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那些年 >

第14章

重生那些年-第14章

小说: 重生那些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王恒潇所知,这套西装是父亲近刚买的,专门为了回老家买的。
    出门外,回老家的时候,特别意的就是一个面子,尤其是当年被这十里八湾的所有人都看不起的父亲。
    而这套西装,王恒潇的记忆里,父亲几乎穿了十五年!
    现,还是崭的,父亲也还年轻。可是额头和眼角,已经有许多皱纹了,两鬓也是白发根根。
    王恒潇又是觉得眼睛湿润。
    “撇娃儿,快过来,穿上你、妈给你买的衣裳,等哈儿吃了饭,就去玲娃儿屋里”
    父亲对王恒潇招招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套儿童装,上面的塑料包装都还没去掉,黄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
    王恒潇乖乖地走过来,让父亲给自己换衣服。
    穿上衣服的确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站外婆家老旧的立柜镜子前,一个帅小伙儿出现里面。
    父亲满意地拍了拍王恒潇的脑袋,笑道:“看看穿上衣裳多好看。”
    王恒潇点头,镜子前转了两圈。
    前世,王恒潇本身就是学校出名的帅哥,可是那是大学才出名的。之前小学,初中,高中,都很一般。因为经常家干农活,晒的黑黑的,西北又干燥,太阳那叫一个厉害。出去上大学之后,很少干农活了,一年时间就养的白白的了。
    登时惊呆了当时的舍友和同学,谁都不知道,自己的身边就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帅哥
    王恒潇小时候就是特别的可爱好看,前世就经常看自己小时候老家的照片。此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就是前世经常看到的老照片里面的自己么?
    也是这身衣服
    怀着某种奇异的心态,王恒潇吃了早饭,然后随着父亲和外公走向陈家湾。


第二十四章 一家人
    王恒潇的心情是比较沉重的。
    前世,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成家,此时却是刚刚六岁,就要定下一个媳妇儿。
    的确是造化弄人。
    来到陈家,这边也是摆好了阵势。
    陈妈妈请来了这陈家族里的老人做见证,还有陈晓玲的爷爷。虽然据说,陈晓玲的家里和爷爷一家关系不是很好。可毕竟是真正的亲戚,这种后辈的人生大事,不得不来一趟。
    “那个王家的大国,以前就是一个二杆子,屋里穷的连饭都吃不起,后逃难去了疆,这哈儿回来,说是赚了钱,到底那边过的好不好,哪个晓得?玲娃儿以后去了,莫要弄的饭都吃不起”
    一个奸细的老人家声音传出来。
    还没进门的王恒潇顿时皱起了小小的眉头。
    父亲和外公的脸色也一下不好看了。
    “爸,王恒潇那个孩子我见过,很乖巧懂事的孩子,长大了肯定有出息。这次生病,光是医院里就去了一万多块,饭都吃不起的话,哪里来一万多块看病?”
    这是陈妈妈的声音。
    “哼,晓得是从哪里坑蒙拐骗来的钱反正,这个事,我是不同意的,玲娃儿以后要出去找个婆家,莫要找这个穷山沟里的。”
    那奸细的老人家声音继续说道。
    父亲拉着王恒潇的手,和外公站门口,驻足下来,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还是陈晓玲这丫头来门口看到了王恒潇三人,顿时脆声喊道:“妈,王恒潇和叔叔爷爷来了”
    这丫头其实一早上就时不时的跑出来看一下,看看王恒潇是不是来了。
    里面的争论顿时停了下来。
    父亲拉着王恒潇走了进去,外公也走了进来。
    “这就是那个娃儿,你看长的多俊俏!”
    外公父亲身边低声笑道。
    父亲也点点头,表示满意。
    王恒潇对陈晓玲招了招手,小丫头如轻快的灵雀一般的跑过来。
    父亲和外公看了,再次笑出来。
    两个孩子很合得来嘛。
    王恒潇和陈晓玲手拉着手,走进屋里,见到了三个人。
    陈妈妈,陈爷爷,还有另一个就是陈家的长者了。
    松开陈晓玲的手,随父亲一起对两位长辈问好,然后坐下来。
    陈爷爷年纪比外公还大,脸上满是皱纹,说话有些尖细,当下就对父亲问了许多的问题。
    “你们疆那边是做什么的?”
    “我和他妈一个专场里上班,呵呵,也就是做苦力的。”
    “那你们一个月好多钱?”
    “我一个月也就是七八百块钱,他妈一个月五六百块钱勉强过得去”
    “你们以后回不回来咯?”
    “看时间嘛,有时间的话,就回来看看,昨年,我们就把老家的户口迁过去了这哈儿算是疆人咯”
    
