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32章

乱明-第32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走上正轨,一切汇报、报表和请示文书都有固定的格式,俨然一个小zhengfu,这些都是李崇德的功劳,按照李崇德的说法,万事都有章法,按章行事可以避免混乱和疏忽。郭铭彦要请示,当然得行文给林纯鸿,这也间接的导致识字的人在林氏集团里享有天然优势。

但这个建议被林纯鸿拒绝了,林纯鸿的理由就是,如果停止收购木材,将导致土人没有钱购买他们贩运过来的货物,损失大于所得,得不偿失。郭铭彦对不收购木材会影响其他生意有点想不通,但还是严格执行了林纯鸿的命令,继续收购土人手中的木材。

“大人,冉之焕千户说今年的首付银子还没有送到,要大人尽快准备!”

“嗯,知道了,接着说!”

“荆州府行文至枝江县,说大人崇祯二年考绩为优。”

“嗯。”

“转运总管张兆说货物转运老出现问题,急需一人帮他统筹!”

“哦?接着说!”

“荆州货栈的批文还没有下来,荆州府的答复是那块地已经被惠王府购买了!”

小戴子汇报到此处,嘎然而止,因为林纯鸿已经示意暂停。

林纯鸿面上充满了嘲讽与不屑,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对小戴子说道:“惠王在扩大战场……”

小戴子快言快语,不假思索,立即道:“惠王想使绊子,我们也使绊子,不如让张兆劫了他们的木材,不就什么事都没了?”

林纯鸿微笑着摇了摇头,吩咐道:“你马上派人将张兆、郑天成和王义(王二)叫来,我有要事吩咐。”

小戴子答应一声,随即躬身退出。

林纯鸿早就考虑过利用控制长江航道的优势,直接从根上打击惠王势力,但想来想去,觉得劫掠将引起荆州府乃至朝廷的关注,很可能得不偿失。更关键的是,目前惠王大体上还算克制,所有竞争大体上限制在商业范围内,林纯鸿准备与惠王打一场堂堂正正的商业之战,借此来检验整个林氏集团的抗压能力。

如果到时候真扛不住了,采取点非常手段也无可厚非。劫掠惠王木材,要作为最后的手段。

※※※※

给林纯鸿算账的不仅仅是李承宗,宜都县城里,付家和和滕余浩也在算这笔账。滕余浩是林纯鸿手下伐木队长之一,一向心高气傲、自持甚高。当林纯鸿将清江伐木的事情交给郭铭彦后,就有点不服从郭铭彦的管理,被郭铭彦敲打过多次。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付家和,便和付家和来往亲密。

“滕队长现在每月能拿到多少银子?”付家和对林纯鸿的事情非常关心,现在有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滕余浩有点脸红,据实回道:“二十多两银子!”

“哈哈,才二十多两,按照滕队长的贡献,每月二百两都不为多。”付家和笑道。

滕余浩的脸更红了,他是个追求享受的人,向来发放的工钱都挥霍一空,口袋里总是缺钱。每次和付家和出来吃喝玩乐,都是付家和掏银子,让滕余浩心里更是愤愤不平。

“我是可惜滕队长这样人才。像你,放在那里挣不到钱,窝在这个山沟子里才每月二十多两银子,可见这林纯鸿对人刻薄,不能慧眼识英才。”付家和说道。

这话说到了滕余浩的心里,本来他就认为自己强过郭铭彦,便把屈居于郭铭彦之下的过错全推给了林纯鸿,认为林纯鸿识人不明。他小心的说道:“奈何林纯鸿将我从泥腿子带出来,对我有恩,只好先干着了。”

付家和对此呲之以鼻,说道:“所谓天下英才择良木而栖之,我和陈老板目前就缺滕队长这样的人才!”

