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357章

汉骑-第357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体仁刚接过奏章,双手一愣,双目中露出异样来,沉思了半响,这才打开奏章,看了几行之后,顿时面色大变,双目转动,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怎么,是不是李信又提了什么要求?”崇祯皇帝阴沉沉的说道。他上次摆了李信一道,并没有成功,李信摆了他一道,让他损失惨重。这让他心中很不好受,若非因为朝廷内部的叛乱让崇祯皇帝分身乏术的话,崇祯皇帝或许早就兴兵进攻李信了。

“李信想从杀胡口入关,经过山西,先剿灭山西的叛逆,然后再进攻中原。”温体仁斟酌了一下用词,这才轻轻的说道。

“从杀胡口入关?”崇祯皇帝看了温体仁和王承恩一眼,说道:“李信要是入关的话,必须是从杀胡口走吗?”崇祯皇帝可是知道,在前朝,杀胡口这个地方一向都是中原防御草原的重要关隘。

“杀胡口距离李信的云中是要近了许多。”温体仁赶紧说道:“他要是从杀胡口进关也是说的过去的。只是微臣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崇祯皇帝不屑的说道:“难道他想占据杀胡口不成?或者他要占据大同?”

“占据倒是不敢,只是李信认为他的粮草转运困难,所以想将粮草囤积在杀胡口,派一部分人守护杀胡口,好方便他的粮草转运。”温体仁这是斟酌着用词,很委婉的将李信的办法说了出来。

“那不是叫占据叫什么?”崇祯皇帝闻言一愣,最后冷笑道:“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吧!”崇祯皇帝也不是傻子,他冷冷的望着温体仁,虽然温体仁说的比较委婉,但崇祯皇帝还是很清楚李信的打算,就是要借杀胡口。杀胡口乃是关外和中原最重要的通道,在这个地方,草原民族大部分都是从杀胡口杀入中原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地方才叫做“杀胡口”。一旦让李信占据杀胡口,他就可以随时攻打大同等地。

“李信恐怕还没有这个胆子,大同兵马十几万人,天下精锐都是出自大同,就算李信占据了杀胡口,但是出了杀胡口之后,还有左云、右玉两县,当年的蒙古诸族也曾经进攻大同,还不是在两县城下吃了大亏。”温体仁满不在乎的说道:“山西乃是表里河山,易守难攻,大同更是有无数精兵,想要进攻大同,李信除非拿出十万精锐来。臣估算过李信虽然有不少军队,可是他最起码要留下大部分军队坐镇草原,否则的话,就算他的兵马再怎么强壮,可是失去了草原,就等于失去了根基。李信此人是不会这么蠢的,他能动用的也不过三万到五万的兵力来平定中原叛乱,若是兵马多了,建奴就不会让李信好过的,臣以为李信就算是再怎么厉害,也不是大同精兵的对手,大同守将姜襄乃是将门之后,曹文昭现在也太远,左都督王朴作战极为勇猛,有这三员大将坐镇山西,想来也没什么关系。”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过了片刻,就见内阁大臣王应熊、吴宗达等人都来到大殿之中,崇祯让众人看了李信的奏章。

“皇上,臣以为李信此举是意在沛公,臣担心的是他要的是大同。”说话的是王应熊,此人也是懂得一点韬略,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面的问题。

“大同有不少的兵马,城高池深,想要进攻大同,恐怕没那么简单吧!”这次说话的是吴宗达。吴宗达字上于,号青门。江苏武进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崇祯三年与温体仁一起入阁为辅政大臣,为人正直,一时难展才华。他处事果断,宽严适度,关心他人。有言官得罪特旨都求助宗达,他总是与人为善,酌情相助。因此,深受朝臣、言官的爱戴和尊重。这一点与温体仁相差很大。

不过此人在民间名声并不好,这也归功于温体仁和东林党人,温体仁和东林党人是生死对头,温体仁上台之后,就开始打压东林党人,偏偏吴宗达和温体仁个人关系比较好,所以和温体仁一起入阁之后,东林党人就对以温体仁为首的内阁进行诋毁。

“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温)”。这首民谣以姓氏和籍贯为影射,“乌归”即乌龟,指得是乌程籍的首辅温体仁;“王巴”即王八,指的是内阁辅臣四川巴县人王应熊;“篾片”的意思是那些陪人念书、下棋、画画等帮闲的人,类似于现在的三陪,这里用来指另一位内阁辅臣吴宗达。这就是东林党人的过分之处。

“杀胡口乃是军事重地,不能交给李信。”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在大殿里走了几步,说道:“杀胡口那个地方朕是知道的,是我大明的边关重镇,岂能交给征北军,这送出去容易,可是要回来,恐怕就很难了。难道等剿灭了高迎祥、张献忠等人之后,朕还要向李信讨回杀胡口不成?”

“可是李信说的也是有点道理的。”吴宗达迟疑了片刻方说道:“他的根基在草原,朝廷征用他的兵马,却不给粮草,一切都是要他自己筹备,从草原到中原,千里迢迢,运送粮草极为不方便。他也只能将粮草囤积在杀胡口,或者张家口等等边关要地,然后征用民夫,进行转运。”

“他可以将粮草运到杀胡口,或者是张家口一带,然后由朝廷帮助其转运就是了。这其中若是有损耗,则是由朝廷来贴补就是了。”崇祯想也不想的说道。

温体仁等人相互望了一眼,看出了其中的苦涩。粮草是什么东西,众人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也知道这里面的一些事情。粮草是一只军队的命脉,谁掌握了粮草就等于掌握了一只军队,李信是什么人,是一个军事大家,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当初因为洪承畴的缘故,李信无奈之下,只得领军杀入北京城,来就食。这个时候,崇祯想要让李信交给朝廷来掌握,甚至可以说,让杀胡口或者是张家口来掌握,无论是镇守张家口的杨嗣昌也好,或者是大同的姜襄也好,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李信送了十万石粮草,恐怕能到他手的不过五万石而已。就算是全数送到,这些粮食什么时候送,每次送多少等等,这些都是不能掌握在李信手,李信又岂会答应。崇祯也只是异想天开而已。

“皇上,李信桀骜不驯,恐怕是不会答应的。”王应熊想了想,还是很委婉的说道。他不能说崇祯天真,只能说李信多疑。

实际上,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也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王应熊话音一落,也点了点头,说道:“那该如何是好?不让他入关?恐怕李信求之不得吧!”

