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细胞渗透 >

第135章

细胞渗透-第135章

小说: 细胞渗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该快轮到咱们舰保养了嘛,马上要放大假了,得提前准备准备。”

“你就不能正心点,现在你好歹也是个带长的了,要有点当头的样,你自己都不认真,能指望手下的兵把执勤当回事吗?你再这样早晚捅娄子。”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还不成。再说有啥篓子好捅的,人家逍遥岛比二炮都厉害,哪能轮得着咱舰上这台破雷达起作用。”

郭自龙恨恨的扇了他一个脑勺,“就你能对付,咋都有话说。”

“可不是嘛!那天你又不是没看到,多壮观啊!好家伙!满天都是导弹,吓得那些美国飞机调头就跑,最后还一个没跑掉。听说美国的所有航母都被人家逍遥岛干掉了,是不是真的啊?头!”

“应该是真的!”

“你说这得多牛逼啊,原来美国人最牛,结果人家逍遥岛把美国人干挺了,现在逍遥岛应该算是最牛了吧?你说人家现在这么牛,怎么上面还敢给咱下命令监视着人家啊?”

“这事你别犯纪律,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知道不?”

“头,你又来这出,你就说来听听吧,放心,我绝对不瞎传。”

“……这事吧,我听说逍遥岛和上面有点矛盾,听说啊,我听说上面在人家发飚之前,本来要收拾人家的,结果人家一发飚立马萎了。据说啊,据说咱们原先的舰长就是被人家‘猝死’的。”

“……咱们舰长?!”

“不是现在这个!”

“逍遥岛连美国都能说扁就扁的,犯得着找咱舰长麻烦吗?”

“这个吧,其实是人家报复。”

“报复?”

“对!最早先,美国派了五架飞机那事还记得吧。”

“嗯!记得,咱还得了个二等功来着。”

“你你还记得咱后来干嘛了?”

“啥也没干啊!后面不是啥动作都没有吗?”

“可是你别忘了,这是咱的领空!你明白没?”

“……我明白了,感情死的那位是汉奸啊……”

??????

中方在搞定钛合金模块之后,第一时间开始准备自己的导弹海。此时就能看出生物文明强大的生产力,导弹母本才组装出来没多久,导弹海就被繁殖得初具规模。

此时中方在国际政治上正承受着巨大压力,虽然美国被吴辉搞外科手术,爪牙都给卸了,暂时算是废了。但是这反而刺激得各国像是疯了一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所有国家的威逼之下,中方为了缓解压力,导弹海初具规模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搞了一次实弹演习。这次他们搞的是地对地中程导弹,同时几百颗中程弹道导弹齐射。

虽然数量小了,但是导弹个头大了,并且射程大了许多,同样蔚为壮观。一片导弹升腾而起,顿时在外交上万马齐喑。

大家都明白了,现在这个世界上美国一超的时代已经彻底远去,所有国家已经开始清晰的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生物文明层次,一个是科技文明层次。

而在军事上,生物文明层次可以毫无悬念的碾压科技文明层次。如果挤不进生物文明,就是二流国家,在国际上就是被欺压的份。

而对于一个国家军事力量来说,生物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战甲和导弹,没有这两样东西,很难形成实质上的军事威慑。

现在世界上有三个军事体具备完整的生物化军事威慑能力,一个是中国;一个是逍遥岛;还一个是还没露出爪牙的日本,虽然日本一点表现都没有,但是大家心知肚明,美国挨的那一顿闷棍,都是日本躲在后面搞出来的,所以日本的威慑力量被多数国家视同为逍遥岛的层次。

现在这三个被证实已经迈入军事生物化层次的国家里,中国貌似威胁程度最低。最关键一点在于中国好像还不具备全球打击能力,而逍遥岛和日本的全球打击能力已经是确定无疑的。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生物文明的源头,吴辉任何动作都会受到高度关注。

吴辉搞出来的私人军队第一时间被人拿来仔细研究,各种详尽细致的分析之下,吴辉的军队成为各国研究和模仿的样板。

在各国研究之中发现,他们不仅搞不定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生物化,而且似乎还缺少另外一个重要的技术。

通过对吴辉军队各种装备的分析,各国很快发现,这支军队用的不是常规火药武器,各种迹象表明,他们用的似乎是传说中的高斯武器。经过军事科学家的验证和推导,大家发现,当初搞定美国的天基武器似乎应该是一种巨型轨道炮。

而这个推断也与逍遥岛在发难之前那几天诡异表现能够吻合起来,既然逍遥岛掌握了高斯技术,制造了实战级高斯轨道炮。那么有个问题就被提上日程,就是高斯武器必须解决的常温超导技术。

这样下来,逍遥岛和日本手里掌握着两样其他国家没有的生物技术,钛合金模块和常温超导技术,这两个东西刚好是限制各国发展自己生物军事的卡脖子技术。

通过对中国前段时间发生的倒吴风潮分析,各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很可能也没掌握常温超导技术,它目前只掌握了钛合金模块。

在这个判断之下,各国纷纷派人前往逍遥岛,打算仿照日本,跟吴辉建立起亲密关系,从吴辉这里求得两样关键的生物技术,如果在他这里同时能够解决两库问题就更美好了。

12…1218:26:56240。第240章发射岛

12…1218:26:56240。第240章发射岛

吴辉在培训岛上大规模训练军队,同时大规模聚集和培训人手,这事是瞒不住人的。得知吴辉不仅在国内招人,还在日本招人,各国都是眼睛一亮,纷纷提出可以提供吴辉需要的所有品种人才。

