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257章

数据三国-第257章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开怀大笑道:“我夜间梦有一龙罩身,今rì果得此喜信。时不可失,我等这便前往。”

李肃赔笑道:“肃提前恭贺陛下,还请陛下随我上车同往。”

董卓闻言更是笑不拢嘴,拍着李肃肩膀道:“我为帝,你当为执金吾。”

李肃跪拜道:“臣谢陛下隆恩。”

董卓已经欢喜的不知东南西北,急命董旻、牛辅镇守郿坞,自己排驾回京。临行前去辞别其母。

董卓之母池阳君也是高寿之人,年九十余,问董卓道:“我儿何往?”

董卓董卓报喜道:“儿将往长安受天子禅让,母亲早晚为太后也!”

池阳君道:“我今rì肉颤心惊,恐非吉兆。此事我儿三思才是。”

董卓劝其母道:“母亲将为国母,这才有此惊兆。儿昨夜还梦一龙罩身,母亲不必担忧。”遂辞母而行。

董卓离开郿坞上车而走,前遮后拥,声势浩大望长安而来。出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董卓身躯肥胖,差点滚下车来,遂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战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

董卓问身旁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此是何兆?”

李肃的忽悠功力不弱于南烨,对董卓道:“太师应诏受汉禅,rì后为天子,理应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凡车凡马不能载也。”

董卓闻言而喜道:“言之有理!”

次rì,一行人车驾又往前行,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董卓又问李肃道:“如此天象是何征召?”

李肃接着忽悠道:“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

董卓喜而不疑,待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吕布亦在其中,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董卓对吕布道:“我登九五之位,你当总督天下兵马。”

吕布闻言拜谢,心中却暗骂董卓做梦。众人接到董卓先往太师府沐浴斋戒,路上董卓便听城中小儿作歌道:“千里草,何青青!十rì卜,不得生!”歌声悲切不知何意。

董卓又问李肃道:“此童谣主何吉凶?”

李肃笑道:“这是言刘氏将灭,董氏将兴之意。”又将董卓骗过。

次rì清晨,董卓摆列仪仗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白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董卓问李肃道:“此道人何意?”

李肃没想到董卓天怒人怨将死之人还有这许多征兆,两口分明是一个“吕”字,写于布上正是暗指吕布,头戴白巾乃是戴孝之意。此兆分明是指吕布要杀董卓。李肃又想起之前童谣、天象、车马之事心中凛然。难道董卓并不该死,这才有天意助之?可他转念一想,若董卓真有天意相助,那就该自悟征兆,此时董卓至死不悟,反来询问自己这除贼之人,这不正是说明董卓天意该死无药可救嘛!

想到此处李肃也懒得解释,直接道:“此乃心恙之人而已,并无征兆,此人游荡于此久矣,太师不必挂怀。”言罢命士卒将道人赶走继续前行。

南烨若是在此听到李肃解释一路征兆定然要笑出声来劝他去做神棍。车折轮,马断辔只是寻常巧合,天气yīn晴也不会因一人而变,至于那童谣早在长安街头流传rì久非止一rì,只是今rì才被董卓恰巧听到罢了。道人的算命招牌更是寻常,不过为了引人眼球而已,与“铁口神算”、“李半仙”之类的招牌一样,两个“口”字分写上下两边,指的是一口断天,一口断地之意。

原本都是寻常之事,可是到了有心人眼中便都成了天意。难怪都说天意难测,怎么解释都有理,当然难测了,就看解释之人怎么说了。李肃将一路“天意”都往好处说,董卓自然也就不会往坏处想了。

董卓驱车入朝,群臣各穿朝服,迎接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被宫人挡在门外。董卓清楚皇宫大内不是常人可入,又有吕布、李肃等人跟随并不担心,只带御车二十余人同入。

众宫人见董卓入门之后便将宫门关闭。董卓又行一段,遥见王允等大臣各执宝剑立于殿门,董卓惊问李肃道:“群臣持剑是何意?”

