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419章

悍戚-第419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甫,你立刻派人赶回邺城,命张南出兵,复夺高阳。

高阳确不可有失,若不然河间危矣。若河间被闯儿拿下,则冀州必然发生动荡,不可不防。”

袁尚闻听袁绍的吩咐,顿时哭丧了脸。

“显甫,为何不动?”

“父亲,我方得了消息,中山……卢奴苏氏和唐县张家联手反叛,夺取蒲阴陉,攻占望都,更封锁了常山关。他们投靠了刘闯,在中山国起事。汉军大将张辽和赵云,已分别夺取了常山关和望都,孩儿估计,中山已经沦落汉军之手。我本来还打算,让辛评出兵夺取中山……”

袁绍瞪大了眼睛,看着袁尚。

他脸色突然一阵潮红,嘴巴张了两张,一口鲜血便喷出来,喷的袁尚满脸都是。

“父亲,父亲!”

袁谭和袁尚连忙上前,可袁绍已经昏迷过去。

两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快找先生来!”

袁尚第一个反应过来,冲着袁谭大声吼叫。

袁谭这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思维的能力,下意识跑出房间,让人把医生找来。

可他旋即回过味儿来:我是长子,我是长兄,袁显甫怎敢指派于我?

他心中顿时火起,有心想要回去找袁尚争论。可又一想,袁绍昏迷不醒,他实在不适宜这时候再起争执。

医生赶来后,费好大劲儿才算是把袁绍救治回来。

袁绍闭上眼睛,脑子里却不断梳理着辛评和苏家谋反的原因。

按道理说,苏家是商贾之家,商贾重利无义,刘闯占领幽州,夺取大鲜卑山,坐拥受降城,等于断去了苏家的商路。苏家在这种情况下投靠刘闯,似乎也很正常,好像是在情理之中。

可辛评呢?

辛评有为何会谋反?

袁绍百思不得其解,也懒得再去询问。

“辛佐治如今何在?”

“辛毗而今坐镇高唐,正抵御臧霸。”

“立刻派人把他拿下,绝不可将他放过……还有,辛评和辛毗的家人都在邺城,一并与我拿下。”

“喏!”

高唐,是黄河南岸的一处渡口。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利以后,便退至黄河北岸。

但袁谭却保留下高唐,为的就是将来有一日,他可以重返河南。收复此前被曹操夺取的地盘。

可现在……

“显思便留守平恩,防止操贼进犯。

不过我估计曹操苍亭一战虽胜,也伤了元气,短期之内不会发动攻击。

显思在平恩,构筑壁垒,凭清河天堑死守即可,切不可再冒然出击,你而今还不是操贼对手。”

袁谭心中一喜,连连点头。

“显甫准备车仗。明日一早,咱们就返回邺城。”

“父亲,你这身体!”

“这时候还说什么身体,若我再不回去,只怕邺城就要大乱。”

袁绍主意已定。袁尚也知道,再劝说也无用处

无奈之下,他只得听从袁绍吩咐,赶去准备车仗。

第二天一早,袁谭率部赶赴平恩,而袁尚则陪伴着袁绍,返回邺城……

正如袁绍所言。他若再不回来,邺城就要乱套了!

建安六年六月底,苏氏和张家谋反,汉军夺取望都和蒲阴陉。张辽兵出阎乡后。命郝昭率部拿下常山关,封死了并州兵马驰援的通路。兵驻太原的焦触得知中山失守,连忙通知高干,同时亲率大军来援。哪知道兵至常山关。却遭遇汉军伏击,大败而归。焦触险些丧命。

如此一来,焦触不敢再轻举妄动,只好等待高干援兵。

可问题在于,此时的高干,哪里能抽调出兵马?

