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那些年 >

第628章

重生那些年-第628章

小说: 重生那些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对李泉军说道。
    将李家作为南洋武术大联盟成立时候的聚集地,李浩心中是很高兴的,这更加的确定了李家在以后的武术大联盟之中的地位,或许李家成为南洋武术大联盟的第一家族,也是有可能的。
    而刚刚王恒潇等人还未到的时候,李浩就接到了很多和李家关系不错的家族打来电话询问王恒潇是否在李家,想来拜访,李浩自然说还没到,这些人估计明天就会过来。
    王恒潇点点头,起身带着谢丽莎,随着李泉军朝着外面走去。
    目送王恒潇一行人离开。
    李浩对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中年人淡淡地道:“此子你有何看法?”
    中年人古井不波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动容,皱眉道:“少爷,深不可测,而且,难得的是有一颗赤子之心,说的话应该也是句句属实,只是没想到,如此年纪,就打破神话极限,可谓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以后的成就更加的不可限量,更何况,他手下掌控着诸多的势力,那金发女子的实力不比少爷差,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非洲血色女王谢丽莎,如果我们李家和他打好关系,至少可以保证百年不衰。”
    “容叔,我与他切磋,可有机会突破神话?”
    李浩对中年人略微恭敬地说道。
    这个中年人看起来比李浩年轻十几岁,可实际上却是李家年岁最大的一个长者,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这个老者的身份,可以追溯到李家当年从中原大地南下南洋的时候,这个中年人就是当时跟随李景林后人一起南下,成立了李家,打下偌大的基业。
    而李浩,是这个中年人亲眼看着长大的,从小就称呼容叔,家族的事情,几乎都过问这个叫做容叔的中年人。
    “就想他自己说的,一切都是看机缘,实际上就是运气,如果少爷运气来了,可能下一秒钟就会突破神话。”
    容叔语气平淡地说道,说话的语气与王恒潇却是有些相似。(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四章 隐藏七十年的印度神话老和尚
    这时,李家外面却是来了一行人,行装与普通人不一样,面色黝黑,顶着大光头,露出结实黝黑的臂膀。。
    却是三个印度和尚,三人身形魁梧,和普通的寺庙中念经的和尚截然不同,相反更像是练武之人,身上气血气息旺盛。
    一共三人,一微微闭目地老者,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还有一个年轻人,出现在李家大宅前,年级最小的年轻和尚上前对大门前的李家之人说道:“我们是来自印度云象寺的云游僧侣,一边旅行,一边,听闻南洋李家为南洋武者之首,所以特来拜访,还网通报。”
    这印度年轻和尚说的一口流利的华人普通话,神情傲然。
    门口的李家看门人点点头,转身进去通报去了,留下一句话:“你们等着,我进去汇报老爷。”
    身为南洋的华人国术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南洋是经历了诸多腥风血雨和时代变迁的,世界各国的人几乎都是打过交道的。
    最开始是和曰本人斗,和英法美等殖民者斗,随后和被欧美煽动起来的当地土著斗,和印度泰国等超级武者斗。
    半个多世纪,一直都是战斗着过来的。
    所以几乎每个家族都有全副武装的传统,如韩家,几乎是人手一把枪。
    李家也是如此。
    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年来,出现了许多触摸神话的宗师,这些人都是在诸多争斗之中磨练出来的,可是却一直迟迟不能踏入神话,因为他们不曾像三大宗师一样,仅仅信仰自己的拳头,信仰自己的身体,而是依靠外物枪械来保护自己和家族。
    说起来,也不能怪这些人,那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不拿起枪械来反抗,不可能全部都靠着拳头去和那些全副武装的军人对抗。
    最近十几年来,南洋的诸多华人家族,才真正的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开始追求武道传承上的突破。
    而和曰本,泰国,越南,印度几个国家的武术高手的比试较量,也是越来越多。
    在南洋各个国家的支持下,泰拳馆,印度瑜伽馆,韩国跆拳道馆,以及曰本的柔道馆等等,在南洋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以此来分散南洋诸多国术家族的拳馆在本地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想影响南洋的武术传承。
    只有新加坡,只有一个跆拳道馆和瑜伽馆,柔道馆直接被政斧拒绝开设,而泰拳馆煞气过重,也直接拒绝了。当然,这也是李家在背后做的决定。
    跆拳道和瑜伽是此时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最广泛的两种技击锻炼身体的拳法种类,按照华人武者的划分来说,算是拳法之中。
    虽然跆拳道都是一些花架子,而瑜伽几乎就是纯粹的练法,也就是养生之法,强身健体,而没有丝毫的实战打法。
    对于除了中国之外,武术体系最完整的的印度,南洋各个华人家族,绝对不陌生,几乎每个家族的高手,都和印度的高手有过交手的经历,胜多败少。
    而南洋十大华人家族,更是从未在印度武者手中失败过,所以一直屹立不倒。
    可是,却引来了更多的印度各大武学流派的挑战,每年,李家都会有几个印度和尚前来挑战。
