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134章

军阀治世-第134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日观只是一个副总兵,人家赵岩可是建威大将军,当然知道自己没什么讲条件可讲,更何况赵岩给出的条件的确不错。
    与此同时,山东军第三营,在第一舰队三艘军舰的掩护下,在镇江以南的一处还未开发的天然港口(东港市)展开登陆战,然而他们面对的清军,可不向皮岛的清军那般不堪一击
    ————
    三月分到了,以后每天最少5000。V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零六章:防御工事
    于此同时,李然的第三营在第一舰队三艘战舰的掩护下,乘坐着四十艘商船,已经达到了预定登陆点外海区域。
    孔有德的水师已经调去了皮岛,外海根本没有船只巡逻,船队很顺利的在当天下午到达了外海。
    而岸上的清军,而依旧毫无察觉。
    在军舰的掩护下,李然在港口发动了十分突然的登陆战。当大队船只靠近海岸时,驻扎在港口的五百清军才幡然察觉。
    随即清军燃起了烽火,但为时已往。十里外的清军要赶到这里,最快也得一刻钟,而十里之内的两个烽火台只有六百人,西边一百人,东边五百人,加起来也才一千一百人,不过在镇江还驻扎着三千人,只要给与一些时间,镇江的支援就会到达。
    但就是短短的一刻钟,对李然来说也已经足够了。整个船队扯上满帆,直接冲向港口。三艘军舰冲到港口两百米远时停了下来,将船头一横,侧舷火炮对准岸上一阵狂轰。
    榴弹的弹片在那五百名想要阻挡登录脚步的清军阵中横飞,马上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三艘军舰的侧舷火炮,那可是将近一百门火炮,而且重炮占了一大半。
    这样近距离的炮轰对于第一舰队的炮兵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第一舰队的炮兵几乎是用炮弹堆出来的准头,反正在训练上从来都是弹药管够,已经让他们的游隙值变得很小。
    将近一百门火炮,而且七成都是重炮,去轰炸五百人,准头更是没得说,那些清军的下场可想而知。
    当硝烟散去时,已经没有站着的清军了。就算没被命中,巨大的震荡也足够将他们震趴下。
    地面上到处都是弹坑,以及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到处都是内脏和四肢,也不知道是谁的。
    第三营中一些刚从新兵营里出来的新兵,见到如此血腥恐怖的场景,当场脸色煞白,一些甚至直接吐了起来。
    四十艘运兵船中,其中五艘率先朝朝海岸靠了上去。
    这时其中一艘运兵船上突然‘轰’的一声震荡,船突然间停了下来,震荡将船上的一些士兵震倒在地。
    “怎么回事?怎么搞的?”船上的士兵茫然的在将头伸出船舷,查看外面的情况。
    “报告长官,我们搁浅了。”一个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过去,报告船上的连长。那连长脸上顿时焦急起来,“特战队的人不是弄清楚水域情况了吗?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那连长也没什么时间去计较什么了,迅速命令道:“快给后面的船只打旗语,让他们把船拖出去。”
    船上迅速打出旗语,很快两艘小渔船从后面驶来,各带了一跟粗大的麻绳,很快麻绳绑在了搁浅船只的尾端,麻绳的另一头系在后面两艘运兵船上。
    那两艘运兵船开始转向,接着扯上满帆,朝着港口外驶去。在两艘大帆船的拖拽下,那艘搁浅的船只终于缓缓的动弹了,慢慢的被拖离浅滩。
    整个过程十分快速,第三营毕竟已经在海岛上演练了许久登陆战,各种意外都在他们的考虑之中,也都有相应的应对方法。
    而另外四艘运兵船的靠岸情况则比较顺利,他们直接靠到了岸上,几把木制大台阶从船舷架下。
    “快,快,快”在长官的喝令下,船上的长枪兵和火枪兵从穿上鱼贯而下,迅速在岸上布置起了一道防线。
    那五百名清军,此刻只剩下一百多人,零零星星的分布着,看到如此之多的敌人登陆上岸,根本不敢前去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越来越多的明军从船上跳下。
    清军若无高层督战,向来也只会打顺风仗,纵观他们与明军的战役,清军有经常被明军打得落荒而逃,只是他们主要是骑兵,逃跑不会对力量造成什么损失。
    很快四艘船上的两千多名士兵陆续跳下船只,防线开始扩大。
    “前进。”在指挥官的喝令声中,两千多名士兵开始向前推进,为后面争取足够的登陆空间。
    第一批登录船只后撤,第二批船只开始上前。
    一艘运兵船上这时跳下了许多手持工具的工兵,他们一下船,马上开始在边上修建简易码头,以提高物资的搬运速度。
    越来越多的士兵登陆上岸,随即冲上前去,加入各自部队的布防地点。
    这时,清军的支援到了。
    先是出现了一百人,接着又出现了五百人。和特战大队提供的情报十分吻合,只是这些清兵急匆匆的赶来,马匹已经累得快要跑不动了,看到好几千明军已经严阵以待,现场又无能决策的清军高层,支援的六百名清军开始远远的观望。
    李然很快也登上了陆地,只见他一上岸,马上开始指挥起来。
    “我们必须在大队清军到来之前,修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留下两千人戒备,其余各连马上动工。”李然对副营长领命道。
    他们选择的登陆地点是港内一个V字型的小半岛,两边都是海水,这样的地形对于防守即有利,也不利。
    有利的是比较好守,敌人只能从一面进攻。不利的就是背水而战,但这对于第三营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哪有登陆战不是背水而战的,先头部队的任务只有守住,坚决的守住登陆点,不容许任何敌人越过他们的防线,以此为后续部队提供登陆保护。
