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109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09章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幕降临了,海面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浓浓的硝烟在空中游荡。
舍尔决定撤回本土,但因夜色黑暗,偏离航线,深夜时分,又与英舰相遇。双方在照明弹、探照灯的照射下,进行一场混战。各有一些小舰中弹沉没。
到黎明时分,双方终于分开,各向自己本土驶去。
在这次大决战中,德军被击沉1艘大舰、10艘小舰,死亡二千五百余人;英军则被击沉3艘大舰、11艘小舰,六千多人丧生。但双方主力均在,德国人想控制海上通道的愿望终于实现。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三个年头,随着“史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指挥部改变了作战布置,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而在西线重点对法军右翼部队所依托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
这是继任毛奇的德军新任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提出的。他把这次行动计划称为“处决地”,目的是进攻一个法国不愿放弃的军事要地,让法国在那里投入全部兵力,然后加以歼灭,使法国在军事上崩溃,从而逼其投降,法尔根汉公开叫嚣:“要让法国把血流尽!”
这时,法军总司令霞飞正忙于准备索姆战役,无暇顾及离巴黎200多公里的凡尔登要塞,再说凡尔登要塞异常坚固,它筑垒地域正面宽达112公里,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而第四道防御阵地则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保垒地带构成,当时的驻军有4个师10万多人。
德军为了在军队的数量和力量上压倒对方,法尔根汉下令把俄国、巴尔干半岛前线以及克虏伯兵工厂的大炮,全部集中到进攻现场周围。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排列着近千门大炮,前沿阵地还配有5千多个掷雷器。进攻的兵力有10个师27万人,是防守凡尔登的法军的三倍。
2月21日早晨,德军开始猛烈的进攻。近千门大炮随着一串闪光的信号弹在高空爆炸,一齐怒吼起来,以每小时10万发的发射速度,把铺天盖地的炮弹倾泻在凡尔登的野战防御阵地上,倾刻之间,法军阵地一片火海。
紧接着,德军又用13门16.5英寸口径的攻城榴弹炮,把一颗颗重磅炮弹,射向要塞最坚固的第四道永备工事上,伴随着掷雷器发射着装有100多磅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榴散弹,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法军整段整段的堑壕变成了平地。
经过12小时的猛烈轰炸之后,德军又用5.2英寸的小口径高速炮,以步枪子弹的速度发射霰弹,对惊惶失措,乱跑乱叫的法军进行扫射,并用喷火器把法军前沿阵地变成火海。
这样反复轰炸和扫射之后,凡尔登要塞附近的狭窄的三角地带的战壕完全被摧毁,森林也被烧光,山头被大炮削平,整个法军完全暴露出来,战场上空笼罩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炮火刚刚停息,随着一阵阵呐喊声,德军六个步兵师从宽10公里的战线上,向法军防线冲击。
法军阵地上虽然是一片火海,但士兵们仍然凭借剩余的工事,奋勇进行抵抗。军官身先士卒,带头冲出战壕,同敌人展开白刃近搏。法军斗志高昂,不畏强暴,勇猛异常,把敌人冲锋一次次压了回去。
经过两天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有一万多人被德军俘虏,前沿的野战防御阵地基本上被德军占领。
法军在凡尔登失利上的消息,很快传到法军总司令部。霞飞总司令大吃一惊,赶忙召开军事会议,命令参谋总长立即赶到凡尔登,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等待后续部队的增援。随后,又委任贝当将军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官,并集结兵力,准备增援。
贝当来到凡尔登后,先巡视了一下整个防御体系,看着堆满尸体的前沿阵地,贝当感到情况危急,凡尔登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
正在这时,要塞东北部的都慕炮台被德军占领。这个炮台原有一个轻步兵师固守,经过德军12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德军一支只有9人的巡逻队,未发一弹就占领了炮台,因为上边的将士全部阵亡。
贝当愈感觉情况不妙,立即在前线划定了一条督战线,严令士兵顶住德军进攻,有谁胆敢退过此线,格杀无论。
紧接着,便召开前线军事会议,讨论怎样保证后方援军和军火物资的迅速到达,贝当说道:
“当前情况十分危机,我已和霞飞司令联系过了,让他赶快派大部队增援,在一星期内调集大约20万人和二万多吨军火物资,这样才能保证凡尔登不落入德国之手。诸位议论一下,看哪条交通线可以完成这么多人员和物资运送?”
“除了通向西南的一条巴勒杜克——凡尔登公路还没彻底破坏,其它已全部被德国人的大炮切断了。”负责后勤的一名指挥官皱着眉头说道。
“公路的宽度有多少?”贝当紧忙问。
“6米。”
“路面怎样、能经得起大量载重车通行吗?”
“路面不太好,那要看有多少车辆通行?”
贝当计算了一下,说:“要运输这么多兵力和军火物资,得需要6千辆汽车昼夜行驶。”
指挥官们听了都面面相觑,不出一声。那名负责后勤的指挥官说道:“这恐怕不行!必须修复一下,否则,这么多汽车来往穿行,会造成很多车祸。”
贝当当即命令道:“立即组织一支抢修队,在沿途平民协助下,铺砌和拓宽公路路面,要保证车辆安全通行,凡尔登的得失在此一举!”
