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745章

越战的血-第745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忝钦庵痔襞闲卸绻⑸裁赐环⒆纯龅幕啊D忝怯Ω每悸堑胶蠊 

    闻言我不由与身旁的教导员面面相觑……我们不明白的是,这明明是他们先发起的挑畔行为。我们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这些家伙怎么就能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这样一番话?!

    其实这应该说是我们接触的类似这样的交流较少,所以想法可以说比较幼稚,要知道国与国之间就只有赤祼祼的利益,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多无耻的话都会说得出来的。就比如现代,美国就算在斯诺登的爆料之下还有脸指责中国对其进行网络攻击……

    “印度人!”接过通讯员递上来的小喇叭后,我就朝对面喊道:“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简单的说,就是你们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不仅这样我们还会十倍、百倍奉还。所以事情其实很简单,我们奉劝你们,在做出任务举动之前,都想想中国人也许会十倍、百倍的还给你们!”

    “说的好!”教导员不住的点着头。

    我这番话的意图很明显,其用意不仅仅是指刚才那件事,更是让印度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对中国发动战争,发动之后是否有办法抵挡得住中**队十倍、百倍的回应。

    我没有再说什么,把话筒往身边一递,就再也不理会那些印度人自顾自的回身走进指挥部了。

    之所以不想再说下去,是因为我觉得像这类完全不顾事实的交谈或者说交流除了浪费口水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可以的话,我更想用枪声来回答他们。

    后来我才知道今天这样的交流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是因为中印文化的不同。

    中国的文化,是打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开始受礼、义、廉、耻的教育,而印度嘛……他们总是习惯于把过错推给别人,比如印度政府官员就说女人之所以被强奸那是因为她们穿着暴露。(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对峙(四)
    “杨营长!”随后伍师长给我打了个电话:“听说你们出了点状况,一名战士把印军军官的帽子给打掉了。”

    “是!”我回答:“不过这是个意外,而且是印军挑畔在先。”

    “杨营长!”伍师长语气里有些紧张的说道:“也许你们是刚到青藏高原来,不明白这边境一带的紧张状况,又或者是你们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习惯了,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眼里。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现在两国关系本来就十分紧张,任何事都有可能会成为爆发战争的导火索,所以我不认为你这么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我知道伍师长已经对我相当客气了,我想这应该是因为我是合成营营长的原因,否则早就是一通批评下来了。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要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报告师长!”我回答道:“我认为只有不害怕战争甚至是做好战争的准备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其原因很简单,战争是双方的,并不是一方一味的退让就可以让对方满足的,62年的那场战争就是个明证,我们的退让只会让印军以为我们怕了他们,而最终使我们不得不发起一场自卫反击战夺回原本就属于我们的领土。”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应道:“你说的也许是对的,这也有可能是上级派你们来这里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不过……还是谨慎点好!”

    “是!”我应了声。

    挂上电话的时候我就在想,伍师长最后一句话可谓意味深长。他说的有道理,张司令之所以派我们合成营到这边境来不仅是因为我们是目前唯一一支能够熟练的使用空地协同的特种部队,更是因为我们强悍的作战风格。

    这倒不是说驻藏的319师作战不够顽强,只不过因为他们驻守边境与印军的接触的时间太久了,现在又因为我国身受越南与苏联两个方面的压力所以不敢轻开战端。于是在边境一带与印军的暗中较量或是心理上往往就会处于弱势。

    很明显的是,边境需要一种力量上的平衡,我方一弱印军自然就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有了乘机占便宜的想法。

    合成营的优势就在于……我们从来就没有低过头,就算现在面对印度不能开枪也有一种其它部队所没有的居高临下俯视印军的心理。这也正是平衡边境力量或者说是震摄印军所需要的。

    经过“打帽子”事件后,印军虽然还对我们不服气……就像之前所说的,印度人天生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在失败之后绝大多数都不会在自身身上寻找问题,其军官只是把这次我军狙击手优异的表现说成是“中**队拥有更先进的狙击步枪”以及“更好的运气”,甚至后来我还听到这样的说法,就是印度人还满不在乎的说“那只是练练枪法而已,如果是在真实的战场。在有炮弹、子弹及生命威胁的情况下,中国人就不可能打得这么准了。”

    听到这话我就不由觉得好笑,在真实的战场上我们的确会受到一些干扰,但问题是印军就不会受到干扰?甚至很明显的一点是,我军是百战精兵,而印军几乎没有人参加过实战,要是真发生了战争,他们受到的干扰很明显会比我们多得多。

    这其中有一点他们倒真说对了,那就是我们手里的svd狙击步枪的确比印军手里的l42狙击步枪要好一些,但印军就完全忽略了我军与目标的距离更远、角度比更差。而且第二轮我们打的还是胸靶的杆子。

    从这一点也不难发现印度人的性格,那就是他们大多时候会自动忽视对自己言论不利的一些东西,只盯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并将其放大。

    在他们向上级报告时就更为夸张。我情报人员截获的消息是这样的:“虽然中国人拥有比我们更好的装备、更有利的地形,但是我军还是凭借着优良的素质及不屈的意志战胜了中**队,让他们在射击比赛中落了下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军的素质在中**队之上,而且差距不是一点点!”