李肃心知除董之事已然到了最后关头,心中紧张万分,也不与董卓废话推车直入殿中。

王允见董卓入瓮,大呼一声道:“反贼至此,法师何在?”

南烨早率百余士卒埋伏于此,闻言领兵而出。董卓一见南烨顿时惊慌失措,拔出佩剑想要相抗。南烨心知董卓也会武艺,怎会冒险与他单挑?招呼身后士卒道:“除贼立功就在今rì,随我杀!”

士卒闻言持戟挺槊刺之。没想到董卓也有防备,朝服之内暗穿宝甲,诸般兵器皆不能伤,只令其伤了遮面左臂坠下车来。

董卓87的武力也不是吃素的,就算兵进洛阳之后放松了许多,也不再上阵厮杀,可好歹底子还在。他挥舞宝剑斩杀了两名近前的士卒大呼道:“我儿奉先何在?”

董卓话音刚落便觉得背心一痛,浑身一紧。低头一看,只见一截尖刀从前胸刺出,这一刀不但贯穿了他肥胖的身躯,还洞穿了前后两层重甲。董卓一眼认出此刀正是曹cāo行刺不成之后献给自己的那柄七宝刀。万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死在此刀之下。

吕布此时也从车后而出,来到僵直而立的董卓面前厉声道:“谁是你儿?此处只有讨贼忠臣奉诏讨贼!”说罢舞动画戟直接砍断董卓脖颈,鲜血飞溅而出,斗大的脑袋在地上乱滚。

南烨一刀刺死董卓之后见吕布挥画戟耍帅,急忙将七星宝刀收入体内又退了两步,生怕被董卓的血液溅到。李肃则不嫌脏,跑上前去将董卓头颅提在手中,耀武扬威,好像杀了董卓的是他一样。

追随董卓车驾而来的并非皆是吕布麾下,朝中百官也并非都知道今rì除贼之事。众人见董卓身首异处血溅当场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南烨此时高呼道:“我等奉诏,只讨贼臣董卓,其余人等一概不问!”王允也从怀中取出诏书展示与众人。

百官众将此时也都认出顶盔掼甲一身殿前武士装扮的正是交州牧光华法师,这才安下心来,皆高呼万岁。后人有诗叹董卓道:“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董卓在宫中一死,宫外与他同来的心腹人马不是跪地请降便是四散奔逃。有人逃向郿坞,有人逃向潼关,也有人逃进太师府中。这些人一乱,满城百姓也都知道了董卓已死,纷纷拍手相庆。

宫中王允、吕布等人得知消息泄露暗道不妙,担心董卓麾下忠心之人作乱。吕布大呼道:“助董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

李肃应声道:“末将愿往。”王允便让李肃去除李儒,又迎献帝刘协入朝告知喜讯。

刘协一听董卓被南烨所除乐不可支,北邙山他最危难之时正是南烨两次救驾,所以刘协对于南烨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坐在龙椅上对南烨道:“法师除贼救驾,有大功于社稷,不知法师想要何封赏?”

王允、吕布一听刘协所言,心中便皆不快。他二人都认为自己才是除掉董卓最大的功臣,见皇帝不首先封赏自己反而先封赏南烨自然不痛快。

南烨也没想到刘协会把除贼大功算到自己头上。此次诛杀董卓他虽出力不少,可绝非主谋。而且南烨也不想留在朝中为官,因为他知道再过不久,李傕、郭汜便要反攻倒算了。

第二十九回司徒巧使离间计法师救美斩董卓(12

南烨无意入朝为官,又不愿此时得罪王允、吕布,于是出班行礼道:“臣多谢陛下隆恩!此次能顺利诛杀jiān臣董卓,全赖王司徒妙计,吕将军神勇,我只是恰逢其会刺董卓一刀而已。若论功劳与百余围杀董卓的殿前武士无异。陛下如何赏赐武士,便如何赏我就是。”

群臣见南烨杀死董卓却毫不居功,都暗赞其高风亮节。王允、吕布听南烨将功力都归于自己身上也好受了不少,脸上露出了笑容,同时用热切的目光望向刘协。

献帝刘协对吕布还是有些害怕,毕竟今天以前吕布都是董卓一党。便看着王允道:“王司徒、吕将军和法师皆有盖世之功,朕当如何封赏?”

