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192章

军阀治世-第192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赵岩便起身走了出去,王承恩和曹化醇来到崇祯身边,问道:“皇上,我们”
    “去。”崇祯从嘴里蹦出这么一个字,然后也站了起来,跟着赵岩走了出去。
    一行人很快登上城墙,下面的百姓正不断的推搡着前面的长枪兵,长枪兵被推得摇摇欲倒,不时还有人拿烂菜叶砸向长枪兵的脑袋,把他们身上的头盔弄得污迹斑斑。
    演戏自然要做全套,赵岩和崇祯登上城墙,下面的百姓看到穿着龙袍的皇帝出现,一时间全都看了过来。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赵岩压手高呼道。下面的百姓看到赵岩的动作,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
    赵岩扬声喝道:“今天,是八月十九。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大明帝国第十六代皇帝朱由检,已同意还政于民,施行三权分立。今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明帝国将没有任何人,能以一己之私,将意志强加于人。更没有人,拥有绝对的权力”
    赵岩的声音久久回荡,激昂的进行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演讲。崇祯却是不以为然,这个历史性意义,只不过是乱臣贼子犯上,今后史书上,赵岩必将被人唾弃。
    演讲过后,赵岩随即命令百姓解散。百姓很快就散去了,挑起示威游行的都是赵岩的人,这些人一走,自然也就没有谁会逗留了。
    下面的百姓虽然无法全部听见赵岩的说话,但事后赵岩的讲话却不断的传播。
    
    清晨,紫禁城内敲响了钟声,崇祯召文武百官入城朝议。文武百官在这次兵谏中并未受到什么损失。
    赵岩的兵马压根没去动他们,他们听到宫内传出的钟声,许多官员连忙备马、备轿,朝着紫禁城而去。
    赵岩早上起来,听到宫内的钟声后,也整理着装,带上参谋部的众位参谋和亲卫,也朝着紫禁城而去。
    路上的文武百官看见赵岩一行浩浩荡荡的骑着马,纷纷给赵岩让道,没有谁敢去阻拦,同时也没有谁上来搭讪。
    所有文臣武将,都保持着沉默。
    他们在看着,看着赵岩到底想要做什么,就连一些山东派的官员,此刻也是如此。
    局势依旧不明朗,他们还知该如何下筹码。
    赵岩虽然攻入京城,但并未软禁崇祯,同时大明各路援兵已经在路上,谁胜谁负一时难以琢磨。
    至于昨日传开的崇祯已经答应还政于民,进行三权分立,但具体情况他们并不了解,而且朝廷‘元气未伤’,胜负的确很不好说。
    但也有许多官员看出了赵岩的权势之盛,想要攀上赵岩这颗大树,只不过一时没有机会和赵岩接触。
    赵岩在太和殿外勒马停步,然后从马上跳了下来,带着一众参谋,还有十几名亲卫,就进了太和殿。
    崇祯还没到,殿内站着一群官员,见赵岩进殿,连忙停止议论,纷纷退至两旁,一些官员看到赵岩身后的茅元仪,不由大吃一惊。
    茅元仪自从私自离任后,就再无音讯,人们以为他死了,想不到竟出现在赵岩身后,如此看来,是投靠了赵岩。
    赵岩身姿笔直的站在那里,一些官员提心吊胆,上次赵岩勤王进京,一些官员可没少当着赵岩的面对他进行攻讦。
    此番赵岩得势,却是不知要如何报复他们,这让他们如何能够不提心吊胆。
    赵岩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周围的官员也不好上前搭讪,这次朝议,将是赵岩与崇祯之间的交锋。
    要想投靠赵岩,只需在交锋之时支持便可。
    不一会,朝廷的文武百官几乎都到了,官员们直接排到了太和殿之外,他们列于两侧,而赵岩则带着人站在中央。
    殿外,则是五百亲卫,随时待命。
    殿内,十几个大汉将军,在赵岩眼中不算什么,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皇上驾到。”
    从龙椅后面的通道里传出太监的喊声,只见崇祯面色极差的走了出来,然后坐在龙椅上。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跪地叩拜,唯独赵岩与身后的人马只是象征性的半跪。
    上次赵岩进京面圣也是半跪,不过在朝堂上却受到抨击,然而这次与上次不同,没有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滋事。
    “众爱卿平身。”崇祯有气无力的说道。
    “谢皇上。”众位大臣陆续起身,原本就如同菜市场一般的朝堂,一时间无人说话,崇祯环视了几眼,说道:“今日召见众位爱卿,是为商议重组内阁之事。”
    崇祯说着,实在是说不下去,抬手说道:“还是赵爱卿你来说吧”
    “是,皇上。”赵岩上前一步,转身看着文武百官说道,“陛下已与山东签订《丙子年立宪约法》、《山东军事特权约法》、《丙子年君臣谅解备忘录》。《丙子年立宪约法》第一条,第一条:君主无权随意罢免、杀戮大明官员、百姓,更无权以个人意志剥无端夺百姓财产,一切皆按国法。第二条:君主每年开支限定为100万两白银,其余充入国库,国库由内阁看管,由内阁商议分配使用。君主若需扩大开支,可自由投资工商,然不得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
    “《山东军事特权约法》第一条:山东军事集团有权对外宣战,君主、内阁不得反对、阻碍、暗中破坏。第二条:山东军事集团可按财政收入情况,再不破坏生产的前提下,对山东军进行扩编。第三条:山东军事集团掌管各省市舶司,有权对海上商船征收进出口税务。第四条:山东军事集团掌管天下盐运司,其收益半数充为山东军费,半数充为朝廷军费。第五条:山东军事集团拥有殖民地自治权,此自治权不世袭。第六条:军事集团可对政治、军事、经济、刑事罪犯提起公诉,公诉有独立大理寺审理。”
