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雄 >

第502章

汉雄-第502章

小说: 汉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九章重孙子

灞水桥上车辚辚马萧萧,长安的民众和朝廷的八百石以上官员排列在道路的两边。这是最为隆重的郊营仪式,公孙贺带领着汉军旗开得胜。不但赶跑了凶恶的匈奴人,还斩获了数千颗首级回来。

虽然斩首没有云啸的多,但是在这云啸出走之时。大汉能够崛起这样一支军队,各方都很看重。

刘彻亲自带着全副的天子仪仗来到了灞水桥边,等候着自己的功臣们。尤其这些功臣里面,还有自己的发小兼小舅子卫青。

一骑斥候远远的望见了这边的情形,拍马回转向卫青报告去了。

卫青今天的装扮可谓极其拉风,血红的铠甲擦得锃亮。阳光一照浑身都反射着红光,一尾红色的翎羽高高的插在头盔上。随着和煦的春风摇曳着,头盔下是一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似朗星,猩红的披风飘飘荡荡说不出的威风。

胯下是一匹纯白色的匈奴健马,人精神马更神骏。端得是好一个少年将军,长安城里的大姑娘只要见到,怕是魂都要被勾了去。

在卫青是身后,是整整齐齐的羽林队伍。红色的盔甲是羽林的标志,是皇帝亲军特有的穿着。这些得胜归来的亲军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军队好像有了一股精气神,让人看在眼里便觉得有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卫青是整支队伍的前锋,其实公孙贺也知道。皇帝陛下肯亲自来迎接。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此次卫青立下大功。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又属于外戚。皇帝对这位少年将军不可谓不看中,所以公孙贺便送了一个人情。将卫青安排在队伍的最前面作为先锋,甚至三千颗首级也用石灰仔仔细细的硝好,由卫青呈献给皇帝陛下。

刘彻看着远方滚滚而来的队伍,眼中充满了欣喜。谁说大汉只有云侯一支能打仗的骑兵,朕的这支骑兵虽然数量不及云家,但论起作战还真是不逊于云家。

卫青的马蹄刚刚踏上灞桥,鼓乐声立刻便响了起来。一面十二名,两面二十四名宫廷舞姬随风曼舞。迎接凯旋的英雄们。

长安城的百姓们争相恐后的想目睹一下这少年将军。赤盔白马让多少长安的怀春少女一下子便羞红了脸蛋。

除三公九卿之外,所有站在道路两旁的官吏都要施礼。卫青骑着白马行至刘彻的高台之下,一个漂亮的翻身身子便轻盈的落在了马下。酷毙了的动作惹得观礼的少女一阵的尖叫。

刘彻无奈的笑笑,今天是属于卫青的随他怎么耍帅。谁让人家打了胜仗。成为大汉新一代的年轻将领。

“臣羽林卫裨将卫青参见陛下。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施礼。仅以军力参拜陛下。”卫青直着上身。恭敬的向刘彻行了一个军礼。

“免礼!卫青你辛苦了,今天就不讲究这些虚礼。过来,让朕看看我大汉新一代的将军。”

卫青赶忙紧走两步。来到刘彻的面前。马刺踏得高台“咔”“咔”的响,见到刘彻之后一个立正。好像标枪一样立在刘彻的面前。

“好一个英武的少年将军,传旨:着即晋封羽林卫裨将卫青,为羽林卫偏将军。俸禄八百石,此次出征的羽林侍卫。由内府拨付赏金每人两贯钱。钦此!”刘彻这也算是大出血,一下子便拿出了两千六百多贯犒赏这些羽林侍卫。

“谢陛下!”羽林侍卫的声音整齐划一,犹如平地里打了一个惊雷一般。那些没有集中精神的朝臣不少都吓了一个哆嗦。

庄青翟与程不时都吃了一惊,十几岁便封为了偏将军,那二十几岁还不开衙建府!若是照此下去,怕又是一个云啸。可皇帝的话已然出口,现场又有这么多人。他们二人自然不能进言,只得低下头盘算一会儿应该怎么跟太皇太后禀报。

