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34章

军阀治世-第34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流贼领决定采取伪降手段。他们下令把军中缴获所得金银财物集中起来,派人入奇瑜营,遍贿左右。
    陈奇瑜认为流贼是在走投无路情况下的真投降,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大功告成,因此决策招抚。他向朝廷报告之后,得到了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支持,经崇祯皇帝亲自批准,随后与流贼达成招安协议:由陈奇瑜按农民军数目,每一百人派一名安抚官加以监视,负责遣返原籍安置;所过府县由当地政府供应粮草;同时檄止官军进兵,以免生冲突。
    此次招抚人数达到了四万多人,流贼用这种办法巧妙地渡过了难关,就在一天夜间,“尽缚诸安抚官,或杀、或割耳、或杖责、或缚而掷之道旁。攻掠宝鸡、麟游等处,始纵横不可制矣。”
    陈奇瑜这时才如梦初醒,自知闯下了大祸。他先归罪于宝鸡知县李嘉彦,说他阻挠抚局,杀降激变;继之又把责任推给陕西巡抚练国事。朱由检不了解实际情况,又因这次招抚是自己批准的,出于护短的心理,先后下令逮捕了李嘉彦、练国事等人,命李乔接任陕西巡抚。不久,由于给事中顾国宝和陕西巡按傅永淳等人,纷纷上疏指责陈奇瑜主抚误了大事,朱由检才决定将陈奇瑜革职拿问。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十九章:登莱游击
    消息很快传到了赵家堡。
    事件的展乎了赵岩的预计,就算是最为乐观的刘衡,也对事件的展目瞪口呆,吴安邦竟然直接被逮捕问罪,任他如何想也想不通其中的门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赵岩在山东商帮中的地位,此刻的赵岩可是山东商帮中的财神,此次吴安邦图谋赵家的玻璃镜已经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若是玻璃镜的秘方只有赵家知道,那么整个山东帮的商人都有银子赚,若是这玻璃镜的秘方流落出去,哪还有这样的特权。到时候天下商人都可以卖,哪轮得到山东的商人。
    这个道理已经是挑明了的,绝大多数山东商人都在遵守,这会有人跳出来破坏规则,必然要有所动作。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在郑世琏的带头下,朝中有人的都去打了个招呼。赵岩贿赂了巡抚朱大典,郑世琏等人感觉还不太保险,所以让山东布政使也参了吴安邦一道。
    加上吴安邦一没人脉,二没兵马。完全是炮灰一个,朝中几乎没人帮吴安邦说话。反而因为山东商人打过招呼,所以许多大员纷纷给赵岩说好话。
    吴安邦之所以想图谋赵家的玻璃镜,就是因为没银子。登州这穷地方,再怎么捞也就那么点,如何拿得出银子在朝中打点?
    不过朱大典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流贼刚在汉中诈降突围,陈奇瑜的下场可摆在那儿的,此番要招抚赵岩,心中不由冒出一些想法。
    万一这赵岩包藏祸心,在山东闹出什么大乱,那他这巡抚的帽子可就保不住了。如若进剿,第一不符合圣上之意,万一闹起来了,他一样掉官帽子。
    虽然心中揣揣,但还是要抚的。
    不过这赵岩上次托郑世琏给他送了上万两银子,已经是在向他示好了,一般来说是闹不出什么妖蛾子的。但这赵岩连总兵吴安邦都敢抗击,也很难保证今后闹不出什么事端。
    于是朱大典把布政使张文举派去了赵家堡,招抚自然是要先谈谈条件的。
    山东三司中,都指挥使司自正德后为世所轻,按察司的王振义又是他的人,唯独这布政使张文举与他不是穿一条裤子的。
    巡抚这种制度,是由上而下形成制约,又是由下而上制约巡抚,下面的道员可以直接上报,若是巡抚弄出什么事端,也是会被他们弹劾的。
    派布政使张文举到赵家堡招抚,自然是有其深意的。万一以后赵岩闹出了什么妖蛾子,你张文举该闭嘴的就给我闭嘴,否则圣上连你一起办了。
    张文举倒是不担心,在郑世琏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赵家堡。赵岩听到张文举和郑世琏前来,连忙带人出迎。
    赵岩见到这张文举,也未下跪行礼,他是秀才,见官可不拜的。只是对张文举做做了揖。
    “世侄不必多礼,张大人是自己人,呵呵!”郑世琏笑道,张文举也笑着点了点头,“想不到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百忙之中劳烦大人前来,学生深感惭愧。学生已备好酒菜,大人这边请。”赵岩直接过滤了张文举的高帽,脸上挂着不卑不亢的笑容。
    “好。”张文举点了点头。在赵岩的带领下,进了赵家堡。
    张文举在进堡时仔细看了看赵家堡那奇形怪状的城墙,问道:“这城墙怎造得如此模样?”
