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年匪王 >

第25章

百年匪王-第25章

小说: 百年匪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房东大娘知道了,二话没说,就杀了一只鸡送来了。辣政委当时就拿出笔来写了个欠条:今欠房东大娘一只鸡钱,下月发饷一定还上……这事让我爷爷十分感动。等他回到老鹰崮后,专为独立团送来了20只鸡和3只黑山羊。

我爷爷佩服八路军第二点就是,他们在自己的解放区实行减租减息。减得不多,就三成!这三成可使大户们不必伤筋动骨,而广大的老百姓也得到了较大的实惠。大伙跟共产党一块儿抗日的决心就更大了。有一年夏收,鬼子要来抢粮,有一个大户的20亩麦子还没有收割,关庆民他们听说了,立即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去阻击前来抢粮的鬼子。又派出两个连的战士帮忙突击割麦。结果20亩麦子一天割完。负责打掩护的也胜利完成了任务。只是牺牲了两名战士,另有9人负伤。此事大大地感动了那位大户,他一下拿出了当年麦收的五成支援了抗战。

再就是要讲一个小故事了。

有一年,柳埠往南的沂水大崮镇上,驻了一个班的小鬼子。那一带抗日力量活动得少,小鬼子就特别大胆,常常三五成群地到附近村庄里找花姑娘。有时就在腰上挂把刺刀,连枪也不带。得到这一情报后,驻防柳埠的兄弟们就想趁机杀几个小鬼子。他们还商量好了:一定抓个活的回来。用刀割下小鬼了的那玩意儿,看着到底是不是像猪X一样,又细又长,还绕弯弯。

这一天,听说鬼子又出了大崮镇的炮楼,柳埠的兄弟们在一个名叫枣孩的小队长的率领下出发了。赶到村里时,正赶上几个鬼子满街的追大闺女、小媳妇。

“啪啪啪”枣孩开枪了,上来就打伤了一个鬼子,那小鬼子捂着自己腰上的伤倒在了地上,已被他按倒在地的一个大姑娘趁机逃脱。

枪声吸引了其他几个鬼子,他们顺着枪声追过来。枣孩又开了几枪,将鬼子引开,村里的几个兄弟趁机将几个惊魂未定的大姑娘疏散,也准备开始撤。这时,一个弟兄说,咱不能就这么走了。咱是来干吗的?小队长不是已经打伤了一个小鬼子吗,走,有种的去割他的那玩意儿。这一说,弟兄们又来劲了,他们又折身返回街里,那受了伤的小鬼子正忙着解绑腿给自己包扎呢,一看来了几个中国人,顿时慌了。上去就要摸枪,但已经晚了,两把刀子已捅进了心口窝。大伙急忙解开他的裤子一看,没劲了——奶奶的,跟咱中国人不一样吗?什么又细又长……

这时,鬼子已围了上来。弟兄们只好往回撤。撤到村外,眼看鬼子就要追上了,这时,山上突然响起了机枪声。鬼子当场被打倒两个,剩下的一看不妙,扭头就往回跑。这时,山上冲出一支队伍,穿着破破烂烂的灰军装,一看就是八路军。

这时,被救的弟兄中有人认出了八路的指挥官:“咦,这不是那二掌柜的吗?怎么?干了八路了?”八路的中队长正是那四:“是呀,干了八路了。嘿嘿,干了有一阵子了。”

旁边的一位小八路急忙介绍说:“他是我们中队长哩。”

“中队长多大的官呀……”

“管百十号人呢……”

“这官是不小,只不过是土八路。”大伙一阵大笑。

当时,老百姓分辨洋八路,还是土八路,除了看武器外,就是看肩章上的“八路”二字,要是机器砸的呢,就是洋八路(115师主力)。要是自己缝的呢,就是当地的土八路。

那小八路显然不服:“告诉你,土八路打好了,就能升洋八路。”这话让大伙再次笑了起来。

。。。。。。

八路军救了山上的弟兄,我爷爷非常高兴,尤其听说是那四带人救的,就非要请关庆民和那四上山一叙。关庆民和那四真的上了老鹰崮。我爷爷他们非常高兴,杀了一只黑山羊,又到三龙潭里网了两个老鳖,那顿饭吃得像过年。