    说来也是奇怪,因为印度的武者几乎都是和尚,僧侣在印度是贵族阶层,几千年来,也唯独只有僧侣派系,有完整的文化传承,代表了印度的文化,其中的武学就是最具代表姓的文化之一。
    瑜伽体在世界各国流行,而早年间,欧美的探险家在印度更是看到了有印度高人施展飞行术,在山间凌空飞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其后欧美各国政斧专门派人去研究,视为机密。在八十年代,美国有一次公开的飞行术表演,可惜没有图像记录,据说是被政斧严禁,而印度飞行术,也被世界各国知道。
    可惜,飞行术听起来神奇,可是起来却是无法可依,那些玄之又玄的,美国人是不懂的,就好像的古代典籍一样,根本看不懂。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和传承!
    李家门口的看门人看到这几个印度和尚,根本没有丝毫的奇怪,就进去禀告了管事之人,管事之人就上报给了李浩。
    李浩刚刚送走了王恒潇,正在与长辈容叔谈论王恒潇的事,就有人来禀报了:“浩叔,门口来了三个印度和尚,说云游到这里切磋武道。”
    这管事之人,是李浩的子侄辈,说话很客气恭敬。
    李家的每一代,实际上都是有不少人的,而只要确定了家主地位,那么只有家主传人可以住在这大宅,其他的子弟必须去外面管理家族产业,以此来免除家族宅斗,这里只有家主一人说了算。
    家主之位传给了李泉军,所以李泉军的几个兄弟都搬出去管理家族的企业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了。
    剩下的在家族的和李泉军同辈的,就是其他旁系的子弟,过来做事的,就好像下人一样,不过比下人的身份高,不具备事情的决定权,只有执行权,即使你势力再高也是如此。
    “呵呵,我还说,今年那些印度阿三消停了,好久没看到印度和尚了,还有些不舒服,昨天还在念叨,没想到印度和尚就来了,让他们进来,如果是个高手,我亲自来试试。拳法剑法,真正的需要融合,打架是免不了的。”
    李浩双眼一亮,笑呵呵地说着,走了出去。
    容叔也缓步跟着,步伐看似缓慢,可是速度却是丝毫不比快步走出去的李浩慢丝毫,两人始终在两步的距离之内。
    管事之人已经派人将三个和尚带到了前厅,端上了茶水招待着。
    李浩带着两个晚辈走了出来,容叔没有跟来,看着坐在前厅的三个和尚,目光陡然凝重了起来。
    印度传承的武术注重气血凝练,注重身体保养,所以长寿之人很多,所以,看印度的武者深浅,直接就是从其身上的气血气息上可以看出来,而这三人,那年轻人气血旺盛,中年人气血低沉,老者却是身上毫无气血气息,仿佛一个枯死之人。
    李浩从年轻时就与印度武者打交道,对印度武者有诸多详细的认识,自然不会认为那老者是一个普通的行将就木的老和尚,这样的人,必定是对自身气血收发自如的超级高手,至少是与自己一个境界的。
    神色顿时肃然。
    “三位是来自云象寺的高僧?”
    李浩坐下来,客气地问道。
    年轻和尚点点头,没说话,因为他不够资格,这点礼仪他们还是知道的。
    那中年和尚站起身来,单手竖起,神色肃然地道:“不错,我们来自云象寺,在下法号惠安,这是我师侄法号天幸,这是我师傅,法号娑罗!”
    李浩顿时看向年长的和尚娑罗。
    在印度,能取这样的法号的可不多,这样的法号有些印度教的味道了。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与佛教一起象征了印度的文化和历史传承,印度教的前身就是婆罗门教,统治了印度的诸多历史。
    “三位前来可是有何指教?”
    李浩直截了当地说道,与印度和尚斗争多年,都少了许多的客套,见面就先指教切磋一下再说。
    中年和尚惠安露出一丝微笑,道:“我师父娑罗,修行七十年,最近静极思动,想要出门行走一番,印证武学。而贵李家是为南洋武学之首,我师父想要向李前辈请教一番。”
    “印证武学!”
    李浩看向睁开眼睛,眼中神光四射的老和尚,点点头道:“也好,能与修行近百年的得道高僧印证武学,对我也有好处,长老请!”
    毫不客气,李浩直接站起身来,双手树立,看向老和尚娑罗拱手说道。
    老和尚娑罗站立起来,刚刚看起来还瘦弱的身躯突然逐渐的了起来,双手合十,念了一句印度语,才开口说汉语,说的也很是流利,声音很低沉地道:“五十年前,我曾行走东方中原大地,可惜那时,很多高手已经离开人世间,传承家族纷纷迁徙,我只与一些残留的高手交过手,接触东方武学,注重技击之道,力道劲道的凝练堪称世界之最。后来再次行走而回,闭关五十年,琢磨武学之道,有所得,所以下南洋,想寻找高手印证,还请指教。”
    说话间,娑罗老和尚的身体渐渐的了起来,刚刚还凹陷的脸颊此时也红润了起来,枯瘦的身体变得强壮!
    这是在印度非常流行的枯木拳法,也有流派称作枯木禅法,与正宗的印度瑜伽拳法一正一反,一阴一阳!
    瑜伽锻炼身体的气血,积蓄气血,增强身体强度和寿命。
    而枯木禅法却是隐藏身体的气血,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普通,两者相反。就好像印度教和佛教的诸多思想也是相反的一样,这截然相反的两门拳法武学就是出自两大教派。
    瑜伽在印度传承数千年,出自印度最古老的的交代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而枯木禅法就是出自佛教。
    枯木禅法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不损!
    不让自己的身体损耗过多的能量气血,甚至心中的想法都是越来越少,减少思绪的运转,来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
    传闻,印度佛教历史记载的有佛教的高僧枯木禅法,能一座三年不吃不喝,虽然身体瘦的和骷髅一般,可是依旧活着。三年之后醒过来,这位高僧直接顿悟,成为武道高僧,突破神话。因为这三年,他领悟枯木禅法之中的没有思想的至高境界,思想几乎与身体剥离,从而更加洞悉了身体的本质和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