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240章

军阀治世-第240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天大的丑闻啊要是民间百姓出现这样的行为,可是要浸猪笼的。
    接着《大明日报》又报道了孔府在生活上的奢yin无度,以及二十多年前万历年间山东大灾时,孔府未施一粒米粮。
    齐鲁号称礼乐之邦,却在二十多年前的大灾中出现当街食人的现象,而孔府存在数千年,既是礼乐之绑,为何还出现如此丑恶之现象?
    《大明日报》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为什么存在数千年的孔府,为何没有改变山东之风气?孔府的存在对天下百姓真的有益吗?
    被《大明日报》推向风尖浪头的孔府,此刻已经是一片鸡飞狗跳。
    孔府家主大怒,信件是不断的往外发,到处解释《大明日报》所披露出的问题。但孔府却无力阻止《大明日报》的继续攻讦。
    毕竟孔府手上无权又无兵,赵岩即有兵又不受任何人的驾驭,谁来阻止?
    虽然孔府不断的往外送信,但这效率能比得上《大明日报》吗?《大明日报》把报纸往全国一撒,那几乎是天下皆知,很多人见了《大明日报》上的新闻后,对孔府的印象变得很——玩味
    扒灰
    太好笑了。
    这话题实在是太劲爆了,孔府扒灰的行为,很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话题。
    不过孔府并非没有影响力,很快《大明日报》就收到了许多抨击报刊的信件,各地士子都有。
    按照往常,这些信件里的内容都是要刊登到大明日报上去的,但这一次,报刊负责人连忙请示赵岩该如何处理。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发出去反而显得我们坦荡,若是不发出去,很快我们的名声就会不好听了。”赵岩丝毫不在意这些抨击报刊的评论,反正《大明日报》又没说肯定有这东西,只是有孔府下人向记者透露了此消息罢了。
    再则,把这些评论发出去,还显得《大明日报》光明磊落,只要在这些评论的下面加些反驳之语便可让大部分的读者选择相信《大明日报》。
    不相信也无妨,更毒辣的招数还在后面。
    正在孔府上串下跳的打算澄清此事的同时,赵岩直接带兵前往兖州,将孔府团团围住。
    孔府内的人被吓得鸡飞狗跳。
    这次赵岩亲自出马,将孔府围住后,马上下令抄家。
    先抄掉再说
    孔府存在数千年,发展的过程,大概也有五六百年,这么长久的发展,其积蓄必然丰厚啊
    不抄孔府,赵岩心痒难耐。
    随着赵岩一声令下,数百名士兵涌入孔府,进入抄家的程序,不到二十分钟,便已将孔府内部的人全部控制了起来。
    接着可开始查抄孔府内的财产。
    孔府之人全被吓傻了,山东军怎么会突然冲进孔府?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时,一大队的士兵便将他们押上了囚车。
    “将军,银库找到了。”抄家刚开始,便有士兵跑来报告。
    “好,去看看。”赵岩精神一震,亲自赶去查看。
    那是一个地窖,赵岩走下地窖后,发现地窖非常大,起码有两百多平方米的样子,弄这么一个大地窖,真是得花费不少力气。
    走下来,马上感觉到一阵寒气。
    “将军,这是他们的冰窖,下面一层才是放银子的地方。”
    “草,搞这么多名堂。”赵岩心中非议,然后带着士兵走下了冰窖的下面一层。
    下一层明显要小很多,但只是走进去,便看到了许多红漆木箱。
    赵岩令人将木箱打开,木箱打开之后,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木箱不断的被亲兵打开,每一箱都露出了银子。
    当打开最低下的箱子时,里面露出的,却是黄金,起码有十几箱黄金。
    “最少有上六百两白银,黄金最少五十万两。”赵岩带的专业人士粗粗估测了一番,向赵岩报告道。
    “不错,全给搬回去。”赵岩笑道。
    “将军,地契找到了。”这时又有人来报告,后面的人抬着个五里个小箱子,将小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张张的契约。
    每个小箱子里装的契约都不同,有专门装地契的,有专门装房契的,有专门装商铺契约的,有专门装高利贷凭条的林林总总不下数百张。
    有这些地契,孔府的产业也就将被一网打尽。
    赵岩立即命人将这些都收搬到外面去,继续抄家
    抄家持续了大半天,孔府内外所有值钱的金银财宝全部被赵岩抄走,只留下一个孔府在那里。
    然后赵岩便带着兵马回赵家堡去了,同时让人缉捕孔家核心成员,并留下一个排的士兵,在孔府警戒。
    这个年代信息传递不发达,赵岩把孔府抄了之后,一时半会竟无人知晓。
    回到赵家堡的赵岩,立即让《大明日报》登出‘孔府通敌叛国,与建虏互市’的新闻。
    这招就绝了。
    一个和满清交易的大帽子扣下去,孔府可谓是百口难辨。毕竟赵岩打下了辽东,查抄了许多满清留下的文件,随便捏造一个出来,别人也说不得是假。
    同时,赵岩还找了个孔府的外围成员——孔文彬,孔文彬是较为靠近核心,但又处于核心之外的孔氏成员,因为赌博等不良嗜好,被赶出了孔府。
    自此,孔文彬对孔府怀上切齿的痛恨,加上在赌场输得一塌糊涂,结果情报部一找上他,马上就答应配合。
    大明日报策划了三天,将新的刊期版面发了出去。
    
    “三月初八,建威大将军忽带兵前往孔府,将在场孔氏家族核心人员悉数逮捕。根据警察部透露,孔府涉嫌于崇祯七年、八年、九年,分别于海上,将山东作战物资运往辽东,于建虏交易,涉案金额高达300万两之巨,目前警察部已对孔府核心成员向山东最高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记者所了解的详细情况,崇祯七年的交易,是由孔府核心人员‘孔文彬’主持,孔文彬听闻孔府交由的任务后,大义凛然的一口回绝此事,结果惹恼孔府,孔文彬被逐出孔家。根据孔文彬透露,孔府船只是由崇祯七年五月六日出发,船上装满了火药、生铁、兵器等各种物资,甚至还有山东军使用的板甲”
    “山东军之所以发现孔府通敌叛国,乃是于辽东作战之时,发现建虏竟身着山东军所装备的板甲,板甲并非山东军独有,然西洋人之板甲,外观与山东军所用略有差异,颜色也有差异,决无认错之可能。同时还发现,建虏所拥有的板甲数量甚是巨大,亦有上千副之多。山东军之前由于帮助山东商人培训行商卫队,曾向山东商人出售过一定数量的板甲,然而这是如何落入建虏之手?”