张辽在常山关伏击袁军之后,便迅速南下,占领望都。

而赵云和陆逊则兵分两路,赵云直扑卢奴,而陆逊则率部夺取上曲阳。

这时候,便可以看出苏、张两家中山大豪的能量。中山十三县,大部分官员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汉军进入中山之后,苏、张两家派人为向导,陆逊赵云几乎是兵不刃血,拿下上曲阳、卢奴、安喜三县。

正当汉军在中山长驱直入的时候,远在河间高阳的辛评突然起兵造反,张郃高览郭援三人迅速抢渡易水,占领高阳、啵睾臀陌踩挥谝姿优系某浅亍6疗涝虼偶揖烨巴每ぐ捕佟

“如此说来,辛仲治早有谋反之意?”

袁绍回到邺城之后,便迅速平定了邺城的动荡。

不管怎样,袁绍雄踞河北多年,哪怕是两次惨败给曹操,他在河北的威望依旧不是他人可比。

只是,袁绍此前派回邺城捉拿辛评家眷的人,却扑了个空。

说起来,历史上的辛评下场很惨。

袁谭袁尚两兄弟反目,辛毗和郭图的家人都得以离开,惟独辛评的家人被收没。曹操攻取邺城,审配的侄子开城门为内应,审配见曹军入城,却认为是辛评和郭图坏败了冀州,于是将辛评满门诛杀。当时辛评的兄弟辛毗也在曹军,想要去解救辛评的家眷,但却为时已晚。

这辛评,是一个很悲剧性的人物。

袁绍死后,他奉命出使许都,为曹操所重,试图招揽。

可辛评却拒绝了,返回南皮与袁谭效力,哪知道袁谭却不肯信他,结果是抑郁而终。

不过,如今辛评倒是可以免去一场灾祸。

他不但投效了刘闯,更将家人带走。而袁谭派往高唐缉拿辛毗的人,同样也扑了一个空……

辛毗在得知辛评谋反的消息后,就立刻逃离高唐,投奔了曹操。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袁绍也只能认为,辛家兄弟早有谋反之意!

袁绍回到邺城后,便在家中调养身体。

只是心中的积郁之气难平,以至于病情一直不见好转。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七月中……汉军夺取中山之后,便按兵不动,不再继续攻击。不仅是中山方面停止了战事,河间方面,刘闯似乎也无意再突进。他只让郭援、张郃、高览三人屯兵三县,便没有动作。同时,远在并州的吕布,也命令夏侯兰太史慈和魏延停止进兵。

因为,他们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刘闯的长子,可算是嫡长子在六月底降世。

而刘闯长子出生的那一天。恰逢是张辽在常山关大败焦触,故而刘闯为孩子起名为‘胜’。

刘胜!

刘闯得子,可不是一桩小事。

他而今身为一方诸侯,大汉皇叔,手下更一众部曲。

这古人最讲究血脉传承,刘闯有了子嗣,也就代表着未来的延续。

为此,幽州大庆三日,汉军更停止攻击。以庆祝主公得子。

刘胜的出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可是对于袁绍而言,这却是一个让他感到万分恼怒的消息……

刘闯甚至还派人到邺城,送递喜帖。这让袁绍更加生气,他认为刘闯这行为。就是对他的羞辱。

病情,一下子变得更加严重。

袁绍倒在病榻上,是一病不起。

这一日,袁绍的精神有所恢复,打算起床出来走走。

袁尚正忙着处理政务,所以不在袁绍身边。所以袁绍便叫上了袁朝年,一同在花园中散步。

“朝年。我这些日子一直没有想明白,辛评兄弟为何反我?”

袁绍的心情,似乎有些好转。

他坐在凉亭中,突然向袁朝年询问。

袁朝年一怔。苦笑道:“这个,小人哪能知晓?”

“仲治此人的性子,我很了解。

他虽说一直为显思效力,但对我也是忠心耿耿。若非是什么事情刺激了他。他定不会谋反。

对了,之前我与曹操交战时。家里可发生了什么事情?”

袁朝年露出思索之状,半晌后突然一拍手,“主公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

“哦?”

