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山海纪之龙缘 >

第19章

山海纪之龙缘-第19章

小说: 山海纪之龙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越半拖半扶着他应道:“嗯嗯,好,以后好好练。”



  乐郑抽抽噎噎地被乐燕和乐鲁拖到人群外的空地上去了,昭沅想安慰一下乐越,笨拙地抬起一只前爪学乐越平时常做的那样碰碰他的肩膀。



  乐越皱着眉道:“唉,这是必然的下场,不过失败的现实还是很残酷。”



  琳箐柔声道:“往好的地方想,这样你们中最弱的两个人这次就都被挑出来了,剩下的几场反而胜算会大点。”



  这边的场上,杜如渊与李昶已站到了场中央。



  李昶捧起佩剑:“剑名冬雪,长四尺二寸,重二斤二两,永昌三年铸。”



  杜如渊慢吞吞地将手伸进了衣袖。



  刚才要上场时,青山派的弟子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佩剑或佩刀拿给他,杜如渊都以太沉为理由婉拒。只是摸着衣袖笑嘻嘻地道:“我自有别的好兵器。”



  众人都知道他必输无疑,便也没有勉强。



  但,杜如渊在论武场上,始终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此时将手伸进衣袖的动作又如此的淡定,如此的从容,青山派的弟子们心中忽然浮起了一丝希望,这个书呆子,该不会其实是个高人吧。说不定,这一局,会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出现。
  连乐越都有些这样的猜想。



  因为那只龟趴在杜如渊头顶,那么的气定神闲。说不定,因为它,这一场杜如渊就胜了。



  昭沅也在盯着乌龟猜测,它会不会帮杜如渊赢这一局?它感觉,乌龟应该非常非常厉害。



  与此同时,围观的各派弟子,在一旁坐着观望的各派掌门长老与高台上的几位评判也忽然都一致地敛气凝神,望着杜如渊。



  青山派的底细,在场的人多少都了解些。此时场上的这个书卷气十足的人,似乎是个从未露过面的新弟子。



  这样镇定,这样从容,果真只是个普通的弟子?李昶也微微眯起眼,他隐隐有种压迫的感觉,即使当年他一个人拿着剑杀进匪窝时,压迫感也不如此刻浓烈。



  他紧紧地盯着杜如渊伸到衣袖中的手,那只手正慢慢地抽出一样物事,卷起。
  杜如渊在众人探究的目光中扬起手中的墨蓝色封皮的书卷,微微笑了笑:“《中庸》,孔圣人所著,江南书局今年新刻印的版本,因翻得有些勤,八成新。”



  论武场外鸦雀无声,盯着杜如渊的那些目光更锋利了。



  李昶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剑,沉声道:“请。”



  杜如渊含笑道:“师兄先请。”



  李昶握剑的手渗出了冷汗,他到底还是个年轻弟子,阅历尚浅,眼前的对手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叵测难料。



  他举起剑,第一次像举起一块千斤巨石一般,灌注全部精神刺出。杜如渊握着书哎呀一声向旁边一躲,身法滞缓,居然像是个丝毫不懂武功的人。



  李昶大惊,为防止有诈,急忙硬生生收住剑势,向一侧一划,削到了杜如渊手中的书册。



  哗啦啦——破碎的书页在微风中纷纷扬扬地飘飞、盘旋、飘向地面。



  李昶感觉剑下空荡荡的,好像刚才那一剑是削在一个普通的人拿着的一本普通的书上。



  杜如渊心痛地摇头:“唉,看来《中庸》不足以抵御,换一本吧。”将手中的破书塞回衣袖,又变戏法一般从怀里抽出一本,“这本《韩非》应该比较能抵挡杀戮之气。”



  场外的青山派弟子们都从杜如渊是高人的美梦中清醒了。



  乐晋小声道:“我还以为他很厉害,原来是这个书呆子又在装神弄鬼。”



  乐吴道:“他会装也挺好的,起码不会输得那么丢脸,糊弄一下苍山剑派的人,让他们也郁闷一回。”



  场外的其余人显然还是将杜如渊当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苍山剑派掌门沉声喝道:“李昶,不可大意!”



  李昶深吸了一口气,再一剑刺了出去。



  杜如渊向旁边一跳,狼狈闪过,李昶这一剑却只意在他手中的书,剑刃削过书册,哗啦,破碎的书页再次四散纷飞。



  杜如渊摇头道:“唉,这位师兄,连《韩非子》都不能让你领悟到胜不以匹夫之勇的道理,吾唯有再请出一本书了。”向另一半怀里一掏,又摸出一本书册,封皮上四个大字,《孙子兵法》。



  掏书的时候恰好李昶的剑光扫来,杜如渊向后一仰,衣角被堪堪削下一块,异常狼狈地跌倒在地。



  昭沅、乐越和琳箐站在场外,都豁然明白了,原来杜如渊头上的那只龟只管护着杜如渊不受致命重伤,但此外的其他它一概不管。



  所以杜如渊才被打得连滚带爬,如此狼狈。



  杜如渊从地上挣扎起身,拎着那本《孙子兵法》,李昶再举起剑,杜如渊突然道:“且慢!”



  李昶的手顿时顿住,慢慢放下长剑。



  杜如渊掸掸身上的灰尘抬袖道:“唉,这位师兄,你实在太厉害,在下这种不懂武功的人,手中就算有一百本《孙子兵法》恐怕也挡不住你的一剑,这局我败了,多谢师兄指教。”



  乐越的师弟们撇嘴道:“太会装了,连认输都一大套理由。”



  李昶一动不动地站着,杜如渊向他拱拱手,把《孙子兵法》塞回怀中,向论武场外走去。



  李昶盯着他的背影,忽然大声道:“慢着!”



