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名门毒女 >

第8章

重生名门毒女-第8章

小说: 重生名门毒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程也不想,早就官居一品,拜相封侯了!”

    当年得了谢家女青眼的俊逸少年,已不知何时变成了个脑满肥肠的糟老头,实在令人失望至极!周夫人想起了新婚之时,周显亲许下的一品诰命,鼻翼轻哼,鄙夷地勾起了嘴角。

    是呀,怎么就摊上个不顾儿孙的公爹。大奶奶谢氏心中暗怨,不敢出声,但眼圈已忍不住红了起来。

    大奶奶谢氏还记得,从洛京离开时,父兄把她叫回娘家极尽呵责,质问着去年九月后周显把周家一堆儿年纪较长的孩子以侍奉太夫夫孟氏的名义赶回霍城,是不是周家早就已打定了抽身而退的主意,而她与姑姑却瞒着不说。

    谢氏实在是觉得委屈。那时她实是不知,公爹居然糊涂至斯。明知皇上借着这些年定北疆,灭南召的胜绩,欲立新太子,却非在这个关键的当口接二连三地上表请退。

    “乞留残躯,归乡养母。”,这样的借口理由,让内阁六部之中那些个比周显年长的老大人们,情何以堪。

    更何况,一想到本在洛京城里众多千金贵女中数一数二的嫡长女周曼华,很可能因为公爹的行差踏错,误了大机缘,谢氏更觉难以释怀。

    “如果父亲肯为儿孙计,这一次,夫君又何必行险!”,谢氏抛下了对公爹的敬畏,拖着周夫人的手,声凄语泣。

    周夫人安慰地拍了拍谢氏的背,“所以说祸福相依,若不是有了这场牢狱之灾,这会儿我们可不就已经困在霍城那个鬼地方了?他们爷俩在狱里也自有照应,周谢两家,亲朋故旧,至不济还有柘儿赶去周旋。否极泰来,想来无事,我们就留在平州不走,静等着好消息!

    当今天子以仁孝治天下,兼且惜才顾旧,只要你那糊涂公公低低头,大哥保他并不算难。待曼华的大事尘埃落定,就万事大吉。再以后,他想荣养当太爷,就且让他自个儿滚回霍城陪狐媚子过去,也正好给儿孙们入仕升迁清清道!反正,我们娘儿几个的将来就都要指望着成栋了。”

    说是没事,但皇家诏狱也不是任人进出自如的,进去的要出来,总要些代价的。可上京打点的五叔,一路报回来的信字里行间透着根本就没使力打算,只会一味地催人回乡。

    只是周柘也是婆婆的亲生子,手心手背,打压下杜姗姗可以,却在婆婆面前根本就没法讲五叔的不是。谢氏一腔愤懑,可也只能对着婆婆的安慰点了点头。

    伺候着婆婆躺下,谢氏轻手轻脚走出上房,由丫鬟打着灯笼往后边半进的小跨院走去。

    周家临时租下的房子仄逼了些,只两进半,内外院分了男女。周夫人带着几房媳妇在内院住着,剩下带个小莲花池的半进跨院,却是让给大房独住了。

    理由也来得冠冕,几房之中,只有大房带着个已及笄的嫡长孙女周曼华。总不能让待嫁的周家姑娘委屈了,何况周夫人和谢氏对曼华,指望不是一般的高。

    谢氏在丫鬟婆子们的伺候下净了身,换上了一身梨花白素锦寝衣,在床上歪了会儿,却了无睡意。

    她索性爬起身,移步走进寝室隔间的一个小佛堂,对着佛龛盈盈地跪了下去,“信女仅求能多留在平州些时日,曼华的佳音早至,夫君得脱牢狱……”

    在平州的这几个病孩子恰巧拖住了各房,周松瞒着公爹与各家订好的计划,还有得了贵人青眼的曼华……桩桩件件在谢氏脑里反反复复地翻着。

    再细数了下,私下另行让家人送上京以供打点的财物,谢氏一阵儿肉痛,对其他各房特别是五房的恨意更是滔天。

    周府现下还没分家,周柘上京时带走的银票是就从公中账上走的。谢氏费心筹划着一批珠宝珍玩让周柘带上京,却被他给推拒了,说是所带尽够。

    “够,怎么够?不过是看着东西多是公帐上的,怕自个儿今后吃亏罢了!”,谢氏想着周柘上京时轻衣简从仿若踏青游玩似的公子作派,又一个虔诚的长头,对着佛龛重重地叩了下去,“五房奸诈无情,如复归洛京,还望公婆主持公道,早日分家打发了才是。”

