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392章

数据三国-第392章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览道:“非也!曹操虽出,尚有南烨在寨中防备,以防不测。若攻曹营不下,乌巢又失我等皆被擒矣!”

郭图道:“曹操只顾劫粮,怎会留兵马在营中?何况细作早就探知南烨只有千余人马,便在营中又有何妨?”

袁绍一想郭图乃是谋臣,高览是武将,显然郭图应该计高一筹,便按郭图之计,命高览、领五万兵去劫曹寨。又命蒋奇领兵一万去救乌巢,自己亲领大军居中策应。

南烨杀了淳于琼等人,尽夺乌巢旗帜,扮做淳于琼败兵收军回寨。行至半路正遇蒋奇增兵,南烨也不躲避直接迎了上去。

蒋奇见有人马迎面而来,拦住问道:“你等是何人部下因何到此?”

南烨命一亲卫上前答话道:“我等是淳于将军所部,被曹操大军所败,正欲回官渡大营。”

蒋奇心中不疑,便道:“你等兵败回营必被怪罪,如今我奉命增兵乌巢,你等可随我同往,将功折罪。”

南烨亲卫本想糊弄过去,没想到蒋奇提出这么个要求,不过他也机灵,并不违抗蒋奇,顺水推舟道:“多谢将军!”

蒋奇平白多了五六千兵马心中得意,刚往前行。张辽、徐晃一声大喝:“蒋奇休走!”言罢一左一右举起兵器便砍。蒋奇措手不及,当时被贯石斧劈于马下。

南烨麾下众将见张辽、徐晃率先发难便一拥而上,尽杀蒋奇之兵,南烨一面继续领兵前行,一面命士卒扮作蒋奇小校回报袁绍,便说乌巢之围已解。于是袁绍不再增兵乌巢,只是往官渡增兵。

却说高览攻打曹营,曹操早有准备,四面伏兵。高览杀入曹营只见一座空寨,待要回兵左边夏侯惇、右边夏侯渊,中路曹操领曹仁、曹洪一齐冲出,三下攻击袁军大败。逃亡之中关羽、许褚又领兵从背后杀来四面合围,高览五万人马失了四万,只能夺路而走。幸亏乱军之中并未遇关羽、许褚,否则恐怕难以活命。

南烨截杀蒋奇之后就往曹操大营而来,因为先前骗过了袁绍,一路之上十分顺利,并未遇到袁绍一兵一卒,直到接近曹营,正遇高览败军,当时下令冲杀。此时高览已然盔歪甲斜狼狈不堪,他见前方有人马穿着袁军衣装,打着淳于琼旗号刚要上前,对面便已然冲杀过来。

高览又不是傻子,一想就知道对方是曹兵假扮,当下也不交战领人夺路而走,万余人马又丢了一半。南烨虽说用技能探知了高览就在乱军之中,可是由于败军太多,高览又十分狼狈与士卒并无太大区别,结果还是被高览逃了。

等南烨回到曹营,真正的乌巢败军也逃回到袁绍营中,报知袁绍乌巢粮草尽失。袁绍惊问道:“因何失了乌巢?”

败军道:“淳于琼与众将皆醉,因此不能抵敌光华法师人马。”

袁绍闻言大怒,气得拔出佩剑将面前士卒一剑捅死。郭图在一旁闻言便知自己失策,如今乌巢已失,曹操又未离大营,显然高览此去凶多吉少。郭图见袁绍如此盛怒,便担心高览兵败回来将兵败之责怪到自己头上。于是先发制人道:“高览见主公兵败必然欢喜。”

正在气头上的袁绍怒问道:“何出此言?”

郭图道:“高览早有降曹之意,故今日遣其去袭曹营推诿不肯用力。曹营无事,南烨自然不会回军救援,以致乌巢之失。”

袁绍正为乌巢之事怒火攻心,也不分辨郭图所言真假,便遣使者召高览归寨问罪。郭图怕高览真回来与自己对质,便先遣人去寻到了正在收拢败军的高览道:“陛下知高将军兵败要杀将军祭旗。”

片刻之后袁绍使者又至,高览问道:“陛下唤我回营何事?”

