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44章

军阀治世-第44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具为当代中西方所使用的瞄准方式,孙元化在登莱训练炮兵时,主要训练的估计就是这些东西,只是吴桥兵变后全完蛋了。
    不过赵岩有更先进的瞄准方法,便是1638年伽利略提出的炮弹在真空中的轨迹乃为抛物线的理论。
    不过伽利略没考虑到空气阻力,且制造火炮和火药也无法标准化,所以误差还是很大的。不过赵岩所掌握的计算方法,可以把空气阻力计算进去。同时军器局的火炮,弹药和火药都采用定量分装方式。
    伽利略的抛物线理论,加上计算空气阻力的方法,结合起来也就是弹道学。弹道学对士兵文化方面要求比较高,需要进行培训。
    加上测距用的比利规,炮兵的精准度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组建炮兵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征兵的地方还站着几个身穿板甲,威风凛凛的士兵。登莱二地对于此次征兵的热情比较大,几乎招募的告示一出,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跑去应征了。
    赵岩的信用度在登莱还是很高的。
    招募局在登莱可谓人尽皆知,只要介绍一名所需的人才到赵家做事,就能拿到奖励。
    那些抱着尝试态度的人都拿到了银子,这也在登莱催生了一种新职业,专门到处给赵岩拉人。
    前几个月剿匪,也让登莱百姓认识了这支军队,所过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登莱百姓人人称赞。
    登莱虽然荒芜,但一些的确还是没有受到兵灾波及的,存在着大量的自耕农。由于东三府经济不达,大部分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没有施行农业生产分工化。
    登莱二府的百姓少有怀疑赵岩信用的,说给二两自然会给二两。
    在登莱二府的招募比较顺利,而在东三府的招募则没那么顺利了。东三府的百姓对于登莱游击将军这个概念比较遥远,平日也未有多少耳闻。
    只知道这次登莱游击将军要来征大头兵了,虽然募兵处说每月给二两银,但许多百姓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受那三两安家费的吸引,到募兵处应征。毕竟东三府许多百姓日子也不好过,抱着试试的态度也就去了。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一个月的招募下来,定额都已完成,只是炮兵的招募有些让人不喜。
    能够识文认字的,也就招募到了四百多人。连步兵营的炮兵都不够,更别提组建炮兵营了。
    没条件只能硬上了,赵岩随即让人招募一些看上去机灵些的,不过也不知学习能力会不会更好。
    招募到的士兵迅分配了下去。
    此番扩建赵岩提拔了许多老兵,将第二营的连长李然提拔为步兵第三营营长,骑兵营连长吴永亮提升为骑兵第二营营长。
    参谋部参谋苏步恒被提拔为炮兵营营长。
    另外有大批老兵被抽调成基层军官,赵岩建军时间不长,那些老兵说经验也没多少,但军队里的训练流程、细则却是知道的。
    这次大规模的提拔,都是按照作战有功者先提拔,有文化的优先提拔的原则。
    像炮兵营的苏步恒,就拥有较高的文凭,中过秀才,因为全家被孔有德乱兵杀害,决定弃笔从戎,第二次扩招时,脑袋一热就被招募进了赵岩的家丁之中。
    事实证明苏步恒的选择很正确,赵岩军中就缺乏像他那样的高文凭人才,前不久被选入参谋部任职。
    现在又被赵岩任命成了炮兵营营长。
    “砲兵营?”苏步恒不太明白这是什么营,砲兵难道还要单独设营?在参谋部待了一段时间的苏步恒对于赵家军目前的战争体系还是有研究的,对于各兵种的作用也都了然于心,唯独没有接触过炮兵这一方面。
    扩招之后,各营就进入了一个集训期,各营长都开始埋头苦练自己的士兵。
    作为步兵第一营、第二营这两个老营来说,队列基本上已经不会出现差错,各个兵种的训练也都走上正轨。
    骑兵一营的骑兵,行进时已经可以做到初步的协调,马与马之间,度快慢之间都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持。
    新营有老营调去的骨干,训练上也不需赵岩操心。
    唯独在炮兵营,需要赵岩亲自出马,担任炮术教习。赵岩先把‘砲’字改成‘炮’,苏步恒看了之后,说此字甚为传神。也不知是拍马屁还是什么,不过赵岩看这‘砲’字,的确不太顺眼。
    “大人,这炮兵该如何训练?大家可都没摸过那东西呢!”苏步恒做为营长,先关心的还是训练的问题。
    其他营的营长,刚上任就已经训练得热火朝天,炮兵营和三个步兵营的炮兵则还是静悄悄的。
    “分两部吧!能识字的那四百多人,作为主炮手,我来教弹道学。其他的炮手白天学操控火炮,晚上学认字。”赵岩也是头疼。
    炮兵这一块一片空白!他自己也是半吊子。
    昨天赵岩总结了一下,炮兵应该,貌似就是要有机动性、精准性。平时还要考虑安全性,需要一些步兵保护。
    对火炮需要精心养护,最重要的还是步、骑、炮相配合。
    照着这些目的练就是。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
    新的一周,求票票支援!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八章:士兵扫盲
    “矫正诸元,仰角3o度,东2o,西4o射!”
