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425章

重生在好莱坞-第425章

小说: 重生在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小女孩看过来的眼睛争得大大的,里面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
  泰勒还好一些,毕竟她自幼耳濡目染,虽然感兴趣的往往都是八卦,但这方面迷迷糊糊的也懂一些,至于艾玛?沃特森小姐,那就完全是外行了。
  “瑞恩,你不是说我将来唱歌不成功的话,就把影业公司交给我经营吗?”
  面对亲爱的妹妹的好奇心,瑞恩只好简单的说道,“在文化产业越来越具有意识形态和资本意志的今天,任何一个文化产品一旦演变成一种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话,那它必将成为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商品。”
  泰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艾玛?沃特森则直接摇起了头。
  瑞恩主要是说给泰勒听的,另一个懂不懂就无所谓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可能成为跨国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它所能形成的文化漩涡,会像龙卷风一样吸附公众的关注,而它主要面对的消费群体……”
  揉了揉趴在沙发上的小家伙的脑袋,瑞恩继续说道,“就是像你这样的未成年人,亲爱的,如果你被赫敏的魔杖吸引了,想得到一条仿制品,那我跟妮可肯定会掏钱……”
  “可惜里面没有龙心弦。”泰勒先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很正经的说道,“我想我明白了,你们主要在赚孩子的钱。”
  这直指本质的童言童语,立即引得瑞恩和妮可同时笑了起来。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美两地甚至同时上映的英语地区,引发了绝对的轰动效应,特别是选在了圣诞节到来前上映,成为了无数家庭节日观影的首选。
  至于评论界,如果真有人跟这样一部全家欢电影较真,那被耻笑的只能是自己。
  就像《纽约时报》说的那样,电影或许对于部分成年人会稍稍无趣,但决不至于看不下去,而一个儿童观众往往意味着两张或者更多的电影票。
  特别是,《哈利波特》的小说比前世提前近十年问世,其中培养出了众多的粉丝,很多二十岁以上的人,也是读着这个系列长大的人,对此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同样成为了积极购票的一批人。
  还有瑞恩那些坚定的支持者……
  因为瑞恩曾经说过,赫敏在他心中的地位与哈利?波特同等重要,电影上映后,艾玛?沃特森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一样,成为了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
  而现在稍稍有点兔牙的女孩异常可爱,艾玛同学不可避免的吸引到了一批大叔观众,也算是为电影做出了另类的贡献。
  当12月24日来临之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不出所料的坐上了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而史上第三部北美周票房破亿的电影也就此诞生,数额为1亿1305万美元。
  同时,影片在英国525家影院上映,首周收获了1933万英镑的票房。(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 小巫师和授勋