这话让滕余浩心动不已,一双手也不由自主在桌上敲打着。付家和察言观se,心知滕余浩已经入巷,接着说道:“现在林纯鸿已经停止售卖木材了,他的实力哪里赶得上陈老板,陈老板可是惠王府的座上宾。估计不出三个月,林纯鸿就完蛋了。”

对这个判断,滕余浩信之不疑,他也知道林纯鸿现在遇到了困难,但他还在掩饰自己的心思,说道:“林老板可能会亏点,完蛋可能还不至于吧?”

付家和对这个说法更加蔑视,说道:“我来问你,林纯鸿一个月给他工人发放多少工钱?”

“加上货栈和船上的人,大约每月七千两左右。”滕余浩回道。他根本没有想到付家和不可能知道这些数字,完全被付家和引入彀中,不假思索的将林纯鸿的底泄露出来。

“购买土蛮子的木头,每月多少银子?”

“大约四千两左右。”

“据说还有护卫队,每月花多少银子?”

“大约是五千两左右。”

“哈哈,这就有一万六千两银子,你想想,林纯鸿手里有多少银子?能撑多久?”

滕余浩一听,面如土se,难道叱咤风云的林老板这么快就要完蛋了?脸上露出担忧的神se。

“你也不用担忧,等林纯鸿完蛋后,这里所有的人和东西都归陈老板和我所有,你就自动加入我们了,前途可是一片光明。”

滕余浩这才放下心来,说道:“以后可要仰仗付老板了。”

“呵呵,这个没问题。你现在先呆在清江,林纯鸿有什么动作,你马上告诉我。这可是关系到你以后在陈老板下的地位哦!”

“小的自当尽力,来,干,喝掉这杯酒!”

第三十一章与虎谋皮

王义首先赶到了百里洲,林纯鸿立即令王义率领jing干人马前往荆州,探听惠王府动向,重点打探陈贺和付家和手头现银。王义地痞出身,对人情世故了解甚深,倒也适合做这事。

两天后,张兆、郑天成赶到百里洲。林纯鸿一见自己的左膀右臂到来,十分开心,马上带着周望、卢诗源、李承宗和李崇德等人至沙滩上纵马。林纯鸿现在很喜欢在江边策马奔腾,享受那种风驰电骋的感觉。夏ri的傍晚依然很热,但江边仍然有许多人在那里拿着卷尺和标杆忙碌,他们在测量修江堤的位置。

待得驰骋一阵,一行人放慢马速,边走边聊。郑天成迫不及待的汇报道:“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我算了一下,上月我们的支出是一万八千四百两银子,停止木材买卖后,收入才一万一千五百八十两银子,一月亏空将近七千两银子!”

“照这样下去,我们不就亏没了?”李叔担忧道。

林纯鸿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说道:“一月亏空七千两,下面的几个月会亏得更厉害,按一月一万两算,我们撑不过一年。”

“现在关键是陈贺和付家和能不能撑过一年,只要他们撑不过去,我们就没事。”卢诗源对陈贺和付家和降价售卖木材的行为深恶痛绝,他知道这样下去是两败俱伤。

周望等人听了林纯鸿说能撑一年,反而把前期的担心放下了,一年时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林纯鸿说道:“荆州货栈就等着开张了,本来计划有了荆州货栈,可以勉强做到收支平衡,没想到惠王府提前把那块我们相中的地购买了。你们现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崇德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回道:“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字。源现在不好开,节流比较容易点,现在从这个着手。”

“节流,节哪一块呢?”

