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吕氏外戚 >

第312章

吕氏外戚-第312章

小说: 吕氏外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将军,你看这事?……”或许是感觉到了曹民的“怨气”,刘繇虽然大概想起了同郭嘉之间的龃龉,但眼下大局为重,身为扬州刺史、汉室宗亲的刘繇还是分得清轻重的。顿时起身抱拳,竟是第一次满是诚心诚意的冲秦旭拱手相询道。

“唔?你们说完了?刘使君何故如此客气?行军之事且问奉孝,营中诸事当问典君,沙场建功自有子义、宣高等,请功时再告秦某便是!左右不会亏待了弟兄们就是!”帐中诸人在问答时,曹民的目光就一直有分出几分注意力来观察今年在青徐二州声名鹊起的秦某人,却见秦旭似乎并不对此番事有感兴趣的意思流露出来,甚至到最后自己在狂打感情牌,连郭嘉这浪子兄都被“感动”,秦某人竟然仿若无所事事的剔起了指甲。本来曹民还在忧虑是不是秦旭在故意相诳,因为虽然自势力所有人都深信自家军师之计定然是天衣无缝,但秦旭的“异常”,却还是引起了曹民的疑心。

不过在听了秦旭眼皮也不曾抬起的对刘繇的说辞之后,曹民心中那浓浓的防备犹疑之意,竟好像突然消失了一般。甚至对于秦旭是怎样以一介“家奴”之身,如何能够得拿寡恩少义,性子残暴的吕布信任,短短两年便跻身朝廷高位的发迹史,这包括自家无所不能的军师及主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似乎有了个答案。秦旭够仗义。

这似乎像是个玩笑之语。但也身为军中人的曹民却是福临心至般的“悟”出了秦旭的秘籍所在。如今这年头,像是秦旭这般靠着裙带关系上位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有能力没能力不好说的太满,但对于手下有能力之人的运用上,却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秦某人的。知人善用又不贪功,这话说的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跟着这种本就有大靠山的上司混,也难怪自打秦旭仿佛从石头里蹦出来,站到吕布军前台之后,不但其本身这官职升的如同坐“火箭”似的,身边人的官职也是水涨船高。而现在听了秦旭这么一句回复刘繇的话,足可以证明秦旭已经将这事情看成了是给下属们挣功劳的事情。看来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然成功了一半。

“唔,这样吧。你远来辛苦。这事也不在这一两日,你且先歇息歇息,待郭军师同刘使君仔细商议出个章程,看看如何才能够令你主张将军平安无事脱离孙氏‘魔爪’,以及相关的交接事宜之后,待明日,便会有某亲自署名书信一封让你带回去,如何?”秦旭见眼下的火候明显已经差不多了。眼前这位自称曹民的细作,八成已经以为自己等人入彀,再“演”下去,怕就是过犹不及了。秦旭及时的给这场看似关乎数百人“生死”的闹剧暂时谢幕,着人送了沾沾自喜、一副感激备至模样的曹民先去休息。

“呵……某的演技如何?奉孝,接下来便看你的了,你……”见那曹民离去,秦旭终于卸下了那副让自己都觉得蛋疼的二世祖模样的扮演,本是欲打趣一下郭嘉,却发现刘繇又同郭嘉大眼瞪上了小眼,只不过经过两人的一番“各不相让”的注视之后,却是让秦旭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局面,甚至差点就让秦旭以为自己眼花了。

时下本是占据上风,智计超人又一副咄咄逼人模样,自一开始见到刘繇便横挑鼻子竖挑眼,没有什么好脸色的郭嘉,竟然有渐趋处于下风的态势,本就有些瘦弱又常常宿醉而有些虚弱的面庞上,竟然能让秦旭看出有些汗点透出来。

反观本事身处弱势,一直被秦旭、郭嘉两人牵着鼻子走,注定会是这番明里针对逆贼,实际上乃是吕布军寻求在扬州话语权争夺,被用来当做棋子的“弱势群体”代表的刘繇,竟然在经过最初的愕然和尴尬之后,在气势上逐渐占据了上风,并且甚至有愈来愈强的感觉。

