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变天 >

第143章

变天-第143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从云说到这里。李鸿章已经是面色如土,双手背上青筋绽露,呼吸一阵比一阵急促。沈从云说的这些,他也不是没有产生过类似的念头,可这样的念头往往只是一闪而过,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之中念头带来的恐惧感。现在沈从云当着他的面明说出来,李鸿章简直跟出门被雷劈中了没什么两样,脑子里一片混沌。

“曹操和王莽我是不屑去做的。我要做地是变天。从根子上把中国人地奴性给去了。天下欲大治必先大乱。如今乱象已现,此诚民族危机存亡之秋也。从云不敢自谦,以复兴我中华为己任,此念自踏上这片热土之际便已抱定,虽九死亦不悔,何惧那些酸腐文人地几支秃笔?更别说成王败寇,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满人当年入关的时候,恐怕也未必认为这江山能做的住吧?他们又何曾想到,李大人这样的汉人精英,会死心塌地的给他们当奴才?”沈从云的话如同刀子一般地在李鸿章的心头来回的划拉,那些在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次又一次的被惊涛骇浪冲刷着的感觉强烈的刺激着李鸿章的神经。李鸿章已经有点听不下去了,可是沈从云地话还在继续。

“满人地天下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做稳的?李大人您想过没有?还是没有敢去想?既然他们能够用残暴地手段夺得这个天下,又用所谓天命所归来装裱门面。从云用同样的手段把天下夺过来。又有何不可?更何况从云压根就没想过去当皇帝,只是想着三五十年内,让我泱泱中华上国。还我汉唐之盛况。……。”

李鸿章从面色如土的表情,转变成了老脸憋的通红,剧烈的喘息中终于爆发的吼道:“忠孝礼仪廉耻,圣人说的话,难道都不要了么?”

沈从云不由的一阵苦笑,这位老先生中毒之深可见一斑也。

“说的好,我们就来说这个忠好了。宋之一朝,崖山蒙难之际,陆秀夫抱着幼主投海,从者四十万,这是前明能比的了的么?前明末年,满人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的关,结果呢?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是怎么死的?是让满人的走狗奴才吴三桂用弓弦勒死的吧?吴三桂就不去说了,洪承畴、钱谦益这些所谓的读书人的典范,按照您的观念,他们都该在南明倾覆之际,守节而死吧?实际上呢?李大人饱读诗书,对历史也该烂熟于胸,他们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就不用我提醒了吧?说了这么多,恐怕李大人会说,前明倾覆乃气数已尽所至,不关满人的事情。那么好,现在的大清朝,算不算气数已尽呢?既然气数已尽,李大人又何必拿什么忠孝礼仪廉耻来说事?要我说,这天下本就是无主之物,德者居之。我沈

人面前不说假话,我就是要变天,要做这个天下。以后,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忽悠天下人那套。说穿了,满人那一套,就是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沈从云说的慷慨激昂,李鸿章脸色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子归,你想过没有,如此一来,天下必将乱起,受苦的终究还是天下的黎民百姓。更别说当今天下,列强环视,你如何面对这内忧外患的局面?”李鸿章冷静下来后,说的话倒是一下就说到点子上了。

沈从云露出不屑的表情,冷笑道:“诚如李大人所言,满人继续当着天下,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睁开眼睛看看这天下的黎民百姓吧,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外受洋人的凌辱欺压,对内受敲骨吸髓之剥削,无处不是饿琈遍野之状。表面上您一心以洋务兴国为己任,可实际上呢?哼哼!远的不说,近一点的甲午年间的中日之战,您一手拉扯起来的北洋水师,连打上五个小时的炮弹都没有。如果我没记错,这事情是您的外甥一手泡制的杰作吧?要不是我花了百万两银子买炮弹,不是我及时增兵山东,北洋水师早就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了。地面上的淮军,就更不要去提了。知道为什么北洋会败的如此之惨么?我告诉你,烂在制度上,烂在根子上了。即便是您李大人,何尝不是把淮军和北洋水师实为一己之禁脔?作为您稳坐北洋的筹码?从骨子里,您有为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豁出去的想法么?你没有!”

沈从云越说越严厉,李鸿章脸色渐渐又白了,虽然很想反驳沈从云,可是沈从云句句话都如同针尖扎在李鸿章的心头上,让他无从反驳,令他无地自容。

“你没有,满人的朝廷也没有。要不然凭我泱泱大国,数万万同胞之力,又何惧一个东洋小日本?东北丢了如何?北京丢了又如何?只要抱定必死之决心,朝廷可以迁都,和日本人打上个十年八年的,拖都能把小日本拖垮了。可实际上呢,朝鲜一旦溃败,朝廷的谈判大臣便到了日本摇尾乞怜了。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么?因为不管赔多少银子割多少地?只要能维持满人的统治,满人都不会在乎。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苦的只能是这天下苍生。满人的权贵们,包括您李大人在内,照样能过上朱门酒肉臭的生活。”

李鸿章此刻的心情,就好比坐在一个烧红的铁板上面,沈从云毫不留情的话,仿佛是在左一下右一下的抽打他的脸。原本李鸿章来这里,是打算兴师问罪,打算让沈从云打消某些念头的,现在反了过来,成了沈从云给李鸿章上政治课了,这让李鸿章如何不难受?可是偏偏沈从云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李鸿章后来根本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张佩伦和杨士骧看见李鸿章失魂落魄的从总督衙门里出来时,也都吓的不轻。

