉你说了算。”
    说罢,古骜走回了座中,转过身坐下。
    那告密者爬过去一把抓住了廖清辉的脚:“我……我不知道摄政王会把我写的信给戎人啊,廖公子,廖公子……我……”
    通明烛火明灭,勾勒着廖清辉的面容。
    尚残着污血的青年轮廓中,如今稚气褪尽,显出刚毅来,他刷的一声抽出了长剑:“就算你不知道,可为你此番无知,死了多少弟兄,我不得不杀你。”
    白刃闪过,血色染红了大堂。

  ☆、第146章

北地狼烟烽火无宁日,江衢郡此时却浸润在春风的润泽中——万物萌发,骚客才子春游踏青,扁舟戏水,好有一番闲情逸致。位于江衢郡云山脚下的江衢郡城,更如纷扰天下中的一方安宁净土。
    这日,廖勇正笼着袖子,歇在小亭子里,看着廖府院中荷塘春/意,雨后新柳。一个老仆上前一步,给廖勇披上一件外袍:“王爷,仔细着凉。”
    廖勇指了指正坐在荷塘边喂鱼的廖去疾,对那老仆道:“给世子也拿件衣裳,这几日湿气重,他就是仗着自己年轻,穿得单薄。”
    “诶”,那老仆应答着去了,廖勇叹了口气,起身下了台阶,走到廖去疾身边,廖去疾忙站起道:“父王……”廖勇拍了拍廖去疾的肩膀:“你坐着。”
    “是”,廖去疾应道。
    廖勇从廖去疾手中拿了些饵食,投入了荷塘之中。只见水皆缥碧,浅而见底,碧色静流中,红鲤纷纷闻香拥簇而至,一时间你争我抢,个个大张着鱼唇,将廖勇投下的鱼食争抢一空。
    廖勇仿佛有感而发一般,慨然道:“……这吃相也太难看。”
    廖去疾意有所会地看了廖勇一眼,笑道:“父王,鱼生而为鱼,便是如此,比不得人造化。别说是鱼了,就是人中也有上中下之品呢。”
    廖勇将廖去疾手中的鱼饵拿过,都投入了池中,这才拍了拍手,抚了抚袖,道:“正是啊,我从前还不这么认为呢……现下这一看啊,什么出身,办什么事,高下之分立现。”
    廖去疾放下手中的鱼食盒,赶上几步,道:“父王此言何讲?”
    廖勇笑了笑,道:“以前世人在小字辈中排号,言及什么四大公子。老夫也不过是听来玩玩,说将你排在了第三,我也就是一笑了之。如今一看,世人容易被声势迷,没有眼光啊。”
    廖勇负手走回了凉亭之中,那候在一边的老仆忙上前一步,铺上锦垫,廖勇撩袍在石桌边坐下了,廖去疾也上了石阶,坐到了廖勇身旁,道:“喔?儿子自知不如虞、雍两位公子,愿听父王教诲。”
    廖勇道:“……老夫本也是觉着,英雄出少年,你们这几个小子,在同辈里面,也能称之为少年英豪了……可日久见人心,到了今日,却越来越发现,只有你与仇公子,才能配得上‘公子’这两字。当年我年少意气时,读书人之间,也有些平世庶之思渐萌……因此自从我掌了江衢政务以来,用人也是不拘一格。春夏逝者如斯,至今年知天命,终究还是那句话,这尊卑啊,其实乱不得。”
    廖去疾聆听颔首,廖勇接着说道:“你看那雍驰,被人赞誉何其多也……年纪轻轻,便与老夫同位王爵,可他究竟只是个雍家族子,出身还是低浅了些……怕是幼时也受过许多委屈,怎么这做起事来,忒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廖去疾道:“父王说的是……此次摄政王居然与戎人一道围攻渔阳,甚为不妥吧。”
    廖勇点了点头:“‘围攻’二字用的妙啊,你我父子远在千里之外,尚看出不妥;那雍家的小子,却是觉得天下人眼睛都瞎了,就他一个人睁着眼,这不是短视是什么?雍家也是大族了,竟出了这么一个刚愎自用的小子,可不就是他出身不好,眼界不高么?归根结底,不是嫡子,难有气量。否则,怎么会连这么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廖去疾笑了笑:“这件事,倒是让仇公子委屈了。”