    在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和教导员不由面面相觑,我们有些无法想像印度鬼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最后只能归结于两国的文化或是习惯不同吧……我们中国人是没办法理解他们的做法的。

    或者,印度军官这是希望得到上级的赞赏和嘉奖吧。但这可是关系到国与国之间是否爆发战争的问题,这也太儿戏了点。

    印度鬼子这么报告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原本“打帽子”事件很有可能会引起一次政治事件并继续发酵。但印度鬼子不把这“丑事”往上报也就不存在这种危险了。

    坏处就是……我们还想利用这事来让印度高层认识到印军与我们中**队之间的实力上的差距呢,被他们这么一报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也就是使印度高层自信满满以为能轻易打败中**队了。

    “怎么办?”李参谋面对这种情况也有点束手无策了:“要不要……通过宣传手段让其它方向的印军知道真相?!”

    “没用的。”我摇了摇头:“他们完全可以解释为,这是中**人不服输或是不服气而编织出的一套谎言,其它印度军队很快也会接受这种说法。”

    李参谋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他与印度军队接触的时间也不短,知道印度人的性格就是这样。

    这种性格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

    说好吧,有许多问题都会被他们自己习惯性的忽略,忽略之后就得不到解决,于是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不到解决。

    说不好吧……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一种乐观,或者说是一种自我麻痹,这使得印度人就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是面临很大的危机,他们也能做到“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一片混乱但印度人的幸福感却很高的原因之一。

    这就让我想起现代时美军对印度山地部队进行指导作战时对他们的评语:印度军人都天生感觉良好,尽管他们在掌握特种山地作战技巧和战术配合方面相当愚笨,却始终自以为是,他们操着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英语和教官争辩,这就造成新的问题——印度人经常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曲解原意。

    最后美国教官甚至不屑地说,“与其用这样的兵和中**队对抗,还不如主动(和中国)搞好关系算了。

    当然,这事是发生在现代,也就是美国重返亚太利用印度制衡中国的现代。

    这时代,美国与我们还是盟友,所以美国绝不希望印度在这时候与我们挑起战争。

    看到这消息后就让我大伤脑筋了,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面前这支印军所有的威摄行动都不起作用……原因很简单,就算我们把面前这支印军吓得半死,他们转个身就可以向上级汇报他们再一次取得了胜利,也就是说这种威摄根本就传不到印度军方的高层。

    从这一点来说,这些印度鬼子还真是打了一次胜仗,因为他们用他们的无耻使我们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在战略上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我把这个问题推给了伍师长……这也就是一个营长的好处,决策上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推给上级,咱们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了嘛。

    但是伍师长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他只下达了一个命令:“构筑工事静观其变”。

    看来也只能这样走一步算一步了……

    于是黑鹰直升机就频繁的在哨所、基地及山下仓库之间来回奔波,不断的将各种材料及补给运上高原的基地及我们的哨所。

    话说直升机这玩意还真是好东西,很快我们哨所就有了规模,不但建起了各种战壕、交通壕和瞭望塔,还建起了用于生活的宿舍,制高点上还架起了几挺高射机枪及小口径防空炮……很明显的,这是用于威摄印军方面米26的。

    后来我才知道黑鹰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它们这段时间来回跑运输,一个月之内就完成了青藏高原上一年的运输补给量。

    在听到这个数字时我也不由大感意外,虽说黑鹰的运输要比汽车方便得多,但也没想到到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二十四架黑鹰一个月就能完成一年的运输量。

    但听李参谋说起这青藏公路才知道原因:这条公路全长将近两千公里,要翻越九座大雪山,跨越一百多条河流,途经五百多公里的地震活动区、雷暴区和千年“永冻层”,再加上气压及氧气浓度的问题,汽车载重大幅减少,而汽车在途中本身又需要耗油,所以来回跑一趟实际能运输的补给是少之又少。在运输途中还会出现不少危险,半个世纪以来已有780多名官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冻土之中。

    直升机在这方面的问题就少得多了,这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对直升机来说大多就是一个爬升高度的问题,运输时间短且载重量也大,于是一个月就能完成以往一年的运输任务。(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对峙(五)
    这就使得我们合成营的直升机部队成为这青藏高原上最受欢迎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