这现在两人气势的“对碰”,明显已经同两人的智计、出身、官职等等无关,似乎之间有种身份的“确定”和“转换”似得因素在中间充斥。甚至让这汉末第一智者郭嘉都有些应付不来的样子。

“仲明切勿担忧!这厮现在已经信了我等八成,且待明日,某再略施小计给他加把火,不信那孙策打不死那张将军!”秦旭的问话,就好像是郭嘉的救命稻草一般,自同刘繇的目光之战中别起身来,脸色颇为古怪的哼哼了数声,只对秦旭说了一句,便倒背着手欲出营帐,竟是理也不理同样满脸古怪的刘繇而去。

秦旭:“……”

第三百六六章变了味的苦肉计(上)

郭嘉同刘繇之间是不是真的“有事”,因为两人不约而同的保持了缄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番得益于秦旭灵光一闪般的“先知先觉”,周瑜这回的计策,八成是要白费了心思。

“你是说那那秦仲明并没有见疑,但却是郭嘉同君理你约定了三日后接应张将军‘投效’之事?”曲阿城中,周瑜坐在孙策下首,听了来报之人所言,微皱着眉头,俊朗的面容上闪过几分疑惑之意,问道:“若依所言,这郭奉孝似能左右那秦旭决策?”

“公瑾说的是!据某所观秦某军中,似乎的确是那郭奉孝主掌大权。而且据某探查,青州最为精锐的陷阵营,也被吕布委郭奉孝掌控兵符,足可见这郭嘉在青州的地位,犹在秦旭之上。”那人完全没有了在秦旭等人面前的狡狯之色,一脸正色的沉声说道。

“不管如何,此番辛苦君理了!这般自降身份,去同那秦仲明周旋。”周瑜拱手笑道。

“公瑾说得哪里话,昔日文台公与某有知遇之恩,少主伯符又是如此英雄,能效微博之力,也是某之荣幸。再说某朱治本就是吴郡都尉,昔日被马太傅调拨在将军张英之下,同那刘繇也有数面之缘,断不会令其生疑,这等差事,舍某其谁?”朱治笑道:“而且此番某前去也证实了当初公瑾的一个推测,那郭嘉私下也对某颇有招揽之意,看起来果然也同刘繇并非是一条心。或许可以有隙可图。”

“郭奉孝私下对君理露出招揽之意?莫不是那吕布青徐二州尚且未全部掌控之下。便又对扬州有了兴趣,欲借刘繇之手,以控扬州么?这倒是有可能。借朝廷大义之名,行欲图扬州之实。倒是端的好算计。”周瑜轻敲着案几,眉头越皱越深:“不过也没有道理啊。君理此番的身份不过是张英门下心腹,便是张英也不过是‘扮演’一个受压迫的角色,对于整个扬州来讲也是于大局无甚关联,究竟何意呢?”

人说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钻牛角尖。郭嘉不过是只私下同朱治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就让周瑜猜想出了无数个目的。可郭嘉的心思是那么好猜的么?周瑜每想通一个关节。后面还有数种可能摆在那里,这下连号称一步三计的周公瑾竟也有了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公瑾、君理,依某看。我等猜来猜去作甚。既然那秦旭不过是个傀儡,那郭奉孝看来也是个别有所图之辈,倒不如将计就计,便劳烦君理只推说答应了便是。左右我等所求不过是诱其入彀。行那里外夹击之事。何必去管那来犯的贼子是姓吕姓秦还是姓郭!”孙策听周瑜和朱治在哪这也可能那也不行,只觉头大,挠着头颇有些不耐的说道。

“伯符勿要不耐烦!”周瑜苦笑对孙策说道:“那郭嘉瑜也曾有耳闻,传言其年方弱冠,由那秦仲明推举入仕青州,只半年时间便被吕布倚为谋主,虽不明其能究竟如何,但决不可小视。有戒备之心也属正常。想那秦仲明成名极快,虽世多有诽谤其出身之言。但纵观其近两年作为,绝非是个只会依靠他人的庸人之辈,否则吕布如此人物,绝不会放心将这许多大军交予其手?倘若郭嘉果然不同其一心,此番怎么就会一点也不见疑?倘若处理不好,极容易弄巧成拙,说不得到头来让张将军白挨一顿打!”