“恩相,沈从云欺人太甚,我这就去找他理论。”杨士骧还以为沈从云怎么羞辱李鸿章了,急的脸红脖子粗的要冲进去。

万念俱灰的李鸿章惨笑着抬手道:“别去了,老夫今天是自取其辱,怪不得别人。沈从云还能让我等在这里进出,已经是非常的宽宏大量了。走吧,回去吧,沈从云说的没错,老夫确实到时候回家去做一个安分的富家翁的时候了。”

……………………

李鸿章离开直隶总督衙门的时候,张之洞也在为如何应对沈从云的提议而伤脑筋之中,拉上首席幕僚辜鸿铭正在书房里继续这个话题。

“沈从云这是要造反,还要拉老夫下水啊。”

“大人如何不站出来振臂一呼,声讨这个乱臣贼子,天下必响应者无数!”辜鸿铭其实心里也非常不服气沈从云。

“没有用的,如今沈从云据有两江以及直隶,九江数万大军正对我虎视眈眈。这是一个完全不守规则的人,谁也想不到他下一步会做什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沈从云信奉的是实力至上,俗话说就是一力降十会。”

第四部

第四十二章赌博成功

到沈从云手下的大将万树生和王潮,一个坐镇九江,庆,两个整编师的兵力时刻盯着武昌,辜鸿铭内心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武昌不是没有新军,不过都是新编成的队伍,连武器都是从沈从云手里买的。更别说沈从云手下的江防舰队,每天没事都要到武昌的江面上露一下脸。别看这些战舰不过是千吨级别的,对于张之洞来说,这些都是大家伙了,上面都配备了口径75……100毫米口径+战舰来上半个小时的集中射击,武昌城就是一片火海。

辜鸿铭总算是体会到张之洞的心情了,不想失去湖广总督这个位置,就得老实的配合沈从云。

“大人是不是考虑一下谋求列强的干预?”辜鸿铭还是有点不死心,尤其是沈从云摆明了在欺负人的时候。

“不必了,沈从云敢这么做,肯定是有把握的。没准在沈从云起兵之前,已经和列强之间达成了默契,不然各国公使为何始终没有明确表态?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拖,会有人出来当这个出头鸟的。”张之洞脸上的无奈非常明显,这是一种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无奈。沈从云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不过在张之洞无奈的表情里面,夹杂着一种成熟老辣的目光,甚至可以说是恶毒。

二人正说话间,突然远远的传来一声闷雷般地响声,随即演变成了一片密集的闷响。傻子都能听的出来。这不是在打雷,而是一次密集的火炮射击。

“怎么回事?”张之洞和辜鸿铭同时脸色大变的时候,同时冲出门口。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远处某座山坡上冒起阵阵浓烟。

张之洞赶紧让人去查探一下,不到半个小时,去查探的人回来了。

“大人,南洋舰队下属的江防舰队,正在进行一次实弹射击演戏。”

威胁!赤裸裸地威胁!

张之洞在政治上地成熟。远远不是沈从云能比拟地。这一点。在沈从云的首席智囊欧阳全得知慈禧和光绪等千余人被“马贼”杀的干干净净后。看沈从云的目光就能感受出来。

疯狂!欧阳全觉得只能用这个字眼来理解沈从云这种举动了。欧阳全实在是不理解,不是勤王么?怎么就演变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发生,就算不是沈从云干的,这顶弑君地帽子的也会落到沈从云的头上。最令欧阳全不安的事,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沈从云下令干的,为什么要瞒着自己这个首席智囊?难道?

欧阳全的担心流露在脸上的时候,一直关注他的表情变化地沈从云。不由地露出抱歉的笑容。

“欧阳先生,别猜了,找你来就是商量该如何善后的。”沈从云这么说法,等于把这件事情给认下了。

“唉!”欧阳全尽管早就猜到是沈从云干地,可是沈从云亲口承认的时候,还是不由的浑身的冒出一阵冷汗,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的感觉吧。欧阳全一声叹息的同时,脑子里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来。

欧阳全之所以能这么长时间跟在沈从云的身边。其中自然有沈从云性格上的缘故。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欧阳全对自身定位非常的清晰,不该问的从来都不会去问。就像现在,其实欧阳全非常想问一声“为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的塞回了肚子里面去。一个清醒的意识在提示他,“你已经是这条船上的人了!”

快速的回归冷静后,欧阳全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怎么才能将这件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按照欧阳全之前的设计,沈从云打下北京后,应该拥立光绪,利用光绪名正言顺的进行维新改革,可是眼下沈从云连光绪都杀了,能走的路只有两条。一是另外寻找一个满洲人的小皇帝,二是沈从云自己称帝。

想到这里,欧阳全不由的看了看沈从云,此刻沈从云正背对着自己,面朝窗外看着。也许是一种心理作用的效果,欧阳全看见的背影突然变的伟岸且气势十足,完全是一副对局面的应对成竹在胸的架势。再联想到沈从云称帝一旦成功事情,欧阳全不由的内心一阵激动的翻腾起来。

这年月绝大多数文人的最高追求,都是学一身本事卖与帝王家。作为沈从云首席智囊的欧阳全,一旦辅佐沈从云称帝成功,那么他就是未来的开国元勋了,这实在是充满了诱惑的选择。

联想到沈从云杀了光绪的这件事情,欧阳全越发的确信,沈从云要的不是挟天子令诸侯这么简单,肯定是自己想当皇帝。

这一判断让欧阳全浑身的血液都涌到了头上,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欧阳全看看书房内就沈从云和自己,不由的鼓足勇气,迈步上前,激动的有点结巴的沉声道:“欧阳全恳请主公称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