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584章

重生在好莱坞-第584章

小说: 重生在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销售额相加已经接近了一亿美元。
  以往,即便是衍生品销售远远超过票房的动画电影,其衍生价值也与影片的票房息息相关,《汽车总动员》所展现出的衍生价值,简直就是特例中的特例。
  这让很多调查预测公司都看不懂,只有瑞恩才明白,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前世,《汽车总动员》就是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电影之一,这倒不是影片有多么精彩好看,而是最后一年在接受培训时,曾经听来自高层的运营人员讲过,到2013年底的时候,即使不计算全球票房,《汽车总动员》系列也为迪士尼和皮克斯带来了50亿美元的总收入。
  这部反响和票房都平平的影片,却是皮克斯工作室所有作品中,创造价值最高的一部。
  为此,华特迪士尼集团在2012年时,甚至决定在加州迪士尼冒险乐园中,专门开辟一个《汽车总动员》专区,这是其包括《玩具总动员》在内的影片,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等到六月底,《汽车总动员》在北美上映满二十天的时候,全球票房不过刚刚超过2亿美元,而衍生品的销售已经接近了这个数字,相比于要跟院线方和海外发行商分成的票房,包括玩具和车模等在内的衍生品创造的利润,早就超过了票房方面。
  这可以算是好莱坞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一部电影了,影片的反响与衍生品的销售完全不成正比。
  此类现象也只会发生在华特迪士尼身上,也只有以动画起家的迪士尼公司,才能将一部动画电影的衍生价值发挥到极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品的销售渐渐转向平淡,但数字仍旧客观,那巨额的周边收入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创造出来的,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
  当然,与以往有相当多女性消费者不同,《汽车总动员》的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这一点早在瑞恩和迪士尼的预期之内,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策略,也都完全偏向于男性。
  甚至,《华尔街日报》在头版上专门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认为《汽车总动员》的相关商品已经成了瑞恩和迪士尼针对男孩子研发的“迪士尼公主系列”。
  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除了线下的产品外,迪士尼和皮克斯的一个团队,在进入七月份的时候,就开始筹备影片的衍生剧目,毕竟以它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期的利润实在太过惊人了。
  影片创造的是一个属于汽车的世界,第一部只是展示了这个神奇的汽车世界的“冰山一角”,还有太多内容等待发掘,汽车世界里可以发生太多故事,这些故事都会与《汽车总动员》紧密相连。
  除此之外,作为除了闪电麦昆外最受欢迎的玩具,皮克斯工作室会为拖车板牙制作一个独立的短片系列,如同《变形金刚》动画片之于变形金刚,动画短片针对的就是周边市场。
  顺理成章,《汽车总动员2》自然而然进入了日程。
  而考虑到《汽车总动员2》想要上映还需要数年的等待,周边产品销售开始放缓的情况,瑞恩决定让皮克斯工作室打造《》——一个在迪士尼儿童频道播出的《汽车总动员》电视系列动画片,初步计划有四季,将贯穿等待《汽车总动员2》上映的这四年时间。
  这些短片里肯定会出现一些新的角色,扩大“汽车总动员”的“车阵容”,瑞恩更是将《》独成一派,建立了处理相关工作的“汽车总动员”工作室,专门推动周边产品销售。
  只要能看到获得高额利润的可能,像华特迪士尼这样庞大的商业集团,就会像滚滚洪流一样,碾过所有的障碍,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除了正规的商业手段外,宣传炒作必不可少。
  就在七月初,华特迪士尼一纸诉状将一个位于小城瓦伦西亚的工作室告上了法庭,起诉对方恶意注册《汽车总动员》的相关域名,并且在网络上面违规使用闪电麦昆等一些列角色的形象做商业宣传。
  《汽车总动员》火热的周边销售并不是什么秘密,本来就被很多媒体关注,这场诉讼案的出现,为大小报和网络媒体提供了极好的炒作嘘头,但只有迪士尼最高层的三个人才知道,这不过就是迪士尼宣传中的小把戏而已。
  然而,就在皮克斯工作室又一次大方光彩的时候,好莱坞其他公司的动画部门,纷纷把挖墙脚的目标对准了皮克斯工作室,特别是一些合同到期的员工。(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一章 逃离皮克斯