“唔,公瑾说的也是极有理,那依你看,事已至此,又该当如何?”有周瑜这“大脑”在,孙策一贯对这等谋略之事不怎么感兴趣,刚刚也不过是兴之所致说了一通,见周瑜与自己意见相左,便想也没想的便说道:“要不就算了吧。好歹那张英也是一员骁将,既是有心投效于某,某也合该用人不疑才是。若是平白挨上一顿打,某这心里也是极其过意不去。要某说,其实根本不用这般麻烦!眼下正是冬春交际之时,中原兵士远涉江湖而来,必然不习此方水土,久之必有疾病。我料那秦仲明之所以伏而不攻,八成也是因为顾虑如此,彼军天时不顺,地利不沾,无谓人和,某正可带一军猛士,趁夜袭之,多半能建大功,又何必如此谋划,思前虑后,若是被那秦仲明缓过了劲来,届时多添杀伤,反而不美。”

“伯符!这事里外透着蹊跷,由不得瑜不多加谨慎!但愿是某多虑了吧!”周瑜见孙策又想一如之前横扫江东一般去和秦旭所率吕布军精锐硬碰硬,苦笑说道:“至于伯符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彼军虽多是中原兵士,但毕竟在徐州驻扎多日,若非深入江东腹地,影响其实不大。而且又有朝廷王师的名义,若是不能一击得中,令朝廷心生忌惮,便极易令我军陷于被动。再者即便是那秦仲明如前所言,并不是个知兵之人,但吕布军骁勇之名又岂是空穴来风?拼个两败俱伤,最终得利之人,怕是白白便宜了那袁公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公瑾,你可从不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对此事怎得也如此难以抉择?那刘繇已经证实正在秦仲明军中,莫不是真要坐等那厮兵占先手,攻袭曲阿不成么?”孙策习惯于用武力解决任何问题,对周瑜这行事谨慎的性子也略带了几分埋怨,嘟囔道。

“也罢!或许伯符说的才是正理!是瑜杞人忧天了!左右我等只求能让张英将军成功诈降,取信于来敌,倘若计成,别说是秦旭和郭嘉两人之间究竟如何,便是那刘繇也断然不会让他好过了去。”周瑜本是因为这中间的小插曲本能的有种异常的不安感觉,一瞬间脑海中便是闪过无数种可能,又一一否决了去,被孙策话语一说,才恍然觉得自己竟然考虑的都是尚且没谱的事。哑然苦笑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去请张英将军来吧,但愿诸般皆是如愿。”

周瑜传令下去,不一会的功夫,便有军士引一人进得帐来。此人是个典型的江东人士模样,一身青衫,身材高挑,圆脸精瘦,颧骨稍高。乍一看去,说是将军,倒更像是个书生儒士。正是本为刘繇部将,甚得重用,在刘繇被孙策、孙贲、吴景等里应外合攻取曲阿,迫刘繇出奔时,为刘繇断后而被孙策所擒的张英。

“主公!周将军!罪将张英来见!”千古艰难唯一死!外人皆传张英必然不肯从贼,便是刘繇也是这么想,才会在朱治假称为张英门客时,刘繇想也未想便信了。可张英的确是降了。无他。这年头讲究“家国天下”,家族宗族永远排在第一位!而张氏宗族在江东不算大,甚至还未入流。但因为张英乃是扬州刺史麾下部将的原因,加上刘繇的照顾,活的也颇为顺遂,自然便是一向对世家大族甚有手段的孙策重点“照顾”的对象。有妻、子被人“照看”,张英便是再想做忠义之臣,也得掂量掂量。

“张将军辛苦了!此后皆是军中袍泽兄弟,无须如此多礼!说来此番还要仰仗将军出力,孙某当是感激将军才是!快快请起!”孙策虽然在自己人面前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