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39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39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那木黎和土轰二人统领两个营的义勇军向着皇甫嵩等人正在战斗的广场增援而去。

皇甫嵩、曹操、童昭等人正率领着已经减少到了不足六千人的官兵退到了广场的边缘。城中组织进攻的黄巾军将领也不是旁人,此人叫钟汉,乃是那波才的弟子。他一身功夫自然不是盖的,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在,在队伍的最前面和曹操、皇甫嵩两人战在一起,依旧不落下风,可见其之勇猛。

本来黄巾乱军就比城内官军的数量多了将近一半,再加上城破之后,曹操等人纷纷回府找皇甫嵩准备逃跑,使得城内的官兵在抵抗的意识上都有些软弱。这也是装备相对低下的情况下,黄巾贼兵在混乱砍杀中杀死的官兵的人数和黄巾贼兵死伤的人数相当。

直到木黎和土轰二人带着两千义勇军冲过来,黄巾军后方阵中出现混乱,皇甫嵩和曹操等人才看到希望。还得说人家曹操一见到黄巾贼兵的后方发生混乱,立刻高声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救兵来了!”

这一句话就行打了强心剂一样,本来还节节败退的守城官兵,立刻就像刚刚打过鸡血一样,向黄巾军进行了疯狂的反扑。

那钟汉怎么也没有想到还会有官兵从后面杀进来,更没有想到此时他师傅和师叔都已经成了别人的刀下之鬼、枪下亡魂。本来他一个人对阵曹操和皇甫嵩二人尚稍稍占据上风,此时一个愣神,被旁边正在战斗的皇甫坚寿瞅见来了。那皇甫坚寿连刺两枪斩杀了身边的那两名黄巾乱军,拔出腰间的宝剑,对准钟汉的后心掷了过来。可怜钟汉一时忙于应付皇甫嵩和曹操,不小心一个失神被这柄飞来之剑刺入后心,倒地身亡。

曹操跳下马割下钟汉的头颅,向着那正在拼杀的黄巾贼兵喊道:“贼寇首领已诛,黄巾贼众你等还有反抗到何时?还不快快投降?”

那黄巾贼兵本就多乌合之众,此时群龙无首,哪里还有什么作战的勇气和意志。更何况还处于前后夹击之中,被围在当中的黄巾贼兵纷纷扔下手中的武器开始投降,更有大部分钻进了城内的胡同向城外逃窜。

此时的官军哪里还有追击的力量,那皇甫嵩和曹操都伏在马上喘着粗气,直到手下士兵引领着徐荣、木黎和土轰三人来到他们面前时,二人才从马上下来,与三人见礼。

皇甫嵩一听说后中郎将引兵前来救援,亦是顾不得休息,带着曹操二人出城迎接刘骞。其礼节甚是隆重。

刘骞已经安排完大小事务,正在中庭大帐之中等待着徐荣三人的战报。大帐两侧众文武全部在场。土轰先行返回大营通报皇甫嵩前来迎接刘骞入城之事。

他自然不能失礼于人,召呼了众兄弟和徐庶、管宁、邴原等一众文武全部来到大营门口恭候皇甫嵩的到来。

不多时,徐荣和木黎陪同着两个人在三千义勇军的拥簇之下来到营前,那为首长者近过五十,眼角已经带有沧桑的皱纹,双目强打着精神可见这几天都没有休息好,看似魁梧的身躯骑在马上却给人一种英雄老矣的感觉;旁边那位年轻者双目炯炯有神,并且目光中还闪烁着那种一闪而过的厉色,可见此人内心深处很有城府,是那种机智警敏处事不惊随机应变之人。

刘骞看到二人过来,上前几步,走出人群,对着二人一抱拳,说道:“老将军相比就是皇甫将军吧!这位将军应该是守城月余使敌不得前进半步的曹操曹孟德曹将军吧!骞救援来迟还望莫怪!”

