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89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89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零陵、武陵、南郡、宛城、弘农、长安、扶风、天水等地建立情报营。廖化负责零陵、武陵和南郡,裴安负责宛城、弘农和长安,卜已负责扶风和天水两地。”

“零陵、武陵和南郡三个情报营负责收集交州、荆州、扬州等地消息;宛城、弘农、长安三个情报营负责收集荆州、扬州以北的中原各地的消息;扶风、天水以北的情报营负责搜集凉州、雍州等地的消息。”

“元直,你下来马上安排这件事。务必三日之内安排好,军机营两千五百士兵派遣一千五百名前往各地,余下一千士兵负责传送情报。”刘骞对收集消息的事情向来很是看重。只是近来对消息搜集有些放松,因为他认为这两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出现,因此才放松了这方面的搜集。

所谓经验害死人,确实是有道理的。他现在已经多少意识到了,因为他的到来,已经使得历史的发展开始偏离原来的轨道。

第133章耿鄙苛政乱西凉,马腾应征显武功

第133章耿鄙苛政乱西凉,马腾应征显武功

中平二年五月,荆州黄巾余孽管亥一部被荆州司马蔡瑁统兵追杀,逃入荆山森林。

七月,长沙太守孙坚在手下四员大将协助下统领三万围困长沙贼区星于江夏三江口,斩区星,灭贼兵一万,俘获俘虏一万五。捷报传到洛阳,汉帝大喜,册封孙坚为乌程侯。

八月,黄巾余孽管亥与另外一伙黄巾余孽卜已会合,兵围襄阳城。八月中旬,荆州大将黄祖兵起樊城,水陆两线救援襄阳城;下旬,蔡瑁统兵至襄阳城东。两军同时出击,大败管亥和卜已的大军。管亥和卜已统军逃入益州境内。

十月,管亥和卜已再次出现,围攻益州上庸关外的牧场,被益州大将许定和许褚兄弟所除。管亥战死;卜已被俘,投降。此战后,益州刺史刘骞广布眼线,辐射神州。

中平三年五月,汉帝采纳太常刘焉的建议,册封皇族刺史为州牧:幽州刺史刘虞为幽州牧,代州刺史刘恢为代州牧,荆州刺史刘表为荆州牧,益州刺史刘骞为益州牧。

六月到十月,幽州牧刘虞麾下大将公孙瓒统兵围困张举、张纯的飞燕军于渔阳,连续数月大战,极大程度上挫弱飞燕军的士气。张纯非常跋扈、专横,经常殴打士卒。士气低落,士卒思变,一日,一名帐下头目刺杀了张纯,把他的首级纳献出去,带着所部士兵向公孙瓒投降了。张举见到大事已去,自尽身亡。十一月,渔阳尽平。刘虞上表表功,封为太尉。

时下,各处百姓苦于衙役、士兵的专横跋扈,但受其势力所迫,皆敢怒不敢言。

时下,凉州刺史耿鄙任用黄巾时的常败将军董卓(董卓,黄巾时官拜前将军,接手卢植军权,然破敌无功、屡遭败仗,被卜已三四万人马从十余万人眼下逃脱。朝廷将其治罪,然贿赂大将军何进,改派凉州,受耿鄙重用)。但不知悔改,回到西凉,他更是大肆搜刮百姓、聚敛民财。其治下百姓苦不堪言,苛捐杂税压迫的贫苦百姓多有流离失所。农下村落房蹋地荒,更有十房九空的凄凉。

中平三年腊月,西凉金城、狄道、陇西等地天降大雪,多有百姓冻死。处于冻饿之中的百姓再次发生了*,数万百姓抢掠了城中富户,各被棉衣,逃入陇西那面的铁龙山。

凉州境内的羌氐等族亦是被奸吏所胁,数万的羌族士兵在狄道人王国的带领下发动*。不数日,攻占张掖、西郡等地,直逼凉州州府武威。

刺史耿鄙大惊,慌忙发布征兵谢文,广征州内贤人。

榜文行至扶风,倒是引出了陇西中的一个英雄。此人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毅,而性格贤厚、处事常先考虑对方,很受陇西百姓爱戴。此人是谁?马腾马寿成。

招榜的州郡官员见其甚是威猛,甚喜,问道:“你可善武?”

