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嫣然 >

第178章

嫣然-第178章

小说: 嫣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王府大喜;顾嫣然自然不会留下来添乱,连忙跟孟瑾告辞;回了平南侯府。

    到了家;周鸿尚未回来;倒是小丫鬟茜红在二门上迎着;一见便道:“夫人;韩家姨太太来了。”

    韩家的孝尚未足三年,但韩晋被指了驸马;家里少不得也要有个长辈出面,孟素兰这时候回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一进京倒先来了平南侯府。顾嫣然点点头;叫乳娘抱着元哥儿,直接进了厅堂:“姨母来了;怎么也没送封信过来,我好叫人去接。”

    韩老夫人过世不到两年,孟素兰穿着竹青色衫子,玄色马面裙,头上只戴一副米珠银头面,颜色虽素净,却依旧打扮得精致。看起来跟两年前没什么两样。见顾嫣然进来就起身笑道:“接了晋哥儿的信就急急来了,京城也是住惯的,何必人接。这就是元哥儿吧,哎哟,好一个结实的孩子!”说着,就叫丫鬟取出一对镶珠的金脚镯来给元哥儿。

    元哥儿在晋王府玩了半日,已经困了,揉着眼睛只往乳娘怀里扎,对递到眼前的好东西也没了兴趣。顾嫣然替他接了脚镯,便叫乳娘和丫鬟们抱下去哄着睡觉了。孟素兰看着元哥儿被抱出去,神色之中便有几分羡慕:“你娘怕是要高兴坏了罢?”

    顾嫣然只笑:“我娘还不曾见过他哩。再者不过是外孙,表哥成了亲,眼见着姨母就是要抱孙子的了。”

    孟素兰嘴角弯了弯,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韩晋自幼聪慧,家里素来指着他将来如他祖父一般,出将入相,做个阁臣。可如今尚了公主,这阁臣就别想了,就连重臣也做不得,只好做个闲官罢了。可翻过来说,能尚公主,又是莫大的荣耀,只往眼前说,三四代子孙的荣华是保得住的,可又比自己做官稳妥得多。

    进京这一路上,她也是患得患失,反复思量。虽然远在京外,也听说了皇帝要议立储君之事,若是齐王继位,景泰公主将来便是本朝第一得意的长公主,韩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可若是晋王继位,那又两说着了。故而她这一进京,在韩家宅子里连屁…股都没坐稳,就急着来平南侯府,想打听一下如今朝堂上的消息——韩晋到底年轻,且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风花雪月他尽着明白,这朝政之事,别看韩晋如今也算近臣,却也指望不着他。

    只是这话怎么好直说出来,少不得先跟顾嫣然扯扯家常。这倒也不愁没话说,顾运则一家子都在福州,算算今年秋闱顾浩然要下场,顾怡然的亲事已经定了,成亲只怕也就在今明两年,还有顾蔚然也该开蒙了。单是这些事就够说上半个时辰的。

    且孟素兰自己也有许多心事。韩绢跟着郑家返了乡,今年开春有了喜信儿,可是嫁在京里的韩绮,却毫无动静。宜春侯世子虽娶过一房,但只留下一个女儿,韩绮只要生下儿子将来就是承爵的,谁知道嫁过去一年多了,仍旧是一无所出。孟素兰接过韩绮一封信,信里哭诉宜春侯夫人已经着急了,预备给宜春侯世子纳妾——毕竟宜春侯世子已经将近而立,到现在还没个儿子,做娘的怎么不着急?