我爷爷由衷地说:“二掌柜的干了八路军有出息了,比在山上当这草寇强。”

那四说:“这也是没办法。让小日本给逼的……”

原来,鬼子占了潍县以后,他还是开他的火锅店。一开始还行,后来发生了变化。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两个高丽人,也在那条街上开了饭店。打出的牌子是“日本料理”,基本上是为日军服务,仗着有日本人撑腰,两个高丽人特别坏,经常在街上欺负中国人。不是买东西不给钱,就是调戏妇女,他们往往手持一根大木棒,稍不顺眼照头就打!偏偏那位60多岁的高丽老头看上了那四的媳妇(即我原来的二奶奶),有事没事地过来滋挠。有一天,那四去市场进羊肉去了,那个高丽老色鬼又来了,就在危急时刻,那四买完货回来了,一看此景,大吼一声,拾起高丽老头的大棒照头就是一闷棍,当时那白脑浆就淌出来了。那四一不做二不休,又用宰羊刀把那高丽老头的阳具割下,钉在了门板上。

而后,带着媳妇连夜出城。

他们原来是想去张店再开饭店的,不料在城西遇上了在那一带活动的关庆民的八路军独立团。关庆民给他们讲了不少抗战的大道理。让那四两口子听得口服心服。尤其是听说那四的媳妇会唱京戏时,关庆民更是盛情挽留,说八路军鲁中军区刚刚成立了文工团,正缺这方面的人才,你留下,肯定受欢迎。

那四参军后,作战很勇敢——他毕竟有着两层老底子哟。每次战斗没有不见血的。故很快就当上了中队长。他媳妇在鲁中文工团干得也很好。军区领导还专门为她从青岛买来了京胡等乐器。当时,鲁中军区驻沂水,两人倒也常常见面。关庆民有时为了照顾那四,常常让他到军区“开会”。

当然,那四有个地方还是向我爷爷保了密的,那就是他没有说出那时“他已在党”(这在当时是保密的)。

八路军救了老鹰崮的人,我爷爷当然是要感谢人家:“庆民老弟呀,说,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只要能做得到。”

关庆民提的两点要求让我爷爷感慨不已。一是,以后再跟小鬼子仗战时,剩下的子弹壳别丢了,捡回来给我们,我们再翻新做子弹。

这一句话把我爷爷感动得当场决定,再送两箱子弹给关庆民他们:“嘿,八路军没说的,你们早晚要成事……”

第二件事,关庆民压低声音说,他们搞到了100两“特货”(即大烟土),想委托我爷爷给换成药品或子弹……

“八路军难啊……”关庆民连连说。

我爷爷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紧紧握着关庆民的手直晃……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爷爷他们还为八路军买过药品和布匹,在这一点上,詹姆斯神父帮了大忙。他因此还遭到过日军的怀疑,并被撤了维持会长的职务,直到被日军关进了潍县乐道院。

第三部分

第29章

一个县出了两个县长

王达礼的国民党保安团与关庆民的八路军独立团,公开闹磨擦是在关庆民担任了“沂蒙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之后。

王达礼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但却把牙根气肿了。他本来就老爱犯牙疼病。

“一山岂能容二虎?想我王达礼,是国民政府任命的正统县长,已经干了多年。这共产党怎么一下也蹦出了个县长?这也太邪乎了吧?”王达礼到处地骂,并在全县范围内公开贴出告示;拒不承认关庆民的所谓县长,要求民众予以抵制。

实际上,共产党任命自己的县长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当时日寇封锁严重,根据地连一两盐都运不进来。而国民党成心挤兑共产党、八路军,不仅不承认他们的番号,一分钱的饷也不拨。共产党也是人,也得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没办法,只好成立自己的政府。从县至区至乡、村,层层皆有,走到哪里,找到村长,一声令下,吃的喝的住的就好办得多。

