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闯关东 作者:高满堂 孙建业 >

第54章

闯关东 作者:高满堂 孙建业-第54章

小说: 闯关东 作者:高满堂 孙建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开山解释着说:“我从见到你舅和你的那一刻起,就觉着你们不会是平常人家。后来,我让传杰通过夏先生又专门找过你舅,送去二十块现大洋。一是帮你舅日子能过得好受点,二是让你舅说实话。你舅死活没扛住,全说了。”
  文他娘恍悟道:“你个死老头子,还有小三,这么大的事不早告诉我!长着嘴巴光知道吃饭啊!”
  朱开山说:“就你这脾气,早告诉你还不定出什么乱子呢。前段时间咱家够乱的了。”
  文他娘问:“那你为啥现在说?”
  朱开山说:“你没看见刚才他们俩那个得意的样儿,再不给他俩扎扎翅,他俩就不知道姓什么了。”
  传文说:“爹,那二柱子的事”
  朱开山抿了一口酒,说:“二柱子是个胆小的人,他刚才找到我,自己都招了。”
  传文夫妇不约而同地站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说道:“爹,敬您一杯!”
  朱开山得意地说:“小样,知道什么叫‘火眼金睛’了吧?”
  秀儿坐在堂屋门前纳着鞋子,她旁边的篮子里摆放着七八双已经纳好的鞋底子。秀儿清瘦了,精神恍惚,不时地发愣。堂屋内,韩老海闷闷地抽着烟,秀儿娘不无担心地观察着女儿。院门外传来马蹄声。秀儿扔下手里的活儿奔到门口,扶着门框看远去的骑马人,又失望地回来,坐下,继续手里的活儿。
  秀儿娘忧虑地说:“他爹,再这样下去,秀儿早晚得出事。”
  韩老海略思,起身来到秀儿的跟前,强装笑脸温和地说:“秀儿,纳这么多的鞋底子做什么?”
  秀儿说:“爹,传武愿意到处跑,穿鞋可费了,我多给他做几双鞋,不能让他光着脚。”
  韩老海闻此,克制着内心的伤感,继续温和地哄着秀儿说:“秀儿,他不会回来了,你就死了心吧,把他忘了吧,爹再给你说个好人家。”
  秀儿流着泪说:“爹,他能回来的,我没做错什么,他就是一时糊涂,会回心转意的。我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
  韩老海再也难以控制自己内心的悲苍,眼含热泪说:“朱开山,你都看到了吗?我闺女叫你们老朱家害成什么样了!我能咽下这口气吗?你不让我过好,我也不能让你过安生日子!你等着,咱们一报还一报!”
  韩老海发了狠,朱开山家里遭了殃:满院子死鸡,满地鸡毛,连牲口棚的驴子也弄折了腿。可怪的是,也没见外人上门啊。
  传文疲惫不堪,有点神经兮兮了,嘴里嘟念叨:“这日子没法过了!爹,娘,俺一宿一宿地不睡,天快亮了,寻思没事了,刚合了合眼就这样了,俺扛不住了!”
  文他娘十分心疼儿子,说:“老大,这都是报应不到数,就别费心思了。”
  传文说:“娘,不光是报应,这儿的人欺生,咱雇的伙计们也都造反了,摁下葫芦起了瓢,地里的活儿说给你撂了就撂了,有空没空都摸纸牌,说说他们,一个个眼珠子瞪得牛蛋子大,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也不知谁是谁的东家了。谷子不秀穗儿还种它干什么?公鸡棒子不打鸣还养活它做甚?光糟蹋粮食。咱这是雇伙计吗?是养了一群爹呀!爹,这些伙计俺看了,长虫钻屁眼儿,没治了,都辞了吧,咱换新的。”
  那文说:“你少说两句吧,听听爹是怎么说的。”
  朱开山说:“听我的?要我说再换也一样啊,一片地里长不出两样谷子。没有外神闹不了家鬼。传文,你看着办吧,也该为我操点心了。”
  传文点点头,想来想去还是去找了二柱子,他人被孤立,可是一个房里那些人,事他应该知道。
  他瞅了个二柱子自己在屋的机会,问他:“二柱子,咱院那些事谁干的,你肯定知道吧?”
  二柱子没说话,只瞥了老崔的炕铺子一眼。
  传文点点头,出来对朱开山说:“爹,都弄清楚了,就是这么回事,都是老崔起的事,明天起早俺就抡着大棒子,把老奸臣撵出这个院子!”
  朱开山说:“不行!撵跑他你一个伙计也留不住。”
  传文说:“那怎么办?就让他留在咱家兴风作浪?”
  朱开山说:“别急,我自有办法。”
  朱开山请来老崔喝酒,说道:“老崔,喝酒呀,别客气,我知道你的酒量。”
  老崔说:“老当家的,你到底有什么事就说,不说我的心里老是揣了个兔子,怦怦直跳。”
  朱开山说:“谁的心不跳?喝酒。”
  朱开山一个劲地给老崔斟酒,什么事也不说。
  院里一只芦花大公鸡大中午的抻脖子叫起来。
  朱开山说:“不识时务的东西,什么时候才想起报晓!”
  一甩手,一根筷子飞出去,大公鸡立刻毙命。心怀鬼胎的老崔终于忍不住了,哭着说:“老当家的,你就高抬贵手吧!”
  朱开山故作吃惊道:“老崔,你这是怎么了?”
  老崔说:“我认头,事是我干的,我也是抹不开情面,替人出气,至于替谁出气你心知肚明,我就不说了。”
  朱开山不动声色道:“说那些干什么?咱今天就说说明年种庄稼的事。老崔,你是种庄稼的把式,咱种什么?种多少?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老崔说:“老当家的,你真不往心里去?”
  朱开山岔开话题道:“今年风调雨顺,我看明年好该涝了,我想高粱就少种点,多种些苞米,你早点打谱。”
  老崔叹口气道:“老当家的,你大气,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我是服了!”