  电影的第二周,西方的圣诞节假期正式拉开了大幕,虽然不可避免的流失了部分观众,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依然火爆,在英美两地的院线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圣诞节全家人进入影院观看合家欢电影本就是娱乐市场的传统,影院中随处可见带着孩子排队购票的家长。
  跟前世电影上映前华纳显得小家子气的宣传不同,瑞恩开出了天价宣传营销费用,其中相当多用在了商业电影票房会急剧下滑的第二周,加大了宣传方面的攻势。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整个系列的第一部,影片越成功,后续的影响力就越大,而以后节省下来的宣传开支同样也越大。
  就在圣诞节的前一天,杜莎夫人蜡像馆推出了哈利波特系列蜡像,一时间也人满为患。
  他们早在一年前就拿到了相关授权,当然付出了一大笔费用。
  各行各业得到了授权的制造商们,也推出了各自的哈利波特系列产品,如魔法扫帚、魔杖、魁地奇球服、隐形衣、霍格沃茨校服和徽章等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
  无论是伦敦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威尼斯和巴塞罗那这样的北美小镇,几乎所有的商店都能见到大量的相关产品。
  电影的火爆带动了这些产品的销售,而制作精良的周边产品,也吸引一些原本对电影没有兴趣的人走进了影院。
  孩子间的卖弄和攀比有时比成人还要严重,当大部分同龄人都在议论哈利波特的时候,那些没有看过电影、手中没有相关玩具的人,自然会感到孤单和失落,这时走进影院和商店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随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二周票房出炉,以7500多万美元蝉联了北美票房冠军,而英国的1350多万英镑的票房同样傲视群雄。
  除了这两地之外。电影还基本做到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步上映。
  在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首周720多万美元的成绩,压过了《魔戒1》,成为了当地新的首周票房纪录的保持者。
  尽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新西兰没有《魔戒》火爆,但堪堪一百万美元的票房,也取得了历史第二好的成绩。
  从第三周起,电影陆续登陆远东、拉丁美洲和欧洲大陆等主要的海外电影市场,虽然在个别地方因为文化差异受到了冷遇,但总体情况依然看好,甚至票房的累积速度隐隐超过了《魔戒1》。
  当然。大部分人也清楚,《魔戒》pg…13的分级以及针对的观众群,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种全家欢电影面前,有着天然的劣势。
  同样,在圣诞节和新年过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逃不过商业电影的必然规律,北美票房骤降到了3800万美元,相对来说,英国地区的票房更为坚挺一些。第三周的950多万英镑,依然引人注目。
  北美票房三周过两亿美元,几乎预示着电影必然大卖,在专业机构的预测中。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应该会超过《魔戒1》,毫无悬念的拿下2001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
  但已经下档的《魔戒1》在北美拿到了3亿5500多万美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想超过它,需要足够放映时间的积累。
  不过。这部电影在盈利方面完完全全秒杀了《魔戒》,电影上映一周就实现了盈利。
  谁都知道瑞恩这个系列的威力,而且他过往的成绩就摆在众人面前。失败的可能无限小,大量的商家在电影上映前就签署了各种授权协议,分担掉了那堪称恐怖的制片成本和宣传营销费用。
  先不去说周边产品,电影上映后,重新搭配了人物和插图画页的书籍,在三周内就卖出了高达2700多万册,再加上老版本的书籍的销量,使得有统计的《哈利波特》系列正版书籍的销售数字一举突破了3亿册。
  这个系列小说诞生了十多年,期间翻译成了60多种语言和文字,出现在了全球各地,哪怕是战火纷飞的阿富汗,都能找到它的踪迹。
  而3亿册的销量,也成为了有史以来全球销量第三名的书籍,仅次于《圣经》和对岸的某本语录。
  根据华尔街某些专业机构的统计,仅仅这一个系列图书,到现在为止,就为瑞恩带来了超过8亿美元的版税分成。
  然后,媒体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史上第一个只依靠书籍就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早就诞生了。
  与此同时,合并后的迪士尼亚洲分公司也在跟远东方面积极谈判,双方已经就引进这部电影达成了初步意见,现存的分歧不过就是档期问题。
  《魔戒》在新年前被中影集团推上了对岸的电影市场,即便没有小说基础,也毫无悬念的横扫了数周的票房,可惜这个时间段的好莱坞电影,只有可怜的三到四周档期,而且作为引进片几乎没有可能拿到某局的所谓延期‘密钥’。
  在双方就哈利波特档期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后,却传来了令瑞恩摸不到头脑的消息——三连出版社决定终止与瑞恩的出版合同,暂时取消剩余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在对岸市场的发售。
  这差点就打乱了他的密集宣传计划。
  好在,他打了电话过后,对岸的工作人员就传来了放心的消息。
  对面的人民文学社看中了这个系列,通过某些压力使得三连主动放弃,然后列为了重点出版项目,他们与瑞恩在那边的代理人取得了联系,甚至在版权争夺战还没有落下大幕的时刻,就组织精干力量进行了重新译稿和终审校对,全面放弃了三连的神翻译。
  他们一方面为争取图书与电影同步上市谋得黄金时间,另一方面想直接派人带着校对稿来北美,以保证文字风格和思想观念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些自然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去处理,瑞恩则要去白金汉宫了。
  早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拍的时候,英国王室和上议院就在讨论为瑞恩授勋的事情,因为他本人并不算热心以及随后出现的曼联收购风波,这件事一直拖了下来。
  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后,这个系列的影响力彻底超出了文学和娱乐方面的限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从电影拍摄发行再到周边产品制作销售,为数众多的英国厂商都参与到了其中,这些都显著的带动了就业率,拉动了如同死水般的英国经济。
  王室也需要从这次事件中分一杯羹,以彰显自己超然的地位,而为瑞恩授勋自然成为了最为合适的选择。
  虽然不是特别重视,但这种事情落到了头上,瑞恩也不会如同那些艺术家般清高的拒绝,何况接受授勋的不止是他自己,还有在电影业上面同样光彩夺目的妮可。
  当然,他和妮可都不是英国人,接受的就是常说的‘爵士’授勋,全称为荣誉骑士勋章。
  唯一不同的是,王室专门在白金汉宫的新闻发布会大厅里,为他们两个举起了一次授勋仪式,女王夫妇也亲自到场。
  “愿上帝保佑你,陛下。”
  站在众多摄像机的面前,瑞恩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养和礼仪,向伊莉莎白二世行了个标准的绅士礼。
  “愿上帝保佑你,陛下。”另一边的妮可则行了一个标准的屈膝礼。
  女王陛下自然是那幅几十年不变的表情,在王室发言人对着现场不多的新闻媒体发表了一通套路化的简短讲话后,伊丽莎白二世先后向瑞恩和妮可颁发了荣誉骑士勋章。
  “你为英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
  等伊丽莎白二世的客套话之后,瑞恩立即谦逊的朗声说道,“这是我的荣幸,陛下。”
  瑞恩和妮可都对王室保持着必须的尊敬。
  不管外界怎么评论王室,这个家族在英国,甚至在整个西方世界,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随后,他们两人又与菲利普亲王和查尔斯王子一一握手,这个简短的授勋仪式也到此结束。
  尽管这实际上更像是一场秀,却也是最高级别的秀,随后的王室午宴邀请也不容瑞恩两人拒绝,而这种近乎刻板的宴会明显不适合瑞恩,在几乎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不知滋味的用完了传统的英式餐点,他和妮可在记者的围堵中坐上了返程的汽车。
  “还好。”
  驶往肯辛顿区的汽车中,瑞恩脱去了礼服外套,对妮可说的,“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严肃和刻板。”
  “实际上,这些年来陛下已经做出了不少改变。”妮可直接踢掉了高跟鞋。
  “听说女王在卡米拉的事情上松口了?”瑞恩问向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