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418章

乱明-第418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我们的陆上兵力包含虎啸等十一个军团,外加骠骑军、龙武军和金吾军三个军,山西沁水,还有周世亮的两三千人马,还没有番号。我的想法就是,以后骠骑军、龙武军和金吾军,包括周世亮的人马,均要扩充为军团。至少十个军团下面,下辖两到三个步兵军,以及一个骑兵军,总兵力大约在四五十万左右。”

张道涵倒吸了一口凉气,十五个军团,至少有十个骑兵军,所需战马,至少在二十万匹以上,这到底需要多么雄厚的财力才能支撑?

张道涵如此,朱之瑜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周望和陆世明也被林纯鸿的雄心惊得目瞪口呆。

“都督,即便我们将辽东半岛全部变为养马场,也无法满足二十万匹战马的需求!”

周望率先质疑道。

林纯鸿点头道:“的确如此。不过,既然是战马之略嘛,首先就得提出个目标。当初我们在清江打转时,如何会想得到荆州军纵横四海,远至西洋万里之外?”

朱之瑜合拢了嘴巴,问道:“骑兵占三分之一强,是不是有点多了?再说,我们完全可以靠增加步兵数量来弥补骑兵的不足嘛!”

林纯鸿摇头道:“一点也不多。无论是对阵张献忠,高迎祥,还是这次与鞑子骑兵硬碰硬,无不证明一个事实:以步兵为基,以骑兵为翼,作战效率最高,换句话说,就是最节省兵力。”

“在我们荆州军中,最基本的战术单位就是营,所有的战术,均围绕着营来制定。而战略单位呢?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军团,实质上,我们的军团还远未达到战略上的要求。就拿目前来说,也就东南军和中原军达到了战略层次,这对兵力是极大的浪费。原因何在?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骑兵不足。”

“东南军中,并未编入**骑兵,主要是考虑东南军主要活动于水网密布的地区,能够依托水师进行机动、转移。东南军现在分驻湖州、扬州和安庆,也就是说三个军团分别负责三个不同的战略方向,算是勉勉强强达到了战略上的要求。”

“反观中原军,却只能负责一个战略方向,其中缘由,我不说大家也明白。”

周望无不所感,叹道:“若真的让每个军团下辖一个骑兵师,雷霆之战时,恐怕只需要三个军团,六七万兵力,就足以让鞑子全军覆没。而我们足足动用了十五万兵力,外加长江水师……哎……作战效率不可同日而语啊……”

林纯鸿道:“雷霆之战,鞑子吃亏在骄横自大,对荆州军不了解,方给了我们从容调兵的机会。如果皇太极不是太蠢,以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机会了。我估计,鞑子今后最主要的作战方法就是数股骑兵同时大范围机动,寻找战机,一举击溃我军。就从这点而言,我们的骑兵规模也非得扩充至十万!”

张道涵和朱之瑜默然,心里皆冒出一个想法: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林纯鸿见张道涵和朱之瑜大感为难,慨然道:“虽然难上加难,但我们一定要做到!历史上,汉民族差点亡国灭种,文明差点毁灭,无不是游牧民族入侵。只要我们能继续抵抗住游牧民族一百年,我相信,游牧民族将永远被扔入历史的垃圾堆。这不是因为我个人好大喜功,也不是为了铸就荆州这个新兴团体,而是为了大汉民族的未来!”

“子孙后代,会记住我们今天的功绩的!”

这话让四人热血沸腾。不过四人长期手握大权,都不是冲动之辈,稍稍激动片刻,便冷静下来。

周望道:“缺战马的根源,在于缺养马之地。自景泰末年,蒙古孛来率众进入河套,大明逐步失去了河套马产地。嘉靖年间,夏言畅言负套,却因此被严嵩构陷,最终丢了性命。后来努尔哈赤作乱,大明又丢掉了辽东这块最后的养马之地。辽东的鞑子不可猝图,难道都督想打河套的主意?”

林纯鸿道:“远期看,河套必须控在手中。不过咱们现在怎么可能越过河南、陕西,转而去图谋河套?”