    “不得其解之下,山东军于九年攻辽发动后,立即在山东展开调查。很快便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但证据并不确凿。十年冬,山东军发起‘冬季攻势’,十八天便收复辽东全境。攻克沈阳之后,查获一封档案,档案中明确记载有孔府与建虏交易次数与交易金额”
    “与此同时,被赶出孔府的孔文彬因无法容忍孔府之所为,向山东警察部报案,如此人证物证俱在,建威大将军遂将孔府核心人员逮捕。根据警察部透露,目前依旧有三十六名孔府核心人员犯案在逃,不日即将于全国贴出通缉令。”
    “孔府道德败坏,天理不容,愧为圣人之后。然其孔圣人之后,却应网开一面。孔圣传承不得中断也,特此,大将军欲请内阁封‘孔文彬’为孔家家主,第七十二代孔圣继承人,并继承孔府一切来源清白之财产”
    “另古之圣人非孔子一人,老子李耳亦可称之为圣,故此,建威将军欲请内阁封老子第六十八代传人‘李远’为李圣人之后”
    李圣人到底有没儿子,这说不太清楚了。
    不过唐朝有封过,到现在这个李家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族员非常分散,从族谱中寻找,最有资格继承的就是这个‘李远’。
    这一期的《大明日报》一出,先是全山东沸然,几乎人人都在指责孔府之丑恶行径,在赵岩的地盘上,民心向来是跟随着他的,赵岩说什么人们都信。
    其他各省之人看到《大明日报》,则是一片哗然,但《大明日报》中称,人证物证俱在,相信此事的人比不相信的人多得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赵岩并未动摇孔府的地位。
    对于抄家之事,赵岩让人在报纸上闭口不谈,人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不到上面,而李文斌继承孔家一切清白之财产,赵岩只把孔府的大宅子给了李文斌,另外又给了他五千两生活费,就这么打发了,其他的财产一律没收。
    人们就算是怀疑赵岩作假,也无从查起,赵岩随便就能捏造出无数证据,再加上赵岩控制了整个舆论的渠道,大明日报在引导舆论发面是很强悍的。
    整个事件中,人们的目光都转移到了孔府通敌叛国,以及山东如何处理孔府人员的问题上,并没有意识到,赵岩的真正目的是抄家。
    天下士子对此事,很多持着支持态度。因为山东政府并未因为此事而取消‘孔府’的存在,只是另立了一个继承人。
    唯一将抄家联系起来的,只有崇祯。
    他在山东听赵岩说过要抄晋商,可晋商还没抄,就先抄了孔府。对于孔府的通敌叛国,崇祯并不太清楚,甚至看了《大明日报》后,还有点相信。
    毕竟赵岩的名声太好了,好到崇祯都不由自主的相信赵岩的为人,但却没有洞察到赵岩的深层本质。
    而赵岩,在天下一片哗然的情况下,则躲在赵家堡数银子。
    经过清点,查抄的白银达到六百三十万两,黄金四十五万两,现金总额一千零八十万两。
    同时还有孔府核心人员所控制的五百万亩田产,全都集中在东三府,整个兖州几乎都是孔府的地皮。
    五百万亩土地,而且是西三府的土地。现在西三府的耕地价格是一亩上等耕地10两,中等的8两,次等的5~2两。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山东,西三府地价因为棉花种植的关系,飙升得很快。
    这五百万亩的土地,差不多能值个三千多万两,卖给那些商人,卖个两千万两是可以的。
    其他的当铺、客栈、酒楼这些孔府产业,也差不多能卖个三四百万两。
    抄个孔府,就够今年的军费了。
    赵岩实在是对孔府的资产大感吃惊,若是弄个财富排行榜的话,郑芝龙应该排第一,孔府则排第二。
    当然,孔府的资产之所以这么值钱,也是和赵岩有关的,因为赵岩让山东西三府的地皮不断涨价。
    一些藩王的土地,甚至比孔府的还要多,而且还连跨数省,但他们的地皮还很不值钱。
    不过孔府的现金却是比较多,这得益于山东人经商理念——守本逐末,即守住本来拥有的财产,然后用一部分财产去扩张,但绝对不会太过于资本产业化,囤积金银是很普遍的现象。
    孔府解决了,下一个就是鲁王了。
    对付鲁王,手段可以温和一些,毕竟鲁王的行为不算恶劣,不像孔府那样把大半的耕地用来搞农场,让赵岩实在忍无可忍。
    东三府当然也能种棉花,而且很地方都能种,问题是种了棉花,粮食从哪里来?南方的商品粮赵岩是不指望的,毕竟东南水利太过荒废,而且粮食靠买很不保险,更没有余粮去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把鲁王拿下,再取消山东的特权免税阶级,整个山东就将被赵岩彻底消化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