    过了近一个小时。
    才说到实质性的问题上。
    “那你们这次打算拿好多彩礼钱?”
    陈爷爷问出这话。
    陈妈妈顿时沉下脸来:“爸,这是我们家的事,也是铃儿的事!”
    “铃儿是我孙女,我不能管吗?”
    陈爷爷质问。
    陈妈妈沉默下来,这里不是他们私下里,而是两家公开的场合,她是陈家媳妇,不能和公公顶嘴。
    父亲笑道:“我这回来的匆忙,就带了三千多块钱,如果两个娃儿的事定下来的话,就先给一千块钱订金嘛,等两个娃儿长大了成亲了到时候再给一些。”
    陈爷爷顿时两眼放光。
    一千块现这个山沟沟里可不是小数目了。这里一般的婚嫁,给给三四百的彩礼钱就不错了。有些家里一般的,直接就不会给钱,给婆家送点什么东西,也就过去了。
    “王家大哥,钱的事就算了,这是两个娃儿自己的终生大事,钱不钱的弄的不好看。”
    陈妈妈终于还是开口了:“我们家不要钱,只要铃儿以后过的好。”
    陈妈妈以前是县城的,后来嫁到这里,知道这里的穷困,希望女儿以后走出去。当然,嫁出去没有上学走出去好。
    王恒潇和陈晓玲坐一起,两个小家伙都是瞪大着眼睛看着屋子里的大人决定他们的人生大事。
    自然,小丫头是不懂得多少的。
    她只知道,小媳妇儿的概念。
    此时陈爷爷的脸色很难看,闷哼哼地,直接起身拄着拐杖走了出去。
    陈妈妈瞥了公公的背影一眼,没有去理会。
    接下来,真的就商议起了两家定亲的事。
    陈家长辈面前,和外公的面前,就定了想下来。
    “等两个娃儿长大了,就成亲,你们放心,我们不会让玲娃儿我们屋里吃苦的。我们屋里也就只有王恒潇一个独儿子,以后屋里的撒子都是他们滴”
    父亲笑着说道。
    给儿子定下一门亲事,以后就少操心了。
    父亲的思想里,儿子成家了,自己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王恒潇和陈晓玲两个小家伙,也都拿到了互相长辈准备的信物。
    王恒潇拿到的是一个青色玉佩,可以挂胸前。陈晓玲拿到的是一个小巧的银镯子,直接戴了手上,可以调整大小,长大了也可以戴。
    小丫头戴着银镯子很开心的摇晃着。
    王恒潇低下头看来看玉佩,感觉很沉重。
    “呵呵晌午饭就这里吃吧,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就莫要这么客气了。”
    陈妈妈起身笑道,转身去了灶房做饭,准备了一些肉食。
    老家,逢年过节,也就是一碗肉打发了。
    陈晓玲没有兄弟姐妹,以后嫁到王家,而王家也只有王恒潇一个儿子,两家就可以说真的是一家人了。
    不过,王恒潇知道,自己疆还有一个两岁的妹妹,离开疆回四川老家上学的时候,妹妹刚刚出生。现算算,差不多两岁左右了。
    “王恒潇,我们长大了会一起成亲吗?”
    陈晓玲悄悄地问道,一双大眼睛水汪汪地,带着希冀,她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和王恒潇分开,一起玩儿,一起上学
    王恒潇点头笑道:“嗯到时候你莫要后悔就是咯”
    “咯咯我不后悔,我们拉钩了滴”
    小丫头笑起来,眼睛弯弯地。