使者怕高览不归,便含糊其辞道:“这却不知,待高将军回营自知。”

高览当时拔剑斩杀袁绍使者怒道:“袁绍听信谗言,必为曹操所擒,我又岂可坐以待毙?不如去投曹操。”言罢领本部人马往曹操营中来。袁绍得知高览斩杀使者投了曹操更信郭图所言。

曹操胜了高览,得到降卒上万正在欣喜,南烨又回归大营,诉说乌巢大捷。曹操喜上加喜,当时命人摆设酒宴,一是为了庆功,二是为了席间商议如何攻打袁绍。

酒席还没开始,便有营前小校来报,高览前来投降。夏侯惇等将刚与高览交手打了一仗,便担忧道:“高览来降不知虚实,主公不可大意。”

曹操道:“高览兵败来投,我以诚待之,以恩遇之,便有异心也可为我所用。”言罢亲自领众将出迎。

高览见曹操、南烨亲自出迎,当即倒戈卸甲,拜伏于地,口称愿降,并诉说袁绍如何不听己见,只信谗言。

曹操安慰道:“若袁绍肯听将军之言,不至有今日之败。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说罢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

高览心悦诚服,满口道谢。曹操便请高览一同入帐饮宴。许攸席间劝曹操道:“袁绍今夜失了乌巢与高将军,定然军心慌乱,孟德何不火速进兵劫寨?”高览闻听此言当时请为先锋想要表现一番,夏侯兄弟、曹仁、乐进也纷纷请战。

曹操见众将踊跃便命高览为先锋,夏侯惇、夏侯渊、许褚等将兵分三路去劫袁绍大营,唯留南烨继续饮宴庆功。

高览熟知袁绍大营布置,除了中央一处主营之外,旁边还有几座偏营为掎角之势。若主营被攻,偏营定来救援,于是高览便引众将分兵劫偏营。

袁绍在主营之中得知一处偏营被劫刚要前往救援,另一处偏营又来求援,紧接着几处偏营齐来求援,搞的袁绍也不知该往何处。他欲要分兵去救,又恐失了主营,干脆按兵不动,命偏营人马弃营往主营聚齐。

第四十七回曹袁鏖兵战官渡南关合力过五关(10

袁绍镇守偏营的将士本就士气低落人心惶惶,闻听主营不肯来救,哪有死战之理?纷纷弃营溃败,高览和曹操众将混战一夜,杀敌无数,直至天明方才收兵。袁绍兵马又折损数万之众,各营败兵全部龟缩大营之中。

荀攸献策道:“袁绍与其麾下士卒众将已如惊弓之鸟,主公可扬言调拨人马去取酸枣,攻邺城,再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闻之必然惊惶,待其分兵出营拒我,我等可乘其兵动之时击之,袁绍大营可破。”

曹操用其计,命大小军士四处扬言,要断袁绍归路,袭其都城,将无粮袁军围困在此。细作报知袁绍,袁绍大惊,急命长子袁谭分兵五万救邺城,三子袁尚分兵五万救黎阳。

袁绍兵马一动,便被曹操探知,当即兵马齐出,直取袁绍大营。袁绍刚刚减兵,营中士卒又无斗志,四散奔走溃逃。袁绍只顾分兵回援,不妨曹操又来劫寨,当下披甲不及,只穿单衣便逃出营寨。郭图、逢纪等近臣谋士紧随其后。

曹操、南烨、关羽、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各领一路兵马八路齐出追赶袁绍。袁绍尽弃车仗金帛,只领千余将官骑卒夺路渡河而逃。曹操军马被辎重所阻追之不及,只得四下追杀、劝降未过河的袁绍士卒,并收敛辎重财帛。

这一战曹操斩杀袁军八万余人,血流盈沟,袁绍士卒溺水死者不计其数。大获全胜的曹操将所得金宝辎重先分南烨,又赏将士,众人无不欢喜。

就在曹操庆功之时,程昱从袁绍遗弃图书文献中寻到书信一束,皆是曹操麾下将官暗通袁绍之书。

李儒在一旁道:“可按书信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曹操道:“开战之前袁绍强盛我尚畏惧,何况他人?”遂命将书信焚烧,不再追究。那些私通袁绍的将官见曹操如此心中尽皆拜服,也不再有二心。