“修江堤的事情可以先放放,木材处理也可以先放放,土人那里也可以先停止收购木材,造船场也可以先停下来,那里的几个工匠看了就让我生气。”李承宗一副急脾气,马上说道,不过这也说明他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

张兆一听李承宗对工匠不满,不由得有点惭愧,毕竟这些工匠是他找来的。他双手一摊,说道:“湖广也没什么好的造船匠,目前也只能找到这些了。”

林纯鸿倒是知道这点,说道:“工匠都被朝廷控着呢,招不到也很正常。修江堤的确可以先停下来,造船场现在活不多,也可以先停着。但木材处理花不了多少银子,不用停了。土人那边还得继续,否则夷陵货栈的ri子就难过了。”

“这样每月最多也就节省个一千多两银子,不能解决问题。”郑天成默算的能力很强,马上说道。

林纯鸿一甩马鞭,高头大马马上窜出人群,突出在前,他说道:“我想找陈贺他们谈谈,把木材的最低价定一个,再商谈一下两家每月销售多少木材,给个规矩,免得两家受损。”

这个建议遭到了大伙的一致反对,认为这样无异于与虎谋皮。

林纯鸿笑道:“我当然知道是与虎谋皮,谈谈是假,麻痹两人才是真。”

“麻痹陈贺和付家和?”众皆疑惑不已。

“我们去谈,就会让两人误认为我们撑不下去了,不会搞一些乱七八糟的手段。惠王府毕竟可以直达天听,随便上个折子,就够我们难受的。”林纯鸿解释道。

众皆叹服。

节流效果不好,大伙又商讨开源的办法,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决定在岳州先开一家简易的货栈,就是那种投资最省,来钱最快的那种。岳州扼湘江口,不用想就知道前景广阔。但至于派谁去任总管,大伙又遇到了难题。

林纯鸿不停的挠头,说道:“哎,我怎么这么缺人啊,本来荆州货栈的总管都还没有定,现在又有一个岳州货栈,怎么办?世人都认为买卖是贱业,稍有其他出路都不愿意干。”

大伙听林纯鸿这么说,都含着笑看着李崇德。李崇德面不改se心不跳,说道:“此言差矣,大户人家买卖做得风生水起,只不过没有亲自出马,挂在家人底下而已。现在的那帮乡绅,口里说着君子不言利,实际上他们算得可jing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郑天成嬉笑道:“这话等于白说,还是找不到人。大哥,我看不如这样,就让嫂子去管夷陵货栈,让绍叔去岳阳。”

周望一听,马上坚决反对:“大闺女的,出来做事如何方便?抛头露面是小事,误了生意事情就大了。我看还不如让王二任总管,这家伙现在也长进了,自己也能写一些请示了。”

“王二另有重任,就让周凤暂时管着夷陵货栈吧,她也轻车熟路。”林纯鸿下了决定,众人不再反对。

随后,张兆又说起转运上的一些问题,说穿了就是统筹管理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运输最节省时间,如何运输最节省人力……张兆在接手转运事务,被这些问题弄得一头雾水,找了几个人帮忙,还是弄得效率低下,只好求救林纯鸿。林纯鸿知道这涉及到物流管理等相当专业的知识,不是拍脑袋想想就能解决的。于是他笑着指着李崇德说道:“秀才公,你又要忙一段时间了,这些问题你和张兆尽可能的琢磨,不要怕亏钱,解决了对我们以后可是善莫大焉。这段时间你就到转运那里协助张兆吧。”

李崇德心喜不已,对一个做学问的人而言,发现了新问题就有一股冲动去解决,更何况有现成的环境供他泼墨。他只提了一点,说现在人手不够,需要几个帮忙的。

林纯鸿哀叹道:“我怎么这么缺人啊!”

※※※※※※※※※※※※※※※※※※※

荆州城陈贺家。

陈贺身着薄如纱的丝绸,躺在园林的亭子下纳凉,旁边还有一美婢正在摇扇。他闭着一双眼睛,似睡非睡,正在养神。虽然洪武爷规定商人不准着丝绸,但这个规矩早就形同虚设了。况且陈贺还有一个身份便是惠王府典膳。正如林纯鸿一般,他的主业是商人,典史乃副业,但当他出去晃荡的时候,身份从来就是典史,而不是什么林老板。

忽有家仆报,有人下请帖。陈贺接过来一看,原来是林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