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嫣然 >

第71章

嫣然-第71章

小说: 嫣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更胡说了!”王尚书立刻喝断了她,“我是皇上的臣子,皇上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站什么队?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他的头上只有一块天,就是皇上!

    王夫人两次被丈夫斥责,不敢再说什么了。王尚书平了平气,放缓了声音:“你莫要糊涂。这是皇上赐婚,是我王家的脸面,不可给脸不要脸。咱家一切都仰仗皇上,别说嫁一个女儿,就是皇上说要姝儿出嫁,你难道敢抗旨?”

    王夫人自然不敢,只有喏喏。王尚书看她顺从,声音便放得更软了些:“娴儿她娘是没什么嫁妆的,少不得要你贴补一些。既是做侧妃,也不宜置办过多,也要合咱们家的身份——”若是嫁妆太多,没准要落个贪腐之名,“我琢磨着,孟家嫁女也不会太过张扬,就置办十八抬嫁妆吧,大家面上都好看。”

    这嫁妆有一百零八抬到九抬不等,但嫁妆的内容却不能只看抬数,每一抬里头装多少,装什么,这却是极有讲究的。王夫人一边答应,一边心里已经盘算起来了:多放些绸缎衣料,这些东西压着份量呢,可隔了年的、花样不新鲜了的,就不值钱了,正好把自己嫁妆里那些积压的衣料换出去;少不得也还要陪嫁个庄子或铺子,自己嫁妆里有个脂粉铺子,生意不怎么样,就陪嫁这个

    王尚书终究是个男人,不晓得这嫁妆里头的猫腻,只看夫人统统答应下来,便心情愉悦地出去了。他也想去打听打听,孟家究竟准备陪嫁多少抬嫁妆,毕竟是一起进门,若是有个高下可就不大好看。

    到孟家宣旨的内监只比王家晚到了一炷香工夫,这会儿也已经宣旨完毕回宫去了,只留下一家人对坐着发怔。

    林氏的眼泪已经忍不住了:“太后过世,怎么反而下了这么一道旨意”她都已经跟钱太太私下里通过气了,只是看着太后身子不好,不敢在这个时候定亲,免得被人说话。谁知道一道旨意下来——早知道还不如早定了亲事呢!

    孟老太爷深深叹了口气:“旨意已下,说这些也无益了,反而让瑾儿听了伤心。”这时候容不得不嫁,若是心怀怨恨,只是徒添烦恼罢了。

    林氏抽噎着道:“儿媳也知道,只是,只是这心里”

    孟素蓉沉默地递给嫂嫂一块新的帕子,将林氏手里那块被泪水湿透的帕子换了下来。林氏的心情她是最了解的,前些日子她把顾嫣然许给周鸿的时候,还不是一样的心情?

    “晋王为人还算宽厚,”孟老太爷的背好像也有些直不起来了,“皇后教导的儿子,无论如何也不是那等暴虐之人。且有才名,咱们瑾儿嫁过去,若好生经营着,也能琴瑟和鸣——”

    孟老太爷说着这些话,心里难受之极,不由自主向身边的孟老夫人看了一眼。琴瑟和鸣,那说的是夫妻之间,就譬如他和孟老夫人。孟瑾只是个侧妃,上头还有正妃呢,如何谈得上琴瑟和鸣?千娇万宠养大的孙女,原想着嫁个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举案齐眉夫妻偕老,谁知道居然要去给人做侧室

    孟老夫人也在擦眼泪。孟瑾孟玫都是在她膝下长大的,比孟老太爷还要舍不得。只是她一生柔顺惯了,这会子既然是皇帝下的旨,知道不能抗旨,倒是已经想到更实际的事上去了:“得,得给瑾儿好生准备嫁妆才是。虽说这侧室——可到底是进王府,咱们备个十八抬的嫁妆总不为过吧?”