却说袁绍官渡大败,引残兵败将奔至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袁绍一面唉声叹气,一面将事情原委道来。

蒋义渠闻听经过,便派遣几路士卒招揽离散败兵。四处溃兵听闻袁绍尚在,便又蚁聚而来。兵卒相聚虽有数万之众,可早已不复先前威势。袁绍便商议退军回冀州。

袁绍麾下文武见数十万人都败于曹操,如今只有数万人马士气全无,谁还敢战?一致同意袁绍撤兵。袁绍整顿军马迤逦而行,夜宿荒山之中。

半夜袁绍便闻听帐外远远有哭声,袁绍起身出帐,也不惊动士卒,私下窃听。原来是败军相聚,诉说丧兄失弟,袍泽阵亡之苦,各各捶胸大哭。袁绍闻之不免落泪,心中大恨曹操,欲要再起雄兵报仇雪恨。

曹操见袁绍兵败乘胜追击,大军过河兵进黎阳,暂且休兵,张榜安民。有当地百姓闻之曹操、南烨兵到纷纷进献酒食。

曹操见百姓之中有老者须发皆白,便赐坐问道:“老丈多少年纪?”

那老者年纪虽大,眼不花,耳不聋,朗声答道:“回丞相,老朽年近百岁矣。”

曹操道:“老丈竟有这般年纪,我军士卒惊扰老丈乡邻,我甚不安,老丈勿怪。”

老者道:“丞相与国师乃天降圣人,我等岂敢怪罪?”

曹操闻听老者将自己与南烨并列圣人十分欣喜,问道:“此话怎讲?”

老者回忆道:“桓帝时,有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人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预兆后五十年,当有圣人到此。老朽以年计之,如今整整五十年矣。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国师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本初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我等百姓可望太平矣。”

曹操闻言大喜,命人取酒食、绢帛、金银赐与老人和百姓。老者、乡人所得金银与进献之物相比,价值多了百倍不止,连连称谢而去。

南烨在一旁见状不由心中暗笑。都说人老成精,没想到这百岁老人一番忽悠,竟然把奸猾著称的曹操都忽悠住了,愣是哄的曹操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做了一笔赔本买卖。

心中好奇的南烨忍不住用显星技能看了一眼,发现老者还真不是什么隐士高人,智力也仅有60,虽然不低,可比起曹操差远了。看来数据也不能说明一切,有些人生阅历绝不是数据可以衡量的。

曹操见老者退去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百姓鸡犬,毁坏百姓庄稼者,如杀人罪论处!”此令一出,军民震服。

百岁老人的话确实让曹操开心了两天,觉得自己也是可与南烨并列的圣人。可是两天一过,他又不开心了。因为曹操也不能确认这预言中的圣人到底是指自己还是南烨,又或者两个人都是。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曹操觉得若两人皆是圣人,那最后与自己争天下者必是南烨。心中对南烨的忌讳又多了一层。

曹操整兵安民之际,袁绍已然回到冀州。官渡大败给袁绍带来的影响不小,整日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见袁绍如此,又听说官渡之战兵凶战危,险些将袁绍葬送,便劝袁绍立太子。

袁绍子嗣虽多,可成年有才者唯有长子袁谭字显思,次子袁熙字显奕,三子袁尚字显甫。袁熙已被南烨所杀,如今只有袁谭、袁尚可选。袁谭虽是长子,可袁尚生得形貌俊伟,又是刘氏所出,袁绍甚是喜欢。刘氏也劝袁绍立袁尚为太子,若有万一可继帝位。

一边是长子,一边是爱子,袁绍又是个没注意的,当真有些为难。便让两个心腹谋士郭图、逢纪前来商议。自从许攸投了曹操,荀谌在袁绍面前也不受待见了,谁让荀彧、荀攸皆在曹操处效力呢。如今袁绍四大心腹谋士就剩下两个了。

袁绍见二人道:“如今外患不止,内事不可不早定。朕寻你等是为立太子之事。显思虽有勇谋,可为人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