  3

  烈日下,朱家一家人都在给庄稼除草。老崔带着雇工卖力地干着。
  那文也蹲在地里,动作夸张,表情丰富,干了一会儿站下了,擎着手,竟咿咿呀呀地哭了起来。
  传文走过来问道:“文儿,又怎么了?”
  那文说:“你看人家的手,都磨起水泡了。”
  传文说:“乍一干都这样,等磨成茧子就好了。”
  那文说:“疼死人家了!和你商量商量,我和娘换换吧,我回家做饭,让娘下地干活。”
  传文说:“得了,得了,就你做的饭?谁吃呀?你上回烀的大饼子,老崔是牙口差了点,愣是没啃动,随手甩到猪圈里,正好砸在咱家老母猪的后腿上,活生生把腿砸断了。你没听传杰吆喝?”
  那文说:“也没砸到他的腿上,他吆喝什么?”
  传文说:“吆喝什么?他要去找黄木匠给老母猪做副拐杖。”
  那文咯咯笑了道:“他啊,不用笑话我,等玉书过门看,不一定赶上我!”
  传文说:“你们俩要是凑一块,正好是一对儿。”
  那文说:“一对儿什么?”传文说:“一对儿什么?一对儿呱呱鸟,光会抻着脖儿叫。”
  那文咧着嘴哭了说:“叫你这么一说,我这不是个废物吗?”
  传文笑道:“谁说你是废物了?成天陪着俺说话,睡觉,你的功劳也不小呢。”
  朱开山走过来说:“你们俩在这儿嘀咕什么呢?”
  传文说:“爹,那文的手磨起水泡了,我给她看看。”
  朱开山说:“那文呀,我这两天膀子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你给我跑一趟,到镇上的济仁堂买两贴膏药。”
  那文高兴地说:“哎!”
  朱开山说:“顺便看看你三弟,问问他怎么好长日子没回家了。是不是又忙着收山货了?让他注意点身子。再到绸缎庄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衣料,有就回来告诉我一声,你和你娘都做套秋里穿的衣裳。”
  那文不断地答应,脸上开了花,颠儿颠儿地跑了。
  传文埋怨道:“爹,好人都叫你做了,得罪人的事都要俺做了。”
  朱开山笑着说:“安排她下地就是让她体会体会种田不易,她成天小嘴儿巴巴的挺会说,就是没体验,目的达到了就行了,你当我真的指望她干活?”
  晚上临睡前,那文躺在炕上哼呀咳呀的。
  传文说:“文儿,又怎么了?”
  那文哭唧唧地说:“先生啊,为妻的活不起了,浑身酸疼得了不得啦,骨头都裂了缝儿了,你快给我捏捏按按,要不然为妻的就熬不到天亮了!”
  传文说:“你呀,就能咋呼!你说你今天都干什么了?耪了不到一垄地,到镇上逛荡了大半天,买回两贴膏药还错了,是治头疼的。”
  那文说:“谁叫爹没说清楚呢!”
  传文说:“能怨爹吗?他还没说完你就跑了。”