    “《丙子年君臣谅解备忘录》”赵岩将签订内容一一道出,顿时朝堂内哗啦一声,如同炸开了过一般。
    “逆贼,你犯上作乱,不得好死。”突然一个赵岩不认识的文臣跳了出来,指着赵岩的面门骂道。
    赵岩哂笑一声,扬声喝道:“此人定是杨嗣昌同党,来人,将他押下去,明日与杨嗣昌一同处斩。”
    “是。”顿时两个士兵如狼似虎的冲了上来,直接将那人拉了下去,没想,那家伙竟是个软蛋,听到赵岩的话后,马上吓得大小便失禁,在地上拖出一道水渍。
    赵岩完全无所顾忌,连满清那个外族都能靠炮灰征服整个大明,天下人反对又如何,他完全可以大杀四方。
    只不过那样的手段太过暴力,定然会造成社会动荡,立宪只不过是他当前控制朝廷的方法。
    哪天若不高兴,赵岩同样可以将三权分立废除。
    现在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反对,那就杀
    然而还真有不开眼的家伙,马上又有一个文官跳了出来,慷慨激昂的对赵岩进行辱骂,赵岩再次一挥手,喝道:“明日处斩。”
    这次这个还真是个硬汉,被拖下去时并未出现大小便失禁的问题,至少表面上看上去,是个硬汉。
    太和殿内,一片鸦雀无声,文武百官们噤若寒蝉的看着被拖下去还在叫骂的那个家伙,却是没有谁再敢跳出来。
    崇祯在龙椅上看得心中滴血,但他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底牌,亦无可阻止赵岩为所欲为。
    “内阁重组之事,朝中随意组党,无论是谁,皆可组建党派。但每个党派内部必须有一致的理念。内阁设阁员一百名,每有议事,以投票决定结果,决定前各阁员可有不同意见,然一旦决定,任何人不得妨碍施行。”赵岩侃侃而论,引得下面一阵议论。
    “敢问将军,然各党派名额如何决定?”一名官员问道。
    “所谓还政于民,各党派名额自由百姓选举决定,然行政方行,世人皆不知其为何物,若由百姓推举,则不免宗族门阀暗箱操作。故,首届新政内阁由本将军全权负责组建,如此五年可灭尽建虏。”
    “同时,各省应加强宣传,为今后大选做准备。”赵岩继续说道,“今日早朝,乃是为众位同僚通个气,稍后各自前去领取详细文件,建党之事,诸位同僚应尽早完成,以便内阁早日重组,内阁重组之前,由户部尚书陈钟盛暂任内阁首辅。”
    下面的文武官员们议论纷纷,气氛一时间活络了起来。
    此番赵岩打进京城,很多官员以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已经到来,大明覆灭即在顷刻,然而赵岩若用组建内阁的方法,这意味着他们还有发言权,并且在崇祯依旧拥有军权的情况下,还有反攻的余地。
    不过很多官员对于这方面并非很积极,若是赵岩能给他们更大的利益,他们便能站在赵岩一边,若是崇祯能给他们更大的利益,他们便会站在崇祯的身边。
    这没有什么定论的,唯独看赵岩分出的那一杯羹有多少,又有多少人能够分得到那一杯羹。
    赵岩站在那里,看着他们议论了一会,然后连征求崇祯的意思都没有,便直接说道:“好了,今天陛下召集大家来太和殿,便是宣布还政于民之事,大家即已知晓了,那便退朝吧门口有具体的材料,各自去领一封回家好好看看。”
    然而,赵岩说完话后大半天,上面的小太监却没动静,崇祯则是怒目而视。
    赵岩皱了皱眉,对秦致远打了声招呼。
    秦致远立即高声喝道:“退朝~”
    “退朝~”赵岩身后的亲兵同时高喊道。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听见高喊,便一一跪地,唯独赵岩站着。
    “哼”崇祯冷哼一声,站起身转身离去。
    “退朝”崇祯身边的小太监这时才高声喊道
    这次早朝意味着赵岩独霸朝纲的时代来临了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组阁前奏
    第一百五十二章:组阁前奏
    夕阳斜照在紫禁城的上空,沐着这金黄的光辉,赵岩站城门外凝望着天色,这个帝国,此时就如同这夕阳,已经快要进入尾声。
    远处,一支兵马正缓缓行来。
    一面绣着‘卢’字的大旗在夕阳下飘舞着,赵岩看到那面旗帜,眼中露出了敬意。卢象升,是赵岩最为尊敬的明末官员。
    历史上,卢象升迎战清军,之以战死巨鹿,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朝堂争斗,以及其余各路官军贪生怕死,以致孤立无援,兵败身死。
    这是一个思想十分正常的明末官员,不似其余官员那般麻木、残酷与贪生怕死,爱财如命。
    卢象升带领的军队渐渐出现在赵岩眼前,天雄军经过赵岩派遣的军官整编,又装备了山东军的装备后,俨然已经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存在。
    步伍行进中俨然不乱,一切井井有条,只不过还是和赵岩的兵马有着许多差距,首先步兵没有代步马匹,其次士兵的精神也没有赵岩的士兵那般饱满,总的来说,是伙食上的差距,另外就是洗脑思想改造方面比较空白。
    再则,火炮方面也没有赵岩的强大,骑兵方面也没有如同赵岩那般训练,但就以卢象升的步卒来说,除了山东军外,绝对是大明最强悍的一路官军,不过秦良玉的白杆兵在山地战的战斗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很快,卢象升的天雄军在离京城一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带着一百多名亲兵,朝着赵岩这边策马行来。
    赵岩翻下马,卢象升很快就过来了,同样翻下了马,看了看城头上站着山东军的城墙,对赵岩叹道:“持坚啊看来我还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