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509章

南宋军神-第509章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矗立船头的岳云,遥遥望着岸边囚车里的秦侩,两人四目相对,却是无言!

当岳云眼神之中的那种不屑显而易见的时候,秦侩疯狂的大笑起来,他不是笑岳云,也不是笑自己,而是在嘲笑身边的那些禁军,笑过之后他大声道:“看到没有?看到没有?你们的狗皇帝,那个昏君,以为把我送给岳飞,就能逃过一死了?愚蠢,愚不可及!只有我知道,满朝文武都只有我知道,刘涚才是朝廷的敌人,才是覆灭朝廷的恶人!不听我的,死路一条,死路一条!”

“闭嘴!如果不是你,岳家军岂会叛变?咱们又岂会在此看人家脸色?都是你这个奸臣,害了咱们!”

旁边的禁卫军将领,抬手就给了秦侩一鞭子!这一路上,大家心中都窝着火,尤其是进入中华民国境内之后,虽说这边的军队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给他们好吃好喝的,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那些军队将士看他们,如同看待乡下人的眼神!

身为军人,谁不眼热那些黑黝黝的铁管子?甚至有禁卫军愿意花银子,图的就是能够放上一枪,过过瘾,可惜给多少银子,人家都不干!

身负皇命,这些禁卫军也是无奈无法,而且赵构要求秦侩一定不能死了,感觉到窝火的禁卫军将士,往往也就只能打打秦侩的家人来泄愤,偶尔见秦侩的精神头好了,负责的将领也会狠狠的抽其两鞭子过瘾!

“打吧,尽管打吧,你们最好打死我吧!不过没关系,看到没有,那船头上的将军就是岳云,是岳飞的儿子!他们的船上装满了大炮和火枪兵,用不了多久,你们的皇帝,那个昏君,就会跟我一样的下场,到时候一起上黄泉路,岂不快哉,快哉啊!”

如果说还在临安城的大牢里,秦侩会觉得自己还有一点生路,然而人在恭州,则是半点希望全无。像秦侩这种人,在彻底失去生的希望之后,整个人的精神也就变得不正常起来。

好在一路上禁卫军们也都习惯了秦侩的这种表现,并不以为意,绝大多数人的视线,还是集中在那些缓缓起航的战舰之上。

为了保证高效和低耗,岳云统领的舰队不仅要运载士兵,还将承担大部分辎重运输的任务,故而这些战舰看上去吃水极深,不知就里的人,光是凭借战舰吃水的深度来判断,都会得出士兵近十万这样的推论。

南宋禁卫军们看着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开赴长江下游,再想想这些队伍可怕的战斗力,顿时自己都把自己给吓傻了。一些将士纷纷在心中嘀咕,是不是找个机会,投降算了!

别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去,就算回去,那又能干啥?朝廷若是还顶得住,回去之后就是炮灰,要是顶不住,回去还是当逃兵,与其那样辛苦,还不如干脆就在这里投降了,免得麻烦。

就在岳云船队出发的时候,岳飞率领的大军也是齐头并进,循着陆路,向着南宋的地界进发。

南宋那边已经接到消息,也是在边境上陈兵以待。

面对曾经南宋军中的统帅,要说边境上这些南宋将领们心中没有想法,那才真是骗鬼的!尤其是从北面传来的消息,金国已经全境投降,但凡是女真人等非汉民族,将会被罚没一切财产遣去穷苦之地,中央民国全面接受金国境内,开始迁徙民众。

这样的消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是个鼓舞,可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那就是沉重的压力。

高宠固然是名将,但在南宋人看来,却仍旧是没法跟岳飞相提并论的,毕竟高宠充其量算是个无敌武将,而岳飞则是无敌统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但高宠都能领着四五万兵马就把金国给灭了,那岳飞呢?岳飞和岳云统领的军队数量不在高宠之下,而且还带着大量的战船,如此强悍的兵力,南宋又能撑上多少时间?

