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皇家童养媳 >

第4章

皇家童养媳-第4章

小说: 皇家童养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宫中的厨师自是手艺非凡,海棠凉糕一端进来,色香味均已勾起众人食欲,苏如绘不喜糕饼点心,但也颇为好奇。
  不过,此刻看着甘棠递上的海棠凉糕,她却觉得有些烫手。
  这位三殿下实在实在不像是安好心的模样啊?




  第五章 才女?
  周意儿醒的时候恰好看见黄昏的余晖拖过窗棂,她已经回到鹿鸣台的院子里,躺在一张紫檀木大床上,床上已经悬好了珍珠罗帐,帐门半卷,一个人半躺半倚在床柱上,似睡非睡,逆着光看不清楚面目。
  她支起身才发现,这人居然并非宫女,而是苏如绘。
  周意儿不觉有些感动,轻轻推了推她道:“苏妹妹,你辛苦了。”
  “嗯?”苏如绘蓦然被惊醒,连忙揉了揉眼睛,站起身来,“周姐姐醒了?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除了还有些害怕”以周意儿温婉的性子,此刻四周无人,也不禁露出一丝恼怒,她乃皇后侄女,周家是大雍著名的,周意儿幼承庭训,什么时候见过甘棠这么顽劣的主儿?
  偏偏这一位还是皇子身份,饶她也算名门闺秀,却徒呼奈何,因此只得强自将怒火按捺下去。
  苏如绘了然的苦笑了一声,周意儿被吓晕过去,连觐见太后都误了,自己虽然逃过这劫,却依旧栽在了那位三殿下手里。她默不作声的替周意儿取过外衣:“晚膳已经送来了,我见你没醒,让她们先热着。”
  “晚膳?”周意儿整理着裙裾,眉宇间划过阴霾,“今天我没见着太后,太后可生气了么?”
  “应该没有,太后还派了一名太医来替姐姐诊脉,刚才才走。”苏如绘想了想,安慰道,“若是生气,怎会特意派太医来呢?”太医院虽然杏林高手层出不穷,但至少也要一宫主位才有资格直接传唤。
  周意儿微微松了口气,正想说什么,忽然注意到苏如绘的脸色苍白,与刚才迥然不同,诧异道:“苏妹妹,你的脸色”
  “那位殿下敬了我一块海棠凉糕,当时太后在,我只能吃下去。”苏如绘勉强笑了笑,“本来倒也没什么,哪知告退时三殿下赶上来,让我看了看他手里捏着的东西。”
  周意儿一个激灵:“难道是”
  “蛇!”
  两个女孩儿面面相觑,再看窗棂外鹿鸣台下的如海菊丛,忽然觉得无限凄冷。
  这一夜苏如绘不知其他人睡得如何,不过她自己却是翻来覆去,直到三更时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在半梦半醒之时,苏如绘似乎听到院外飘来袅袅歌声,似有还无,说不出的凄婉动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这歌声影响,苏如绘睡着之后便梦见鹿鸣台下的菊花都变作了一条条吐信毒蛇爬了上来。
  她大叫一声从噩梦中醒来,却见眼前站着宫女秀婉,正惊慌失措的执着灯来看她。
  “小姐这是怎么了?”秀婉是鹿鸣台里原本的洒扫宫女之一,周意儿与苏如绘被安排在这里住后,太后身边的老嬷嬷齐云便从这些宫女里挑了两个模样伶俐的分给两人,暂时先伺候着。
