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520章

重生在好莱坞-第520章

小说: 重生在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什么刑罚?”查理兹的手探到了红色晚礼服的下面,脸上的笑意渐渐转变成了兴奋,“亲爱的,快点告诉我,你要怎么折磨我……”
  到了这种时刻,任何言语都比不上行动来得更加直接有力,瑞恩翻身将她压在了下面,只是几下拉扯间,一件奢华的迪奥晚礼服,就变成了地毯上的碎布片,查理兹则兴奋的呼叫了起来,迎接期盼已久的刑罚。
  随后的几天里,瑞恩又陪着查理兹参加了其他品牌和一些知名设计师的走秀,然后返回了洛杉矶,南非美钻则留在了纽约,在瑞恩专门为她组建的商务团队的协助下,继续为自己的时尚事业奔波。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们都是出色的女性,瑞恩也从来没有让她们成为自己附庸的想法,对于她们想要开展的事业,无不大力支持,甚至妮可早就是全美最富有的女人之一了。
  妮可与查理兹不同,她更加喜欢好莱坞光鲜亮丽的奢华生活,继续出演电影的同时,还逐渐向着制作人的方向转型,这几年也投资了看好的几部电影,可惜她的眼光只能说一般,虽然没怎么赔钱,却基本上也没挣到钱。
  她最新投资的作品,就是与米拉麦克斯合作的《帕丁顿熊》,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后期制作,唯一还在进行的工作,就是委托皮克斯工作室处理熊的毛发方面的问题,如今整个好莱坞,皮克斯在这方面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前段时间,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妮可攒了许久的人品终于爆发,她竟然看上了《斯巴达三百勇士》这部图像小说,并且亲自出面说服了号称不想将作品影像化处理的原作者弗拉克?米勒,拿到了这部作品的电影改编权。
  其实,说白了,这一切不过就是钱的问题。
  就像是前世,某位导演借用了他那么多创意,拍成了黑暗版的蝙蝠侠,弗兰克?米勒也没有站出来多说什么,反而为电影大唱赞歌,还不是华纳支付了足够的费用吗?
  在漫画方面,弗兰克?米勒确实是个天才,他曾经为惊奇漫画和dc漫画工作过,参与过蜘蛛侠、超胆侠、黑寡妇、金刚狼、超人和蝙蝠侠等作品的创作,还独立创作出了《罪恶之城》和《斯巴达三百勇士》这样的作品。
  “亲爱的……”
  坐在花园中的棕榈树下面,瑞恩边翻看着这本图像小说,边好奇的问妮可,“你是怎么看中这部作品的?”
  “前段时间去见哈维的时候。”
  妮可将一杯红茶放在了瑞恩面前的桌子上,“听他说起米拉麦克斯在制作《罪恶之城》,我就专门找了弗兰克?米勒的作品看了看,然后觉得这部图像小说还不错,就买下了电影版权。”
  “你想好怎么制作了吗?”瑞恩放下了漫画,很认真的说道。
  这部电影可是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影片,换做普通方式拍摄的话,在如今史诗类电影接连遭受冷遇的大环境下,失败的可能远远超过成功。
  “尽量还原原著的风格。”妮可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就像是正在制作的《罪恶之城》一样。”
  “我还考虑过……”妮可捧着红茶,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哈维说弗兰克?米勒会担任《罪恶之城》其中一个故事的导演,我想如果可以的话,让他本人执导这部影片。”
  原作者肯定是对自己作品最了解的人,但天才般的漫画家却未必是出色的导演,瑞恩想了想,“亲爱的,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为你推荐一个导演。”
  “请说好了。”妮可喝了口红茶,笑着说道,“如果适合的话,我会支付你一百美元,作为推荐报酬。”
  “看过去年翻拍的《活死人黎明》吗?”瑞恩能记得那位导演,不仅仅是这部个人风格强烈的影片的关系,还有对方后来成为了正义联盟系列的导演,“影片的导演叫做扎克?施耐德,一个新人,不过对色彩的处理非常出色。”
  “好吧。”妮可收起了玩笑的口吻,认真的点了点头,“虽然我没有看过电影,但你推荐的人,想来肯定有独到的地方,我会让人尽快联系他。”(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 我就爱这一行

