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389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389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块木牌。在上面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就在此时。冯子材率军赶到前线。毅然担负起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重任。当时前线清军的战场形势极为险恶。法军攻占镇南关的当天。悲观失望的清军前敌总统潘鼎新率军退到了距离镇南关百里之遥的海村。并且放弃了指挥责任。其他各路将领又龃龉频生。不服调度。散兵游勇四处劫掠。老幼难民蔽江而下。关内震动。冯子材以七旬高龄。威服众将。因而被清军众将公推担任前敌主帅。
        为了阻止法国侵略军的进攻脚步。冯子材分析了敌我双方情况。又亲临前线。遍勘各处山隘。最后确定以镇南关北8里的关前隘作为预设战场。依托关隘和山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东方”式山的防御体系。准备给前来进犯的侵略者以迎头痛击。
        一天两更。从未断更。求





    网友上传章节 (五百三十一)从镇南关战役到保定军校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13 本章字数:3808

        月日。法军企图绕过镇南关。威胁清军后方基地龙州。冯子材根据越南民众提供的情报。派军先行阻住了法军通道。冯子材为了打乱正在集结的法军进攻部署。决定诱敌入瓮。命所部王孝祺军出关夜袭法军前哨据点文渊。清军一举攻入文渊。一度冲入街心。毙伤大量法军。并摧毁了两座炮台。清军一改以前的畏葸不前。变成了主动出击。使法军指挥官尼格里感到“很没面子”。为了挽回“法兰西三色旗的光荣”。尼格里不待援军到齐。仓促决定提前向清军发起攻击。
        晨。法军人趁大雾偷偷进入镇南关。上午1法军主力沿东岭前进。另一路顺关前隘谷地前进。企图在主力夺取大青山顶峰堡垒后。前后夹击关隘前的清军阵地。冯子材立即派清军苏元春部应援。又通知清军王德榜部从侧后截击法军。他自率所部与王孝祺部坚守长墙。迎击法军的进攻。法军在炮队的猛烈炮火掩护下。夺占了小青山的三座尚未完工的堡垒。威胁清军正面阵地侧翼安全。冯子材坚持不退。至下午4时许。苏元春、陈嘉、蒋宗汉、方友升等援军相继赶来。清军逐渐稳住了阵脚。入夜。冯子材趁法军停署。充实了前沿阵地的兵力。并派精锐的军”袭击法军左翼。
        晨。大雾迷茫。法军指挥官尼格里首先派兵一部偷袭大青山顶的大堡。企图控制东岭制高点。因地形险峻难行。不得不原路退回。上午1格里见山顶久无动静。以为偷袭成功。便以重炮猛轰长墙。掩护沿谷地推进的法军猛攻关前隘阵地。冯子材号令全军:有进无退!待敌人接近长墙时。他大喝一声。持矛与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入敌阵。同法军开始了白刃格斗。清军将士见状。无不感奋。也一齐大开栅门。向敌人冲去。和法军展开血战。中午。五营“萃军”突然出现在法军侧后。法军遭到意想不到地打击。狼狈退回。与此同时。陈嘉。蒋宗汉部反复争夺法军占领的小青山三座堡垒。傍晚。王德榜部清军牵制法军预备队及消灭其运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配合东岭守军夺回了全部失去的堡垒。守卫西岭地王孝祺部也在击退法军进攻后。包抄敌后。到这时。法军三面受敌。伤亡惨重。后援不继。开始全线崩溃。狼狈逃回文渊。
        为了继续扩大战果。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冯子材率军出袭文渊。榜部由小路抄袭其右翼。文渊法军这时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与清军战不多时。指挥官中弹落马。余部溃散。冯子材乘势克复文渊州。
        尼格里为了等待援军。挽回败局。决定固守谅山。冯子材深知清军攻坚作战能力不强。待法军布置妥当。谅山便很难攻取。便率军间道夜行。散伏于谅山城外冯于材率清军向法军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结果尼格里在激战中胸部中弹。身负重伤。副手爱尔明加下令全军退往淇江南岸。清军乘势猛攻。谅山法军在慌乱中砍断浮桥。一部分法军不得不泅水逃命。溺死无数。大批装备物资也丢弃不顾。2日拂晓。清军攻入谅山。法军残部狼狈逃窜。清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大量被法军夺占的城镇。取得了重大胜利。
        “镇南关——谅山”大捷是中法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役。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依靠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广大爱国将士以及民众的支持。一举粉碎了法军企图击溃清军主力。进行政治经济讹诈地阴谋。扭转了极端不利地战局。奠定了中国方面胜利的基础。并促成了法国国内矛盾激化。迫使法国好战的茹费理内阁倒台。在近代中外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和法国签订了“停战协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既不割地也不赔款的停战协定。可以说是冯子材及广大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
        但抛去“镇南关大捷”头顶上的光环。从其它角度来审视这场战役。有很多问题也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在这场战役中。清军以两万人之众据守镇南关。以守待攻。迎击总兵力约为能真正作战的约为的法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很大地伤亡代价。不能不说这场战役赢得其实是很勉强的。
        总体上讲。清军的武器装备比起法军。差距不算太大。但清军的战斗力却十分虚弱。面对虽然气焰嚣张。但是却面临着远离后方补给基地。失去了游弋于江河中的炮艇火力支援且兵力十分薄弱的法军。在法军指挥官出现重大指挥失误地情况下。也没有能够达到全歼法军地战役目标。这其实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而且。镇南关战役结束后。法军吸取了战败的教训。很快集中了一支强大地兵力。而此时彻底倒向法国的越南政府也出兵数万支援法军作战。清军所面临的战场形势其实并不容乐观。而且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虽然取得了胜利。而台湾战场上。重要城市基隆却被法军夺占。对中国来说。“乘胜议和”争取以最小的代价结束后世一些历史书中广泛宣扬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其实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
        由镇南关战役对比己亥抗俄战争中的哈尔滨保卫战新军军”的表现差别也是明显的。
        面对强大俄军的进攻。中国旧式军队和新式军队在抗敌意志和信念上都是完全一致的。但由于作战思想截然不同。结局也大相径庭。左宝贵全军上下奋勇作战。虽然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全军战至最后一人。与敌同归于尽;而段祺瑞张作霖所率领的新式“陆军”。使用“炮兵集群运动作战兵快速穿插作战”的战术。却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即是明证。
        遍观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战役面对强敌。在很多时候表现的都是相当英勇顽强的。但为什么取得胜利的战役寥寥无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队的作战思想落后于时代。
        尽管中**队在武器装备上和外国的差距已经变得很小。但有些东西。是不能用武器方面的优势来弥补的。
        这也是孙纲为什么要急着成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
        而六十多岁的老将刘永福和八十多岁的老将冯子材。现要求进入保定军校学习。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人渴望尽快摆脱落后挨打局面的强烈愿望!
        中国海军成立的时间虽短。但却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战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海军完全不受旧军影响。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接受西方的先进作战思想而出现的。
        现在。海军的高等军事学府已经有了两所洋海军学院建海军学院”(由原来的福州船政学堂扩大升级而来)。而且根据和英美两国的“备忘录”。中国海军每年可以派遣留学生多名去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而各省的军事学校(武备学堂)对陆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陆军目前只能派遣学生去德国和美国的军事学院就读。这种情况对孙纲来说。是需要马上改变的!
        在孙纲的努力下。中国陆军的第一个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月2保定正式成立。
        这一天又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二月二”的这一天。中国自制的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龙扬”号正式加入北洋舰队。
        也是在这一天。孙纲的孩子出生在了这个时代。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正规陆军学校。也在这一天出世。的校址。居然是一座占地千亩。拥有殿宇百间的关帝庙。也是孙纲事先没有想到的。
        关公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奉为军神和战神。连中国海军的军舰上都有供奉(据说日本军舰上还供有李舜臣的像。也不知这是从哪论起的)。而中国的第一所正规军事院校居然就在关帝庙里。恐怕就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
        反正孙纲知道以后。有种憋不住想笑的感觉。
        传统当中蕴含着新生。这也算是中**校的一大特点
        他是在参加保定军校落成典礼的时候。才见到了这所刚刚建成的军校的样子。
        一日两更。呼唤月票推