  秀婉与照顾周意儿的秀英都是十六七岁年纪,入宫三年,一直干的都是些粗活,还是第一次接手照顾主子——现在还不能称主子,但以后说不定就是——因此格外战战兢兢,生怕做不好遭到打骂。
  毕竟苏如绘这些人刚刚入宫,年纪最大的霍清瀣不过十二岁,未来如何都不可知。加上她们出身都不俗,一时间宫中奴仆皆在观望之中,还无人敢先给她们脸色看。
  “做了个梦,大约一时魇着了。”苏如绘翻身从枕下抽出手帕自己擦了擦汗,疲倦道:“你下去吧,没事。”
  秀婉犹豫了一下,她白日帮着苏如绘安置箱笼忙了一天,确实是困倦,便劝了一句“小姐明日还要侍奉太后,还是要好好歇息才是”就退了去外室。
  好在苏如绘再次睡下后倒是香甜,天蒙蒙亮时,她忽然惊醒,想起来母亲曾打听到,太后起的极早,连忙撩起帐子叫秀婉。
  秀婉这时候已经起来了,洒扫宫女本来就是起得最早的一批人,她捧进清水服侍苏如绘梳洗毕,正要为难的表示自己不会梳头,却见苏如绘坐到铜镜前,拈起篦子三下两下,便挽了两个丫髻,手脚利落的从首饰盒里挑了几样插上,接着催促秀婉替她开了箱子。
  苏如绘想着太后既然是喜欢华丽些的装束,衣裳也该是喜欢艳丽的,于是拣了一件鹅黄襦裙,外罩浅绿半臂,又在腕上套了一个金丝圈儿,对镜细照,又在眉心点了一点朱砂,才定下来。
  这时候秀婉已将简单的早膳摆了上来,不过是清粥与几道腌制的小菜,秀婉好意,又另外准备了几份点心。谁知苏如绘一见点心,立刻想起昨天三皇子甘棠“赔礼”的那块海棠凉糕,脸一白,差点儿没吐出来,顿时没了胃口。
  她匆匆喝了几口粥,便理了理裙摆,问秀婉道:“可去看过周姐姐?”
  “周小姐刚才也起来了。”秀婉并非没眼色之人,苏如绘自己梳发时她帮不上忙,便先去隔壁向秀英打探了一下周意儿的动静,接着回来准备早膳,此刻连忙道,“小姐要去德泰殿了吗?”
  “不错,既然周姐姐刚才起来了,那我去找她。”苏如绘走出小院,恰好隔壁周意儿也装束停当,袅袅步出,两人先是一愣,随即相视一笑。
  鹿鸣台到仁寿宫正殿德泰殿不算太远,秀婉与秀英提了盏风灯,引着两人穿过整洁的宫道,道旁不时看到有宫婢匆忙而过,见到两人,有人欠身行礼,有人却不予理会。
  两人见早起的奴婢极多,都是惴惴,生怕太后已经起来,自己却迟迟方到,却是丢脸的厉害。
  好在太后起的其实也不是太早,两人在德泰殿外等了半柱香,东方晓色已然破云而出,一名宫女才走出来,告诉她们太后起了。
  两人自然赶紧求见。
  这次太后见她们便是德泰殿,嘉懿太后今天的装束比昨天要隆重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狡诈而顽劣的甘棠不在,今天太后倒是用了更多心思关注她们。尤其注意到了周意儿耳朵上的一对翡翠坠子,那对坠子水头极好,将周意儿脖根都映成淡淡的碧色。
  “禀太后娘娘,这对坠子是家母所遗。”周意儿小心的回答着太后有关这对坠子从何而来的问题。
  太后点了点头:“,东西就是不同。”她说着转向一旁被冷落半晌的苏如绘,“听说你这丫头虽然是武将的女儿,却是女史薛紫暗的得意弟子,也算是咱们宫里的小小才女了。”
  太后话音未落,苏如绘立刻瞪大了眼睛!
  得意弟子?
  才女?
  那叫临阵磨枪好么再说,原本家里打探来的消息,她最有可能被皇后留在未央宫的!自然要好好琢磨皇后的喜好。
  谁能想到,最后她却被皇后分进仁寿宫?