  “abc电视台最新消息,由瑞恩?詹金斯自编自演、乔治?克鲁尼执导的政治惊悚片《阿尔戈》今日曝光新款海报,以瑞恩眉头紧锁的面部特写为主题,海报上还写着——电影是假的,行动是真的——该片前不久举行过试片会后,得到了参与人员的一致好评,甚至被很多媒体认为是竞争奥斯卡的热门。”
  进入九月中旬后,《阿尔戈》的宣传到了最后发力的阶段,尽管因为宣传预算有限,但迪士尼旗下的各大媒体和瑞恩参股的网络媒体上面,还是到处可以见到这部影片的新闻和广告。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阿尔戈》——一个弥天谎言和不可思议的计划!”
  “一次伟大的拯救,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阿尔戈》将在十月十五日隆重上映!”
  标牌海报,娱乐花边,网络广告,病毒视频,如同过往的电影一样,瑞恩在电影宣传方面从来都不会含糊,《阿尔戈》上映前的最后一段时间,肯定是宣传最为关键的攻坚阶段。
  虽然现在他很少亲自上阵,但乔治?克鲁尼带着小罗伯特?唐尼、艾伦?阿金、约翰?古德曼等人辗转在各种通告之间,就连原型人物安东尼奥?门德兹都亲自上阵了。
  瑞恩兑现了对他的承诺,就在电影即将上映前的这段时间,他的同名回忆录《阿尔戈》正式出版,同时进入了实体和电子书籍两个市场,虽然销量与今年超级大热的《饥饿游戏》和《达芬奇密码》没法比,却也引发了一阵抢购热潮,毕竟其中记载了很多中央情报局即使解密后,却依然不被大众所了解的机密事件。
  回忆录引发的小小热潮,也加大了公众对电影的期待度。
  影片的整个宣传计划,由专业的团队在负责。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
  “《阿尔戈》再曝角色海报,三大巨头跨洋救人质。”
  “洛杉矶时报讯,瑞恩的新片《阿尔戈》今日曝光三张角色海报。”
  “三张海报不但曝光了三位主角瑞恩?詹金斯、约翰?古德曼、艾伦?阿金的造型,三张海报更有内在逻辑上的关联。”
  “从第一张海报上的‘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拍一部电影’,到第二张的‘电影仅仅是个幌子’,再到第三张海报上的‘好莱坞电影提供故事情节,内含一个大计划’。将三位巨头处心积虑、细致谋划的救援计划层层揭开,一场高智商人质解救行动蓄势待发。”
  这部电影本身的投资就有限,也不可能做到像《蜘蛛侠》和《哈利波特》系列那样铺天盖地般的宣传轰炸,所有的计划都极其有针对性。特别是预告片,直到九月底的时候,才放了出来。
  “《阿尔戈》首曝预告片,瑞恩新作聚焦中情局机密事件!”
  “雅虎娱乐讯,瑞恩自编自演的政治惊悚片《阿尔戈》今日曝光首款预告片,政治惊悚模式自不必提,而无论从复古的角色造型、画面颗粒感以及老牌摇滚乐队‘aerosmith’名曲《》的应景音乐,都令我们一下进入了上世纪70年代的故事背景之中……”
  预告片出炉后,无论是发布预告片的‘youtube’上面。还是瑞恩的个人官方网站的留言板块上,都有很多人发表了对影片的期待。
  “必看无疑!”
  “万分期待!”
  “感觉应该是很不错的电影。”
  “瑞恩自编自演的电影一向是精品的代名词!”
  趁着预告片引发的关注度,迪士尼又在上面加了一把火,不但宣布安东尼奥?门德兹以及多位退休的中情局要员会出席首映式。还向肯?泰勒夫妇和当年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发出了邀请。
  前者就是收留六名美国使馆人员的加拿大大使,而后者的连任失败与伊朗人质事件脱不了干系。
  当然,肯?泰勒夫妇欣然接受了邀请,吉米?卡特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不计其数的电影都是受真实事件启发。而这部电影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瑞恩也接受了自家媒体的采访,面对abc电视台的摄像机镜头大谈这部电影,“如果《阿尔戈》这个故事看上去脱离真实。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但年代错觉是给观众搭建的,而对我来说,《阿尔戈》的一切都只关于如何讲一个故事……”
  他接着又在采访中盛赞了加拿大当年在营救事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管怎么说,像是这种匪夷所思的事件,恐怕也只能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尽管电影中塑造的是美国英雄,实际上加拿大人在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更多,为他们说几句赞美的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还能减少后续的一些麻烦。
  随后,按照事先的安排,记者对这次营救事件提出了一些小小的质疑,瑞恩则做出了相应的回答。
  “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诞生,轰动一时,电影、图书、玩具,服装,就像是风暴横扫了整个美国,而从国际上讲,这也是一个大事件,这些神秘的科幻电影是当时大家正在兴致勃勃去做的电影,而对全世界所有人,这就像是另一场革命。”
  “那些热情坚定的伊斯兰革命派警卫也会对科幻故事浮想联翩,放下他们的戒备,这是为什么我会真心爱上这个故事的原因,好莱坞在我们的国家和生活中,一直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是吗?”
  最后,记者问到了他为什么在具备如此丰厚身家的情况下,还对出演电影保持着如此的热情。
  “兴趣和爱好,我喜欢出演不同角色的感觉。”这些年关于他会退出演员行列的传闻一直就没有断过,瑞恩也借此做出了回应。
  “当然得有我喜欢的故事,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太年轻,没有足够的经历。拍了些电影,可能是还算可以,但终归还是皮毛,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也没有足够的东西去证明什么,但是我会在大清早就醒来,紧张工作一整天,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比别的人真的多了些天赋,但是我知道我可以努力再努力。
  “从懂事起,我就爱着这一行。”他如此说道。
  关于瑞恩的采访播出后,很大程度增加了公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度,毕竟他过往带来了太多精彩的作品。
  这样的故事散发出的是强大的正能量和对国家的信任,唱的则是鲜明的中情局赞歌,展现中情局特工如何巧设骗局、斗智斗勇,拯救人质于危机之中,凡是参加了试映会的主流媒体,无不对电影大唱赞歌。
  与主流媒体甚至是新兴的网络媒体的待遇相反,迪士尼举行试片会时,根本没有邀请任何职业影评人,完全无视了这个行业。
  尽管习惯了往日呼风唤雨的老牌影评人对此很是愤慨,却不得不承认,从大卫?登比与瑞恩面对面的那场辩驳之后,他们这个团体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力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一样,直线下滑。
  忽略他们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年轻化的主流观众,还有好莱坞的各大制片厂,往日他们能享受到的那些隐藏在幕布后面的隐形收益,现在几乎完全消失了,就连许多媒体都在论断,用不了太久,职业影评人这个行业就会渐渐瓦解。
  哪怕他们心有不甘,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在这些人的眼中,手中握有海量传媒资源的瑞恩,是直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