    孟老太爷沉吟了一下:“这事儿,不如跟王家通个气儿。宁愿抬数比王家少些,也别出这个风头。横竖箱子里放实惠些,里子要紧。”这是去做侧妃呢,还是低着头做人好些。

    孟老夫人擦着眼泪点头:“媳妇啊,你也别哭了。这进了王府不自由,就是外头有庄子铺子,怕也不好管,你得挑了忠心能干的去管,还得多带些现银子,王府那些下人,没有银子哪里使唤得动。”

    孟家长辈在外头絮絮地商议嫁妆,孩子们却在后厅面面相觑,最后倒是孟瑾先打破了沉默:“都这样做什么?这是皇上赐婚,又不是要赐死。”

    “姐姐——”孟玫眼圈一红。她年纪虽小,也知道做妾不是好事。

    孟瑾摸摸妹妹的脸:“莫哭。等姐姐进去些日子,想办法接你们去玩。王妃看着不是那等刻薄之人,只要我守着本份,她该不会难为我。”想了一想又道,“王家大姑娘也不是个爱生事的,想来不难相处。”

    “表姐也不能掉以轻心,防人之心不可无。”顾嫣然低声道,“再说,还有下头的侍妾和通房呢。”王娴或许是个省事的,可下头那些想往上爬,想摆脱低微身份的女人,谁知道会闹什么夭蛾子。

    孟瑾笑了笑:“我知道。表妹也别只担心我”平南侯府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顾嫣然低了头。周家办了过继之礼,开祠堂将周鸿的名字写到了长房周勋的名下,然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又回西北边关去了。孟素蓉原想让孟珩或孟节出面将他请过来说说话,最终也未能成功。不过毕竟她现在年纪还小,说到出嫁至少还有两年呢,孟瑾却是三个月后就要进王府了。

    孟瑾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无妨的,至少我还能瞧着珩哥儿下了秋闱。珩哥儿,你切莫为着这事耽搁了下场,必得考中了举人才好。”她轻轻叹了口气,“这样,我才能放心出门”

 第四十五章

    倘若不是有这道赐婚的旨意;顾孟两家本是要过一个喜悦的中秋节的。

    秋闱三场;孟珩取中第六十四名;名次虽不高,但他今年也才不到十五岁,少年举人,算得上春风得意了。

    孟老太爷将孙子的三场文章仔细看过,点了点头:“也还中规中矩。明年的春闱不必去了,这样子说不准能取中同进士;反倒糟了。”

    对那些寒微学子而言,能取中同进士也是天大的好事;但对孟家这样人家;中了同进士便是一生之玷;连重考的机会都没有。

    孟节极赞同父亲的话:“至少还要再苦读三年,也不妨出京去游学些日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么。”

    孟老夫人有点儿心疼:“珩儿还小”一个人出门怎么放心。

    顾运则忙道:“若小婿明年还出京去测绘舆图,倒可带着珩哥儿同行。”有个照应,岳母也就放心了。

    孟老夫人果然眉开眼笑:“那就最好不过。”取了个荷包来给顾浩然,“好孩子,你也是个有出息的,要好生读书。”

    荷包里是一对笔锭如意的小金锞子。顾浩然这次回乡,连过三场,也中了秀才。虽然名次低低的只挂了个末尾,但十一岁的小秀才,在家乡真是稀罕之极,顾运则百忙之中,还在家乡请了一席酒庆贺。

    顾浩然接了行礼,有些怯生生地环顾四周,小声道:“外祖母,太太在哪里?”他和顾运则是昨日到了京城,在城外住了一晚,今日一进京城就来孟家了,却不见孟素蓉的影子。

    孟老夫人笑道:“跟你舅母一起,在给你表姐看嫁妆,你姐姐也在那里。”说到这里,不由得长叹了一声。一个孙女一个外孙女,婚姻大事竟都这样诸般的不如意。

    顾运则陪着笑脸道:“小婿带浩儿去看看”

    “去罢。”孟老夫人一生心软,虽然很不喜欢女婿纳妾,但从不迁怒于孩子,看顾浩然这样,心里又十分不忍,吩咐自己的贴身丫鬟碧波,“带姑老爷和甥少爷过去。”意思是让她提醒一下孟素蓉,不要再像顾运则离京时那般给他冷脸了,说到底,既不能和离,女儿还是得跟丈夫好生相处。