  第六章 赏菊
  苏如绘正飞快的想着主意,嘉懿太后却似乎来了兴致,转头便吩咐齐云道:“难道今儿仁寿宫里来了两个才貌俱全的孩子,去把那澄心堂纸与香凝墨取两份来赏了她们。”
  齐云答应一声,转身便亲去取物。
  澄心堂纸与香凝墨皆是御用之物,珍贵无比,这是极大的体面,加上太后口吻不容拒绝,苏如绘与周意儿只得跪下谢恩。
  太后笑吟吟的叫了起来,又看周意儿道:“你闺里的老师是谁哀家不清楚,不过瞧皇后就知道,文采必定是好的。倒是这个绘儿,苏万海一身戎马为国,忠心耿耿,然幼时听说看到书本便要瞌睡,当时的关乡侯苦心教导都是无果,没想到关乡侯心心念念,却是应在了孙女儿身上。”
  关乡侯正是苏如绘的祖父。
  “臣女只是跟随薛女史念过几个字,委实不敢当太后称赞。”苏如绘大是窘迫,谁知太后却笑道:“不愧是薛紫暗的徒弟,倒是谦虚的紧,只是薛紫暗虽然是女子,才名也是冠绝帝都的,连你这得意弟子都只认识几个字,咱们大雍还有才子、才女么?”
  一时间旁边嬷嬷、宫女都陪着笑了起来,均道苏如绘谦逊。
  连周意儿也不明真相,甜甜笑道:“昨天与苏妹妹一起住在鹿鸣台,她竟半点儿口风都不露,若不是太后提起,臣女还不知道苏妹妹的师傅,居然是女史薛紫暗!”
  苏如绘此刻只想一头撞晕,果然笑过之后,太后便提到:“听说鹿鸣台下的菊花开了,你们可看到?”
  “正是呢,说起来还要多谢太后的恩典,若不是太后让臣女们去住鹿鸣台,也看不到那极目灿烂的花海气派。”周意儿见苏如绘未说话,忙接口道,“太后可要去瞧瞧?”
  苏如绘眼一闭,太后微笑道:“哦?真的那么气派?那哀家就去看看,顺便也瞧瞧齐云安排你们住的地方可妥当。”
  “太后,既然两位小姐都是有才有貌的,咱们就这么去赏菊也太无味了。”正在这时,齐云领人捧了赏赐归来,闻言接口,“不如这样,太后与奴婢们看,请两位小姐作几首诗来,咱们也沾一沾书香气息!”
  太后自然点头同意。
  “臣女遵命,只是臣女愚钝,远不及皇后娘娘,一会献丑,还请太后与嬷嬷们勿怪!”周意儿起身行礼,抿嘴笑道,“还有苏妹妹,可不要笑话我啊!”
  苏如绘嘴角牵了牵,心中虔诚祈祷,自己一会能够记得薛师傅的提点,好歹凑出几句应景。
  太后有了游兴,又只在仁寿宫中,宫中自然准备得飞快。
  两人陪着太后聊了半晌,便有奴婢来禀告,说是鹿鸣台中已经收拾出一间位置最好的高阁,请太后移驾。
  鹿鸣台的景色周意儿与苏如绘早已见过,倒是太后在鹿鸣台下看了半晌,感慨道:“自先帝去后,哀家便住进了仁寿宫,却从来不知道这鹿鸣台下的秋色如此绚烂。”
  齐云察言观色,连忙道:“那时节皇上年幼,太后为了社稷殚精竭虑,每每夜以继日,除了德泰殿与寝宫,连御花园都不曾涉足,自是无暇来此。如今皇上已然成年,且英明果敢,太后此后无须再为陛下日夜辛劳,从前错过的景色,如今可不是全补回来了?”
  左右立刻口称太后劳苦功高,周意儿、苏如绘亦是不住赞美。
  嘉懿太后终于重露笑容,在齐云的搀扶下上了高阁,这座阁子乃是建在鹿鸣台上,专门赏菊的,从阁中望下,满眼恣意,灿烂若流金,光华似日月,说不出的华美大气。
  连自以为见过鹿鸣台菊海的周意儿与苏如绘也不禁屏住了呼吸,大觉震撼。
  “来人,笔墨先铺上,一会两位小姐谁先有了诗意,奴婢可是要帮着向太后娘娘讨赏的。”待服侍太后坐定,齐云一拂衣袖,笑着吩咐。
  立时便有数名伶俐的宫婢在阁中空阔之处搬上两张紫檀木案,又取了上好宣纸铺上,以青玉镇纸压住,以防高处风大吹走。两名俏丽宫婢上前,取过一支染烟墨细细研磨起来。
  太后坐在阁边俯视着菊海汪洋,微微一笑道:“一般是看两个孩子作诗,怎么破费的全是哀家,齐云你也算她们长辈,难道不该给点见面礼什么?”
  “两位小姐瞧瞧,奴婢还没帮你们讨到赏呢,太后倒先替你们跟奴婢要起了好处。”齐云抿嘴笑道,“好吧,一会哪位小姐的诗作的好,奴婢就替她亲手做一套绣衣。”
  太后笑着对两人道:“还不快谢谢齐嬷嬷,她的刺绣在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