    廖勇道:“这又不得不提到仇家那孩子了。这嫡子和族子,风流胸襟,又怎么能比?仇家那孩子可是正经的嫡出,不过是不善带兵,不善权谋罢了,但做事做人,都是大义为上。当年老夫兵谏摄政王,这位仇公子,可是私情未徇,稳如泰山哪。唉,他与雍家那孩子有些交情,此次不避讳往上京去,也是光明磊落,却不想,给人暗算了。”
    廖去疾道:“仇公子胸怀大义,据说一幅《摄政王落马图》与一幅《汉王征戎图》,可谓妙手丹青,神来之笔,千古绝唱。行事磊落,为抗戎,将北军统帅之权全交予了汉王。这也是常人难做到的气魄。”
    廖勇道:“因此我说,四大公子中,也就他与你,配得上这公子之号。”
    廖去疾道:“这么说,父王觉着,虞公子也不配?”
    廖勇道:“虞君樊那孩子,也是这么多长辈看着长大的。慧心聪敏,忍辱负重,莫过于此。本是温润气度,公子如玉,天下人见他出淤泥不染,也是心底敬佩的。可奈何他自从跟了吕谋忠那个老儿,近墨者黑,不仅夺了他叔父的黔中巴蜀;就在今晨,老夫听闻,他星夜赶回黔中,以部曲围攻郡府,杀了他叔父一家四口。”
    廖去疾一愣:“……有此事?”
    廖勇点了点头,道:“你还记得当年吕谋忠那老匹夫来江衢的时候,竟然悄无声息,入了郡界,打出了旗号,老夫方知,可谓奇耻大辱。原来就是虞家那小子练的暗曲,又与各地商户暗联,入郡的时候,以走商为掩,这才没有被发现。”
    廖去疾笑了一笑:“……我本以为虞公子如何温雅的一个人,原来竟也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看来其夺叔父之位,也是筹谋已久。还真是看不出来呢,那样一张脸下面,竟然是如此蛇蝎心肠。”
    廖勇道:“……我们都忘啦,他可是世庶混血,并非真正的世家子。世人给他如此令名,也是盼着他能为世家做出点事,可他呢?竟然还把恨藏在心底……如今二十余年,大仇得报,痛下杀手。再想到他从前卧冰求鲤,真是不寒而栗。你说这样的人,又怎么配得上与你,还有与仇公子齐名并驱?真是连陪衬也算不上啊……”
    廖去疾道:“……我之前,倒是错看虞公子了。”
    廖勇道:“只是这个古骜……老夫倒是小觑他了。”说着廖勇叹了口气,“要是早知他能在北地立下如此赫赫战功,老夫早该把他收在帐下……老夫若做这个义父,也该比吕老儿那个娈宠之辈要好上许多罢……古骜那小子,还是从山云书院走出来的呢……”
    廖去疾躬身道:“是儿子无能……当年……”
    廖勇摆了摆手:“……不是你无能,是老夫无能啊!他在云山上这么些年岁,我从未想过要去看他一看。”
    廖去疾道:“他不过是一个寒门的小子,那时说来,父王也太过屈尊了。”
    廖勇哈哈地笑了:“可若是……他是俊廉公的儿子呢?”
    廖去疾睁大了眼睛:“……父王是说……俊廉公并未身亡,一直在江衢?”
    廖勇道:“正是啊。不仅在江衢落户,娶妻生子,还把儿子送入了本王眼皮子底下的山云书院……是本王失策啊。”
    说着廖勇负手站起了身,向书房的方向走去,廖去疾跟上几步。
    廖勇边走边道:“如今四海纷纷,使竖子成名;老夫这就联合五王,为抗戎义军申屈叫冤。”
    廖去疾神色一动:“父王的意思是……”
    廖勇道:“……俊廉公那个‘得天机者得天下’,也该让上京那位好好头疼头疼了。既然这锅色香味俱全已经开始炒,本王也给里面加点佐料。”
    廖去疾看着廖勇,语带敬佩地道:“这样一来,声援大义之余,又能让上京把目光从五王身上挪开,不啻一箭双雕。”
    廖勇抖了抖袖子,抬起一只手,缓缓捋须:“不动则已,动则有名。不发则已,发则万全。”

  ☆、第147章

虎贲猛烈的攻势,终于让渔阳南面镇守的汉军一点一点地崩溃了。雍驰勒着乌骓,披着战袍,上了马道,站到了耸立的关隘之门上,远眺望向渔阳郡城。
    眼见天边太阳落了下去,月亮升了上来,在大地上笼罩起一层暗霭。
    雍驰忽然想——古骜现在在干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