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308章

三国之代魏成蜀-第308章

小说: 三国之代魏成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挥挥手,说了一声:“知道了,你退下吧!”

回头对着二子一笑,他又说道:“怎么样?走吧,接圣旨去!”

司马师、司马昭再次为父亲的判断感到惊讶。

来到府中厅堂,司马懿见到赵咨,急忙说道:“太常大人前来,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万望恕罪!”

“都督,别来无恙乎?”赵咨笑着问候道,“久日未见,陛下甚是想念都督,故,差使老朽前来看望都督!”

“唉!?大人言重了。老夫乃一介草民,都督一职早已革除,休要再提,休要再提!”司马懿赶忙纠正,说道。

司马懿心中清楚这老家伙的目的,就是不往上靠拢。

赵咨一看,这样下去也不行呀!可是天子只是一个口谕,连个圣旨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呀?

他这一着急,猛然灵光一现计上心头,对司马懿说道:“仲达兄,老朽前来乃是传达天子口谕,还请兄台多多担待。”

“欧?陛下还有口谕给老夫?好,请太常大人稍等片刻,老夫这就摆设香案,接旨!”司马懿一边使人摆设香案,一边暗自腹诽:老家伙,你这是没有请到圣旨呀!那狗屁更始帝定然是死要面子,不肯下架诏老夫入宫;等老夫先到你面前认错,岂有此理?

不一会儿,香案摆好。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带着一众家人跪倒在香案前。

赵咨传达口谕:“天子口谕:今夏侯渊投敌叛国,将徐州拱手献给汉朝,实乃我大魏之耻辱。故宣前兵马大都督司马懿入宫,官复原职,统兵收复徐州!钦此。”

“臣接旨!”司马懿父子回答道。

赵咨一看人家都答应,心中这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可是司马懿一句话就把他的高兴劲儿搞得无影无踪了。

“太常大人,老夫是接旨了!这圣旨只是口谕,你这口谕老夫领不下来呀!”司马懿竟然在这上面动了脑筋,你看看他有多坏呀?

小小一个赵咨岂能够是他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的对手?仅仅一合便败下阵来。

“啊?!这个……”赵咨一看,好嘛!他这圣谕不领,还成了我的过错了。

司马师在一旁帮衬着说道:“大人,非我父子不愿意出征,实乃您所说的口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大人有意改变陛下的意思?偶,不对,你看我这个嘴。我不是说您所说的口谕不是真的。我这……”

好嘛!他这一说,赵咨这次成了假传圣旨了!

司马昭还在一旁火上加油:“是呀!赵大人,陛下金口玉言免了我父子的官职。你这次来一张口就将我们官复原职,这个跳度也太大了吧!按道理这么大的动静,好像应该有圣旨才对呀!”

好嘛!转来转去,还是圣旨惹的祸!

赵咨心中这个郁闷呀!

这皇帝也不下个圣旨,就让自己来求人家!难道不知道人家是大腕,大腕哪有空手套白狼的呀?

赵咨可不是愚笨的人,脑袋瓜转的快,急忙说道:“你们说的也是。要不这样,老朽就在跑一趟,为你们求得一个圣旨,讨个说法?”

司马懿父子一看目的达到,一个个都闭上嘴,甚至连眼睛也闭上了。

得!看架势,他们今天是不会在说话了!

老太常赵咨只好起身告辞,返回信都面见更始帝。

更始帝曹昂和百官在朝堂上一直等待着赵咨。

日上三竿,曹昂摆下百官宴,宴请百官。

忽闻黄门禀报:“启奏陛下,太常大人觐见。”

“宣!”

不多时,赵咨入朝,口呼万岁,行过叩拜之礼。

更始帝问道:“赵爱卿,事情办得如何?”

赵咨在半路上寻思着,这天子让自己办事,不会不知道下圣旨呀!但是为何就不下圣旨呀?

他冥思苦想,一直到了信都城外,还没有想明白。

曹昂问的时候,他才骤然明白,天子这是要面子呀!

想明白了,他自然知道如何说了:“启奏陛下,办成了一半!”