    林氏正跟孟素蓉在房里商议嫁妆单子。这做侧妃虽然比一般人家的妾略自在些,到底头上是有正妃压着的,嫁妆不可太显眼,却又要实惠。衣料无须太多,横竖王府里有份例,且这东西过几年就不时兴了,只要摆上一两抬今年新兴的花样即可。

    “除了倾一盒金银锞子,每一抬里再放四个压箱。”孟素蓉提议,“现银子要多带些方便使用,可也不好带一抬银子过去,索性每箱里都放点,看着不显,用的时候也不怕没有。”

    林氏觉得这主意很好:“还要去银楼再打几件金首饰,到时候进了王府,侍妾来拜的时候也要给见面礼的。”打几件式样新份量轻的首饰,赏人的时候好看,又不会让人觉得张扬。

    正说着,碧波过来了:“姑太太,姑老爷和甥少爷来了,在姑太太房里等着呢。”

    “快去吧。”林氏推了小姑一把,“这也是好几个月不曾见的了,你难道要这样跟他冷一辈子不成?我说句难听的,平白地便宜了那白氏!”

    孟素蓉低头坐了一会儿,到底还是起身回了房。

    “儿子给太太请安。”顾浩然一见她进来,连忙行礼。孟素蓉看他也黑瘦了些,就是有一肚子怒火,也不能对个孩子发,摆了摆手,僵着声音道:“起来罢。听说你也中了秀才,好事儿,日后要更认真读书才是。我那儿有一套湖笔,你拿去用,虽说取中了秀才,后头的路还长着。”

    锦心忙领着顾浩然出去:“湖笔在厢房,哥儿去瞧瞧。”

    房里只剩下顾运则和孟素蓉,孟素蓉起身就要走,顾运则连忙过去拉住了她,却又不知说什么好,半晌才道:“我听岳母说了赐婚的事儿这些日子,家里都忧心着吧”

    孟素蓉听他还关切自己娘家,忍了一忍,还是流下了眼泪。顾运则有些无措地扎撒着手站了片刻,伸臂搂住了妻子肩头:“这些事儿——都委屈你了”

    孟素蓉猛地抹了一把眼泪:“说什么委屈不委屈,我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外甥女儿,我也情愿!老爷不用说这些,横竖我是不会过去的。”

    顾运则叹道:“中秋总要一家团聚,你不去,两个女儿也不去,蔚哥儿也不去——”

    孟素蓉冷笑道:“老太太何曾在乎过这两个孙女?蔚哥儿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不去,你们一家子过节,岂不正合了老太太的意?”

    顾运则不敢说话。以前他虽知顾老太太只重孙子不重孙女,但毕竟乡下人人如此,横竖妻子持家,两个女儿短不了什么,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不愿与母亲起些无谓的纷争。只是此次之事,顾老太太做得实在过分,竟是根本没有祖母的情份,摆明车马地就要把孙女弃了换回孙子来,怎能让孟素蓉不发怒?

    “那,那就罢了,我带浩哥儿回去瞧瞧,中秋那日”

    “中秋你就留在那边过罢。”孟素蓉冷冷打断他。闹到这般地步,再让她回去跟婆母扮什么妇孝姑慈,她是委实忍不下去了。

    顾运则叹了口气,不再提这事儿,婉转说起了出门在外的事:“我借着测绘海岸的机会,去了一趟吕家村。”

    孟素蓉果然听进去了:“那边怎样了?”

    “一个村子都夷为平地。”顾运则摇头叹气,“我在县城里悄悄打听了一下,当初谢家姑娘的母亲被烧死在客栈中,客栈老板全家都迁离了,似乎是知道些什么,躲出去避祸了。我还借机去查了查吕家村全村人的户籍簿子,除却当时在村子发见的尸首之外,其余所谓‘被海匪杀掉’的人数,与陆镇带回的‘海匪头颅’人数正好相符。这些我都细细记了下来,以后,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孟素蓉默然片刻,道:“哥哥也还在搜集证据。这些事,你不妨先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