皇甫嵩乃是此行的主事之人,离开下马过来,还礼说道:“将军好眼力,多亏将军及时赶到。不然,官渡城必毁于我等手中。”

“救援之事乃是国之大事,骞焉敢轻之?皇甫大人,曹大人,二位请入营。”刘骞将二人请入营内中庭大帐。

众人分宾主落座,刘骞便将幽州战况和老将刘焉清剿残兵之事介绍一番,之后又将自己取平原、救邺城,张角率众败退回广宗,中郎将卢植得到袁门兄弟相助等经过一一诉说。

此战之后,皇甫嵩手下兵将损失惨重,两万精兵死伤剩下估计超不过四成,官渡原有包括民兵在内的不足万人死伤剩下的亦是不会超过四成。虽然在战斗结束时,俘获了一部分黄巾贼兵可以补充兵员,但是战斗力已经不可相同并论了。

皇甫嵩将官渡的情况也向刘骞介绍一番。

刘骞听完,心中对黄巾贼兵的战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曹操在一旁聆听着两位大将军的相互介绍,很安静,就是那样端坐着,一动都不动,显出了非常大的耐心。

刘骞在讲话的时候,不时地将目光落在他身上,暗中观察着这位未来战场上的对手。这份冷静和耐力,他看在眼里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在心中却不得不将这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同龄人放到一个别人比不上的高度。

曹操本是聪明人,那刘骞的目光不时地在他身上扫过。开始还以为这位大人只是好奇,等到后来,他就感觉这有些不对劲,到底什么地方不对劲?他倒是没有感觉出来。他本身就是一个有城府的人,虽然感觉这不对劲,但是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了。

在之前,刘骞在官渡见过袁绍。年轻的袁绍身上有着一种不太喜欢张扬的压抑,好像跟他的身世有关系。他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能力。他更愿意用一些人来帮助他,更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也使得他比袁术跟能吸引一些人的追随,也是他日后凭借着先人的威信发展起来的势力远比袁术强大的原因。

而此时的曹操更像一个隐忍在大树阴影的杀手,他懂得一个杀手的隐忍该如何去做?懂得如何去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更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的机会?他不会在上位者面前乱说话!他会静下心来聆听上位者的诉说,那么他就懂得掌握上位者的能力。这是一个更为可怕的对手。

短短的一个会晤,刘骞终于见到了曾经脑海中一直迫切一见的人物。曾经最会玩弄权数的一个人,将一个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在他这一生中的机遇才刚刚开始,他现在还是一个充满热血、致力于保家卫国的有志青年。现在他还是孤家寡人,手下还没有谋略之人亦没有能够为他冲锋陷阵之士。

他和自己之间的斗争还有等到多年以后再说了。

刘骞一面和皇甫嵩交谈中,一面在他的大脑中就急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他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先把曹操杀了,那么历史上不就没有人和他争夺了吗?曹操是可杀,但是理由呢?就因为人家以后有了权势会学坏,为了防范以后先把人杀了?这不扯淡吗?

皇甫嵩一再邀请刘骞带着众将到城内会晏。最后,刘骞只好答应。鉴于城内受困多日,粮草已然不多,他派人将送了百担粮食入城。(这家伙现在可是富得流油,不光攻占下这三座大营黄巾军的粮草都给他没收了。这几战胜利后,他在战场上打扫战场收获的物品亦是不少)。

话说官兵这里取胜庆功暂且不提,但说那张宝怕哪里去了?那别的战场战况又是如何?咖啡在下一章将向大家诉说朱隽与张梁之间的斗争。

第六十一章对阵长社,质与量的较量(一)

话说那张宝在不足千人的亲卫护送下,经过多方辗转才赶往长社。

人公将军张梁在麾下八员大将张澜、张苍、何仪、岳方、陈柳、马原、马忠和黄源的辅助之下,形成了以谯郡为中心,辐射到长社、陈留、汝阴和商丘的豫州北部地区和兖州东南部的占领区。谯郡太守早已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当二哥张宝带着败退下来的部队赶到长社的时候,镇守长社的乃是张梁手下八大金刚中的张苍。此人与那波才本是一师之徒,不过他与张角三兄弟之间还有另外一层关系。他们本是同族兄弟,波才、黄邵也是他得到张角邀请后,带下山来的。