接着,他委托这名指挥官,前往督促修路,保证27日起,开始通车运行。这位指挥官受命而去。
过了两天,6千辆汽车通过这条路,源源不断地把19万援军和2万多吨军火物资运到凡尔登要塞。由于这条公路出色完成了凡尔登战役的运输任务,因而被法国人称为“圣路”。
这下,敌对双方军事力量逐步趋向平衡,德军虽然第一次进攻得到一些好处,可大量援军和大炮的到来,使德军寸步难行,双方暂时对峙起来。
法尔根汉做梦也想不到,短短的一周时间,法军竟派出这么多援军赶来。一方面是吃惊,再一方面心中暗暗高兴。这与他事先估计的一样,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好吧?我要法国人在这里把鲜血流尽!”
于是,他重新布置一番,让德军休整一下,准备更大规模的冲杀。
贝当将军这方也在紧张的布置,他命令增援部队马上开赴前线,修补战壕,安放大炮,准备迎击德军。
3月5日,大规模的战斗开始了。德国步兵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30公里的战线上一齐向法军阵地发起进攻。贝当将军命令所有的法国大炮一齐开火,还击德军,20多万军队用各种炮火向德军扫射。
德军死伤严重,退了回去。法尔根汉命令德军停止全面战斗,集中兵力,主要突击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虽然又占领了沃堡垒,可只推进了不到两公里。到四月份,德军经过70个昼夜的苦战,仍未突破法军防线。到七月份,双方来回拉锯,死伤非常惨重,仍然相持不下,德军仅前进了7—8公里。
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迅速收复丢失的炮台,德军溃退,退出了凡尔登战役。
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法尔根汉不仅使法国人流尽了血,而且也使德国把血流尽了,回国后便辞去参谋总长的职务。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坦克的前身——“机枪破坏器”

  一次世界大战初,在英国,一个名叫坦克的工业家发明了一种武器。它是一个能活动的装甲堡垒,不怕机枪的扫射,并能越堑过沟,冲破敌人障碍,在掩护步兵冲锋的同时,还能向敌人发射火力,因而人们把这种武器,称为“机枪破坏器”。
但是,这种武器刚刚问世的时候,并不受权威人士的重视,很多将军对它的能力和作用估计过低,陆军大臣干脆把它叫做:“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
坦克见自己的发明受到冷落,他并不气馁,继续进行改造,使其更加机动灵活,但因资金短缺而进展缓慢。
这件事被当时的海军大臣邱吉尔知道后,暗地里为它筹集资金,提供武器方面的资料,不久,便生产出一个新模型。以后,又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到1916年8月,才制造出48辆“机枪破坏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武器用坦克的名字来命名。在此期间,德军在依普尔战役中首先使用了毒气弹,再加上以前在列日要寒使用的穿甲榴弹,在战场大量杀伤协约国士兵。无奈之中,英军司令海格将军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准备把这种新型武器运用到战场上。这样,坦克才第一次使用在战斗中。
但是,这批坦克还处于试验阶段,从未参加过战斗,就连驾驶人员也是临时从汽车驾驶员中抽调来的。因而,在首次战斗中,只有18辆坦克开到战场,其中能参加战斗的,大约不到10辆。
可当这十辆怪物隆隆地驶向德军阵地时,德军吓得惊惶失措,急忙用枪射击。
“当、当、当!”机枪子弹在坦克外表撞出阵阵火花,而坦克仍然隆隆前行,吓得德军纷纷逃跑。
这时,一辆坦克爬进了一个村庄,面对这庞大的钢铁怪物,德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离据点,就这样,一个村庄就被这辆一坦克占领了。
还有一辆无意之中,闯进一条堑壕,吓得德军无处可逃,三百多名德军乖乖地做了俘虏。
这次胜利,使那些对坦克不以为然的将军们大吃一惊,更使英国士兵受到莫大的鼓舞,从此,人们对这种能攻善守的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不久人们便发现,这种武器造价太高,速度极慢,况且无法越过泥沼地,太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在战略中显得价值不大。
1917年冬,因为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德军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战场。他们调集大量的兵力,涌向西线。
为了争取主动,英军司令海格决定在法国北部发起一次战役。在讨论这次战役的部署时,总参谋部的富勒上校主张,用坦克来突破敌军的防线。
这个决定,引出了许多将领的议论:“坦克机动性太差,必须有干燥结实的场地作保证,我们无法把战场固定在一个特写的场地内?”
有的说:“德军阵地的堑壕有4米多宽,坦克无法越过?”还有的说:“几百辆坦克一齐冲向敌阵,老远敌人就会知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不可开交。只见富勒上校微笑着走向地图,胸有成竹地说:
“诸位议论的很有道理,这些情况,我们早已考虑在内。诸位请看!”富勒说着,就用手向法国北部康布雷镇一指,兴奋地对大家又说道:“该镇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狭堤割裂的结实土地,这里大约有10公里的旷野,可以为坦克提供一个理想的作战场所。敌人在此驻有6个师的人马,正好用坦克来对付他们!”
大家沉思一阵,纷纷点头称是。
富勒上校继续说道:“至于堑壕和保密问题,我们再想其它办法。”
军事会议终于作出决定,在康布雷战役中,使用大批坦克来突破德军的防线。
11月19日,300多辆坦克悄悄地隐蔽在紧靠英国防线的大森林里。为了隐蔽起见,每辆坦克上面,涂满了彩色的斑纹,并用树枝杂草伪装起来。
次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英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