可是他们不知道,此时就算是将这件事情禀报给太皇太后,恐怕这位老奶奶也不会反对。因为此时的太皇太后正在漪澜殿外,漪澜殿的偏殿之中正一阵有一阵无的传来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叫喊声。

卫丫的脸色苍白,上面布满了豆大的汗珠。今天她的弟弟得胜归来,而她的儿子也在这里时候要降临人世。

太后,太皇太后、馆陶公主、还有一脸愤恨之色的阿娇都等候在漪澜殿中。这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生女则是长公主。生男则是皇帝的长子,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是太子。甚或若干年后,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陛下。

所有的人都紧张的等待着,宫人们端出一盆盆血水。她们只当没有看见,馆陶公主与阿娇期盼着卫丫生一个女孩儿。虽然抢了长公主的名分,可毕竟没有资格继承大统。

太皇太后端坐在正中,脸上带着慈祥的笑。生男生女对她来说无所谓,只要是自己的重孙子重孙女就好。能看见又一代人出声,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王娡端坐在太皇太后的身侧,她闭着眼睛。心里期盼着这一胎是个男婴,如果是个男婴那便是当仁不让的太子。自己的孙子成为了太子,儿子的帝位便又巩固了一层。

四个女人各怀着心思,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关心正在鬼门关外徘徊的卫丫。公元前的时代,女人生孩子虚脱而死一尸两命的事情比比皆是。说是在鬼门关外徘徊毫无夸张。

小青与瑛姑好像门神一般的把守着偏殿的房门,眼睛好像看贼一样盯着这些稳婆和宫女。太皇太后已经下了严令,卫丫的死活可以不管。不过若是小公主或者是小皇子有个什么三张两短,那么这些人都得跟着陪葬。

如此高压之下,即便馆陶公主出再多的银钱,再凶狠的恐吓。也没有人敢于谋害皇子公主,稳婆和宫人们全都战战兢兢。生怕一个弄不好,这位娘娘一尸两命是小,连累这么多人都去阎王那里报到可就太不值了。

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忽然响彻整个漪澜殿,一直闭目养神的王娡忽然睁开了眼睛。好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的阿娇也停止了动作,瞪大了眼睛看着殿门外。所有的人都在等着消息,或者是男孩儿或者是女孩儿。

对于这里的有些人来说,这两种差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馆陶公主申请冷峻,太皇太后的脸上充满了期盼。孩子哭了就好,至于大人根本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一会儿,瑛姑走了进来对着太皇太后叩拜施礼。

“恭喜太皇太后,太皇,太主,皇后娘娘。卫美人生了,是位皇子母子平安。奴婢为我大汉贺,为陛下贺为诸位娘娘贺。”

阿娇的脸色一下子便灰败了下来,皇长子果然是皇长子。她这是皇后连个长公主都没生下来,可是大汉的陛下已经有了皇长子。一旦刘彻身后,那……阿娇一脸惶急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可馆陶公主紧紧的闭上了眼睛,神情满是疲惫。

王娡脸上的笑容好像雨后的彩虹,看上去五彩斑斓。就连眼角细密的皱纹都笑得绽开,这是她的大孙子也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大汉皇帝。

但最高兴的便是太皇太后,还有什么比人丁兴旺更能让人高兴的事情。大汉的皇位有了继承人,自己也有了重孙子。一辈子争来斗去,懵然回首自己已经是这般年纪。又看了一辈人出生。

“通知陛下,快派人通知陛下。扶老身去看看重孙,快着些!”

第二十章马踏未央

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娃娃被抱到了太皇太后的面前,这孩子的脸上还带着初生婴儿特有的潮红。

太皇太后伸出干枯的手掌,抚摸着自己的重孙子。迷茫的双眼中,留下了两行浑浊的泪水。到了这般年纪,正是舞孙弄儿的好时候。有了这个奶娃娃怕是还能活上好几年。

“太后,太后!”瑛姑见太皇太后笑咪咪的抚摸着这孩子久久不语。赶忙出言在身旁呼唤。

“嗯,卫美人怎样了?”太皇太后终于象征性的关心了一下卫丫,尽管她的心里根本不在乎卫丫的死活。但这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做的。

