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鹿崇祯末年 >

第229章

逐鹿崇祯末年-第229章

小说: 逐鹿崇祯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巴泰一边砍杀着附近的明军,一边打量着对方地主帅位置,不过对方的主将大纛不再视野之内,阿巴泰只好率领骑兵朝着人数最多的地方冲过去,准备以一己之力拯救整个松山鞑子大军的危势。



看着周围的兵士越来越多,阿巴泰心中轻松了一些,朝着昨夜没有参加攻城,负责白天大营守卫的将领冷声问道:“怎么回事,怎么让这些明军攻进大营?”



负责大营守卫地将领闻言不由低下头,讷讷的说:“山东镇大军都被皇上围困在杏山,昨天大军又大多数都是一夜没有睡,警戒力量有些少,明军又打着咱们的旗号,哨兵被他们的旗号迷惑,让他们靠近了才发现,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阿巴泰闻言脸上不由现出一丝杀人的表情,大声斥责说:“咱们已经吃过明军的亏,你们怎么会如此大意?”



那个将领闻言脸上不由一红,其实完全是他的轻敌使得下面的人也就更加放松了警惕,使得警戒力量很少,又有很多兵士偷懒,才酿成了大祸。



阿巴泰觉得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因此缓和了一下语气说:“明军大约有多少?”



那个将领回答说:“目前还不清楚,不过最少得超过五千骑兵。”



阿巴泰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五千骑兵不是小数目,不能和高冉升那次地偷袭地三百骑兵可比,皇太极那边也许会漏了三四百骑兵,但是如何能让这五千多骑兵从容的从杏山赶到松山呢?难道杏山前线……想到这里阿巴泰也不敢再往下想,又朝着那个将领问道:“对方地骑兵可曾打旗号,可是山东镇的骑兵。”



那个将领想了想说:“是山东镇“仁”字营的兵马,我在南边看到了对方主帅的大纛,写的就是山东镇“仁”字营。”



阿巴泰闻言大声反驳说:“胡说,山东镇出关的几营之中就没有“仁”字营,“仁”字营还他娘的在朝……朝鲜……”话刚说到这里,南方出现了大队的山东镇骑兵,主帅的大纛飘扬,粉碎了阿巴泰心中的幻想,因为主帅的大纛清楚的写着山东镇“仁”字营一行小字,然后中间有斗大的“王”字。



阿巴泰如同见了鬼一般,用一种让人听了发寒的口气说:“不可能,不可能,“仁”字营的兵马怎么会赶到松山呢?”



不论阿巴泰相信不相信,事实就摆在面前,山东镇的“仁”字营突袭了睡梦中的鞑子大营,击杀了大量的鞑子兵士,不过“仁”字营的兵马不多,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击溃这一万多鞑子,让阿巴泰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看到鞑子有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作战凶悍,战力强大,对明军的杀伤很大,王守仁率领二千精锐赶到这里支援。



原来田羽自从围困了高桥的豪格之后就感觉到了兵力捉襟见肘,白广恩那里虽然有二万多人马,但是田羽根本就不敢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最后田羽只好将目光投向了朝鲜。朝鲜有山东镇“仁”字营一万多兵马,虽然“仁”字营牵制着鞑子的两红旗,但是田羽觉得不动用“仁”字营,自己的兵力不够,而且朝鲜经过这短时间的恢复,战力上升很快,因此田羽派“暗”字营给王守仁送信,让王守仁速速率领“仁”字营从海路赶到辽西支援山东镇作战。



王守仁接到命令后,用瞒天过海之计瞒住了对岸的两红旗,在山东镇水师的接应下,悄悄的从海路赶到辽东。因为怕对岸的两红旗发觉,因此王守仁没有将整个“仁”字营带到辽东,只带了五千骑兵和二千步兵,田羽觉得王守仁的七千兵马对于杏山的战场来说作用不大,因此让王守仁打通海上通往松山和锦州的粮道,只要松锦不丢,那么田羽的回旋余地就大了许多。



王守仁接到田羽的命令后,率领七千人马在松山附近的海边登陆,“暗”字营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选定了登陆地点,使得“仁”字营神不知鬼不觉踏上了辽西大地。



有了“暗”字营的情报,王守仁省了不少事情,本来王守仁打算稳扎稳打,凭着自己的七千人马完全可以击败围困松山的鞑子打出一条粮道来,不过“暗”字营送来的消息让王守仁放弃了稳重的打法,率领五千骑兵轻骑而进,最后给了鞑子一个出其不意。



阿巴泰手上不过二千多疲兵、哀兵,哪里是王守仁两千精锐骑兵的对手,经过半个时辰的对战,阿巴泰兵败退了下去。



王守仁也没有继续追击,而是派兵守卫粮道,两千步兵押着数以百计的大车络绎不绝的朝着松山城而来。松山城的守军看到粮车,无不激动的落下了泪水,同时对田羽更是敬若天神。



第二百一十七章 环环相扣



王守仁击败阿巴泰顺利打通粮道,为松山城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肉类,有了这些粮食和肉类,松山再坚持上一两个根本就没有问题。有了粮食松山城的士气不由大涨,用不了多久,城中的万余大军就会恢复战力,虽然不可能与援锦的时候相比,但最少可以影响到鞑子的排兵布阵。



皇太极接到松山城的阿巴泰被山东镇“仁”字营击败,松山城得到了大量的粮食,心中不由一沉,耳鸣如雷,连信使后面的话都没有听进去。周围的将领听到了这个消息,一个个脸上不由掠上一丝不安的表情,杏山初败,士气正自低落,没有想到田羽竟然暗度陈仓将远在朝鲜的“仁”字营调回了辽西,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松山城失败的消息传开了,恐怕杏山的大军就会产生回军的想法,因此皇太极严令封锁消息。