对于波才与张宝之间的矛盾,他也是左右为难。不过他知道,师弟波才就算是对张宝有一百二十的看不上,在对敌作战中也会尽可能的帮助张宝出谋划策的。

只是张宝在刘骞军队的袭击下当时根本就没有弄明白,哪里来的军队把自己的老营给端了。不过还好,张宝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断收拢那些逃回来的士兵的时候,他慢慢地了解到,是另外一支从北方来的部队悄然度过黄河,不但袭击了自己的大营,还有一支非常厉害的机动部队突袭了正在作战的波才。波才和黄邵双双被敌人杀死阵上,阵上士兵非亡皆降,逃出来的士兵屈指可数。

当张宝把这些情况向张苍一一诉说,张苍心中“嘎嘣”一声,险些没有晕过去喽!他可是清楚师弟波才和黄邵的能力,那可是武将中的上将之才,寻常武将哪里是他们的对手呀!没有想到竟然殉落在官渡这个区区小城。

张苍连忙安顿好张宝后,启程前往谯郡禀报张梁。

话说张梁这几个月来的取得了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他的两个哥哥。他起兵汝阴,手下八大金刚的八方人马,很快就聚集叛军超过十五万的。豫州北部的诸侯势力很弱,陈留太守张邈手下兵将不过五六千人,在张澜和陈柳统帅三四万人马的一番攻击下,不得不带着残部退往兖州投靠刘岱。长社、商丘等地的地方官更是闻听乱军前来,早就逃之夭夭,弃城而不顾。

张梁对两位哥哥那边的战况也是多方打探。只是各处的关守都比较严,各地的消息传递不是很灵通。他得知大哥张角败退广宗之事的时候已经是刘骞在邺城战败张角的两个半月之后,这个时候张宝正在逃亡,刘骞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只是在官渡城外整编训练降卒。

皇甫嵩和曹操的部队损失惨重,三万余精兵良将剩下的不足五成。幸亏有降卒入伍,补充了部分兵员。

————

历史正由于刘骞在这个世界上的出现,慢慢地从原来的轨迹上开始转变。张角过早的失败,波才没有出现在豫州战场、更是身死于官渡之战,北方战场从一开始就因为刘骞军队的投入变成了一边倒的趋势,根本就没有出现历史上黄巾起义前期乐陵、南皮等地官府逃之夭夭,叛军占据州县的情况。

————

得知大哥兵败的消息后,张梁立刻派人前往广宗,请大哥张角回谯郡主持大局。没想到人刚走不久,二哥张宝又兵败官渡,而且波才师兄弟双双殉命沙场。大哥、二哥都是败在了同一支军队手中,看来这支部队不可小窥呀!

谯郡府衙的侧厅内,张梁坐在主位之上,用胳膊支着脑袋,低着头沉思着。两旁正坐着他手下的八大金刚。

过了半晌,张苍见张宝一直低头不语,知道他还在思考对策,便建议道:“将军,虽然大贤良师和地公将军当时兵力稍强于对方,但是也不能认为那个刘骞的军队所向无敌、擅于以少胜多吧!”

“以空远之见,莫非想集中我们的兵力和其进行一次大的会战不可?”张梁问道。(书中代言,这张苍表字空远。)

“不错!大贤良师和地公将军自开战以来,屡受官军的打击。他们的人马也没有我们多,这也是他们兵败的一个原因。现在我们手下十几方的人马已经超过三十万,再加上我们可以调集汝南彭脱部近二十万的人马的一部分过来。我们以四五十万的人马对阵他不过十万的军队应该可以稳操胜券!”张苍认真的讲解着。

“彭脱的人马现在正在和朱隽相持,如果调集一部分过来,是否影响汝南的战局?”张梁有些担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