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174章

乱明-第174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道涵的话音刚落,朱之瑜不可思议地瞅着张道涵:刚才还口口声声反对,为何马上就转了向?

朱之瑜无暇深思张道涵为何如此,忧心忡忡地劝谏道:“将军,岂不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荆州等地的豪绅大多与朝廷重臣、各地地方官有藕断丝连的联系,一旦各地官绅兔死狐悲,势必对邦泰群起而攻之,邦泰如何受得了?”

林纯鸿笑道:“不会的,战略方向如此,行事方法倒可以变通……”

说完,伸出右手,扳着手指头一一道来,让朱之瑜一颗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最终,朱之瑜道:“宁愿慢点,也不可cao之过急,走一步,停一停,看一看,当是万全之策!”

林纯鸿说服了张道涵和朱之瑜,心情甚好,哈哈大笑道:“谋国之言,甚善!立即将所有阁幕使及各部门主事召集起来商议吧,至于惠王府长史……就让他多等几天吧,这些事情还得从惠王身上入手。”

……

当郭铭彦接到林纯鸿的召见令后,立即从大宁县赶回百里洲。还不等阁幕属扩大会议召开,就被林纯鸿单独召见。一番谈话之后,郭铭彦内心苦涩无比,虽然林纯鸿早就向他交了底,说邦泰商号迟早要拆分出售,但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来临。

郭铭彦感觉自己几乎透不过气来,咬着嘴唇道:“商号还非常弱小,过早拆分,实力分散,如何应对徽商的步步紧逼?”

林纯鸿听到拆分二字,方才醒悟,郭铭彦的认知与自己的计划还有所偏差,当下解释道:“不知郭幕使注意到没,天下工坊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生产一些ri用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咱们姑且称之为轻工坊;还有一类就是生产工具类的工坊,如采矿、炼钢、造船、造水车、造风车、锻造零件之类的工坊,咱们称之为重工坊。现在商号内部,如棉布工坊、棉油工坊、毛纺工坊,这些应该叫轻工坊,咱们需要出售的就是轻工坊,至于市易部,除了邦泰境外的货栈外,都可以出售……”

“那运输部呢?”

“运输部当然不能出售,运输部旗下的纤道、码头、道路,这些涉及到商号生存的命脉绝不容他人染指!”

“将军的意思是……商号以后把jing力集中在重工坊上,彻底放手市场流通和轻工坊?”

林纯鸿点头道:“正是,轻工坊的机器和运输工具都由重工坊生产,无论其他商号怎么折腾,命运还是控制在咱们手里。”

郭铭彦这才完全明白林纯鸿的打算,长舒了口气,道:“可惜一些最挣钱的行业全放出去了,现在铁矿不足,仅靠重工坊,商号恐怕会亏本!”

林纯鸿大笑道:“郭幕使过虑了,以前轻工坊归属商号,机器都是免费提供的,以后,这些机器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重工坊如何会亏本?”

郭铭彦彻底放下了心,也许,放开了轻工坊,更能促进重工坊的发展……

第一百九十七章逐步推进

随着各部门主事陆续赶到百里洲,阁幕属扩大会议正式开始。会议场所设置在中书府,除了远在外地无法与会的十几人外,邦泰的jing英济济一堂,显得热闹非凡,这些jing英平ri难得会面,现在纷纷呼朋引伴,畅谈别来之事。

“将军到……”一阵悠长的呼喝声传来,jing英们立即停止了喧哗,纷纷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鼓掌欢迎林纯鸿的到来。

林纯鸿满脸堆笑,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待行至前台,双手下压,示意停止掌声。掌声依然无法停歇,会议主持者张道涵只好扯着嗓子要求大家坐下,保持安静,掌声才慢慢落下。

会议的议程早已定好,土地政策实施方案草案由中书府拟定后,印制了五十多份,分发至每个人的手中,供大家浏览。浏览之后,分为邦泰商号组、都督府组、监察府组、中书府组四组进行讨论,然后将意见进行汇总,交到张道涵手中。

林纯鸿自进入会场始,内心就激动无比。想当初,与周望、李承宗等人一起进深山时,不过十二人,短短五年之内,耗尽了心血,邦泰才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拥二百万之众、携万余jing锐甲士、富甲天下……

回首往事,林纯鸿感慨万千,也许自今ri始,邦泰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

会议整整持续了三天,方才结束,阁幕属将四组意见汇总后,酌情对草案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定案,jing英们才陆续离开中书府,离开之前,林纯鸿一一相送,不免有一些勉励、告诫之言,不可尽诉……

且说惠王府长史在百里洲已被晾了十余天,正等得不耐烦时,得到了郑天成的召见令。当初,双庙山村土地一事,就由郑天成与长史谈判而成,这次,林纯鸿又把谈判的任务交给了郑天成。

惠王朱常润乃万历皇帝第六子,生母李贵妃。天启七年,就封荆州。结果,就封后不过三四年,就与林纯鸿发生了激烈冲突,还闹出了人命与民变。不过最终的结果双方都觉得满意,林纯鸿得到了枝江七成的土地和人口,而惠王得到了他最想要的银子。

当然,惠王除了枝江的土地外,松滋和江陵还有二十多万亩。这二十多万亩土地收入一年不如一年,于是,惠王和长史都倾向于将土地交予林纯鸿,每年等着收银子。

当长史见到郑天成后,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等待郑天成的回应。

哪想到,郑天成翘着二郎腿,用竹签扎起一片片香瓜,不停地往嘴里送,发出一阵阵的咀嚼之声,就是不开口说话。长史心里暗恨不已,娘的,惠王府看得起你,才将土地交予你耕种,摆什么臭架子?

长史心里这么想,口气不免有点生硬,道:“不知林副将是何态度?”