    “轰轰轰”
    不断的炸响在炮兵训练阵地中响起,炮兵营及三个步兵营的炮兵,将近两千人正在做熟悉火炮射的训练。
    “十不中一,难。”苏步恒查看完结果,在那直摇头。一开始的训练成果很不理想,命中率非常低。
    而且这还是直接瞄准的命中率,若是炮兵观察员指挥射,下面的炮兵都可能把度数给弄错。
    “慢慢来吧!”赵岩面无表情的说道。随即让炮兵营先练瞄准射击,瞄准射击主要靠测距、瞄准方面的经验,是可以慢慢练起来的。
    然后每天给这些炮兵上课,赵岩给那些能识字的炮兵上数学课,教他们认阿拉伯数字,以及弹道学。
    而其他炮兵,则抽调赵岩准备已久的教育团队进行教导,先教他们认字和简单算术。
    赵岩的教育部从去年就成立了,一直在编写拼音字典,以及白话文教材。这些人中不乏一些地方名流,对于赵岩这样的教育改革,一些酸儒自是抱着反对意见,直接给赵岩踢了出去。
    反正爱干不干,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大明的读书人其实还是较多的,许多人考不上秀才,考不上举人,更靠不上进士,同时加中贫寒,但并不代表着基本功不过关。
    赵岩给出每月五两银子,一石米粮的待遇,这天下有的是文人抢着干,缺一个不缺,少一个不少。
    用铅笔、鹅毛笔写字,用拼音教认字,教学生白话文,数学采用阿拉伯数字,还有乘法表这些东西。这些就是赵岩对他们的要求,先他们必须学会。只要合格,赵岩就给他们良好的待遇。
    这大半年的学习下来,已经培养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师资队伍,他们的水平,教小学没问题了。
    汉语拼音字典也编写了出来,为此赵岩还成立了一个造纸厂和印刷厂,抓紧时间印刷拼音字典和教材。
    教材的内容多是为历史题材,且大多是出于赵岩之手,有民族英雄的光辉,有胡夷乱华的悲惨,有历代各种政策施行的结果与反思。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荣誉感、使命感、危机感,以及培养出对于治理天下的基本常识。
    最重要的还是素质教育,赵岩并不打算硬搬后世的教育方式。后世的教育,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看成绩,不看素质,还带着一些愚民。
    没有足够的素质,必定造就不出一个强大的民族,这一点已经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论述。
    除了炮兵营的士兵外,其他营的士兵同样如此。每天晚上都有教师到军营里教他们拼音、写字、算术。
    一时间把各营弄得叫苦不迭,让他们操练还行,但让他们习文认字,简直是就像猫抓一般难受。
    赵岩是很需要文化兵的,毕竟他采用的军队体系,把战争更复杂化、精细化了,必然需要更多的文化兵种。
    对于那些普通士兵来说,也许他们只需要服从命令和杀敌就行,并不需要多少文化,甚至文盲也是可以的。
    但赵岩还是希望,能从他们当中脱涌出一批文化兵,以及退伍后能成为社会的中坚知识分子。
    为了提高士兵对于文化学习的积极性,赵岩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
    凡是能写1oo个字的,赏银1两,能写5oo个字的,再赏银1两,能看懂字典的同样赏银1两。能写大部分常用字,以及会加减乘除的士兵,每月待遇再加2两。
    凡升职,排长需要能写1oo个字,连长需能写5oo个字,并能看得懂字典。营长需要能写大部分常用字,以及会加减乘除。
    每营每月评选五十名最佳进步奖,赏银2两,并颁进步勋章一枚。
    这些政策一下,士兵的积极性果然提高了许多,每天晚上,几乎人人都在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放弃的士兵,经过教委劝导后,也苦着脸加入了学习的行列。
    学好了有赏,学不好了无法升职。升职的是待遇提高最快的方式,排长一个月军饷达到五两,连长达到七两,营长每个月十五两。
    “大家要努力学习,以后我们将军还会扩招许多人马。到时候那些新兵就得你们去带,谁立了功,又会认字的就谁去带。”一营教委李慎行在那滔滔不绝的说道:“要是不学,就算立了再大的功,以后也只是小兵一个。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下面的士兵齐声答道。
    “那你们想不想当将军?”李慎行大声问道。
    “想。”回答非常洪亮,没有任何犹豫,人人都希望能像霍去病、岳飞那些将军一样,带着兵马抗击异族。
    “既然想就好好学,有什么不懂的,先生们会教。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的,只要循序渐进就好了。只要把拼音学会了,把字典看懂了。就算是你每天学会写两个字,那么三年后你也能认识两千个字,到那时升营长有什么难的。”李慎行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在军中当了大半年教委,嗓门也练大了。
    李慎行的话给下面的士兵注满了信心,貌似这东西也不是那么难啊!
    其他几个营的教委的话几乎如出一辙,把各营对学文的士气鼓舞了起来。以至于每天晚上,每营士兵都在挑灯夜读,就连白天训练休息期间,许多士兵也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各营营长对与士兵扫盲方面表现得很有压力,每个月各营的扫盲成绩都有对比,同时每个月还有训练大比。
    训练大比赢了,扫盲方面拉下了得挨训。扫盲成绩上去了,训练被拉下了又得挨训,每个月赵勇和王文岳二人都被训得灰头土脸。林毅的骑兵营缺少对比,则好上一些,若是被骑兵二营的扫盲进展比下去了,也难免要挨训。
    骑兵营训练的武器也变了,淘汰了弓箭,装备了一种新研制出来的骑枪。这种骑枪种四斤,是步兵所用燧枪的缩小版。有效射程在1oo米,8o米内能洞穿扎甲。
    还装备了一种比较方便的枪套,射完子弹后可以把抢插进枪套里,然后换马刀近战。
    赵岩则在不断的编写高级数学教材,每日教炮兵营的主炮手弹道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