    一说起韩绮,孟素兰就不由得要多看顾嫣然两眼。她从不觉得顾嫣然比自己女儿哪里强,可如今真是没法说。

    “不知道二表哥的亲事可定了?”顾嫣然怎么看不出孟素兰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故意问了一句。

    这下问得孟素兰有些尴尬,强笑道:“也有眉目了,只等着办完晋儿的事,回去差不多就又要办一场喜事了。”

    其实并不是。韩磊跟着他们回乡,一则是跟着守孝,二则是为了今年的秋闱。韩家长子在京城中了探花的事儿传回乡里,也有不少想着攀亲的。孟素兰有一搭没一搭,并不很把庶子放在心上,但韩缜倒是一反常态,十分上心。他从来不在子女事上用心,这次连孟素兰都些诧异,问了一问方知,原来是韩老夫人留了遗言。

    韩老夫人临终时留了封信给韩缜,说韩磊考中举人便可成亲,甚至连成亲的人家她都挑好了,原是家乡一家读书人家,算起来跟韩家还有拐着弯的姻亲关系,家里女孩子比韩磊小三岁,今年便将及笄。那家家道单薄,女孩儿从十岁起就帮着母亲打理家事,算不得大家闺秀,却是比一般深闺里的姑娘要能干得多。

    孟素兰把这封信拿到手里的时候,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韩磊这个岳家比之韩家差得太远,只能说是低娶,因此无论如何也不会压过韩晋将来的妻子,这是好事。可韩老夫人临终前特意替孙子挑了这门亲事,又无疑是在打她这个嫡母的脸。这分明是说,韩老夫人早就料到她不会用心替庶子挑亲事,就是祖母来挑,也不敢挑个门第太高的,省得被她猜忌。这封信里头的深意,也就是韩缜素来除了风花雪月什么都不放在心上,才看不出来。

    且老夫人信里还说,待韩磊成亲,就叫他析产别居,甚至连分的产业都列好了。韩磊虽是庶子,但韩家又无什么爵位,自是没有永业田之类必定要由嫡长子承继的东西,说起来分韩磊三分之一的家业也是应该的。不过韩老夫人只列了一处庄子一处铺子,算起来不过是十中取一罢了。

    只分出去这么点产业,孟素兰自然满意,可是她又不能不想,韩老夫人手里的东西贴补了韩磊多少?说起来,老夫人的嫁妆不是个小数目,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添妆给得一模一样,若是这么算,难道给韩磊的也会跟留给韩晋的一样?

    这是老夫人自己的嫁妆,爱给谁就给谁,不爱给就是送回娘家去也没人敢说什么。孟素兰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一想到老夫人这样关切韩磊,她就忍不住要想

    “那姨母要算是双喜临门了。”顾嫣然看孟素兰神色古怪复杂,猜想韩磊这亲事说不准有什么内情,也不多问,只笑道,“内务府那边正在修缮公主府,姨母既然回来了,也该去瞧瞧。虽说将来公主下降自然会带人来伺候,但我们总不好半点不过问。”

    孟素兰不由得抬眼看了看。这才几年的工夫,想当初到韩家来附学的那个小丫头,居然也能这样泰然自若地指导起别人来了?不过顾嫣然这么一说,她就想起韩晋身边伺候的那两个通房丫鬟。

    说起来大家公子,到了十五六岁都会有通房丫鬟,待正妻进门,或者打发了,或者等生了儿女提个姨娘,算不得什么。韩晋身边这两个,已经伺候了他六年,颇得他欢心,按说是应该留下来的。可是如今是尚公主,这怎么留得?是该赶紧回去打发了才是。

    “你说的是。这几日我就要去看看,再从家里挑几个人送去伺候着。”孟素兰将心神收回来,说到了正题上,“在乡里就听说了,为议立储君的事儿弄得满城风雨,也不知眼下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原来今日来是为了问这个,难怪急急忙忙的上门,否则本该是她这个外甥女去见姨母才对。顾嫣然低下眼睛笑了笑:“这事儿——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晓,只是方才去了晋王府探望王妃,要告辞的时候隐约听见王府那边接了什么旨,具体讲的是什么我却不知,只听着像是什么喜事罢了。终归我一个外人,哪里就好明公正道地问起来,想来过几日就有消息了。”

    孟素兰心里咯噔就是一跳。接旨?喜事?晋王如今已经是亲王爵,还有什么事能让晋王府当成喜事?莫不是,莫不是——储君已定?若当真如此,韩晋尚了景泰公主,还有什么好欢喜的?