。。。。。。

低头不见抬头见,两军终于短兵相接了。

有一次,关满仓(即关庆民的侄子,时任中队长)带着一个中队进了一个叫刘家洼的村子。这儿是游击区,形势很乱,一会儿是城里的鬼子来了,一会儿是国民党的保安团来了,一会儿是八路军来了。老百姓被搞得疲惫而紧张。关满仓带着人进村的时候,天刚亮。关满仓找到村长,要求村长给弄点吃的。同时,要求村长给筹200斤小米。部队可以付现钱。

村长四十来岁,姓袁,能说会道(不然当不了村长,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村长颇具典型性)。袁村长先敬了关满仓一枝烟:“关队长,要说吃的还不愁,我马上通知各户准备就是,可要说这200斤小米……”

关满仓是个直脾气:“有话直说。”

袁村长干咽了口唾沫说:“王县长刚筹了300斤小米带走了。现在老百姓快揭不开锅了,只怕这200斤小米……”

关满仓说:“150斤怎么样?”

袁村长如实说:“那也难。”

关满仓拉下脸说:“要是有抗日民主政府关县长的命令呢?”

袁村长愣了愣:“什么时候又出来个关县长?”

关满仓拿出了一份盖有鲜红大印的公告:“瞧,关县长是根据地人民群众选出的县长。”

袁村长迟疑了一会,说:“那……那王县长怀里的那颗大印好像比这还大吧……”

关满仓有点火了:“不管怎么说,这150斤小米还烦袁村长多费心,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有着严格的群众纪律,现钱一分不会少。”

袁村长思忖了下,答应给办。

但袁村长出来后,多了个心眼,马上派人去牛头崮找王达礼作了汇报。王达礼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立刻带了一个大队300多人,直奔刘家洼。

。。。。。。

王达礼的人马刚到村头,正遇上关满仓带着队伍扛着120斤小米向外走(实在没有筹到150斤)。

王达礼一声令下,保安团包围了关满仓的人。王达礼认识关满仓,说话时还是蛮客气的:“满仓晚辈,说来我同你爷爷也算世交。看在你爷爷的份上,我斗胆直言:你们共产党也太没王法了吧?想闹点粮食就闹,何必打着县长的旗号。”

关满仓当然不服了:“王县长这话说得可有点欠周全,怎说我们是打着县长的旗号?我们的县长就是县长,名副其实。是根据地的老百姓选的。”

王达礼满是嘲讽地笑了笑:“根据地?就柿子崮周围那十几个穷村?那好,你回你们的根据地威风去,别在我们国民政府的地盘上发号施令。”

关满仓说:“那我们也是为了打鬼子呀!”

王达礼笑得更响了:“打鬼子?你们打了多少鬼子?

对于鬼子的大扫荡,关庆民的独立团都是避其锋芒,从不与鬼子正面交战,而是在鬼子的外围或鬼子扫荡完撤回据点时,再咬上它几口。这套战术是辣政委亲自部署的。他当年在江西苏区反围剿时,用的就是这套战术。这一手很让对手头疼。

关满仓有些急眼,吼道:“我们那叫游击战……”

“只怕是游而不击吧……”王达礼撇了撇嘴角。引来保安团士兵们的一阵哄笑。

“不仅如此,”王达礼似乎越说越气,“你们还专门兜我们的后腚,下我们弟兄的枪,这太不仗义了。”

“团长,少废话,咱也下他的枪……”保安团的士兵们劈里啪啦地拉着枪栓。

王达礼说的“兜后腚”是指上次大榆村战斗的事。大榆村战斗是场遭遇战。保安团与日军一个小队,皇协军一个中队苦战一天。终因不支而败退下来。负责断后的两个班的弟兄撤到小宋庄时,实在走不动了,就住下了。刚吃完饭,关庆民的独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