    佛龛之中,一尊白玉柳枝观音莹润光洁,宝相庄严,在烛光映衬之下垂眸而立,仿若有灵,慈爱悲悯地凝视着虔诚的信徒。
第10章 周家长女
    “丹霞姐姐!行行好儿,再帮我通禀下,让我见见夫人!”

    谢氏卧房门前,一个腹部高挺的年轻孕妇眼明手快地扯住一个从房里悄声仄步而出的丫鬟,哽咽在喉,眼眸蒙着一层欲凝成滴的淡雾。

    “王姨娘;夫人吩咐您安心养胎,您就别为难我了!”,丹霞看了看王姨娘七个月的大肚子,无奈地合手求饶,生怕与这位候着已久的孕妇发生一星星的碰撞。虽则,王姨娘也不过和自己是一样的丫头出身,可人家肚里的可是未来的主子。

    “丹霞!”,王姨娘一只白得透明的手将将要把丹霞的葱绿褂子掐出了汁,而另一只手上已多出一对丁香米珠耳坠。

    “王姨娘,丹霞五岁进府,也还是您带着在奶奶跟前伺候的,奶奶的脾气您比我更清楚!”,丹霞飞快地瞥了一眼内室,推掉了王姨娘硬塞过来的手,小心嘱咐,道:“奶奶正礼佛呢。刚她让小绢去绣楼唤大姑娘来,您倒是可以再等等!”

    等等?这意思是说去求求大姑娘?看着丹霞趁她一愣神就溜走掉的身影,王姨娘开始在月光下焦虑不安地扭起了自个儿手上的帕子。

    刚过正月,老爷周显就轰着周家未入仕的四爷五爷带着一大家子都回霍城给太夫人尽孝。

    在兵部任着郎官的大爷周松,为尽孝心,只在京中留了个未生养的妾室,王姨娘被打发了跟主母谢氏一起回乡。

    揣着身孕的王姨娘本不欲行,可奈何她除了肚子里的这个,还有个四岁大的儿子在谢氏身边养着,被一起带着上了路。孩子年纪小,又是庶出,名未起,只是唤着文哥儿,这会儿也正病着。

    “闺女,听说五房的云姐儿吃那苦玄草好了!不如你去向奶奶讨个恩典,就说让文哥儿给哥哥姐姐们试试药?”,王姨娘想着娘亲递来的话,一脸迷惘,待听到隐约人声,凝住神的眼已是一片清亮。

    月光如银,细碎撒着,池中清莲舒华,波光潋滟,池水上空飘起雾里渗着香,将池对面的小绣楼和曲折回廊氤氲得如梦如幻。

    两个俏丽丫鬟,一个琉灯高挑,一个分手拂柳,更衬得当中的妙龄少女如同刚刚从月宫偷步下凡的仙女,步步生莲。

    周家长女周曼华,清贵高华,乐善好施……想着洛京城里对周曼华的溢美之赞,王姨娘一咬牙,扶着肚子急步小跑了过去。

    “姨娘小心些!”,对黑暗中突然蹿出的人影,两个丫鬟只顾闪避惊呼,却是周曼华亲自伸手扶住了王姨娘,笑语温柔,如春风拂面。

    王姨娘心中一喜,象是抓着救命稻草似的径直扯住了周曼华的袖子,低声哀求,道:“大姑娘万福!您最是心慈。还请救救你弟弟……只要求奶奶行个好,让文哥儿试试……”