“皇上,何不让姜襄来决定呢?”温体仁忽然说道。

“姜襄?此人如何?”崇祯皇帝面色一动,有些好奇的望着温体仁,他不明白自己都搞不定的事情,一个小小的大同总兵能做到呢?

“大同虽然有精兵无数,可是粮草缺乏,李信若是将粮草囤积在杀胡口,这些粮草最终还是落在姜襄手中。”温体仁老奸巨猾,笑眯眯的说道:“皇上可以下圣旨,关于征北军之事,可以让姜襄酌情办理就是了。”

“温大人,姜襄此人下官倒是知道一些,此人骄傲自大,做一方大将尚且要小心翼翼,这让他主管此人,恐怕会让征北军和大同军有些冲突啊!”吴宗达有些担心的说道:“皇上,老臣以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征北军入中原平乱,现在征北军掌控草原,宣大精兵驻守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抽调一些兵马,足以形成一支大军了。”王应熊等人双眼一亮,只有温体仁默默的摇摇头。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头,认真的思索起来,实际上,吴宗达的这个主意,他也想过了。只是他想来想去,还是不大相信李信。更重要的是他在心里还藏着一份心思,就是利用中原的叛军来不断的消耗李信的力量,等叛军平定之后,在宣大的二十多万精兵能够迅速北上草原,尤其是大同一带的兵马,能够迅速的通过杀胡口,攻入云中。

第409章密议

温体仁皱了皱眉头,他了解崇祯这个人,生性多疑又刚愎自用,他还隐隐的猜到崇祯皇帝之所以要调李信的军队进入中原剿匪,并非是倚重李信,而是为了削弱李信的力量,李信就算是再怎么厉害,在剿匪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损伤的,可以想象的到,崇祯皇帝是不会允许李信在中原招兵买马的,也不会允许李信的兵马停下来,肯定会不停的进攻,不停的剿灭高迎祥和张献忠等叛逆,准备是借这些人的手来削弱李信。而在宣大一带的精兵,恐怕也是为了对付李信的。毕竟在整个大明朝,能与李信的兵马相抗衡的也只有宣大一带的兵马和关宁铁骑了,正是如同崇祯皇帝刚才所说的那样,大同的兵马距离云中是最近的,只要李信的势力削弱到最低的时候,李信远在中原,而大同的精兵可以轻松的占据云中,一举切断李信与云中的联系。

只是这种事情无疑就是有损君王风范,不能为外人道也!温体仁可以隐隐的猜到崇祯的心思,也同样是不能说出来。

“皇上,臣以为姜瓖久镇大同,熟知大同的山川地理,让他在那里或许知道如何安置征北军的粮草,这征北军的粮草并不一定非要放在杀胡口。”温体仁眼珠转动,忽然笑呵呵的说道。

崇祯听了之后,顿时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先生说的有道理,既然如此,就将此事交给姜瓖处理,相信他一定会安置好征北军的粮草。”

“那征北军从杀胡口进入中原之事?皇上是答应了?”王应熊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只要李信能将粮草交给姜瓖安置,并且姜瓖保证征北军粮草供应,李信可以通过杀胡口入关。”崇祯皇帝想了想说道。

“皇上圣明。”温体仁听了之后,顿时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他知道崇祯的意思。虽然崇祯皇帝说的好听,但是实际上,却是将事情都交给了姜瓖处置,所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朝廷身上,而是在姜瓖身上。温体仁也相信,姜瓖肯定会做出让朝廷满意的决定来。

“皇上,臣就担心辽国公会不会答应。”吴宗达看了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一眼,心中却是暗叹了一声,这君臣二人算计李信,看上去是一帆风顺,但是却没有想过李信会不会答应。他看的出来,虽然表面上崇祯皇帝好像是答应了李信的要求,让李信在大同附近选择一个地方作为囤积粮草的地方,但是却没有答应李信驻军,而且这些粮草交给姜瓖主管,且不说,这个姜瓖会不会私吞了这些粮草是两说,就是在李信指挥作战的时候,能不能按时将粮草送到李信军中更是不确定的事情。吴宗达正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可是并不是代表着他愚蠢,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在温体仁这个官场小人手中救出那么多的文官来。

“他不得不答应。”崇祯皇帝听了之后,面色一愣,很快就冷笑道:“他若是不答应就是谋反,朕宁可让宣大兵马抽调出一部分来,也不想让李信的兵马入关。朕宁可让宣大兵马集中起来,先夺取云中,也不会让李信兵马占据太原。哼哼!他想要杀胡口?他想做什么?”

众人听了也都不敢说话,崇祯刚愎自用的一面再次爆发出来,他不信任臣子,同样也讨厌臣子们的背叛,他知道李信与其他臣子不同,但是他更加相信,李信是不会反叛的,顶多就是桀骜不驯而已,却不知道兔子逼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李信从来就没有向崇祯表示过忠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