不过这个办法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杏山和松山相距不是很远,松山失败的消息早就通过侦骑传到了杏山一带,而且皇太极恐怕“仁”字营再打通锦州的粮道,只好派出一支五千大军支援锦州。另外又派出一支五千大军支援阿巴泰,让阿巴泰无论如何要堵死海上通往松锦的粮道。



皇太极松锦一共派出了一万骑兵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虽然表面上说田羽被自己围困在了杏山,但是皇太极已经难以脱身,田羽的六万大军虎视眈眈地盯着皇太极大军的动作。一旦皇太极退军,山东镇就会尾追攻击,大军损失会更多,而且对于整个前线来说,一旦退却,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甚至会演变成大溃退。皇太极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因此只好咬牙继续围困杏山。



田羽首先激励了松山守军。避免了松山的陷落,又出其不意战胜了杏山的皇太极部,然后又来了个瞒天过海之计,用远在朝鲜的“仁”字营打通了海上通往松山的粮道,使得双方地优势易手,通过这环环相扣的计谋,也将皇太极逼上了绝路。



皇太极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好地办法。每天和众亲王、贝勒商议如何扭转颓势,但是数日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计策,倒是松山那边传来了好消息,阿巴泰击退了“仁”字营,重新控制了主动权,再次将松山城围困了起来,当然这次围困的效果比以前要小得多的多。松山有了粮食,而内奸又被铲除。鞑子要再想攻破松山,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一旦给松山时间,松山的守军恢复战力,又会给鞑子身上增添压力。



皇太极觉得并不是阿巴泰击退了“仁”字营,而是“仁”字营完成了任务实行了战略撤退。有“仁”字营这七八千兵马在侧,皇太极等人寝食难安。而且这“仁”字营自从被阿巴泰击退之后,便不知了去向,皇太极曾经派出过大量的侦骑侦查“仁”字营的下落,但都是徒劳,松山和杏山附近地百姓逃掉了很多,留下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这部分百姓心里都向着大明,鞑子的侦骑根本就无法从这些百姓中问出一丝一毫山东镇的消息,有的时候百姓故意告诉侦骑一些假的消息。让这些侦骑跑断了马腿。如果侦骑人数少的话。往往会受到袭击,这几天已经有数十名侦骑没有了下落。估计已经捐躯报国。而鞑子地一举一动都被百姓通知给了山东镇,山东镇在松山、杏山一带游刃有余,和鞑子玩起了藏猫猫。一时间,“仁”字营成了皇太极的心腹大患。



经过几天的讨论,皇太极和手下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那就是海上控制权被山东镇牢牢的抓在了手中,有了海上的接应,“仁”字营完全可以再给鞑子来个突袭,不过鞑子的水师力量实在是太弱,根本就不是山东镇地对手,皇太极最后还是决定让停泊在金州卫附近的水师出动,寻找山东镇水师的下落,争取夺回来海上控制权。



停泊在金州卫的水师足足有一百多艘船,不过大多数都是普通渔船改编而来的,要是让这些船运送一些粮草或者运送一些兵士还游刃有余,但是要让他们争夺海上控制权,就有些为难他们了。当金州卫的水师接到皇太极的圣旨后,虽然满腹怨言,但是不敢违抗命令,只好扬帆出海,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山东镇水师的下落。



“暗”字营的人早就密切注视着金州卫水师的动静,因此金州卫水师刚刚扬帆出海,消息就传了出来,“暗”字营配备了一些小船,虽然速度赶不上鞑子水师地船,但好在他们知道水师地确切位置,因此提前一步将金州卫水师出海的消息传给了张颜麟和张发仁。



张颜麟和张发仁听说鞑子水师出动,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鞑子地水师和山东镇水师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张颜麟和张发仁只派出了十艘船在海上迎接鞑子的水师。



鞑子的水师一百多条船,一千五百人的水师官军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了近半个月时间,终于与山东镇水师派出去的十条战船遭遇,山东镇水师的主将是名游击将军,曾经下过南洋,经验非常丰富,而且鞑子的船在山东镇水师面前就如同蚂蚁见到了大象一般。



游击将军南文勇看到这些小船,鼻子不由轻呲了一下,也没有使用大炮,指挥十艘大船朝着鞑子水师冲了过去。鞑子水师兵士使用的不过是火箭,也有些大明过时的火铳,但是面对十艘庞然大物,除了望洋兴叹之外还能做什么。



山东镇水师在鞑子水师之中横冲直撞,将鞑子水师的阵型就冲了个七零八落,足足有二十多艘鞑子的船被山东镇水师撞翻。山东镇水兵装备的都是遂发枪,在大船上居高临下射击,杀伤也很大。不到半个时辰,鞑子水师完全溃败,一百多条船损失了将近三十艘,兵士损失更是高达六百多近七百的样子。鞑子水师主将看到形势不好,只好下令撤退。



南文勇看到鞑子水师撤退,也没有追击,而是将十艘船一字排开,打开船上的护板,露出黑洞洞的九磅炮炮管。在南文勇令旗指挥下,十艘大船一起开炮,炮火连天,在海上掀起一阵阵巨*,鞑子水师又遭遇了重创,又损失了近三十艘战船逃离了战场。



这一战山东镇水师击沉五十六艘鞑子的战船,击伤三十多艘,击毙鞑子水师兵士一千多人,而山东镇水师只不过伤了十多人,死了七八个水手,船只没有任何损伤,只是被对方的火箭烧毁了两个船的船帆而已,可以说是一场完胜。鞑子水师经此一役,损失大半,龟缩金州卫不敢再出港一步。



皇太极接到消息后,不由大发雷霆,虽然他觉得自己的水师比不上山东镇的水师,但是却没有想到竟然有如此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