    只一件事儿,王姨娘却说得颠三倒四,再三哀告,罗嗦至极。

    周曼华却极有耐心地侧耳倾听着,然后,在王姨娘的热切的注视下,缓缓地点了点头。

    时光如漏,夜凉如水……

    看着周曼华走进谢氏紧紧闭着的房门后,却没半点动静,挺着大肚子的王姨娘站在院中只觉得脚麻腿颤,肚子也有了不适的坠涨感。

    她硬撑了会儿,一看谢氏房里退出了刚才跟在曼华身边的两个丫鬟,又跟了过去陪着小心。

    “王姨娘,大姑娘已经跟谢氏一块歇下了!”,两个丫鬟相视一眼,其中个儿高些的犹豫了下,轻声细语地跟王姨娘讲了大半实话。

    王姨娘惊地瞪大了眼,“要不劳烦二位姐姐,再去禀一声,请大夫今晚来看看文哥儿也成!”

    “这个,王姨娘,我们只是伺候大姑娘的。”,高个儿丫鬟轻声道,眼角瞄了下谢氏的房门,伸手扯了扯呆呆的同伴,匆匆向着她们住的绣楼而去。

    王姨娘犹豫了会儿,咬着牙,上前拍门喊人。

    过半晌儿,一脸难色的丹霞重又从谢氏的房里走出来站到了门边,“王姨娘,您身子重,就回去歇着吧。奶奶交待了,文哥儿那里自有乳母照料,不劳您操心,明儿一早再请大夫。”

    王姨娘呆住了,认命地将帕子捂在脸上,甩开了丹霞作势欲护的手臂,深一脚浅一脚蹩回了自个儿的房里。

    “姨娘回来了?”

    ,王姨娘的贴身丫鬟彩霞凑了上来,尴尬陪笑。

    啪的一声,耳光脆响,彩霞的粉脸上多出了几道血红指痕。

    “滚,你个没用的东西,给我滚出去!”王姨娘喝走了彩霞,自顾自地趴在床上大声地哭了起来。“怪也就怪你没投了好胎!难道你就不是管她叫母亲的吗……”

    等哭够了,王姨娘起身,扯着手中的帕子胡乱抹了满面涕泪,狠狠地咬了咬牙,开始亲自翻箱倒柜找东西。

    好一会儿,她独自攥着一个鼓鼓的荷包,扶着肚子摸黑向通向内院的月亮门走去。

    王姨娘本是周家家生丫鬟,由谢氏指给周松作了通房,待主母开恩停药生子后才抬的姨娘,这次跟着回乡的仆妇之中也自有她家的人。在主母那儿想不到法子,她打算自寻她的亲娘。

    原本侯在王姨娘门外的彩霞,把身子藏在暗处,一声不敢吭,等王姨娘前脚一走,就蹑着脚奔到了谢氏的门边。

    听了丹霞回报,谢氏嘱咐了她几句,让她自去打发了门外通风报信的彩霞去。周家的几个霞本就是周夫人当年一手调教的,分于诸房,尽皆难得的忠心能干。

    待侧耳细听外边没了声响,谢氏才又重新地躺回到床上,继续教训着刚才替王姨娘求情的周曼华,“大姐儿!你且记住了,你是周家的嫡长孙女,也自有两个嫡亲的兄弟。那些个妾生的,就是猫狗一样的玩艺儿,能活不能活,只看他们自个儿的命,没得为了他们去违了你祖母的意。”

    “娘!妾生子就如此吗?”,在母亲的严厉训斥下,周曼华的声怯怯,娇美的小脸上多了惶恐,“可那位也已经有妻了,我如进王府,岂不是也是妾……”

    “笨呀!王府侧妃是有品秩的!”,谢氏的指头恨铁不成钢地戳上了长女的额头。

    “娘!临离洛京前,祖父专门让我去他书房,考我背周家祖训。我觉得祖父,他是专门强调着周家无再嫁妇,无为妾女的规矩。他说,他说若是有周家女儿让周家蒙羞,就直接打杀算了。娘!我想祖父不乐意让我去为人妾的。”

    “为人妾?那能一样吗!那可是皇家。你的嫡亲姨母受封当朝贤妃,按你祖父说法,服侍天子也是不该?”,公爹居然越俎代庖地管教后宅女儿,谢氏又是一阵儿憋屈的气闷。

    百年望族谢家在朝,隐隐有着“谢半朝”的美誉,几辈子下来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