    “此为棱堡,敌军若攻此堡,不论攻哪一面,左右皆可救之。三面火砲、箭矢齐下,附蚁攻城之敌必然死伤惨重。棱堡乃是西洋人所造堡垒样式,天启三年福建巡抚南居益乃上奏驱夷,於天启四年正月开始进攻澎湖,以兵船两百艘,拥众万人之势对付只有军舰十三艘,军队九百馀名的红夷人却八个月不下,全因红夷人建有棱堡在澎湖之上。最后因红夷人孤立无援,方退至小琉球。”赵岩在一边说道。
    “嗯!此堡不错。”张文举心中一动,神色上却未有变化。
    进了赵家堡,将张文举请入席中,在一桌丰盛的酒席中,张文举显得比较热络,和赵岩把酒甚欢,果然是自己人,连称呼都变成了贤侄、小侄。
    “贤侄操练乡勇保境安民,圣上有意破格录用,巡抚大人打算让你担任登莱游击,不知贤侄可愿意?”张文举问道。
    “登莱游击!”赵岩心中转了转,大明的武官体系是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这游击将军说低不低,说高也不高。
    赵岩知道自己没怎么闹开,所以也弄不到什么太高的品级。要是闹大一些,估计弄个总兵也有无不可。
    不过品级这东西赵岩并不是很看重,品级不过是决定饷银、俸禄这些东西,他还不缺那么点钱。
    在这乱世,最重要的还是手头有兵。手上有兵,皇帝也只能徒呼奈何。
    “为国出力,小侄自是无有不愿。”赵岩慷慨状,直接答应了下来。
    “好,贤侄有此报国之心,想必圣上定然也会因此大慰。”张文举笑道:“不过贤侄有什么要求可就要说出来,本官回去也好像巡抚大人说明。”
    “小侄别无他求,只望能在山东调动兵马剿匪。小侄手上有精兵三千,按一般的待遇就可。”赵岩说道:“只是希望巡抚大人能从军中拨调一些工匠过来。”
    这次受抚的主要目的是转正,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品级高低都无所谓。其次能捞点工匠来也好。
    “好,这些本官会向巡抚大人转告的。”张文举想不到赵岩的条件竟然如此简单,实在是太好满足了,心中不由十分满意。
    
    张文举回到济南,把赵岩的那些条件向朱大典说明后,朱大典沉吟了许久,说道:“兵马自是不能随意调动,他若要出登莱剿匪,可先报与本巡抚。至于些许工匠,调拨一些给他也无不可。”
    随后朱大典又派人到赵家堡跑了一趟,商议招抚的详细协议。
    赵岩对于不能随意将兵马调出登莱也不在意,你不让我调,可以偷偷的调嘛!这也没什么好纠缠的。
    双方主要商议的还是工匠方面。
    赵岩要的工匠数量较多,直接开出了5oo名工匠的数量。
    “什么!5oo工匠,他要那么多工匠作甚?”朱大典惊疑不定。
    “那赵岩他说朝廷财政困难,为减轻朝廷的负担,他军中的军器可自筹,只是缺少工匠。”
    “既然他愿自筹军器,那便让他到各大卫所挑人好了。”
    ————
    今天就两更,明天加快度写。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二十章:棉价
    三月二十三,朱由检批复了山东巡抚朱大典的奏章,赵岩就抚为登莱游击。朝中大员对此并为太多异议。
    游击将军,那已经是天启年间的行情了。照现在的行情,一般都是给副总兵。朱大典能以登莱游击的品级成功招抚,着实已经难得可贵。
    