王允知道刘协年幼,而且一登基就做了董卓的傀儡,根本决定不了什么大事。朝中之事以前都是董卓做主,刘协只管点头答应就是。此时封赏功臣,刘协也没有主意,只能问南烨和王允想要什么官。这让王允心中不禁感到有些悲伤。

董卓未除之前,王允、吕布、南烨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如今董卓一死,强敌一除,王允可就有了别的心思了。南烨这次是领兵前来讨董,如今董卓一死,南烨若是领兵进京,立刻就能成为第二个董卓。而且南烨比起董卓可厉害多了,不但术法神奇而且百战百胜深得民心,就连皇dìdū对他亲近有加。让南烨入朝为官必然威胁到王允自己的地位,可不封赏又说不过去,王允还要好好斟酌一番,便道:“为国讨贼乃是臣等本分,不敢邀功请赏。”

刘协年幼不假,可也当了些rì子傀儡皇帝,自然能分辩出朝臣哪些话可以当真,哪些话不能当真。刚才南烨就算不居功也要了和殿前武士同等的封赏,算是给了刘协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真心话。而王允一句不敢邀功请赏,等于是将皮球踢了回来,刘协绝不能真的不赏。他见王允不好意思开口请赏便道:“司徒有功当赏当赏,诸位爱卿且议一议此事。”

南烨虽说名声不错,可是一直没有在朝为官,无人为他说话。吕布本是董卓一党,董卓一除党羽皆散,自然也无人为吕布说话。此时朝中百官基本都与王允一心,商议片刻之后决定让王允录尚书事,总领朝政。吕布任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南烨加封安南将军兼领交州牧。

从这个封赏就能看出来,王允、吕布不但加了官还得了实际的权利好处,而南烨除了多一个安南将军的头衔之外,一切照旧。不过南烨并不在乎,此时他心中惦念的只有貂蝉,此行有这一个收获南烨就知足了。至于官爵之类的对南烨来说也没什么用处,真打起仗来还是实力最重要。皇帝大不大?没实力照样被董卓欺负。

封赏群臣之后,王允命人将董卓尸首弃市,不得收敛。董卓肥胖,看尸军士以火捻置其脐中点起天灯,膏脂流淌满地。过往百姓见状无不拍手称快,还有大胆百姓上前践踏其尸,可见董卓已然被百姓怨恨到了极致。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整兵五万至郿坞抄没董卓家产、人口。

却说李肃去捉拿李儒,到了府中却不见李儒踪影,问遍下人方知李儒早已离府。李肃遍寻不到只好回报王允。

李儒原本抱病在家,董卓受禅之事皆是王允一手cāo办,自然无人告知李儒。直到董卓清晨入宫之时,李儒听见街上喧闹才问起下人出了何事?当他听说董卓进宫接受禅让,脑子里“嗡~”的一声响,再也顾不得病痛,牵起被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李儒曾一手协助董卓废立少帝,又将少帝鸩杀。他最清楚这皇权是多么令人贪恋。李儒可不信在无人逼迫的情况之下,献帝刘协会主动提出禅让。那么又是谁逼迫了刘协呢?吕布有勇无谋根本不可能,李傕、郭汜在守潼关,自己抱病在家,如此算来心腹之人没有一个在朝中。

刘协禅让之事若非自己人逼迫,那就只能是政敌之计了。李儒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强忍着头痛,立刻命人备马准备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