    立储君的旨意一下,晋王府自然是合府欢腾,只是不欲在这时候太过张扬,反而比平日更谨慎了几分,只各房都在收拾东西,等着搬进东宫行大典了。

    “琉璃姐姐,这些东西可要一并收拾了带上?”

    琉璃看了看那些东西,有些拿不定主意:“先放着,我去请示侧妃。”

    一个二等丫鬟小声道:“孟侧妃院子里都已经收拾好了,咱们这里才收拾了一半,只怕是要快点才好”

    “要怎么收拾东西,难道还要你多嘴?”琉璃沉了脸呵斥她,心里却也叹了口气。自打这立储的圣旨下来,王娴高兴得简直如在云端里头,这些收拾东西的事儿她哪里顾得上?别说下头这些小丫鬟了,就是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自然要比别的院子里慢了。

    想了一想,琉璃还是进了屋里,这些事总要请示了王娴才好决定。虽说王爷封了太子是大好事,但那东宫比宫外的王府却小了许多,有些笨重东西就是带去了只怕也没地方搁;可进了宫又不如在外头方便,就是要添什么东西也得经过内务府,所以又不敢乱扔东西,只恐进去了要用的时候没有,又是一层麻烦。

    王娴正搂着铭哥儿在说话呢。自打王府里接了旨,她是兴奋得一夜夜睡不着。晋王成了太子,将来接继大位,铭哥儿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这都不必说,最要紧的是,钊哥儿请封世子的事尚未得应允!

    须知若钊哥儿先请封了世子,晋王再做太子,钊哥儿无形中就成了皇太孙,地位难以撼动。可如今钊哥儿并没世子这个名份,那么进了东宫,两个孩子仍旧是差不多的,她的铭哥儿仍旧能争一争。别看现在钊哥儿瞧着结实逗人爱,将来日子长着呢,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立太子,可不是看谁身子好!

    “侧妃——”琉璃看王娴高兴,便唤了一声,“屋里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丫头们过来问要带哪些,侧妃要不要去看看?”

    “你看着带就是。”王娴满心欢喜,并不想这些,“那些笨重东西不带也罢,进了宫自然有新的。”

    “奴婢听说进了东宫,要什么东西都得经过内务府”琉璃说了一句,硬着头皮又补充道,“奴婢悄悄去看了孟侧妃那边,像是什么东西都带上了”

    王娴眉毛一竖:“她带什么你就带什么?她是你主子不成!”她是厌烦透了孟瑾,在府里管三管四也就罢了,偏她这里的丫鬟还事事都学着,动不动就是孟侧妃如何如何,真是烦不胜烦!

    琉璃不敢说话,脚下打着旋儿只不肯出去。果然过了片刻,王娴又瞪了她一眼:“既都知道那边怎么做的,还不快去,又来问我做什么!”

    琉璃连忙答应一声,退了出来。走到院子里,小丫鬟还在眼巴巴地等着,琉璃便竖起了眉毛道:“还愣着做什么,屋里有什么就收拾什么。这些东西哪个不费银子,是想着侧妃不要了,就便宜了你们不成?”骂得小丫鬟低头连忙跑了。

    骂走了小丫鬟,琉璃自己也叹了口气。骂这些不懂事的做什么呢?就连上头的主子都这么——下人又能怎么样?

    “琉璃姐姐——”看门的小丫鬟气喘吁吁跑来,“夫人和二姑娘来了!”

    这几日来晋王府上道喜的着实不少,不过晋王只推要收拾东西,一概不见,就连贺礼都是挑着收的,那等贵重之物一概不取,只收了贺帖便罢。王夫人和王姝能进来,还是因着姻亲的关系。

    “娴儿啊——”王夫人堆着一脸的笑容进来,很是亲热地先抓住王娴的手道了声恭喜,又伸手去抱铭哥儿,“我们铭哥儿又长高了呢。”

    这是王娴最喜欢听的话:“可不是。我都抱不动他了。”

    王夫人也只抱了一下就将孩子放下了,笑眯眯与王娴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