什么?办成了一半?

曹昂和百官顿时感到十分好奇,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后面的解释。

赵咨接着说道:“臣见到了司马懿,通过一番交谈得知他心中一直还关系着陛下和朝中大事。因此,臣便将陛下的口谕向他宣读了!”

曹昂也不顾及自己到底有没有传口谕,直接问道:“既然已经将口谕向司马懿宣读了,司马懿到底接旨没有?”

“回陛下,司马懿是答应接旨了!”赵咨回答道。

“既然接旨为何没有前来见朕?”曹昂被这一出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急匆匆的问道。

“可是这口谕没办法接呀?”赵咨说着,又撩衣跪倒,向天子请旨,“因此,臣匆匆赶回便是替司马仲达请旨!还望陛下恩准。”

转了一圈,原来是为了这个呀!

曹昂心中有气,但是又感觉到好笑,静下心来一想,感觉到好像是司马懿这是在找台阶下。

他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朕这便下旨。”

赵咨拿着圣旨,马不停蹄的便奔向博陵城司马府中。

刚进府门,赵咨便高声喊道:“司马仲达接旨。”

之前的香案根本就没有撤,司马懿带着二子和家人全部跪在香案前面,口呼万岁,行了拜礼。

赵咨将圣旨读完。

司马懿谢过圣恩,接过圣旨。

有了台阶,他便拿住了曹家的命脉。

他草草收拾一下,便带着二子随同赵咨往信都而去。

汉朝都城长安,紫荆城内,浩瀚皇宫金瓦金銮殿之上,汉洪武大帝早朝,朝会文武百官。九鈊三音之后,文官以丞相诸葛亮为首,法正、贾穆、田楷、刘琦等人依次跟随;武将以骠骑大将军马超为首,张绣、张任、黄舒、关平等人依次而进,进入金銮殿。

文武百官依次跪拜洪武大帝,口呼万岁、万万岁。

例行朝会,洪武大帝伸手示意,那黄门高声喊道:“百官平身,有本奏本!”

这时有人该说了,不是有本奏本,无本退朝吗?

其实,不怪各位看官不知道,某在前面忘了介绍,自称拥子称帝之后,身为太上的刘骞便定下了天子不得只听信臣工之言,每日早朝都要向臣工安排一些要做的事情,也要了解一些天下的大事。

百官谢恩之后,文左武右,在朝堂之上站好。

马超看着诸葛亮,见诸葛亮微笑示意,心中知道战事汇报还是自己元帅府的事情。

回头看了看张绣、张任、黄舒,相互交换了眼神,得到肯定,他才出班奏本:“启禀陛下,魏国老将军夏侯渊携众投诚,徐州已经光复。只是徐州地处交兵恶劣之地,南北皆受敌所挟,臣等不能决也,还请陛下明示。”

洪武帝刘罡闻言,稍稍点头,问及道:“四位元帅和诸位将军可有商议,确定哪位将军可作人选?”

张任出班,答道:“回陛下,扬州都护使关索将军已使兵马掌控了江岸地带,东南两岸皆与东吴相望,其兵马当可据而守之。然夏侯家虽有兵马五六万,亦不过我军一个骁骑师的超编编制,若是独守徐州怕是有些势孤。因此,我等难以确认何人可去!诸葛丞相久经战阵,且识人善任,还是请诸葛丞相为陛下推荐吧!”

“偶!也对,诸葛爱卿,依你之见何人可当的此任?”洪武帝一听有道理,转头看向诸葛亮。

好小子,现在就把老师给卖了呀!

诸葛老道一摇羽扇,眯着眼睛看着马超、张任四人,笑着说道:“;老臣以为可使四征将军董渊、木易、铁腾、高陵或者四镇将军雷薄、张嶷、刘封、泠苞八人中任何一人前去皆可当此重任。”

天子知道国中大将众多,区区一个州郡派遣三品之下的将官前去镇守绰绰有余。而且麾下大将哪一个不是文武兼备,哪一个还是当初的愣头青?哪一个不是胸中经纶万千?

所以,对于派遣哪一个上任徐州,他倒是没有多少意见!

