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雄 >

第418章

汉雄-第418章

小说: 汉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晃晃的日头高挂天空,山巅之上不时有微风传来。这些羽林都是北军精锐,百战沙场的老兵。此刻他们的沉稳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如果卫青的小家伙们在这里,一定会焦躁不安。

云啸最担心的是者勒蔑能否堵得住入口,如果堵不住那一切的准备都是白费。

军臣单于懒洋洋的骑在马上,身边是彪悍精锐的武士。

五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烘烘,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尤其是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更让军臣单于有种打瞌睡的**。没办法,自己没有汉人的那种马车。草原上的勒勒车颠簸的要命,三扁四不圆的轱辘不颠簸这有点难。

兵马穿出狭窄的山谷,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胡羌王提着的心开始放松下来,永昌峡谷的入口是他最担心的,这里只能由十几骑并行。如果汉人在这里阻击,还真是难以突破。如果像绕过这个宽阔的峡谷,恐怕得夺走好几天的路程。

谷口很安静,甚至连一头狼都没有。胡羌王命令大队赶紧通过,十几里远的出口长达数里。想在那里狙击需要耗费非常多的兵力。

匈奴人快速的通过了谷口,长长的队伍绵延了近十里。忽然,前面的斥候慌慌张张的跑来禀报。

“王爷,不好了。出口被汉人堵住,咱们过不去。”

胡羌王闻言一愣,数里宽的出口汉人凭什么堵住。他一面派人通知大单于,一面亲自前去观看。

绵延数里的马车连接成一道车阵,马车的上面站着身着红甲的士卒。他们的帽子上插着红色的翎羽,天气非常的好胡强王甚至能看得清他们手中端着的弩箭。

阳光照射在大地上,地上一片又一片的寒芒点点。又是那种该死的三角钉,有这东西在骑兵就不可能发动冲锋。

昏昏欲睡的军臣单于感觉队伍停止了前进,恍惚中他抬起了头。胡羌王已经来到了他的近前。

“大单于,汉人居然堵塞了谷口。我看若是想冲过去,伤亡恐怕会很巨大。”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谷口可有数里宽。汉人有多少人,咱们看看去。”

正当军臣单于为云啸的车阵咋舌不已时,者勒蔑非常的紧张。好在匈奴人已经都进了永昌峡谷,他立刻带着自己的八千手下冲了上来。飞驰的马车奔腾而过,从车上卸下一排排捆扎结实的拒马尖桩。

一百余名扛着口袋的家伙跑到了最前面,带着鹿皮手套的他们将大捧大捧的三角钉洒在了地面上。山上的伏兵也出现在两侧的悬崖上,图朵带着人脚边是堆得老高的碎石。前排的羌女手中都拿着乌朵,用这玩意玩高空坠物,简直是进攻者的噩梦。

时间有些仓促,如果再富裕些的话。者勒蔑觉得应该用些大石块堵在谷口的狭窄处,这样匈奴人就更加难以冲出来。

一切都在快速的准备着,虽然有些混乱。但终究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那些扛着麻袋的家伙带着空空如也的麻袋跑了回来。地上已经遍布了那种三角形的钉子。者勒蔑很佩服汉人发明的这种东西,这玩意简直就是骑兵的克星,尤其是在这样狭窄的通路上。

东胡人迅速的完成了狙杀匈奴人的准备,现在只等着匈奴人自投罗网。

云啸站在山巅,他的想法很简单。困住这些匈奴人,不用多只要困上三五天就好。永昌峡谷足够的广大,也足够的干旱。云啸派人在里面转悠了一天,一滴水都没有找见。

只要围上三五天,这些匈奴人就会活活的渴死。就算他们喝马血过活,恐怕也坚持不过十天八天。这十天八天自己的手下要保持高度的紧张,每天不但的巡山还有防止匈奴人的冲阵。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谁更能扛谁就能获得胜利。

