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718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718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自己昔年的美女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孙纲只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金舜姬当然不知道,就在几年之后。美国总统楼尔逊曾经在给欧州各国脑的信里,提出来了差不多同样的问题,也同样没有得到回答。
    因为,在那时,已经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了。
    旧旧年8月4日的夜晚,伦敦城的灯火点点小辉映。灿若繁星。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看着窗外美丽的夜景,感慨的说道:“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不会再看到它们被重新点打手;燃。”
    谁也想不到,这句话是对随后那段黑暗的岁月最为悲凉的一个注脚。
    但是就在当时。生活在“世界文明中心。的人们还没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在人们看来,此时的欧州正处于它的巅峰时期。当时世界上有八个最强大的国家,六个在欧洲。这六个巨人的工业生产总值过世界生产总值的一半。它们最辉煌的的代表一大英帝国,掌握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领土面积过了互功万平方公里。在它的土地上,太阳永远不会落下。这个时代的欧洲。是世界的枢纽,地球的霸主。全世界都在欣赏欧洲的艺术,学习欧洲的科学和智慧。在那个时兵,欧洲的强大武力无与伦比,欧州的灿烂文化举世无双。欧洲控制了现在,似乎也掌握了未来。
    那是欧州梦幻般的黄金岁月。
    但这一切,随着格雷爵士的这句话,在欧州人面前戛然而止。
    太阳在欧州幕下了。
    欧洲文明的灯火熄灭了。
    而格雷爵士和许多人在有生之年,将没有机会再看见欧洲文明之灯重新燃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非常简单:奥匈帝国的皇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这次暗杀并不是长期策划的惊天阴谋,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突的偶然事件。刺杀活动也进行得非常拙劣,但是费迪南大公随后的大意弥补了这一缺陷。
    费边南大公当日在结束军事检阅之后,和他的夫人家菲坐在敞篷车里。驶往市政厅,道路两旁挤满了观看的群众。但是费迪南不知道,有六个暗杀者就藏在这些人群里。当车子开到闹市中心的时候,一名刺客冲上前去,抛出了一枚炸弹。炸弹扔的很不专业,完全没有命中目标,在车子的后面爆炸,只伤着了一位军官。这位军官被炸后并无大碍。暗杀者则被当场抓获。四名缺乏敬业精神的同伴见此情景则一哄而散。只剩下一个口岁的年轻刺客一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仍旧留在原地,等候机会。这个时候,如果费迪南大公取消下面的活动安排,一切都不会生了。也许,格雷爵士就不必出那样的感唷,也许。成千上万的人就不会横尸沙场,也许。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先生只能作为流亡者客死西欧,也许,长相怪异的德国总理希特勒先生只能以一个三流画家的命运在维也纳穷困潦到,终老一生。
    历史在这里再次被魔鬼一样的推向了通往深渊的轨道。
    费迪南大公依旧驱车前往市政厅。欢引旧式结束后,费油南大公想去医院探望一下受伤者,他和删”心让他深爱着的妻子陪他去,但索菲坚持要和他在一起,结果夫妻二人就这样的走上了死亡之路。
    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司机拐错了方向,不得不将车倒回。这斤,小小的意外决定了一切。一直在等待机会的普林西普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快步走了上来,掏出一把勃郎宁手枪,向车内连开两枪。一枪打中了大公的脖子,切断了他的颈静脉,一枪击穿了大公夫人的腹部。切断了一根动脉。几分钟后,大公夫妻二人双双死去。
    这次暗杀事件象野火一样的点燃了整个欧洲。各国外交官们充满活力和漏*点的四处忙碌着,政客和将军们关起门来召开一次又一次的秘密会议讨论对策。他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卓有成效地让整个形势完全、彻底、不可挽回的失去了控制。
    到了7月底,一切都已不可避免。7月乃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递交了最后通联。塞尔维亚政府几乎完全答应了奥匈帝国的蛮横要求。塞尔维亚总理帕西茨的回答显的极为恭顺甚至于可以说用“谦卑”一词来形容,但奥匈帝国的那些愚蠢和自大的将军们认为有德国“站在我们一边”因此坚定地向自我毁灭大步挺进。7月飞日,在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茶多夫和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尔希多德(一个著名的花花公子)的逼迫下,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用颤抖的手。正式在向塞尔维亚宣战的诏书上签字。
    7月日,尖持塞尔维亚的俄国宣布进行总动员。
    7月引日,德国要求俄国在十二小时内取消动员,并明确通知德国。
    8月打手;日,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3日,德国时法国宣战(先下手为强?)。
    8月4日,德国对比利时宣战。同日,英国对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同日,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
    8月口日,英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8月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这些日子一连串生的事情快得让人目眩神迷。世界各国的报纸上差不多每天都要刊登出一个新的宣战书出来。欧洲人被惊得目瞪口呆。而此刻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所熟悉的世界即将一去不返了。