  “无论艺术成就,还是商业成就,皮克斯都被看做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动画工作室。”
  看了正在逗弄女儿的瑞恩一眼,妮可靠在了沙发上,问道,“你确定要听?”
  “继续。”
  瑞恩将手指塞进了桑迪的小手中,任她轻轻挠动,后边妮可读报的声音又传了过来,“由于天才扎堆,皮克斯工作室内部竞争非常激烈,管理层时常也会做出一些不近人情的人事调整,比如只会让核心集团的有限几个人出任影片导演,而从不给年轻人机会。”
  “想在皮克斯工作室成为动画长片的导演,还不如去买彩票,因此那些难有掌镜机会的天才选择逃离皮克斯工作室。”
  妮可又看了看与女儿玩的不亦乐乎的瑞恩,笑了起来,嘴里却没有停,“这些‘动画西点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才华横溢,豪情无限,也许他们就是明天的约翰?拉赛特和安德鲁?斯坦顿。”
  “詹金斯先生。”
  女护工走了过来,抓住了婴儿车的把手,“桑迪该睡觉了。”
  “好吧,亲爱的。”瑞恩站起来,对车中的小家伙招了招手,“再见。”
  等护工推走女儿后,瑞恩走到长沙发那边,坐在了妮可身边,拿过她手中的报纸,只见娱乐版面上有一个分外惊悚的大标题——《逃离皮克斯》。
  “这些小报。”瑞恩不禁摇了摇头,“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将事情夸大一百倍。”
  “真的不会有影响?”妮可皱眉问道。
  “只是几个中层员工因为合同到期……”瑞恩对她做了个安心的手势,“正常的离职而已,对皮克斯根本不会产生多少影响。”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皮克斯工作室几个在业内有些名气的中层员工,在《汽车总动员》后,与皮克斯的合同正式到期。没有选择续约,而是去了其他公司发展,这是非常正常的人员流动。
  只是这几个自认才华满腹的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他们在皮克斯工作室根本拿不到成为导演的机会,不免发了几句牢骚。
  其中一个的采访还被小报详细刊登了出来。
  “自从十岁那年起,我就梦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接受采访的人叫做吉米?海沃德,“十多年前,一个机会出现在我眼前,我加入了如今横扫全球动画市场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从《玩具总动员》系列到《虫虫危机》、《怪兽电力公司》。再到《寻找尼莫》和《超人家族》,,我都贡献了超过薪金数倍的智慧和劳动。但是,这份工作干久了,我逐渐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如果想自己当导演,就必须离开皮克斯。”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个绝大多数皮克斯雇员压根不会考虑的选择,但是我这么做了,并非一时冲动。”
  同时离开的还有其他几个人。瑞恩对吉米?海沃德印象最深,主要是前世这位离开皮克斯工作室后,虽然成为了导演,却没有像他自己想象的那样取得成功。除去《霍顿与无名氏》还算不错外,另两部《火鸡总动员》和《约拿?哈克斯》都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出现了巨额亏损。
  另外,同时离职的另一人艾什?布兰农他也有点印象,隐约记得这位后来去了索尼娱乐。执导的动画长片同样将投资方坑的极惨。
  自身的才华很重要,但一个能展现才华的平台也同样重要。
  对于这些人的离开,瑞恩压根就不怎么在意。这不会削弱皮克斯工作室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全好莱坞都在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每当有人辞职走出皮克斯工作室的同时,皮克斯的人力资源部都能收到数百乃至上千封靠谱的求职信。
  再说了,正常的人员流动,对于保持皮克斯工作室的活力,也是一件好事。
  皮克斯工作室执行的是精品战略,每年一般也就能推出一部动画长片电影,甚至有些年干脆剃了光头,而导演这些影片的,全都来自工作室的核心层。
  约翰?拉塞特、布拉德?伯德、安德鲁?斯坦顿和彼得?道格特,这四个人是当之无愧的皮克斯全明星队,过往的成功也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而且这些人既是迪士尼的股东,也曾经在瑞恩吞掉迪士尼的过程中出过大力,只要他们能创造价值,皮克斯出品的动画长片的权限,肯定不会落在其他人手上。
  在外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公司,其内部竞争必然呈现白热化,像是皮克斯工作室这样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商业公司,肯定会聚集大量的业界精英,但如同其他公司一样,在其内部的“食物链”上,处于链条顶级的雇员必然屈指可数。
  要知道,皮克斯技术部门有才华的人密度是非常高的,比如金牌动画剪辑李?昂克里奇、导演过超酷短片《绑架课》的音效设计师嘉里?瑞德斯托姆,还有《汽车总动员》的编剧布拉德?查普曼,这几位专才其实早已具备执导长片的资格和能力,但到目前为止,他们也都还没有大部头作品面世。
  至于离去的吉米?海沃德和艾什?布兰农等人,无论才华还是能力,都要远远排在这些人后面。
  当然,瑞恩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对于这些真正的核心层的员工,他和艾德?卡姆尔以及约翰?拉赛特都是相当重视的,也给这些人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皮克斯工作室未来的制作计划中,导演位置已被这几位专业狂人预订一空,李?昂克里奇已经确定将导演皮克斯的重头大戏《玩具总动员3》。
  至于其他那两位,各自也有项目在准备中,比如布拉德?查普曼正着手改编一个关于苏格兰的民间传说。
  “除了皮克斯工作室,再没有哪一家工作室能输出如此之多的创造天才,培养如此之多的伟大艺术家和动画师。”
  这句曾经在《名利场》封面上出现的评语或许有点夸张,却总能说明如今皮克斯工作室的强大,以及在业界显赫的地位。
  或许未来皮克斯工作室会遭遇创作力枯竭的瓶颈,但在瑞恩看来,现在人才扎堆、该如何使用才是皮克斯工作室最难解决的问题。
  这几年,瑞恩陆陆续续在皮克斯工作室和迪士尼动画部门之间做出了一些调整,先后有超过三百人从皮克斯工作室转嫁到了迪士尼动画部门,其中那些真正具备了超强能力的人,也走上了更高更重要的位置。
  但迪士尼动画部门与皮克斯工作室,都是执行的精品战略,未来计划中,每年发行的动画长片大都维持在平均一年一部甚至达不到这个数字的频率上,很多人的位置,不免会与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有些差距。
  该如何解决呢?现在跳槽的只是几个不算核心的中层员工,但以后呢?要知道跳槽的这些人,必然会成为皮克斯工作室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虽然皮克斯工作室需要外部的竞争对手,但竞争对手太多太强的话,同样不是好事。
  吉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