军臣单于看到谷口的车阵同样惊诧不已,他也是征战沙场的行家。想要冲垮这座军阵需要多大的伤亡他清楚。没个一两万人是填不到那些马车跟前的。

“说说看,你们有什么主意。”

军臣单于看了看手下的这些贵族,同时也看向中行悦。可惜这位智囊只不过是一名书生,对于实在他就是一个小白。如今他也没什么好主意,看见大单于失望的眼神。中行悦有些不安,毕竟那些对主人无用的鹰犬毫无价值。一旦情况有变,最先被抛弃的肯定会是他们。

“大单于,汉人的军阵虽然严谨。而且路上有许多的路障,看似固若金汤。不过根据我的观察,他们的阵势好像很薄。说明他们的兵力并不够用。只要我们举着大盾,填平那些陷坑。然后扫清三角钉。我们数万大军可以一举冲破他们的军阵。”

胡羌王不愧是老军伍眼睛很毒,他仔细的观察了云啸的车阵。一下便找出了云啸的致命弱点,没有纵深。薄薄的一层车阵只不过勉强将谷口塞住而已,如果匈奴人扫清障碍,猛攻一点。

这层薄薄的车阵会像软蛋皮一样的被捅破,那时候匈奴就会像洪水那样冲垮水坝。将这道车阵湮没在人海之中。

“我看胡羌王说得可行,不过胡羌王考虑过没有。扫清这些东西需要多长的时间。现在已经是中午,来的时候我们路过这里。我派人巡查过,这座山谷可没有水源。咱们许多人昨天就没有补充饮水,大多数人的水袋子都要见底了。

你认为这这种天气下,我们还能坚持多久。没有水,人和马都坚持不了几天。一旦你的计策失败,那我们岂不是要活活的渴死在这里?”

左大都尉见胡羌王说话,便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说道。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胡羌王最讨厌这种自己没主意还喜欢给别人挑刺的家伙。

“我的办法很简单,我们退出山谷。给胡羌王你断后,由你胡羌王去完成破除汉人车阵的重任。大单于带领中军找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扎营。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你看怎么样啊!”

“你……”

第八十六章填坑

不得不说左大都尉说的有道理,不过这条建议却很缺德,至少对于胡羌王还有他们的手下来说。

谁都知道,冲击这座车阵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现在左大都尉一句轻飘飘的话,就将这个送死的任务丢给了胡羌王。这让胡羌王的脸腾的一下便涨得通红,手握在刀把上。若不是有人拦阻,恐怕立刻就会抽出刀子干掉左大都尉。

左大都尉也不含糊,身旁的侍卫立刻挡在身前,准备随时保护主子。双方的侍卫立刻剑拔弩张起来,若不是大单于在这里恐怕已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干什么,敌人还没有打败。你们就要先火并一场不成。”

军臣单于的训斥声让两个人立刻老实下来,可是看向对方的眼神依然不善。

“报,大单于。我们的身后出现大股的敌军,他们已经封锁了咱们来时的路。”一名斥候这个时候出现,他的禀报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后路居然被人抄了。这个消息震撼着所有人,军臣单于更是两步走到了斥候的身前。

“你说什么?”

“回禀大单于,咱们来时的路被大股的军卒堵住。他们设了好多的拒马,路上还洒了那些三角钉。我们几个打探的弟兄都阵亡了。”

“上当了!”军臣单于喊出了以前有无数人喊过,今后还将有无数人喊出的话。

阴谋,连续的袭营。几番的引诱。都在为了在这里将匈奴七万大军围困在这里。看起来汉人的胃口很大啊,要一举干掉大匈奴的精华所在。

军臣单于出离的愤怒了,一向只有大匈奴围困别人。还没有过大匈奴的大军被别人围困过的事情。

长十几里,宽六七里的大包围圈。汉人没有那么多的兵力防守,胡羌王的建议是对的。派人拿着盾牌,填平陷坑移除障碍。冲破汉人的防线,才能冲出去。

“左大都尉,胡羌王。你们各带本部人马扫清障碍,限你们在明天日出之前完成。明日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将会发动总攻。如果到时候你们完不成。那么就只有让你们打头阵填平那些陷阱。消耗那些三角钉。”