    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大国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被卷入夫风暴的中心。
    现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就这样的在短时间里完成了宣战的手续,举世震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爆了。
    后人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原因的时候,曾经得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结论,而很少有人从深层次去探究,时间到了旧口年,世界局势为什么会失控的真正原因。
    有人说,没有费迪南大公遇刺的萨拉热窝事件,也许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生。但是很多人同样认为,仅有萨拉热窝事件,是断断不会有这场空前浩劫的世界大战的。只有放在当时历史的大背景下看。也许才能找到战争的源头。
    在那些日子里,恐惧和焦虑的气氛日甚一日。所有的强国都在为自己未来的地个忧心仲仲。放在后世,不管英国的经济增长率怎样低于德国,英国也不会因此就策划动战争去打击德国。但在二十世纪初。欧州国家就有这样的冲动。“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已经把这个世界描绘成了一斤,你死我活的斗兽场。在英国的世界霸权开始逐渐受到挑战和瓦解之际,所有的大国都急于寻找自己的个置,所有的大国都把在斗兽场中地位的跌落。看成世界的末日。而正是在这种恐惧的驱动下,各个大国组成了军事同盟。
    其实这才是真正危险的一步。
    正是这种大国间的军事同盟。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使形势进一步的失去控制。因为,一旦有大的危机爆,局势就会出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控制的范围,因为任何冲突都可能演变为全面战争。
    欧洲的列强们就此陷入了死局之中。
    等到旧旧年,真正的考验到来之际。这个死局已然“无解
    精没了,明天给大家补上。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 ,(未完待续)





    正文 (九百四十七)突然“吐口”的德国人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5…24 1:13:44 本章字数:4640

    试国不可能不作战,否则只尔干的区就会仓部落入奥匈中习德国不可能不作战,否则奥匈帝国就会在俄国打击下崩溃;法国不可能不作战,否则俄国就会被德国粉碎;英国不可能不作战,否则德国就会成为欧洲的霸主”在强硬的敌人面前,只能装作比他更强硬。任何退缩都不可想来
    这是一场兽崩式的大灾难。
    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从心里真正的想要打一场殊死的全面战争。
    也许他们想要战争,但没有谁想要一场世界大战。
    卷入到大战的各个大国在某种程度上都被矛盾的心态撕扯着。一些人预感到灾难来临,却又无力避免,预言到欧洲文明的灯火熄灭的人。其实并不止格雷爵士一人。奥匈帝国皇帝帝兰茨约瑟夫宣布战争爆时,曾经这样说道:“我并不希望这场战争的生。”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直到战争开始的最后一刻,还在向他的将军们询问:“能不能避免同英国作战?”将军们回答道:“这也是可能的,陛下。”
    这简直就是一出典型的古希腊悲剧:至高无上的神祗们在奥林匹斯山顶上抛掷着命运的散子,圣女和预言家们在人间吟唱着古老的谶语和诗句,而主人公则怀着恐惧和矛盾的心情,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
    这场悲剧的核心就在于:局势已经完全失控,所有的强国都陷入了死局之中,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
    而当人们想要逃避这残酷的现实,却惊讶的现,他们在欧洲已经无处可去。
    而在那遥远的世界东方,也许才是真正的净土乐园。
    在欧洲各主要强国先后完成宣战手续之后,旧口年8月旧日,华夏共和国政务院执政孙纲正式宣布中国武装中立。
    继续中国宣布中立之后,荷兰和美国也先后宣布中立。
    8月旧日,德国驻中国公使雷克斯紧急约见中国外交部长伍廷芳,表示德国政府接受中国政府以前提出的全部提议,将青岛交还中国,并将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全部属地“出售”给中国。
    “想不到德国人竟然真的同意了。”在同德国人达成了协议草签之后。伍廷芳赶去向孙纲汇报,在政务院的走廊里对新任政务院总理唐绍仪说道。
    “可德国人在宣战以后卖这些地方给我们,这是要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啊。”唐绍仪有些担忧的说道。
    “不错,这事确实有些麻烦。”伍廷芳说道,“不过,要不是这欧洲大战爆,德国人恐怕也不会吐口。”
    “部长说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欧战爆,哪怕是青岛,德国政府恐怕也不会考虑交还。”伍廷芳身边的助理秘书顾维钧(也就是唐绍仪的女婿)说道。
    “你们年轻人就是争强好胜。这战端一开,岂能骤解?何况,要是一旦因为这些德国人的殖民地同列强起衅,就不是同一斤。国家作战了,俗话说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咱们能打得过这么多国家么?”唐绍仪看了看顾维钧,不以为然的说道。
    “不过,购买德国殖民地的设想是执政最先提出来的,他敢这么想,可能有他的道理”伍廷芳说道,“这件事,还需要他幕做最后的决断。”
    唐绍仪点了点头,几斤小人一同向孙纲的办公室走去。
    来到了孙纲的办公室,唐绍仪和伍廷芳看到6军部长段棋瑞、海军部长丁汝昌、参谋总长王士珍、6军司令聂士成和海军司令叶祖主全都在,不由得暗暗心惊。
    孙纲本人到是显得很平静,看到唐绍仪和伍廷芳等人进来,微微一笑,示意大家都坐下。
    “和德国人谈完了?”孙纲向伍廷芳问道。
    “是,德国政府同意马上向我国交还青岛,并要求我国立刻办理接收青岛及日本四国岛、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布干维尔岛、瑙鲁乌、萨摩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等地事宜,以防他国强占。”伍廷芳说道,“关于我国所付地价,德国公使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