  杜如渊满脸诧异地回头:“这位师兄,我已经认输……”



  李昶恭恭敬敬地弯下腰:“请这位少侠赐教,认真指点在下两招。”



  杜如渊道:“在下其实对武功一窍不通,能活着下场已经是师兄剑下留情,真的没有任何招数可以与师兄切磋。这一局,师兄胜了。”



  他转过身再继续向场外走,李昶突然抛下手中的长剑,跪倒在地:“我认输,这一局,是我输了。”



  昭沅、琳箐连同青山派的所有弟子们都大惊。



  乐郑睁大了哭肿的眼,结结巴巴地道:“这~这个李昶有毛病吗?”



  琳箐道:“他该不会是把杜如渊的装X当真了吧……”



  乐越抱着双臂同情地看着李昶:“好像是……”



  像是印证他这句话一样,苍山剑派的掌门从座椅上起身,向着评判席方向拱手道:“这一局,的确是小徒输了。”



  鹤机子急忙随着起身道:“曾掌门可能误会了,贫道的这个徒儿前日刚入门,确实不懂武功。”



  曾掌门抬手制止住鹤机子辩解的话语:“鹤兄什么都不必说,那位少侠已经给足了小徒面子,鹤兄用不着再替我留脸,这次比试,小徒输得一败涂地。”



  李昶还跪在场中,大声道:“但我能得到这位少侠的指点,已胜过练十年的武功。”



  杜如渊站在场上,厚颜无耻地笑道:“好说好说。”



  按照规矩,倘若两局比试一胜一负,就由双方得胜的弟子再比试一场。



  静缘方丈道:“阿弥陀佛,那么苍山剑派的王泷少侠还要与这位少侠再比一局么?”



  王泷立刻道:“不敢,弟子也认输。”



  曾掌门叹息道:“这场兵器比试,我们苍山剑派输得心服口服。”用钦佩和玩味的目光注视着鹤机子:“鹤机子道长,青山派不愧道法名门,鄙派心中,唯有敬佩二字而已。”



  李昶捡起佩剑,站起身,恭敬地向杜如渊道:“今日一场比试,多谢师兄提点,让我明白了武学之道在于心,而不必执著其形的道理。不知在下能否择日登门拜访少侠,再请师兄多多指点我心中的迷津?”



  杜如渊微笑道:“咳,嗯,当然,你能领悟,这最好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李昶急忙在口中跟着念诵,再反复默念几遍,深深揖道:“得此教诲,如醍醐灌顶,多谢多谢。”凝望着杜如渊的目光充满热烈的仰慕。



  春天的阳光下,这本该充满了锋锐之气的论武场竟化作一幅杨柳春风的画卷。



  静缘方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恭喜施主终于从武中悟到了禅的境界,这也方是武之本意。武者,止戈也。”



  大鼓声咚咚响起——“兵器比试第九场,青山派胜!”



  杜如渊头顶的乌龟淡然地半垂着眼皮:“凡尘俗世实在太浅薄了……”



  昭沅目瞪口呆地看着场中,疑惑地皱皱额头:“为什么?好奇怪。”



  琳箐喃喃道:“天哪,凡人真天真!”









  作者有话要说:嘿,再更新一章

第二十三章

    论武场边的石坪上,清玄派的掌门重华子也正看向场中,他身边站着洛凌之和另外两个年轻弟子,其中一个弟子冷笑道:“苍山剑派不过尔尔,师父,依徒儿看,青山派的那个弟子明明就是不懂武功在装神弄鬼,苍山剑派的那两个年轻弟子看不出也就罢了,为什么连曾掌门都能被糊弄住。”



  重华子捻着胡须尖道:“少南,因此为师才一向说你太过自以为是。曾掌门在江湖上见过的事情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方才那人究竟是否只是个不懂武功的书生,他岂会看不出?”



  名叫少南的弟子皱眉道:“难道师父也以为,那书生是深藏不露?可他明明就被逼得连滚带爬毫无招架之力。”



  重华子笑一笑,侧首向洛凌之和另一位年轻弟子:“你们以为如何?”



  洛凌之垂目道:“弟子不敢妄下论断。”



  另一位年轻弟子道:“李昶的剑法不错,但那书生虽然看似狼狈,却一丝也没有受伤,不懂武功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个书生我们曾见过,他当日晕倒在山脚下,大师兄本想把他救回去,恰好青山派的人也从那里过,抢先一步,既然他们爱抢,我们就让给他们了。说不定他真有别的来历?”他又望向已走出论武场的杜如渊,敛起眉峰道:“不然,派人去查一查吧。”



  少南即刻道:“正是正是,师父,就让徒儿和大师兄去查吧。”



  方才说话的年轻弟子微笑道:“师兄们应该还有要事,既然是我说的,还是我去查,大师兄和二师兄还要看管着其他的师弟们比试。”



  少南道:“不碍事不碍事,比试的事情有大师兄就行,这事让我来办。这等小事,怎能让小王……”



  方才说话的年轻弟子微微挑眉,重华子半眯着双目向少南一瞥,少南随即笑道:“不好不好,是我口滑了。”向那年轻弟子拱一拱手,笑得更深,“这等小事,不用维清师弟费心,我去便可。”



  “维清师弟”浮起一抹薄笑,没有说话,他侧首遥遥望向青山派弟子们所在处,腰上的一块如意坠上的流苏在微风中轻摇。



  重华子抬手道:“你们谁都不必先费事去查,只要多观察,或者能看出端倪。”重华子捋着胡子再闭目沉思道,“倘若他只是个不知道何门何派的年轻人,因为青山派的救命之恩才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