大单于这一次表现的非常公平,将任务分给二人。一家一半,谁都跑不了。

山巅的云啸紧张的看着谷中的情况,一队匈奴贵族在队列的前面指指点点。云啸估计。那个穿着华丽铠甲的家伙一定就是大单于。没有想到这一网里面捞了这么大个的一个货。若真的活捉了匈奴人的大单于。那意义可就大了去了。

不过匈奴人随后的行动很快让云啸紧张起来。军阵中冲出两拨匈奴军卒。他们举着护身的盾牌,手里拿着兵刃。却并不骑马而是徒步走到前面,居然拿着手中的兵刃开始掘土。

“不好。他们要填平陷坑。”云啸的心底一沉,车阵的致命弱点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防守住这道车阵完全要依靠这些陷坑,还有无数的三角钉。现在他们开始填陷坑,若是由得他们填满陷坑,接下来便轮到三角钉了。

这些障碍都移除了,那还守个屁啊。薄薄的车阵连一轮冲锋都扛不住。

“命令苍虎戴宇各带一千人,带上三弓床弩阻止这些人。”云啸急急忙忙的吼道。

云啸的命令被很快的传了下去,戴宇和苍虎各带一千侍卫。四轮马车上拉着三弓床弩,急急的向前赶去。

陷坑的距离有些远。远远的绵延到了一千步以外。这个距离铁胎弩有些望洋兴叹的感觉,三弓床弩也只能发射标枪。火药弩的最大射程是八百步,这么远的距离还够不着。

四轮马车倒了过来,二十架三弓床弩一字排开。赶车的马夫熟练的放下了止车闸,吱吱呀呀的绞动弩弦的声音便想了起来。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平静的山谷中居然连一丝的风都没有。有一点点的燥热,但这并不影响三弓床弩。

“嗖”第一支标枪似的的弩箭射了出去。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匈奴人的护身盾牌大多是木制。在强大的机械力面前,简直就是渣渣一般的存在。

一名蹲在地上正在填坑的匈奴军卒,连人带盾牌被钉在了地上。两指粗的标枪穿透了他的肚子,疼得这家伙叫得好像一只被剁了尾巴的山猫。旁边的两名匈奴军卒,赶忙冲过来帮助他拔掉标枪。拖着他向后跑去。

胡羌王看着那匈奴军卒的伤口,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么粗大的标枪穿透了肚子,虽然一时半会儿的还不至于死。不过这家伙很快将死于高烧,化脓的肚子会不停的流出恶臭的黄水。直到他受完人世间的最后一点痛楚,才会让他离开。死的时候,内脏都已经烂掉。甚至有人活着的时候,伤口上已经爬满了蛆虫。

“算了,给他一个痛快吧。别让他遭那份罪。”胡羌王无奈的下令道。

汉人有这种射程超远的弩箭,胡羌王知道。早在武威城下的时候,他就见识过这东西的威力。此时汉军祭出这样的法宝,这多少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很快,抬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一千步的距离,有时候甚至可以听见弩箭发出的“呜呜”声。每一声过后,便会有一名匈奴士卒被钉在地上。

木制的盾牌在这东西面前简直就是摆设,连一点起码的防护作用都起不到。只不过填了十几步的陷坑,便已经伤亡了百十名士卒。按照这样的效率下去,填满这五六百步的陷坑还不得五六千人。

可是不填满这些坑,七万匈奴人都得填进去。胡羌王咬着牙命令自己的手下前赴后继,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将这些陷坑填满。

左大都尉与胡羌王面临同样的痛苦。他的对面同样有十架三弓床弩不停的发射着致命的标枪。

云家的射手都是老射手,由于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