一时间,悲哀的论断让南宋朝野上下一片哀嚎,甚至于在一些与中央民国交界的南宋官府、驻军,都已经暗中与中央民国接洽好,只等全面战争一爆发,他们就改弦易帜。

下面人的这些动静,高高在上的赵构是不知道的。

几乎已经将自己禁足于皇城之中的赵构,这几天已经状若疯癫,尤其是当他得知,前往汤阴挖岳飞祖坟的人,竟然被一群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山贼给死死挡住,虽说对方人数不多,但却有犀利的火器!

很显然,从对方使用火器这一点就可以知道,这些“山贼”绝对是刘涚安排的。等到赵构派去的那些人重新组织起来想要一次将山贼搞定的时候,却赫然发现,汤阴附近的民众不知从何而知挖祖坟的事情,竟然组织起来,不准那些人行动。

虽说对付手无寸铁的人并不是难题,若是朝廷政权稳固的时候,像这样的民间闹事处理起来根本不是问题。但眼下的光景就不同了,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加上此处还有明显是中央民国奸细从中挑拨,一旦引爆了民变,那后果可真就是不堪设想了!

这边行动不顺利,另外一边风声走漏,让朝廷之中的大臣们听了去,纷纷上书要求赵构收回成命。

哪怕岳飞背叛了朝廷,但在明眼人看来,错不在岳飞,若是赵构再去挖了人家岳飞的祖坟,那就实在是太不讲仁义道德了,注定只会遗臭万年,连带着他们这些当大臣的,也都臭不可闻了。

在两面夹攻之下,赵构也只能是无奈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倒不是说那些大臣的上书就发挥了作用,实际的情况是,如今岳飞已经兵临城下了!

赵构也不是傻子,要挖岳飞祖坟也就是他一时激动之下的决定,只是帝王的颜面让他不得不咬牙坚持,如今众大臣反对,他也就顺水推舟的将那些人给撤回来了,表面上他是从善如流,其实呢,他也担心自家的祖坟,回头就被岳飞给挖了!

岳飞和岳云的队伍兵分两路又齐头并进,很快就撕破了南宋的边防部队,长驱直入!

虽说赵构极其死忠疯狂的调兵遣将试图阻拦两支队伍前进的步伐,但结局都是一样,即便能够稍稍阻拦岳飞大军的进度,面对依靠战舰和重炮纵横长江的岳云队伍,任何部队上去,也都只有当炮灰的命!

与此同时,已经将北方平定的高宠,也接到了刘涚的命令开始南下,也就是说,从高宠领着队伍出现在长江北岸的那一刻开始,整个南宋就已经陷入了中央民国两面包围之中。

高宠的队伍很快跟岳云的舰队汇合,进而利用岳云舰队的船只渡过长江,踏上了属于南宋的土地!

“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高宠军距离临安,不过三百里了!”

“什么?三百里?快,快,马上实施最后的计划,召集重臣,朕要宣布储君!”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赵构彻底慌了神,他忙不迭的在宫女伺候下换上衣裳,准备主持一场关乎南宋生死存亡的朝议。

第633章看世间,中国梦(上)

第633章看世间,中国梦(上)

就在临安皇城里那场由赵构亲自主持的朝议正匆忙举行的时候,新都城之中,却是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这些客人乃是在吴安邦率领的禁卫军引导,或者说是监控之下进城,他们的穿着打扮跟汉人有着明显的差距,只能凭借其身上的皮裘和金银饰物的多寡,来判断这群人之中谁的身份比较尊贵。

但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就会看出,这群人之即便是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哪怕就是其中最寒酸的人,光是身上那些沉甸甸的金裸子,就是大多数老百姓望尘莫及的。此时金贵,一两黄金足够兑换十三四两白银,还得看银子的成色,由此可见,这一百来号人,怕都不是寻常人物。