马腾回答道:“某一柄长枪,数十人不得近身。”

“你可试来?”郡吏问道。

马腾也不答话,径自取来守卫衙役手中的长枪,招呼一旁的几个衙役一同与其较量。

众衙役见郡吏点头,都舞动兵器围攻马腾。马腾不慌不忙,手中长枪,左右一分,二龙出水式直赛前两名衙役。长枪所到之处,或深或浅,枪枪见红。不待衙役兵器近身,或磕或挑或挡或躲,更是毫发无伤。

郡吏见罢多时,不由鼓掌称赞:“壮士端的好武艺!只是不知马战如何?时下,使君大人手下大将张济在此,你可敢一战?”

“但战无妨!”马腾说道。

郡吏自领人去找张济。

不多时,郡吏跟随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来到招兵之处。

“某家张济是也。你就是马腾?”将军问道。

“小人马腾见过将军。”马腾赶忙施礼。

“不必多礼。你只要能够和我大战三十回合不输,我就上表使君大人为你讨得一个官职!你尽管放开手来与我一战!”张济说道。

“那小人就斗胆得罪将军了。”马腾倒也不含糊。

张济使人牵来马匹给马腾,待马腾上马准备停当。二人走马交锋。

马腾这一交手就发现这个张济的武功也不咋地呀!看样子和他交手不用说三十个回合,估计二十个回合就可以把他拿下。但是真的把他挑下马来,恐怕自己就谋不到官职了……看来还得和他演演戏。

这马腾一边想着一边不断地用长枪挑开张济的大刀。

转眼就快三十个回合了。张济可着急了,心说这小子还真不含糊呀!光是招架不还手,自己恐怕三十回合都拿不下他呀。他这一着急,手中的大刀可就加了力度。就见这一刀快似一刀,他把手中的大刀就抡圆了。

这下,马腾可就有些疲于招架了。突然,他灵机一动,心说怎么也要这个家伙点面子呀!以后还要人家罩着呢!得了,露个破绽来个假败得了。

只见他虚晃一招,侧身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用大枪架住张济的长刀,他说道:“承蒙将军手下留情。”

第134章马腾出征战王国,董卓设计杀耿鄙

第134章马腾出征战王国,董卓设计杀耿鄙

马腾比武示弱,成功地假摔,让张济赢得了比试。

张济自然清楚马腾的实力,更是因为马腾让他赢了比试保住了他的面子。他骑在马上说道:“你且随我去军营。我可以暂时任命你为我军中从事。日后再有战功,我自当向使君大人为你请功。”

“多谢将军大人。”马腾赶紧磕头拜谢。

张济赐马于马腾,带其一同返回军营。

五日后,张济共招兵万余,带着马腾一起返回武威。

王国带着数万人的羌族骑兵赶到武威郡的第一个关隘金昌关。耿鄙命令张济统领两万兵将立刻增援金昌关。

张济知道马腾武艺非凡,便驱使其为先锋统领三千骑兵增援金昌。

不一日,马腾来到关前。

金昌关处于祁连山北麓,两侧衔山,地势相当险恶,易守难攻。关上守将是为樊稠,也是西凉的一员要将,官拜司马。因王国势大,他一直据城扼守,已经打退了王国数十次进攻。虽然斩杀、射杀羌族士兵无数,但是城上守卫士兵亦战死甚多。

马腾兵至,樊稠遣人请马腾到关上商议。

马腾以为先出阵交敌,以拖延时间,等张济援兵到了再做商议。樊稠以为可行,但不知马腾武艺如何,不敢派遣。

马腾自打保票,一再请战。樊稠只得应允。

马腾点起三千骑兵出关讨敌。

王国得知关上终于有人出阵交战,便派遣大将韩遂、王彤、贡才、木须出战迎敌。韩遂、王彤、贡才、木须点起三千羌骑来到阵前,木须提棍策马来到两军阵前,用大棍点指马腾高声喝道:“呔,你是何人?快快报上名来!”

