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医生 >

第43章

唐朝好医生-第43章

小说: 唐朝好医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问普站在一旁,看着王平安诊断,心中暗暗点头:“这少年人不错,难怪别人称赞他,连成济生都对他服气,这小小少年果然有过人之处。不说别的,单就论他这份负责任的心态,就正是朝中掌权人最喜欢的。我教我儿要学会揣摩上意,这样才能官路顺畅,而王平安这少年,无需去揣摩什么,只要做好自己,就能让人对他自然而然的产生信任,官路岂有不畅通的道理?”
    看了眼躲得远远的儿子,邱问普轻轻叹息,人与人,最怕比啊!
    诊断完毕,王平安站起身,转头叫道:“丹若,莲雾,你们按我上次开的方子,煎六剂药来,给他们服了!”
    主人们谈话,丁丹若和柯莲雾就在不远处跟着,听少爷喊话,忙齐声答应,正要转身进院,又听王平安叫道:“把那方子多抄几份,拿来给我!”小姑娘们再次答应。
    过不多时,柯莲雾回来,拿了几张纸,交给王平安。王平安将药方送给这些来求医的人,道:“这个方子治这种病,最是对症,轻者一剂见效,重者也不超过三剂,你们收好,要是再有人得这种病,你们来不及送到我这里,就拿这方子去抓药,可解燃眉之急!”
    这些外乡来的人连忙称谢,将药方接过,郑重地收好。
    邱问普见他竟将药方送人,心想:“这病看上去不好治啊,难不成竟有成方,我在旁看着,却没想到有哪本书上记载着有关成方啊!”
    他道:“能否将药方给老夫一观?”
    王平安忙道:“好啊,邱老先生正好为晚辈指点一二。”他叫柯莲雾拿来纸笔,将藿香正气散的原方写出,递给邱问普,道:“这是晚辈想出的一个方子,可以加减使用,解表和中,芳香化湿,治这种病症,最为有效!”
    邱问普接过方子,看了一遍,心想:“这方子以前没见过,不是成方。可可却又象成方,如不经过反复辨证,是无论如何得不出这种方子的啊!”
    抬头看了眼王平安,又低头看方子,看了一遍,惊讶更甚。忍耐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王平安,再次低头去看方子!
    最后,邱问普干脆走到病人跟前,亲自诊断,挨个看过之后,他已是满脸的惊讶,站起身看向王平安,然后又去看方子,接着又抬头看王平安,如此反复,已然有失态的倾向!
    邱亭轩走了过来,问道:“父亲大人,你怎么啦,可是看这方子有差错?”
    邱问普忽地大声道:“平安,你跟老夫说实话,这方子你是从哪本医书上看到的,可是失传的孤本?”
    -------
    附:平安感谢书友清林慷慨大方的打赏,感谢书友我是小小蛇连续热情的打赏,感谢书友凤舞风幻儿,书友100109152559758热情打赏,平安在这多谢你们了,谢谢!
    五味银叶红枣蜜
    配方:五味子250克,银杏叶500克,红枣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或白糖50克。
    制法:将银杏叶切碎,红枣皮肉撕开,与五味子土起放入大瓦罐内,用水浸泡2小时,浸没为度。如银杏叶浮起,可加重物压下。用中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约煎1小时,煎至约剩浓汁一大碗时,滤出头汁,再加冷水适量,约煎1小时,至剩下药液一大碗时,滤出二汁。将头汁、二汁倒入大砂锅内,用小火先煎半小时,使药汁进一步浓缩,再加蜂蜜、冰糖,不要加盖,约熬炼半小时,离火,冷却后装瓶盖紧。
    功效:通利血脉,软坚润燥。
    用法:每日2次,每次2匙,饭后开水冲服,3个月为1疗程。