“回太皇太后的话,卫美人产后虚弱已经睡过去了,太后身旁的小青在身边侍候着。”瑛姑见太皇太后回过神来,这才放下心。

“哦,母子平安就好。她的封赏要皇帝来定,老身就不多这个嘴了。她为皇帝诞下皇子,有功于我大汉江山。告诉皇帝,封赏的厚一些以无妨。有人若是插言,让他径直来找老身便是。”

阿娇不情愿的看了母亲一眼,馆陶公主对着她微微的摇了摇头。见母亲也没辙,阿娇只好低下头牙齿咬得“咯咯”的响。

刘彻刚刚宣布封赏卫青,一名羽林校尉便急急忙忙的赶来。走到刘彻的面前,大礼参拜道:“末将为陛下贺,漪澜殿卫美人为陛下诞下皇子。现母子平安,太皇太后口谕请陛下赶快过去。”

生了。而且还是赶在这大军凯旋的时候生的。刘彻乐得差一点蹦起来,拉了一把卫青。回身对着千度说道:“着丞相与太尉在这里迎候公孙将军,朕与卫将军先行回宫。”

也不坐御撵,二人牵过两匹马打马扬鞭便冲向长安城。千度急忙命一路羽林跟着,一队人马烟尘滚滚好像箭打的一样便冲进了长安城。

前面就是未央宫的宫门,可刘彻一点都没有勒住马的意思。反而快马加鞭,守门的羽林刚要放箭。见闯宫的居然是皇帝,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赶忙卸了已经上弦的弩箭,大开宫门恭迎皇帝陛下回宫。

刘彻与卫青好像两只冲进菜地的野猪,骑着战马一路上撞倒了无数的宫人内侍。搞得整个未央宫鸡飞狗跳。马踏未央这还是未央宫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在这之前从未有人敢于在未央宫内纵马狂奔。

飞驰的战马践踏了御花园。踢碎了皇后喜欢的盆栽。撞翻了太后熬制的汤药,一路在宫人们的惊叫声中奔到了漪澜殿。

没等在门口的宫人通传,刘彻便冲进了漪澜殿。可进去之后他就后悔了,因为一时的兴奋他居然忘记卫丫已经被移到漪澜殿的西偏殿。

可此时想往外走已经来不及了。王娡的手中抱着一个绸缎包。刘彻抑制住自己兴奋的心情。一步步的走向自己的母亲。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刘彻。可刘彻的目光里只有那个绸缎包裹。

一个闭着眼睛的小娃娃,好像还是在沉睡。一张小脸赤红赤红的,皮肤有些发皱。细嫩的皮肤好像一层纸。好像吹一口气便会破裂一样。

“这是朕的儿子?”刘彻呆呆的看了好一会儿,想伸出手去摸可又不敢。他怕自己的手碰坏了这孩子娇嫩的皮肤。

“皇帝,如今你也有了自己的子嗣。是大人了,可不能像今天这样莽撞。”刘彻马踏未央宫的事情已经由眼尖的宫人前来禀报。王娡对着刘彻眨了眨眼睛,示意太皇太后在这里,最好还是先行请罪的好。

“好了,今天皇长子出世普天同庆的好日子。这规矩破一下就算了,只是日后不可如此。一个皇帝,在未央宫中纵马狂奔成什么样子。”

太皇太后板着脸训斥了刘彻两句,可话还没说完脸上又绽放出笑容。看的出来,她极喜欢这位皇长子。

王娡见到太皇太后的样子,心下大定。有了太皇太后的照拂,即便是阿娇与馆陶公主也不敢使些什么计谋。

这皇宫里面的事情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多少皇子还没挨到周岁便亡故。王娡的亲妹妹王皃姁便深受此般苦楚,作为后宫生皇子最多的女人。王皃姁的早逝便蕴含着莫大的玄机。

“诺,孙子错了皇祖母。这是朕的长子,朕想封他为……”

“陛下,卫美人生产甚是辛苦。听说已经昏了过去,陛下可随太后前去看看。”沉默了许久的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