    朝廷批复的消息传到山东后,赵岩随即派人到各卫所挑选工匠。将印、文书这些虽然还没到,但赵岩已经与朱大典达成了协议。
    赵岩的驻地就设在黄县,总剿登莱二地土匪。朝廷不负责赵岩所需军器筹备,拨给五百名工匠自造。
    这段时间朱大典派人在黄县调查了一番,心中的猜疑也渐渐放了下来。根据调查结果,赵家的确在登州的几个县都设了粥棚,黄县县令唐贤明也证明赵家在安顿流民,同时赵家与民无犯,又四处派乡勇剿匪。
    再加上赵家乃是书香门第,其父赵贵是万历三十一年举人,赵岩也是一名痒生,与一般粗鄙武人不同。
    而且孝敬也多,上次一出手就是黄金千两。
    朱大典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若这赵岩能用好,完全是一个绝佳的打手,这对他的政绩很有帮助。
    所以赵岩要工匠,也就随便他去挑。
    当赵岩带着五十多骑到济南面见朱大典时,朱大典在府衙内见赵岩不过十七八岁,心中不由吃惊。
    “赵岩你今年几何?”朱大典不可思议的问道。
    “回大人,虚岁十八。”赵岩作揖回答道,心中也有些微汗,这年纪的确骇人了一点,不过年轻就是本钱,倒也不错。
    “十八啊!好年纪。”朱大典不由羡慕的说道,不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如赵岩这般大时,还在埋头苦读。到如今,已经五十三了。
    惆怅了一会,朱大典呵呵一笑,“十八岁的游击将军,在我大明朝也是少有,可有表字?”
    “还未取表字。”赵岩摇头说道,表字这东西是成*人礼之后取的,自己来之前还没经历成*人礼,估计还要等两年。
    “嗯!本大人给你取一表字如何?”朱大典见赵岩没表字,叫起来不太亲切,出言问道。
    “全凭大人。”赵岩谦逊的说道,对这表字也不是很在意,爱怎么取怎么取吧!
    “岩,意坚,你此番就抚,就取表字‘持坚’吧!望你能持坚而忠,今后莫要做逆君之事。”朱大典琢磨了一阵,语重心长的对赵岩说道。
    “持坚?”赵岩心里念叨了几句,感觉还行吧!于是嘴里喊了个口号,“谢大人赐字,下官必然忠于圣上,忠于大明。”
    喊完口号,心想,本将军忠的是民族,要是朱由检扶不上墙#a#¥%*%~~~~
    “上任文书估计很快就会到了,你就任登莱游击,如今登莱匪盗横行,你有何打算?”朱大典问道。
    “匪盗自应派兵进剿,只是登莱一些地方豪族也时常客串为匪,若剿之恐遭非议,大人您看是不是”赵岩对朱大典问道,想从他手里讨些特权来,比如剿了那些地方豪族,朱大典给帮他顶缸。
    “这个可先警告一番,让他们悔过便可,之前之事就不必追究了。”朱大典的回答却是让赵岩噎了个半死。
    靠,这老头,看来指望他来顶缸是不用想了,只能自己赤膊上阵了。
    
    出了巡抚衙门,赵岩带着人在街上逛了起来。济南靠近运河,所以比较繁荣,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繁荣的背后,街上却有许多衣不蔽体的流民、乞丐。
    倒也有一些人开了粥棚,只是施粥的人毕竟太少。
    一些人甚至挂牌出卖,只要花一点钱,就能买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