引进各国人才这事吴辉并不抵触,在大规模应用生物测谎仪之后,他已经可以有效的将带有别样想法的人挡在自己体系之外。

既然别人有所求,那这时候不提点条件就太傻了,吴辉要求取消所有针对生物制品的贸易壁垒、关税壁垒,把生物制品视同为科技制品,同类产品一视同仁,不得出现区别化政策。

其实吴辉这个要求很过分,生物制品具备科技制品所不具备的成本和生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采取一个相同的税收和贸易政策,本身就意味着双方处在不平等竞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物产品会将大多数科技产品打得一败涂地。

不过大势所趋之下,各国也没有挣扎太久,很快全面放开对生物产品的限制。

而吴辉也借机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各国的高精尖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吴辉终于建立起完全自主的科研和军事体系,不必时刻依靠日本的人力和技术支援。

随着各国尖端人才的引进,大量人口涌入培训岛。面对已经高达三四百万人口,培训岛即便建设了不少生物都市,仍然开始显得拥挤。

吴辉开始在琉球群岛扩张,通过与日本政府的协商,由近及远将这个岛链上的岛屿一个个纳入自己麾下。

现在吴辉属于一个非常古怪的势力,它有自己独立的财权、人权、军事权、甚至外交权,但是偏偏它没有自己的主权,没有自己的税收权。

逍遥岛体系内有完整的企业管理组织,没有任何政府行政管理结构,似乎就是一个超巨型企业。但是它还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完全的外交权,想跟谁好跟谁好,想打谁打谁,完全可以自主,但偏偏它没有完整的主权。

比如逍遥岛的主权属于中国,培训岛的控制权属于日本,后来占据的琉球岛链各岛屿控制权同样属于日本。

逍遥岛上各类企业法人都是正常照章注册和纳税的,同样培训岛和其他岛屿上的企业法人也同样属于正常企业,只不过他们注册和纳税的对象是日本。

而地理距离很近的这些岛屿,虽然横跨两国,但都是属于逍遥岛体系。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有独立的外交甚至战争权利。想跟哪国达成什么协议,想跟哪国搞出什么冲突,完全不用跟日本和中国打招呼,自为自是。

逍遥岛同时又逐渐演化成一个科研和军事综合体,他的人口数量中,科研人员占据相当数量,而军事人员因为生物军事体系的高效性,反而没有占据太多人口。除此之外的人口基本都是这些科研人员的家属,他们负责承担体系内其他方面的辅助和服务职能。

逍遥岛体系目前完全没有生产结构,所有生物方面的生产完全交给其他国家处理,所有生物文明创造的利润都会从世界各地被抽吸到逍遥岛,支撑逍遥岛体系无产出运转。在这个体系中,逍遥岛凭借自身完善的娱乐设施,是唯一一个能够创造收益的结构。

这个体系建立并逐渐在国际上获得各国承认之后,吴辉才算基本具备了自己的力量,能够保证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

“报告!”

“进来!”

“老板!我觉得您应该在赤道上附近谋求一块领土!”

“为什么?”

吴辉有点纳闷的瞅着自己的科学院院长,这个院长叫熊启明,是个中国人,属于原先‘上帝之手’的一个斑竹。他本身自己是宏观物理学方向的博士,个人比较偏爱生物装配,属于那种适合做科研的类型。后来被吴辉相中,点了他做科学院院长。

“我们已经组合出自己的运载火箭,为了以后发射方便,在赤道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发射场成为当务之急。”

“为什么要去赤道找?”

“我们如果发射运载火箭的话,在赤道上耗费的燃料最少,同比可发射载重量更高。”

“我们有轨道炮的,用那个发射设备上太空不一样吗?”

“不行的,轨道炮发射时过载太大,很多精密仪器不能用那个。”

“你对地点有什么具体要求吗?是否有已经选好的预案。”

“地点已经选好,在印尼的摩鹿加群岛,有一个岛屿无论维度、气候、地形、面积、植被等方面都很合适。”

……

有了科学院的要求,吴辉专门派人和印尼协商。印尼见逍遥岛找上门来要求建运载火箭发射场,感觉有机可乘,狮子大张口直接开口要生物两库。

吴辉当时就火了,直接在印尼总统府的草坪上扔了一颗没爆炸的动能弹,当时就在总统府草坪上砸出来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

这时印尼总统才悚然惊醒,感情这位爷根本不是什么国家政府,从不会跟人讲什么外交规矩,高兴了跟你谈谈,不高兴了直接上天基武器。人家美国都说打就打了,打你印尼真是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打不打得赢先不说,自己这个当总统肯定首先被干掉,到时候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搞清自身定位的印尼政府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以无比的热情和办事效率来对待吴辉的谈判队伍。这次印尼也没敢再提什么非分要求,就是按照招商引资的条件,跟吴辉谈了岛屿的100年租期。

即便是这个租约印尼也得了不少实惠,一个荒岛换成了绿油油的美金,连带一些其他的投资合作项目,让印尼政府做梦也要笑醒。

岛屿敲定之后,熊启明第一时间带上先遣分队前往印尼接收岛屿。这个岛屿被吴辉重名命名为发射岛,作为以后的太空基地使用。

熊启明带去的先遣分队主要是以后发射岛的守卫部队,数量不太多,是个团级单位,只有一千多人的样子,其中只有一个连的战甲步兵,其他九个连都是各种类型的变形武器平台。

除了这个守卫部队,就是一个发射场施工建设公司,这个建筑公司派的人也不多,一百人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