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40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40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能够拿下这座俄国人的远东第一重镇吗?
        俄国人在海参崴经营了这么多年,已经把海参崴变成了一座无比坚固的要塞,更何况,这里还有一支实力和北洋舰队差不多,甚至更为强大的海军舰队!
        自古以来,攻城战就是所有战争里面最为残酷的。
        的确象段祺瑞说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里,可以说有很大的胜算,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次攻坚战不同于以往,这是一场完全依靠工业科技产生的军事力量来进行的战斗,仍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的中国人,能够打赢这场战役吗?
        这一次,可不是象把炮弹都换上苦味酸炸药就能完全改变战争结局那么容易了。
        但孙纲经过仔细的对比分析后,还是做出了进攻海参崴的决定。
        这一回,他决定,不以完全夺取这座城市为目标。而是以如何给防守海参崴的俄军造成最大的伤亡和损失为战役目地!
        因为。他手中地海陆军兵力。也就能和俄军大体保持相当(在一些地方稍稍占优)。如果硬碰硬地和俄军拼。即使能够拿下海参崴。自己地实力也会受到极大地损失。这种“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地“买卖”。还是不要做地好。
        李鸿章也担心“得不偿失”这一点。所以才给他下了那道有些“一语双关”地指令。
        但李鸿章可能不知道。他所依靠地这个年轻人。从来就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地主儿。这个年轻人。现在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地办法。而这个“创意”地“诞生”。说起来还应该感谢日本人。
        甲午海战中。日本人为了对付北洋舰队地“定远”、“镇远”两艘战列舰。制定了专门用苦味酸炮弹杀伤两舰舰员地战术。日本人认为。只要两舰舰员都死光了。这两艘巨舰也就等于废了。
        日本人地战术可谓高明狠毒。而且也真地就差点成功。如果不是因为一只突如其来地“小小蝴蝶”打乱了日本人地整个计划地话。
        现在。“蝴蝶”已经准备用类似地办法来对付据守海参崴地俄国人了。
        如果海参崴的俄国人都死光了的话,海参崴也就等于拿下了。
        想到因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将有无数俄国人因此而丧命,孙纲的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冷笑。将大家都吓了一跳。
        对他来说,只有死了的侵略者,才是“最好”地侵略者!
        为了保证这次战役计划的顺利实施,孙纲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工作。
        他深深知道,这次攻坚作战不但需要参战的海陆各方的严密配合,而且还需要来自全国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地紧密配合。
        中国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就从来没有过“总体战”的概念,一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甲午战争时李鸿章有“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的叹息。
        现在,孙纲想借着这次对俄作战之机,把全中国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拧成一股绳,来一次“总体战”的“预演”!
        等到下次再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知道“总体战”是怎么回事了。就不会再出现地方各自为战的局面了。
        如果俄国人知道了孙纲是想拿他们“练手”的话,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
        孙纲的准备工作。一开始,竟然是从舆论方面开始地。
        其实不用他多做什么,俄军入侵东北给中国人民造成地巨大灾难和俄国人令人发指的暴行,已经被中外好多地报纸报导了出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当时的《盛京时报》写道:“我东省之民陷于枪炮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肉血飞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号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
        “自哈尔滨以北,直至边墙内外,凡俄寇所过之处,纵横千里,全为赤地,俄人纵火焚城,火光烛天,数日不息,积尸数里,黑龙江竟至骸骨漂溢,蔽满江洋”
        “瑗珲、呼玛尔、海兰泡诸地之我民皆为俄军搜杀尽净,已无人迹”
        美国传教士戴德尔在报纸上发表的《俄国人在中国的暴行》一文更是震惊了世界。
        “我见到十来个俄国士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他们的辫子打了一个总结,然后慢慢地把他们当做枪靶子打,有的斩下一只手,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无论男女老幼,没有饶过一个。死尸堆积得几尺高,那些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那柜台上的木栅尖上串着无数的人头,框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脚、头,到处都是。”
        “俄国人把许多中国婴儿从他们的母亲的怀抱里拖出来,当着他们父母的面砍成数段,然后把砍碎的尸体抛到火里或扔进了河里。还有许多小孩子被活着抛到河里去,当他们的父母拼着命下河抢救的时候,则不准重新登岸,结果这些父母连同他们的孩子一齐溺死在了河里”
        “这一切都是俄国人有组织、有计划的对黑龙江一带的中国居民实施的灭绝行动。黑龙江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以她博大的胸怀滋养着沿岸的各族儿女,但是在这些凄惨的日子里,她流的是她的子民的血和她的儿女的泪。我在这里向全能和仁慈的上帝呼喊,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呼吁,请求制止这种反人类的暴行”
        俄国人的暴行让全世界各国都感到震惊和愤怒,美国总统麦金莱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都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写了亲笔信,要求沙皇禁止俄军在黑龙江等地的“大屠杀”。沙皇接到信后是什么表情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估计应该是难堪的成分居多。
        国际舆论这时纷纷开始谴责俄国,并对中国表示极大的“同情”。
        大量的中外记者随同中**队到前线采访,也发回了大量类似的报导,面对着俄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多少年来压抑在心底的愤怒和仇恨象火山喷发一样的爆发了出来。
        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各省市的人民群众先后走上街头,愤怒声讨俄国野蛮侵略中国的暴行,要求“全力抗俄,收复国土,救我东民”,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
        中国人民这一次,终于用一个声音,向侵略者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据一些报纸报导的,中国各个主要城市“通告揭贴,遍布街衢”,各阶层民众“一致要求坚决回击俄国人的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当哈尔滨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对军队的传统观念(比如说“好男不当兵”)彻底改变了过来,普遍鄙视军人的倾向就此消失,代之以热烈的崇敬,“人心思奋,具见同仇敌忾之诚”,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支援前线的热潮。
        这其实恰恰正是孙纲现在想要的结果。
        多少年来,中国人就被说成是“一盘散沙”,现在,托俄国人的福,“散沙”将凝聚成“铁拳”了!