“这……”

林纯鸿接着说道:“既然战马关系到大汉民族的未来,我们须制定详细可行之方略。我认为,战马之略,可分为近、中、远三期目标。”

“近期目标,即让我们的人马能够直接接触蒙古诸部,通过贸易,获取战马,弥补我们战马数量的不足,”

“中期目标,可以将河套平原和辽东半岛。辽东半岛自不必说,待将江南纳入彀中后,自然会筑盖州城,到了那时,若皇太极识相,最好的选择就大踏步后退,与荆州军来一场大规模的骑兵对决,若其昏庸,那么盖州足以成为埋葬女真勇士的坟墓!”

“至于河套,现在控于蒙古人手中。蒙古式微,内部部落众多,又被女真压制,复套不难,难在掌握关中,一旦我们掌握关中,就可以将复套提上议事日程。”

“远期目标,自然是掌控整个辽东乃至漠南蒙古,让两地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和骑士!”

当林纯鸿说起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时,张道涵等四人无不侧耳倾听,惟恐漏掉一个字,但是说到远期目标,四人则长舒了一口气,呈松懈状。

显然,四人觉得远期目标过于遥远,现在不想也罢。或者说,他们认为林纯鸿压根就是为了好听,才分为什么近、中、远目标。

四人皆认为,都已经把女真鞑子打败,还需要考虑什么远期目标?

哪想到,林纯鸿正色道:“莫以为将女真鞑子逐入深山老林,就可以懈怠。从辽东至漠西,上万里沙漠草原上,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皆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部落迅速崛起,然后迅速衰弱,紧接着,另外一个部落又迅速崛起。建州女真衰弱了,没准海西女真就崛起了,难保蒙古一族中,又出现一个铁木真似的人物,将蒙古统一。若真如此,那将是大汉民族的灾难!事涉大汉民族的未来,我们的谋划,容不得丝毫疏忽!”

四人皆悚然动容,言道:“都督所言,我们都赞同。只是细节之处,还需进一步完善。”

林纯鸿点了点头,手指陆世明道:“战马之略,涉及财政、人员培训、发展兽医等等方面,陆总管这边费点心,负责完善。”

陆世明欣然应命。

方略已定,议题又回到了济尔哈朗斩断荆州战马来源一事上。

按照林纯鸿刚才所说的战马近期之略,济尔哈朗显然已经成了荆州方面的拦路虎,必然会采取强硬的应对措施。

周望考虑到林纯鸿刚才说要让荆州军与蒙古诸部直接接触,心里一动,问道:“难道都督想派兵进驻宣大一线?”

林纯鸿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不从济尔哈朗的身上割下一块肉来,我心里不舒服!”

朱之瑜惊问道:“孙传庭执着、固执,如何会允许我们派遣军队进驻宣大?”

林纯鸿冷笑道:“他会求我们的!岂不闻大同兵变?”

说完,林纯鸿从沙盘上将骠骑军从京师附近挪往了朔州。

四人恍然大悟:相比较骠骑军游弋在京师附近,朱由检恐怕更愿意让骠骑军滚到宣大去!

恐怕,这才是荆州军能够进驻宣大的最主要原因。

朱之瑜和陆世明想得更为深远,用惊异的目光瞅着林纯鸿:骠骑军留在京师,怎么看都像是为今日入驻宣大做准备,都督之深谋远虑,诚为可惧也!

第五百六十一章战马(五)

且说孙传庭在大同度日如年,日夜期盼朝廷紧急调集钱粮。

这一等,就是十数日,孙传庭越来越焦虑。更让他上火的是,他居然听到了林纯鸿准备调集重兵迎击济尔哈朗的传言。

孙传庭早就对林纯鸿控制舆论的本事心知肚明,知晓林纯鸿不仅有遍布荆州和江南的报馆,而且还有无孔不入的奸细。这帮奸细从事打探消息,制造、传播谣言,为林纯鸿的利益服务。

也就是说,这股传言不是空穴来风,很可能是林纯鸿有意为之!