马腾策马出阵,手提大枪,说道:“你等叛逆之人,休要猖狂。某家张济将军麾下从事马腾是也!”说罢,拧枪便刺。

木须提棍相迎,二人战在一起。这木须的大棍可比张济的刀法要强上很多。二人打到三十多个回合的时候,马腾见一时难分胜负,忽然买一破绽,引木须来攻。木须以为得意,大棍横扫。哪知马腾故意露出这一破绽,只见他一哈腰,长枪平出,闪电般刺向了木须的腰际。木须躲闪不及,背着一枪扎了个正招,“砰”的一声,就把木须刺了一个通冒儿。

木须“哎呀”一声,摔落马下,顿时毙命。

韩遂一看,刚刚出战,就损失大将,实乃出师不利。他留下王彤和贡才,打马来到两军阵前邀战马腾。

马腾刚胜一场,士气正旺,拨马再战韩遂。二人武艺相当,一时间战得是难解难分。转眼百十回合过去,依旧没有分出输赢。

樊稠在关上看着着急,便鸣金唤回马腾。

闻得金响,马腾虚晃一招,挑开韩遂的兵器,沉声说道:“阁下武艺不错,若不是军中鸣金,某家定要与汝再战百合!”

“公可先去,明日我等再战不迟!”韩遂亦应道。

二人各自打马回营。

话说狄鄙。此人乃是十常侍*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了。他本是西凉马商,家中颇有余财,便贿赂十常侍,花去十万两白银,才弄了这个刺史之位。当初董卓未到之前,他在李傕等人的指引下到也没有搞得州郡之内如此不堪。在十常侍给他送来董卓这位“大贤”,倒是开始几个月帮他进了不少财物。可是紧接着就开始闹起民荒来了。

要不是这羌氐人叛乱,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治下竟然如此不堪。因为他每天都在醉生梦死的歌舞、酒宴之下,哪里会去了解这些东西呀。更何况,他的这些门客下属一个个都是飞扬跋扈、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人,百姓如何不堪,哪里关系他们什么事呢?

董卓不是一个很有大志的人。他不但不是,而且他和狄鄙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他和狄鄙不同的是他有个非常具有谋略的女婿——李儒。李儒把这次到凉州来看成了他们起家的一个机会。所以到了这里,李儒就一直在给自己的老丈人出谋划策,设好了圈套,祸乱凉州。不过,他们是逼着百姓自己发动*而已。

李儒看到了百姓们心头的怒火都指向了刺史狄鄙,也不去时机的加了点火。他在百姓之中散发了关于狄鄙日常残酷刑罚百姓的诸多事端。终于在这个时候,激起了百姓们对狄鄙痛恨的报复。

一日,狄鄙正在府内和董卓等人喝酒作乐。一名斟酒的侍女,刚刚给狄鄙斟满酒,突然从托盘地下抽出一柄短剑,闪电般划过了狄鄙的咽喉。狄鄙仓促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

此时躲在后面的李儒手中拖着一份圣旨走了出来,高声喊道:“凉州众官吏接旨。”

如此变故,酒宴中的大小官员全部跪倒在地,等候圣旨宣读。

第135章宣圣意董卓成主,言血亲马腾叛变

第135章宣圣意董卓成主,言血亲马腾叛变

李儒拿着,站在狄鄙的尸首之旁,捧着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凉州刺史狄鄙不思报国勤政,施以苛政,祸乱百姓。致境内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叛乱者十有四五。故,遣使董卓斩此逆臣。鄙服罪,除董卓为凉州刺史。钦此。

李傕等人哪有不知其中缘故的道理。董卓到此之后经常送些好处给他们,早已把他们收买了。他们闻得圣旨所言,哪里还顾得狄鄙是死是活,转身叩拜董卓:“属下见过主公。”

董卓赶紧朝着圣旨连叩三头,起身接过圣旨,回头对李傕等人说道:“诸公,昔日多谏于狄公,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