第六十一章 此方足可传世
    邱问普说这话时,情绪已现激动,对于一个阅历多,学问大,名气高的大学者来讲,这已经算是失态了!没办法,他想不失态也不可能,因为王平安给他看的这个药方,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
    他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小少年能开出的药方!如果真的如此,那这少年简直就是千年一遇的医学奇材,足可开宗立派的医学大家!
    王平安深吸了口气,他的书房里书不少,可绝对找不出记载着藿香正气散的书来,而且说忘记了是哪本书上写的,这种借口他也没法儿用。如果他真的用这个为借口,看邱问普这激动样,没准真的能冲进书房去,挨本书的去翻!
    王平安啊了声,装出一脸的惊讶表情,道:“难道晚辈这方子开错了?和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他挠了挠头,道:“晚辈真的不知这个方子已被前人用过。啊,怪不得这方治起眼前这病来,效果奇佳,原来前人早就用过了!”
    邱亭轩探过头来,看着药方,对于医术他照邱问普差得太远了,用半瓶子醋来形容他那都是夸他了!他看着不出这方子有何奇异之处,但见父亲神色怪异,忍不住说道:“这方子开错了?父亲大人,你正好在此,不如指点王贤弟一下,免得他以后胡乱开药,治死了人,那可麻烦大了!”
    他转过头看了眼席上的病人,暗暗摇头,这几个人病得可不轻啊,要真服错了药,那可绝对是能要人性命的,而且一要命,就是要了六条命!看完了病人,转头又去看王平安,可就在他转头的一霎那,竟然发现那个领头的乞丐一样的男子在冲他怒目而视!
    咦,真是怪了,我说这话是为了你们好啊,怎么看我却象看仇人似的?这些下里巴人,当真莫名其妙,好赖不分!
    人家能不对他怒目而视么!如果这方子是头一回开,邱亭轩说这话,别人还有可能怀疑王平安,怀疑他的医术水平,可这方子前次用过,而且极为有效!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可不是光靠嘴巴说说就能改变的,在他眼里是为了别人着想,可在别人眼中,他就是在这儿胡说八道呢!
    邱问普也转过了头,冲他怒喝道:“竖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既不懂,又怎可胡言乱语,回家将《论语》默写十遍!”
    啊,这真是太怪了!父亲大人,我,我我我怎么了我?邱亭轩嘴巴张得大大的,足可塞下一个拳头,刚刚被别人用眼睛瞪,就够莫名其妙的了,现在又被父亲骂,他更莫名其妙了,简直是不知所措了!
    邱问普必竟不是一般人,已然发现自己有些失态,稳了稳心神,指了指手中药方,道:“平安,你当真不是从书上看到的这个方子?你莫要担心,老夫对那书绝无染指之意,只是好奇罢了,如你能将书借老夫一观,老夫老夫可允许你进我书房,挑选十本绝版古籍,以此做为交换!”
    邱亭轩这下子可急了,再顾不得惹父亲生气,叫道:“父亲大人,这可使不得啊!”他邱家藏书甚多,其中有十几本极其珍贵的手抄本,这些书都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万一被王平安挑中了这些书,那岂不大糟而特糟,那些手抄本可是要留给邱家子孙的!
    邱问普皱眉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骂了一句:“鼠目寸光!”冲王平安又道:“那书可是从前隋皇宫中流传出来的?”能记载如此奇佳药方的书,理应为皇室所有,前隋灭亡之时,天下大乱,宫中图书失散民间,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好能为此事做出圆满解释。
    王平安摇头道:“邱老先生,你待晚辈亲厚,可比子侄,如果晚辈真有医书,定会拿出来给你。你看,这药方我并不藏私,还拿出来给素不相识的人,又怎么可能对你保密呢!”
    好半晌,邱问普嗯了一声,长叹一口气,心想:“不错,他都把方子送人了,自不可能再对我保密!唉,真是难以想象,以他小小的年纪,竟能在医术上有这么高的造诣,难不成今日站在我面前的,竟是继张仲景之后的又一位医圣!”
    王平安心中好笑,邱问普还真没猜错,这个方子还真是从皇宫里流传出来的,只不过不是隋朝灭亡时流传出来的,而是北宋灭亡之时。
    藿香正气散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医书经过北宋和南宋的医学大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那可不是某个人能写得出来的,而是整整几代人的心血结晶!
    对于现代人来讲,藿香正气散是极普通的一剂药,没什么希奇的。但请想,一剂药经过千年之久,至今仍在使用,而且还成为常用药,那么这剂药就算再普通,它是不是好药?这个方子历时千年,流传至今,那它是不是传世之方?如果这还不叫传世,那什么叫传世呢?
    邱问普活在初唐,比宋朝又早了几百年,他猛地一见这方子,要是不激动,那他就不是活人了,而是木头人了!
    见邱问普呆站着,不知在想些什么,王平安道:“邱老先生,你看这药方还可以用吗?”
    邱问普哦了一声,忽道:“这个方子你用过,可曾给人治好过病?”他眼睛又看向席上的病人。
    那领头的男子抢着说道:“给小的孩子用过,药好使得很,我那孩子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邱问普立即道:“那孩子在哪儿?快快带老夫去看看!”方子虽好,这点毫无疑问,但效果如何,他却非要亲眼看过才行!
    领头的男子情知他是个大人物,不敢怠慢,指了指村外,道:“我们逃难的人,能有什么好去处,王老爷为人宽厚,在他的村子里能找些吃的渡日,所以我们也没走远,就在村外不远处的树林里,我们同乡的人搭了些窝棚”
    邱问普立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奔去,一路小跑,跑得还挺快,真不象是上了岁数的人。邱亭轩在后叫道:“父亲大人,你慢着点儿!”跟着跑了过去。
    王平安道:“爹,娘,你们在此照看病人,我随邱老先生,去去就回!”说着,他也跟着过去了!
    杨氏看着他们的背影,忽道:“咱儿子开的方子好象挺了不起啊,你看邱老头儿跑得颠颠儿的!”
    王有财忙嘘了声,道:“你小声点儿,别让人家听见!”
    说是不远处,其实最着不算近,邱问普跑到半道就跑不动了,只好由邱亭轩背着,跑进了树林,邱亭轩虽年轻力壮,可也累了个汗流浃背!
    进了树林,果然见林间有些窝棚,不少逃难来的百姓在这里暂居。邱问普从邱亭轩的背上下来,道:“那孩子在哪里?”
    领头男子快点跟来,道:“在这儿,在这儿。”把他们领到一处窝棚前。窝棚外站坐着个妇人,正是他的妻子,妇人怀里抱着个小孩儿,正是前日生病的小孩儿。
    小孩儿虽身体不佳,但却不再病歪歪的,歪着头看向邱问普,他躲在母亲怀里,有些怕生。
    邱问普问道:“就是这个孩子?他服了几剂药?”走上前去,伸手给小孩儿号脉。
    妇人忽见有人来,慌忙起身,不敢答邱问普的话,只是用眼睛看向丈夫。领头男子道:“平安小神医给开一剂药,我这孩子服了,第二天病就好了,现在还有些虚弱,平安小神医还给了我们不少吃食,帮我们渡过眼前难关!”
    邱问普给小孩儿仔仔细细地做了遍检查,这才站起身,默然无语,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王平安走到他的身边,见他沉思,并不打扰,走到一边去和百姓们说话。
    忽然,邱问普象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快步走到王平安的跟前,将他拉到一边,道:“平安,老夫有一事相求,望你定要答允!”
    “邱老先生可莫要这样说,折杀晚辈了,有事你尽管吩咐!”王平安忙道。
    邱问普道:“实不相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