林纯鸿想派兵入驻宣大?

“诚为可笑也!汝欺朝中无人?”

孙传庭觉得此事非常可笑。他相信,杨嗣昌不至于这么傻,将京师北边的屏障拱手交给林纯鸿。

孙传庭摇了摇头,将此事放在一边,又上了一份奏折,极言宣大内部不稳,急需钱粮安抚。

孙传庭还未等到朝廷的答复,却迎来了一名布衣。此名布衣自称黄渤,携重礼前来拜访。

“一介布衣,到底有何事?”孙传庭接任宣大总督时间不长,还未理顺周边关系,更不知晓黄渤在宣大商路中扮演什么角色,一时疑惑之下,令黄渤进来。

“荆州黄渤拜见督师大人!”

一听到荆州,孙传庭心里没来由地一阵烦躁,问道:“你是何人,找本督有何事?”

黄渤很爽快,并不隐瞒自己的身份:“鄙人奉江陵侯之命,管理宣大边贸一事。自济尔哈朗重兵云集宣大外围以来,商路断绝,鄙人难以向江陵侯交差,只好前来与督师大人共谋驱逐济尔哈朗、恢复商路之计!”

孙传庭怔怔地瞅着黄渤半晌,忽然冷笑道:“好大的口气!你充其量就是林纯鸿的狗腿子罢了,有何资格与本督共商大计?说吧,江陵侯要你传什么话?”

孙传庭笃定黄渤接到了林纯鸿的命令,这点属实,黄渤无法否认,也不准备否认。只是,孙传庭摆出一副高高居上的架势,让黄渤心里颇为不爽,当即冷声道:“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大的口气。有些夸夸其谈之辈,口气大得很,却只能坐而困之,无一策退敌、安民!”

黄渤此举,无异于与孙传庭对骂。也难怪黄渤有这样的胆气,这些年,荆州的商人一个个被惯出了坏脾气,仗着林纯鸿护短,视大明各地官员若无物,更别谈黄渤是主管一方、为林纯鸿所倚重的重将。

孙传庭大怒,霍地站起身来,喝道:“汝想试试本督的刀锋利否?”

黄渤傲然道:“督师大人乃朝廷重臣,虽坐镇一方,又有何权力斩下鄙人的头颅?”

孙传庭气急反笑:“藐视朝臣,枷号汝十日,如何?”

黄渤冷声道:“枷号鄙人无妨,打荆州的脸也无妨!只是督师大**不远矣!外无退敌之策,内无抚军之略,鄙人担心,枷还未从鄙人的脖子上拿下,督师大人就被下了诏狱!督师大人一人有牢狱之灾,自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可怜我边民数十万皆受鞑子欺辱!”

牢狱之灾?孙传庭吃了一惊,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若宣大再来一次如大同般的兵变,恐怕神仙也救不了他!

不过,孙传庭乃性坚之辈,何惧诏狱?大声怒斥道:“朝廷大事,何时轮到你一介草民置言?”

说完,孙传庭正准备下令将黄渤押入大牢,哪想到黄渤突然大叫道:“骠骑军不日将入驻宣大,难道督师大人也要视而不见?难道督师大人固执至斯,真要置数十万边民性命于不顾?”

孙传庭大惊失色,问道:“你说什么?骠骑军要进驻宣大?”

黄渤低头颔首而不言。

孙传庭也不再问,细细思索片刻,大呼一声:“糊涂!”

黄渤也不知孙传庭骂谁糊涂,是江陵侯,还是杨嗣昌,还是朱由检?恐怕十有**在骂朱由检吧?黄渤逐步跨入荆州高层,知道朱由检倾向于调集骠骑军入驻宣大,而遭到了杨嗣昌的强烈反对。

且听孙传庭骂完之后,怔怔半晌,忽然对黄渤说道:“为了战马,江陵侯可谓处心积虑!”

言毕,孙传庭长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不让荆州获得战马,又济得何事?你说吧,你有何策能解宣大之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