诸葛亮看到天子点头,随言道:“夏侯妙才之子夏侯和武艺非凡,可比我军劲骑将军,直追骁骑将军,可是其统领徐州兵马依照我军编制进行整编;其子夏侯荣破善智谋,可留徐州为我军都护使参赞军机。”

“爱卿之言甚好。孟起、锦从、君忠、若言,你四人以为哪一个去比较合适?徐州所需兵马多少?”洪武皇帝问道。

四人看了看后面站着的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便召集关平、刘善、典满、许仪、姜维等人在一起研究、探讨起来。

商讨片刻,得出结果,马超出班秉奏:“陛下,经我等商议遣派征南将军董渊统领骁骑师周伟一部前往徐州。”

“很好!”洪武帝还是很满意他们的决策速度的,点点头,转身对董渊唤道:“董爱卿,朕授汝徐州都护使一职,免去征南将军职务,即日引兵骁骑师周伟部赶往徐州。”

董渊赶忙撩衣跪倒,磕头谢恩。

洪武帝又传圣旨:“召夏侯妙才入京,朕要亲自接待这位老将军。册封其子夏侯称为骁骑将军,整编其麾下为骁骑师;其子夏侯和为游击将军、夏侯威为突击将军,夏侯荣为参谋将军。册封夏侯霸为劲骑将军,卓安为游骑将军,李学为参骑将军,守下邳;册封夏侯衡为劲骑将军,张勇为游骑将军,薛兰为参骑将军,守小沛。董爱卿,汝出发时带上卓安、李学、张勇、薛兰所部。”

董渊再次谢恩。

天子见事务安排完妥,遂退朝。

第405章司马又整进徐州,薛立陈兵攻山阳

第405章司马又整进徐州,薛立陈兵攻山阳

话说董渊领了圣旨,便与劳军的太监桓公公启程,直奔徐扬地境。

来到寿春,桓公公向夏侯渊等人颁读了圣旨。

夏侯渊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全都得到了官职,就连自己麾下的兵马都是全数的在自己儿子手中。

心情大尉,他压根没有想到,天子召见,使他带着家眷入京居住,是为了监禁他们,防止他们叛变;而是天真的认为天子所为乃是为了保护他的家眷,还感恩戴德呢!

关索见董渊引兵七八万,徐州得保,遂引兵往江岸而陈,与东吴隔江而望,谨慎防御。

董渊在夏侯霸、夏侯和、夏侯称、夏侯威等人的陪同下度过洪泽湖,来到徐州地境。

夏侯衡、夏侯荣出城迎接。

董渊颇有其父之风,豪放而不失风雅,身材高大,容貌祥和。

见到夏侯衡、夏侯荣在城前相侯,他早早跳下马来,步行来到城前,表现的颇为平易,使得一众徐州兵将对他印象颇为友善。

“伯权兄,别来无恙乎?”他先和站在前头的夏侯衡打起招呼了。

“承蒙都督挂碍,衡近来很好!”夏侯衡赶忙谢恩,遂拽过夏侯荣,向董渊介绍道,“此乃某幼弟夏侯荣,字幼权。”

“荣见过将军!”随着夏侯衡的介绍,夏侯荣赶忙向董渊施礼。

“幼权莫要多礼。早就听说夏侯幼权文武全才,少时便才智聪慧,颇为人们称赞呀!今日一见果真清秀!”董渊笑着说道。

“多谢将军夸奖!”夏侯荣有些害羞的说道。

随着二人来到徐州府上,夏侯兄弟相互见了面。

董渊见到众人到齐,便拿出圣旨,示意众人接旨。

……

夏侯霸、夏侯衡二人随着自己的副将,来到自己的队伍中,看了看兵强马壮的部下,心中甚是高兴。

点齐队伍,二人向董渊告辞,便引兵分别往小沛、下邳而去。

徐州城中,新上任的都护使董渊召见了新成立的三个独立雄步团的团练将军夏侯惠、张温、张绍三人。

“三位将军,义权向某推荐你等三人独守边关。不知三位有何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