围观的人群其实不多,但总有那么一两个眼神好使的,认出这些异族,乃是来自极西北草原上的辽人,他们的国家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作为曾经辉煌过一时的国家,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从这些辽人的装束打扮就能看出来。

只不过今日这些辽人不是来参观的,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乞求面见刘涚。

曾经辽国派出了好几拨的使者,都未曾能够见到刘涚本人,这一次辽国也是下了大血本了,除了进城的这一拨包含着皇族和重臣的使者团队之外,在城外,还有一支五百人的军队,携带着价值上百万白银的贡品。

是的,他们是来上贡的,当西夏被高宠一万余人轻松剿灭之后,辽国人就很聪明的加紧跟中央民国联系,只因为他们不想成为第二个西夏。只可惜,那个时候辽人给出的筹码不够,刘涚连眼皮子都不会抬一下。

而等到金国也破灭,金国第一统帅金兀术下落不明之后,辽国上下才齐齐的慌了神,抓紧时间统一思想,最后派出使者来到了新都城。这一次刘涚终于答应跟辽国人见面了,而也仅仅只给了辽人半天的时间,还不打算陪他们吃饭。

中央民国因为刘涚而带起来的工作作风,就是不喜欢扯蛋,有事儿就说,说完该干啥就干啥,如果不是已经派出过好几拨人来中央民国,恐怕辽人还不能习惯这种风格。

简单的交流之后,辽国皇子为首的使节团非常直白的交出了自己的底线——成为中央民国的藩属国,永世称臣。

然而对于使节团所谓的底线,刘涚并不感冒。他很是强硬的说道:“中央民国治下没有藩属国!你们想当藩属国?我分分钟让你们在草原上消失,信不信?想要加入我们中央民国,那就取消你们的国号,规规矩矩的遵守我们的律法!”

“这不可能!”

任何一个皇族成员,都无法接受刘涚这样的言辞,这已经不是打脸,而是彻底的践踏,践踏那些皇族们心中的尊严!

“送客!”

刘涚没有心思跟这些人扯蛋,正如他所说,只要他愿意,分分钟就可以让辽人在草原之上消失,即便就是派出吴璘,也能轻松将那边摆平了。如今西夏没有了,吐蕃平定了,往南就剩下一个跟中央民国关系极好的大理国,往东就只有苟延残喘的南宋,区区一个残辽,还当真不会被刘涚放在眼中。

“首相大人息怒,只要上国不派兵攻打,凡事都好商量,好商量!”一个辽人老者站出来,向刘涚作揖,他也知道中央民国不兴下跪一事,而刘涚看他的样子,应该是辽国的一位重臣。

“不要再让那种毛都没长齐的娃儿跟我说话,你若是明白事理,就该知道我所言非虚!你们所谓的底线,我不接受,中央民国治下,永远没有藩属国!要么,你们老老实实的撤销国号,并入中央民国,谨遵律法行事,可享中央民国国民待遇之一切,要么你们就回去准备着,等到南宋平定,下一个,就是你们!”

威胁,刘涚这话乃是赤裸裸的威胁!

站在辽人的角度,但凡是有点血性的,都会勃发出难以压抑的情绪。只是在刘涚的气势压迫之下,一种辽人是敢怒而不敢言!若是要战,他们绝非是中央民国的的对手,而刘涚提出来的条件,辽人们能不能接受呢?

然而刘涚很显然是不会再接受辽人讨价还价,他已经一锤定音,要么接受兼并,辽人活着,国家没有了,要么等候战争,国家没了,人,也没了。

孰轻孰重,站在刘涚面前的辽国使者心中还是清楚的,他们当中也不乏有人想答应,然而事关重大,即便是皇族之人也没有资格答应刘涚的要求,他们只能是沉默以对。

刘涚也知道这些人的权限,故而没有逼他们答应,只是摆摆手,让他们先退下,给他们时间回去商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