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变天 >

第200章

变天-第200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这是要给什么人讲话呢?”

以其说这是一份讲演稿,不如说是一份提纲,寥寥几百字,沈从云很快就写完了,放下笔站起笑道:“北京大学有一批学生公费赴美留学,教育部的严老夫子,请我去说几句。”

严老夫子指的是严复,当今的教育部长大人。沈从云这个说法无疑比较新鲜,柳婷看了好一阵子,眼看着下人端进来早餐了,柳婷非但没有停下,反而坐到书桌前,熟练的拿起笔来,演讲刚要抄录了一份。

“呵呵,我又给报社抓了一条独家新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是不是您又要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的先兆呢?”

沈从云越发的惊讶了,这丫头的目光实在是太敏锐了,真的有点见落叶而知秋将至的味道了。

“真没看出来,你这丫头真的长大了,好眼力。早餐来了,一起吃吧。”沈从云招呼柳婷坐下一起用早餐,很简单的稀饭油条,两碟子咸菜。这点和当年柳婷在沈从云身边时,没有太大的变化。

“早年间听家父说,慈禧太后随便吃一顿饭,就是上万

。姑且不论这事情的真假,既然能传到家父地耳朵明慈禧的奢靡了。如今再看看您吃的,云泥之别也。”柳婷多少有点感慨的说了一句,沈从云听了不由笑道:“一个人能吃多少?慈禧太后那不叫吃饭,叫摆谱。国家让这样一个女人掌握着,不垮掉才是咄咄怪事了。”

看着沈从云吃稀饭时,发出西里呼噜的声音,柳婷不由的微微一笑,这个样子和圣人要求的差距很大啊。总的来说,在沈从云身边的日子里。最多地感受是平时沈从云的言行,缺少一种所谓的帝王之象,不像书上说的,什么龙行虎步。站如松坐如钟。

吃完简单地早餐,沈从云可不想这丫头整天的跟着自己,脑筋一转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来,丢在桌子上说:“不是想挖新闻么?看看这个吧。”

“嗯嗯!”柳婷兴奋的猛点头。沈从云抽屉里拿出来的东西,不是新闻都是怪事了。

“呵呵,这下发财了。”柳婷笑着冲过去,一看那文件地封面上写着“关于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规划”。

柳婷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这份规划吸引住了。也没留神沈从云悄悄的走人了。这份规划地主要内容,是在未来的三年内,由国家拨款地方政府筹措一部分。拟在国内新建大学三十所。这个消息要发出去。无疑是具有轰动效应的。联想到沈从云早晨写地提纲。柳婷越发地确定,这份规划地实施。为期不远了。

兴奋的柳婷赶紧拿起笔来,飞快地写起稿子。在总统的书房内写稿子,这也算是头一份了。忙完之后的柳婷,抬头四下一看,一个人都没有,不由得失声道:“坏了,上当了。”

果然,柳婷跑出书房一打听,沈从云已经出了官邸,奔着总参去了。

总参主体大楼是新建起来的一座五层楼房,由德国的工程师设计。整个总参其实是一座大院子,高高的红墙拱卫着。门口的警卫戒备森严,进了院子里一片寂静,沈从云的车直接开进去,克泽等一干主要负责人,正在大楼的大门前等候着。

克泽等人敬礼后往两边一让,沈从云大步往里走。

“有最新的情报么?总参对战局的预计如何?”进了克泽的办公室,沈从云第一件事情就是问这个。

五十多岁的克泽,如今已经是满头白发了,满脸的憔悴说明了这位尽职的总参谋长,这些日子付出的劳动是巨大的。

“第六军王士珍来电称,11师第一阶段的阻击已经顺利+在11师正在有条不紊的往后撤退,佳木斯方向的阻击还在继。。解决第六军在侧后的危机,是绝对不会轻易南下的。丹东方向,蒋怡鼎抢先拿下丹东的计划,总参认为可行。现在第一军已经靠近了,库罗帕特金想北上的可能行已经等于是零。十分钟前,收到第五军的急电,他们已经到达卧龙泉镇,最多一天的功夫,就能赶到沙河一线布防。第二、三两军,在拿下盖平后,已经分别抽调一个师的兵力,正在快速南下,掩护第五军的侧后,防止旅顺、金州方向的俄军增援。现在的局面对我军时分有利,辽东半岛就那么大的地方,俄军的没有转身的空间,不出一个星期,必将形成对俄军主力四面围困的局面。”

克泽这番分析,算是给沈从云吃了一颗定心丸了。这些日子心忧战局,沈从云也是吃不香睡不着,尤其是库罗帕特金早有预谋的行动被判断出来后,沈从云更是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宋庆和徐邦道的朝鲜监督军,能不能挡住俄军主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克泽突然一个转弯,沈从云的心又悬了起来,站起身子不安的徘徊着。

“是啊,蒋怡鼎这个计划的关键,就是要看朝鲜监督军能不能挡住俄军了。克泽,能不能让蒋怡鼎抽调一定的兵力,增援监督军?”沈从云实在无法放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事情,徐震将军已经于今天早晨,急电蒋怡鼎,让他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增援监督军。”

说到这里,沈从云点点头表示明白。办公室的门口轻轻传来两下敲门声,李耀国推门进来低声道:“大人。830了,你该去工业部了。”

沈从云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道:“克泽,战局的事情,就拜托您盯着吧。”

“沈,可能的话,我打算亲自走一趟沈阳。”克泽低声道,沈从云听了想了想道:“可以,不过你还是等上几天吧,我们一起去。”