郑天成斜睨了长史一眼,大马金刀地说道:“我的态度就是林将军的态度,长史不必拿林将军来压我……”

长史的用意被看透,满脸通红,嗫嚅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二十万亩良田……”

“不知长史大人可曾听说过股权交易所?”郑天成非常无礼地打断长史的话,问道。

长史的怒气勃然而生,恨声道:“没听说过!松滋和江陵的二十多万亩良田,你要还是不要,就是一句话!”

郑天成见火候已到,挪了挪身躯,满脸堆笑,道:“二十多万亩良田,哪有不要之理?不过,长史大人也知道,林将军家大业大的,还要养兵为朝廷剿匪,这花销啊,一ri大过一ri,现在就有点入不敷出。林将军无法,想用货栈啊、工坊啊代替银子,不知惠王和长史有何意见?”

长史眼睛一亮,早把刚才的不愉快抛在了脑后,邦泰商号旗下的货栈、工坊的盈利能力他素有耳闻,如果林纯鸿拿着这些货栈和工坊缴纳土地租金,惠王府岂不是赚翻了?

更重要的是,土地是死的,长史每年拿到的好处费基本固定,数量也不多。如果惠王府掌控了货栈和工坊,每年盈利多少还不是他说了算?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机会侵吞大量的银子!

长史连声道:“惠王定然会赞同,我也不反对……”

郑天成深吸了口气,用舌头舔了舔嘴唇,道:“长史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让惠王用土地来交换货栈和工坊,不是用货栈和工坊来缴纳租金!”

“永久交换?”

郑天成点了点头,道:“是的。比如,双庙山村的榨油工坊是邦泰商号旗下最大的榨油工坊,年获利三万四千两银子,按照以前邦泰和惠王府签订的协议,每亩地每年付四钱七分银子,那么,如果等价交换,惠王需拿出七万多亩良田来换!”

长史哼了一声,道:“榨油工坊能赚钱,当然也可能折本,而以前签订的协议,惠王府算得上旱涝保收,郑总管太小瞧惠王了,如此交换,如何可行?”

郑天成冷笑道:“一纸协议而已,如果邦泰撕毁协议呢?其风险岂不是比榨油工坊更大?”

长史大怒,手指郑天成,“你……你……”

“长史大人息怒,邦泰素以信誉为先,林将军考虑到与惠王合作愉快,会在七万多亩良田上打个八折,惠王只需要拿五万多亩良田,就可以换得双庙山榨油工坊!更何况,以后工坊的经营,可要靠长史大人喽!”

郑天成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长史一眼。

长史脸上yin晴不定,心里快速计算着得失,半晌,方说道:“货栈也是可以用来交换的,我估计,惠王可能更属意荆州货栈。”

郑天成心中大喜,长史此言,无异于同意以土地交换货栈工坊。他从袖中掏出一份表格,递与长史,道:“这份表格上详细列举了可用于交换的工坊和货栈,不过荆州货栈四成的股权前些年已经售出,现在只剩下六成的股权,惠王要买,还得根据股权时价来计算用多少土地交换……”

长史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

于是,一份意向书在一个时辰后新鲜出炉,长史带着意向书往荆州飞奔而去,至于他准备用什么方法说服惠王,无人知晓。

林纯鸿听闻长史同意以土地换货栈和工坊后,大喜,长声笑道:“攻克了惠王,当轮到枝江的豪绅了,咱们在枝江经营已久,希望这些豪绅不要让我失望!”

笑毕,林纯鸿的脸se突然变得yin冷,声音寒冷彻骨,“如果真有人不识时务,正好借他们的人头一用!”

秉承小步快走、逐步推进的原则,林纯鸿把下一步的目标放在了枝江。作为邦泰的老巢,枝江的土地九成掌握在林纯鸿和惠王手中,现在惠王府长史已经同意交换,那么,仅仅剩下一成的土地尚未解决。

林纯鸿并未将枝江作为难点,之所以选择枝江,一则面临的阻力小,二则想通过枝江的土地赎买给荆州、荆门和夷陵的豪绅树立一个典范。林纯鸿的目光一直聚焦在荆州府,毕竟荆州府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广,豪绅势力最为强大。

“天成,六十万银币准备到位了没?”

“早已到位了。不过将军要记得,这批银币属于汉漳运河的预算,到了十月,一定要挪回来的。”郑天成沉稳地答道,作为邦泰的财计总管,权力大,责任更大,不到三十岁,鬓角隐隐可见白发。

郑天成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邦泰挣钱最为容易几项生意,如股权交易所、票据、铸币全掌握在财政司手中。

“这个你放心了,这些银币还是以预防为主,不一定能花掉,再说张兆那边已经回信了,二十万两银子不ri即将送到,有了这二十万两银子,票据当可增发一百万两。”

郑天成大喜,“将军不动声se间,就弄到了六十万两银子,属下望尘莫及!”

林纯鸿道:“天成,你别的功夫都渐长,唯独这拍马屁的本事不见涨……”

两人哈哈大笑,笑毕,林纯鸿的命令随之下达:中书府立即在枝江县张贴土地换购股权布告。

……

以前的枝江县城,方圆不过十里,仅仅只有两条呈十字型交叉的大街。枝江县衙就位于十字交叉处,乃整个县城的正中心。现在,县城扩散至城墙外围,以码头为中心,向四周辐she,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范围。

当然,城墙内部区域仍然是县城最为繁华的地方,这里人烟阜盛,商贾云集,呼酒买醉声、靡靡丝竹声、呼赌声彻夜不息,成为荆州最为繁华的县城。

然而,枝江县衙里与大街上的嘈杂格格不入,这里清静无比,除了知县马世奇和几个老仆外,已经没有任何人。主簿谭杰希早已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