  那文说:“我不是怕他变卦嘛。”
  传文给爱妻按摩,累得满头是汗,嘴里叨叨说:“你说俺娶了个老婆得什么济了?啊?白天抗旱,晚上抗你,俺非把你这身臭毛病改过来不可!你怎么不弹弦儿了?怎么不写诗了?什么一江春水向东流,俺看是屁滚尿流!”
  那文一骨碌爬起来说:“不许你糟踏这么好的诗!”
  传文说:“好了,不糟踏。哎,你到镇上看见传杰了?”
  那文说:“看见了。传杰现在章程可大了,夏掌柜的现在撒手了,货栈的买卖他说了算了。”
  传文说:“他成?”
  那文说:“成!这不,山货就要大上市了,各家勾心斗角争得乌眼儿鸡似的,夏掌柜的倒退到后台了,摇着芭蕉扇推陈出新,让传杰独当一面。传杰说了,夏掌柜的现在什么事也不管,传杰有几回生意上的事不太明白找他求教,你猜夏掌柜的怎么说?”
  传文说:“怎么说?”
  那文说:“夏掌柜的说,买卖全当就是你的,看着办吧,我要当老太爷喽。”
  传文说:“传杰能撑起来?”那文说:“怎么不能?你还别看,他的道眼真不少,联合了几家信誉好的货栈,把市面控制得牢牢的。”传文说:“夏掌柜的真的不闻不问?我就不信!咱爹还说咱这个家让俺看着办呢,其实呢?针头线脑的事是俺说了算,要是动刀子割肉了,刀把还是攥在他的手里。俺估摸传杰也是一样,也是个木偶,他在前台比画,夏掌柜的在后面牵线。”
  那文说:“不是,不是,夏掌柜的我是看出来了,他也没有儿子,将来是想把买卖交给传杰。你就不一样了,咱爹对你还是信不过。”
  传文说:“俺也看出来了。可咱爹为什么就是信不过俺呢?”
  那文说:“这也怨不得咱爹,你呀,顶破天就是个将才,传杰就不一样了,他是帅才。”
  传文说:“这么说,将来要是传杰和玉书成亲,那他就得叫人家招了养老女婿。”
  那文说:“所以说你还有机会。”
  传文说:“怎么说的?”
  那文说:“你想啊,传杰招了养老女婿,传武又不在家,你在老朱家可就是蝎子巴巴——独(毒)份儿了,大阿哥就是再没章程将来也得即位呀。”
  传文犯愁了道:“这么大的家业,真要是让俺顶起来心里还真没谱儿。”
  那文说:“那有什么?有我呢,我可以垂帘听政啊!”

  4

  一家人正准备吃午饭,那文收拾上了饭菜。文他娘说:“稍等一会儿吧,传文在地里还没回来。”
  朱开山说:“那就等他一会儿。我看眼下黄烟上劲了,今年黄烟是个大丰收啊。”
  那文说:“我听传文说,今年的烟价也错不了。”
  朱开山说:“差不离吧。咱家地里的黄烟哪年不卖好价?为什么?咱这是山东烟,品种好,味儿正,又有劲又柔和,颜色也喜人,一上市疯抢。种庄稼别的我不敢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