    正文 (三百四十)佐世保发生的“悲剧”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50 本章字数:2367

        中国人民的一旦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被团结凝聚起来,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将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从旅顺口海军基地迁往北京,在迁移工作开始之前,中国政府迫于国内人民对俄国人暴行的怒火和日益高涨的收复失地的呼喊造成的压力,进行了战争动员,我们看到,大量的物资和粮草以及兵员开始通过中国刚建成的铁路源源不断的向满洲地区输送。○M在公路上,大量的民工用马车,骡车,牛车甚至是手推车一类的简陋工具,向前线输送粮草,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一种外国人从未见到过的坚毅神情。在南方一些大的港口,大量的运输船只被集中起来,装满物资,在炮艇的护卫下向北方的港口驶去,我们听说一部分驻扎在南方的军舰已经开到了北方的海军基地,有迹象表明,中国人在酝酿一场大规模的针对俄国的军事行动,虽然到目前为止,两国并没有相互宣战。
        “在旅顺口海军基地的所有中工企业地“品牌效应”有好处。所以孙纲那时根本也没有多想。
        但在今天看来。英国人属实是高明。
        因为。英国人现在把这四门巨型火炮卖给日本人了!
        日本人得到了这些大炮之后。欣喜若狂。立刻进行了改装。随后就拿来对付俄国人了。
        日本人把这四门**安装在了可移动式地炮架上。投入了攻击佐世保港地战斗!
        由于日本人在接连不断地进攻中早就确定了俄军炮堡工事地位置。所以在俄国人完全没有发觉地情况下。日本人让这四门**悄悄地进入了攻击阵位。
        好象是日本人故意想让外界知道这些巨型火炮是来自中国似的,听说他们还分别给这四门大炮起了名字,分别为“中国皇帝”号、“中国皇后”号、“中国大臣”号和“中国将军”号,而且在战前还特地烧香祭拜了一番,请大炮发威,“摧破露夷”(俄国人在日本人这里都堕落到“夷”的份上了)!
        这些大炮果然没有辜负日本人的“期望”,在它们的猛烈轰击下,俄军在佐世保构筑的堡垒和要塞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一个接一个的化为瓦砾,从1899年5月开始,到现在的10月份,日本人在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战斗之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摧毁了俄军的堡垒之后,日军占领了佐世保港外的制高点,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这四门**又搬了上来,开始用它们向港内的俄国舰队猛轰,结果在停泊在港内的四艘俄国小型巡洋舰(分别是“乌拉尔”号、“安塔吉亚”号、“露西”号和“卡拉加”号,都是不到2000吨的小船)因为腿脚比较快,跑得及时,避免了被击沉的命运,它们一路向南奔逃,溜过了被中国南洋舰队监视的大隅海峡,跑到了马尼拉,在那里被“中立”的美国海军解除了武装。
        剩下的俄**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留里克”号巡洋舰经过俄国人这么多天的修理,勉强可以活动了,但在结结实实挨了日本人六炮之后,只来得及拼死逃到了港口不远的地方就沉没了,舰上的俄国官兵大都被淹死,只有少数几个人获救,但后来也不幸的被“不讲人道”的日本人杀掉了。
        对比“留里克”号的悲惨遭遇,“阿斯科尔德”号巡洋舰则更为不幸,还没来得及跑就被数发巨型炮弹接连击中甲板,这艘5个烟囱的巡洋舰的舰面设施几乎被剧烈的爆炸一扫而光,舰员大多被炸死,剩下的人只能弃舰而逃,这艘大型巡洋舰随后在港内倾覆沉没。
        接下来的战斗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俄国人剩下的船只毁的毁,沉的沉,被日本人消灭了个干净,落水后侥幸游到岸上的俄国人都被日本军民抓获,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日本人残忍的杀戮,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