第二十五章 踏上旅途
    王恒潇和陈晓玲的亲事定了下来。
    方圆十里八湾的,都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听说了王恒潇的父亲疆那边发了财,这次要给陈晓玲家里一千块的定亲钱。
    可是陈妈妈没要。
    许多人一边赞叹王恒潇家里很有钱,另一方面则是背地里骂陈妈妈是傻瓜,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而随后的几天时间,王恒潇和陈晓玲明显的亲近了许多。
    父亲已经定下了回疆的时间,就十一月底,那时候去疆的火车不挤。时间还剩下不不到一星期的时间。
    王恒潇心底的确是有些舍不得每天跟自己屁股后面的小丫头的,还有山上每天抽着旱烟的李师傅。
    “娃儿呀,有机会就是要出去到处闯一哈,窝这个山沟沟里没出息。”
    这是李师傅的原话。
    近,每次吃饭,王恒潇都会上山去将李师傅叫下来,和和自己一家人一起吃饭。父亲得知李师傅还懂医术,给自己治过病,非常的感激。
    陈晓玲则是非常的舍不得:“那你走了,我以后怎么办呢?”
    小丫头,小小的年纪,小小的心思,实际上想的就比较多了。
    一有时间,小丫头就一个人跑到王恒潇外婆家来。
    近两个多月来,王恒潇给小丫头扎了几次血脉,一个是刺激穴脉,积蓄身体潜力。一个则是激发一些潜力。
    似乎,小丫头对脑子潜力非常的大,每次都能够刺激一部分的聪明。
    小丫头现已经班上是一个小神童了,什么题目都难不倒她。
    相应的,聪明了,想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王恒潇好多次都明显的感觉到,小丫头的心事是越来越多了。
    “玲娃儿,你现就是要好好的学习,等长大了呀,我就回来娶你做媳妇儿,要不是,你来疆找我也可以呀。”
    “反正呀,你是我们王家的人了。”
    王恒潇抓着小丫头的手,摸着小丫头的脸蛋儿,有些心疼地说道。
    女孩子早熟,可也过早的纠结了。
    “哦,那我长大了去找你。”
    陈晓玲狠狠地点头说道。不过,想到以后就是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了,也没人陪自己玩儿了,小丫头就留下眼泪来。
    
    这天刚麻麻亮,王恒潇就随父亲起床,拿着昨天晚上收拾好的行李,就要动身了。
    这一路比较麻烦,要走山路到镇上去坐车到县城,然后县城坐车去广元市里。那里坐车去成都,接着才能坐火车去疆。
    很是繁琐。
    本来,广元市是有火车站的,可是现这个年代,那里比较不好弄。所以父亲就去成都坐火车,那边的车多。似乎每天都有一趟去疆方向的火车。
    来送行的人比较多。
    外公外婆,陈晓玲,以及陈妈妈,还有李师傅。
    还有一个想不到的人就是王恒潇的班主任老师。
    听说王恒潇要回疆去上学的消息,老师是非常的失望的。
    “老王,你娃儿是个聪明娃儿,以后肯定有出息,有些可惜了,不是我教出来滴呵呵就是身体不好,病怏怏的,回疆要好好的把病养起来。”
    老师摸了王恒潇的头顶一下,理了一下小家伙稀疏的头发。
    王恒潇从小头发就稀,理发师说这是聪明人的象征,营养都养脑子去了,没给头发留下多少。
    父亲点头笑道:“要得,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的管他,让他好好学习。”
    老师夸自己的儿子,父亲自然是极其的高兴的。
    李师傅将王恒潇一把抱了起来,有些舍不得地道:“撇娃儿,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