“主公在和操贼决战之前,吕布屯驻受降城,命汉军进驻五原郡。

当时高将军担心抵挡不住汉军攻击,所以派人向三公子求援……三公子当时便下令让焦触统兵八千,进驻并州。

嗯,我记得当时辛评先生送来一封书信,好像是建议三公子,不要出兵。

他认为闯贼的目标绝非并州,甚有可能是中山与河间。所以辛评先生便提议,集中兵力,防备闯贼偷袭。一开始三公子好像挺重视辛评先生的建议,可后来不知为什么,又否决了辛评先生的主意,还回信斥责辛评先生……嗯,事情大概就是如此,具体情况我却不清楚。”

袁朝年故作轻松,浑不在意的把事情向袁绍解说一遍。

可袁绍是什么人?

他很快就猜到了其中的缘由,定然是袁尚听了他手下的谗言,以至于让辛评心灰意冷,才投靠了刘闯。

袁绍不生气袁尚听信谗言,可是却恼怒他隐瞒不报。

最重要的是,袁尚听信谗言的原因,只怕也是因为辛评是为袁谭效力。

袁绍越想就越是生气,他呆愣半晌,突然间怒吼一声:“竖子怎敢欺瞒我!”

说罢,他嗓子发甜,心口发闷,一口鲜血喷出,身子直挺挺向后倒去,顿时便昏迷不醒……

苍亭之战结束后,曹操也返回了许都。

两年,三场大战。

官渡之战结束后,便是汝南之战。汝南之战方停息,紧跟着就是苍亭之战……三场大战前后相连,也让曹操感到疲惫不堪。所以在战胜了袁绍之后,曹操便率部返回许都进行休整。

只是才一回到许都,曹操的好心情便烟消云散。

“刘闯小儿,忒奸诈!”

他在衙堂上怒不可遏,大声喝骂。

“前次官渡,他趁我与袁绍交锋,便得了幽州。

而今他又趁着我与袁绍决战,竟兵不刃血拿下了中山……此獠崛起太快,若不早将之除掉,必为我心腹之患。”

衙堂上,荀彧正拿着一份战报观看。

他突然扭头问道:“奉孝,你怎看待此事?”

郭嘉眉头紧蹙,手指急促敲击面前桌案,半晌后道:“主公,这刘闯身边,必有能人相助。

若非如此,他怎可能如此眼光毒辣?

你看。官渡之战时他出兵幽州,而当时正是主公最为困难之时,我记得便是主公自己,也信心不足。可刘闯却好像认定了主公必然取胜,所以不惜得罪袁绍,而出兵幽州;今年,主公与袁绍再次交锋,胜负依旧难料。可是看那刘闯用兵,似乎也预料到主公最终能获得胜利。

为此。他一早就做好了夺取中山的准备……

如此眼光,莫非刘闯有神人相助,竟早早知晓了战果?亦或者,他只是运气好,赌对了不成?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索此时。刘闯身边陈宫虽有智谋,却无应变之策;荀四兄用计素来沉稳,断然不会行这种冒然之事……主公,看起来这刘闯的确是主公心腹之患。即便是战胜袁绍,主公仍少不得,要和刘闯有一场苦战。嘉以为,主公当从现在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刘闯身上。”

如果早一年时间,郭嘉说出这样的话来,说不得会让人耻笑。

可现在,已不再有人会耻笑郭嘉。

说郭嘉是杞人忧天吗?

刘闯而今的实力。的确不算强大。哪怕他坐拥一州,也是苦寒贫瘠的幽州,根本不足以成事。

可问题在于,刘闯从崛起到而今为一方诸侯。不过六载光阴。

而六年时间里,他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颇有神奇之处。

舍弃青州,北上辽东,避开了袁曹之间夹缝中求生的尴尬局面;在官渡之战趁势夺取幽州,令袁绍也无可奈何。而今,他又拿下半个并州,以及中山一郡。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的让曹操也感到了几分忧虑。袁绍两次大败之后,显然已元气大伤。曹操甚至可以断定,两人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从早先的袁强曹弱,转而成为曹操略占上风……可以说,曹操此刻已不再畏惧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