    网友上传章节 (五百三十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13 本章字数:3783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五百三十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
        其实之所以把保定军校的校址选在了关帝庙不只是为了想粘“战神关公”的光。
        军务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改建建”毕竟要省时省力。
        建成后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舍区总面积约为一千五百余亩。是现在中国规模最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校。
        在保定军校修建时。军务部利用了原来的关帝庙庙产。并征购了一些邻近的民的。建成的整个军校分为校本部、分校(包括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居中心。占的一百八十余亩。其建筑格局系仿造德**事学院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其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种以成行柳树。军校大门在南侧。隔河有高大的照壁与之相对。军校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之雄伟甚至可以与原来的大清直隶总督府大门相比。其朱漆大门饰以铜钉铜环。门楣上悬挂着书有李鸿章题写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的横匾。门前有石砌的高台阶。阶前的南路直通河岸。南路两旁有巨大的石蹲狮一对。高可丈许。河上架设了一座平板桥。以通大操场。校本部分成了南北两院。北院是生和教学区。又分东三院院为教室与学生宿舍。各有十排带长廊的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各排房舍之间有走廊相通。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每院能住约一个连的学员。中院有校部办公室和“尚武堂”。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厅门两侧有张之洞题写的一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堂前有长廊直达校门。“尚武堂”北面是个大空院。院内有两棵并立的五丈多高的古杨树。二树之间悬挂一大铜钟。平日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