沈从云说着匆匆出去。刚到院子里,看见赵星龙站在轿车跟前,低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沈从云的脚步声让赵星龙抬起头来,一个敬礼后快速迎上来。急促的低声道:“侦听处得到截获了俄军的电报,丹东俄军能战斗的人员现在不足一个师,向俄军主力求援。另外俄军大本营给太平洋舰队发了封电报,内容是命令太平洋舰队能冲破我军的封锁。逃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同时,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分舰队南下接应,具体时间目前还没有定,我侦听处正在密切地监视中。另外。彼得堡传来确切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下令,以黑海舰队为基干。组成一支舰队增援太平洋舰队。”

沈从云听到这个。不由的露出微笑来道:“干的漂亮。立刻把消息转达给总参和海军。”

沈从云说着低头上了汽车,出了总参地大院。坐在车里的沈从云。想到历史上日俄战

俄军舰队增援的事情,不由的露出得意地微笑来。人,打的算盘就是利用中国,彻底的断了俄国人在远东扩张的脚步。苏伊士运河一封锁,俄国舰队只能绕到好望角,绕大半个地球才能来到远东。到时候就是疲惫之师,收拾掉他们以后,这场战争就算是基本能结束了。

国家和国家之间,永远都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点沈从云穿越之前就深刻地认识到了。美、英、德这些国家现在是利用中国,未来的结局,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实历史上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地崛起,最终成为了美国人在太平洋上主要对手。

历史总是会有惊人地巧合出现地,现在的中美关系相当地好,日后可就不好说了。强大起来的中国,又岂是小小日本能比拟的?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十年的时间,未来的日子是世界上变数最大的时期,也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沈从云想着不由的憧憬起来了。

一战前伦敦期货市场各种物质价格的飙涨,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啊。沈从云想到这个,不由的恶毒的笑了笑,这些年努力借钱发展经济,到时候连本带利的赚回来,还要赖掉利息。

工业部和总参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外国人多。1900年的经济危机发时,沈从云下令趁火打劫,从欧美搜刮来不少技术人才。当然这些人都是单纯的搞技术的,在工业部里头不是拿主意的,基本上沈从云对付他们的办法,都是给高薪,然后丢尽实验室里随便他们去折腾。比如霍兰那个部门,前前后后沈从云就丢进去三十多名技术人才,主要是以机械制造为主。这几年发展下来,中国自行研制的内燃机,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唯一的遗憾就是目前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大批量生产还无法实现,不过潜艇用的柴油机,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了。汽车上的内燃机,采用的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生产,专利费给的心疼啊。

…………………………

绥化外围阵地上,征来百姓正在忙碌着挖战壕,一马平川的平原上,长长的壕沟将整个城区围了个里外三层。

“对,就这么缠着,当心点。”一个带着眼睛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在阵地上来回吆喝着。

“华甫,这玩意叫什么来着?”王士珍看着木桩上绑着的带刺的铁丝,有点不理解的问。

“铁丝网!军区特意调来的新鲜玩意,说是总统大人亲自关照的。”冯国璋的解释让王士珍眯着眼睛看着阵地上拉起的一行行铁丝网,口中嘀咕道:“这玩意有什么用?”

“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不过军区那边过来的参谋说了,这叫堑壕战。老毛子敢来,有苦头吃了。”

王士珍有点不相信的摇了摇头,口中嘟囓了两句谁也听不明白地俚语。慢慢的走到一道铁丝网跟前,仔细的打量了一番。

“别小看了这玩意,子弹想打断很难,炮火再密集也难以摧毁,就这玩意能有效地拦阻老毛子的集团冲锋,到时候老毛子卡在这一人多高的铁丝网跟前,正好是机枪的靶子。”

正在阵地上忙碌的年轻人笑着过来了,冲两位一个敬礼道:“北方军区后勤总队,中尉参谋杨志。见过两位大人。”

“青面兽?呵呵”冯国璋笑着问,身材瘦小的杨志脸上露出微笑,点头道:“是同样的名字。可惜,当初没能分到夜战部队。在后勤厮混无聊透了。”

王士珍一眼就对这个年轻开朗地后生有了好感,笑道:“怎么?想下部队啊,这还不容易?前方阻击打的艰苦,部队正好需要大批军官来补充。你在军校里是学什么的?”

杨志眼前一亮,啪的又是一个立正道:“报告大人,属下在军校学地就是如何带兵打仗,分配的时候运气不好。带着眼睛每人要,结果分到了后勤总队去了。这一次我是主动要求送装备下来的,就没打算就这么回去。两位大人给个面子。让我留下带兵吧。”

冯国璋对这个主动请战的年轻人有种说不出地好感。上前仔细的大量一番后笑道:“嗯,这小伙子我看行。戴眼镜怎么了?齐成功那个团里头。不是也有个戴眼睛的书生政委叫应妙才的,上了战场就敢和老毛子拼刺刀。你要愿意留下地话,回头11师下来了,我找齐师长说话,让你到他们的师去。”11师的阻击打地很艰苦,这些天打了几份电报来,要求军部补充中低级军官,第六军地其他两个师,在佳木斯打地也很艰苦,冯国璋哪里来的军官补充给11师,只能一边给军区打电己想办法解决了。杨志属于送上门地,自然是一拍即合。

“太好了,不过大人,后勤总队那边怎么办?”杨志还是有点担心,冯国璋笑道:“好办,我们正给军部打电报,请求补充军官呢,你的事情我回头给军部说一声,把关系直接转过来就成。”

王士珍在边上听着,眼睛朝丹东的方向望去,口中不由的低声道:“齐成功这一次,算是露脸了。回头华甫你去对他说,让他场面到军区去闹,效果比我们打一百封电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