    在长枪兵的枪阵掩护下,登陆士兵拿出配备的工兵铲,开始在V字型半岛的口袋处挖掘壕沟。
    “铁丝网,铁丝网在哪里?”一名指挥官大声喝道。
    “长官,还在船上。”
    “快去搬。”那名指挥官大声吼道。不一会,一群士兵从船上搬下了许多捆铁丝网,在那名指挥官的指挥下,铁丝网迅速的布置了下去。
    这些铁丝网是用熟铁制造,网中带着许多钩刺,士兵们十分熟练的将铁丝网用木桩钉好,拉起一道道防线。
    铁丝网在一战中是一种恐怖的防御工具,能阻挡步兵和车辆的移动速度,而且不容易被破坏。再配备上马克沁机关枪,那完全是绝配。
    因为敌人一般会集中破坏铁丝网的某一段,而不可能去破坏全部铁丝网,因为那样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破坏了某一段铁丝网后,敌人就会从那个缺口进攻。机关枪再往那里一架,就算是再多敌人,那简直就是屠杀。
    当然现在没有机关枪,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过赵岩还是将铁丝网用在了军事上,因为这是一种能迅速布置的防御工事,就算敌人破坏了一道铁丝网,打退敌人后又能迅速的再布置一道。
    一截截木桩打下,一条半公里长的铁丝网防线,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架设完毕。
    辎重营这时也下了船,马上加入了防御工事的修筑。有的在挖壕沟,的则用从船上搬下的水泥浇筑墙体。
    用水泥浇筑墙体的速度极快,他们并不需要太坚固的墙体,只要能阻碍敌人的速度就行,他们修筑的是一种高到腰部的矮墙。
    铁丝网在最前,铁丝网背后是两道壕沟,壕沟五十米外,就是这道矮墙。到时候火枪兵直接在矮墙后面射击。不过在前面还得再修几道矮墙,只要时间足够,可以再修个三五道矮墙,还可以在前面的矮墙下挖一条壕沟。
    除了铁丝网、壕沟、矮墙这三种防御工事,第三营还在铁丝网的前面插下了密密麻麻的铁蒺藜。
    军器局生产出的铁蒺藜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撒在地上,有四根五厘米长的尖刺,直接撒在地上后,有一根尖刺朝上,这种铁蒺藜只要脚贴地面就能踢开。
    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插的,上面有七根五厘米的尖刺,一根十厘米长的钉刺,其中六根尖刺分布在一个圈上,另外一根朝上,下面那根十厘米的钉刺则是用来插进地里的。
    这种特制的铁蒺藜,敌人无法用脚贴地面的方式清除,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踢过去,都会踢中尖刺,除非穿上特质的鞋子,但清军哪能给每个士兵都配备特质的鞋子?就算准备了一批进行冲锋,也可能在冲锋的路上就被*掉了。
    就算这道防线被破坏,等清军撤退后也能很快修复。这样的铁蒺藜并不能大量杀伤敌人,当却和铁丝网一样,可以阻碍敌人的行进速度,同时能阻挡骑兵的冲锋,马蹄铁是一种U字型的东西,只是保护马蹄,不是完全保护马脚。
    李然见铁蒺藜和铁丝网已经布置好,才大为安心,有了这两种东西,面对满清的进攻就能从容应付了。
    因为这两道防线阻碍了敌人的进攻速度,可以将敌人集中在某个缺口,他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兵力布置。
    后面的工事同样至关重要,李然一边指挥士兵修筑壕沟和矮墙,一边催促后面尽快把火炮和火箭等军火搬运下船。
    简易的码头这时候已经修好,这是直接用十几条渔船,外加一层木板铺成的简易码头,船上的物资也开始沿着码头源源不断的向岸上搬运。
    一个老兵的最大作用,并非是搏杀本领,而是知道在战场上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如何应变,如何配合等等,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镇定。
    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的。拥有了良好的全面训练,士兵在战场上知道做什么,知道该如何布置工事等等。
    良好的训练,加上良好的装备,以及良好的工事,可以让士兵产生强大的自信,士气也就提高了。
    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士气。这不仅关乎勇气,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在左右战场的胜负。
    战场的确是一个邪门的地方,有些自信强大的士兵,运气好得吓死人。而自信不足的士兵,通常是倒霉得要死人,只是这些倒霉的都死了,而且生命止有一次,不可能再向人述说倒霉的经过。而那些运气好的士兵,很可能在枪林弹雨中连续干掉十几个敌人,然后向人们叙说他们的事例。
    同时在古代,还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法则。
    当一支军队成立的时候,第一战一定要获得胜利,否则就会不断的战败,再战败。这看起来似乎很迷信,但事实上就连后世的美军,同样非常重视士气这种东西,并且也将士气升级到了一种神秘的地步。
    根据哈佛大学幸福课(听课人数最多的)讲师塔尔博士的调查,从哈佛大学毕业的成功人士中,最成功,最幸福的那批人,和其他相对差一些的成功人士的唯一区别就是‘自信’和‘好奇’。
    人的思维带有一种神秘的能量,能左右事件的发展。所以士气在军事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
    士气就是自信能够获得胜利,这可以从不断的胜利中获得,也可以从良好的训练,精良的装备中获得。
    赵岩的军队不仅有最良好的训练,也有最精良的装备,更是从无败绩,同时经过思想教育,优厚的抚恤更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他们绝对是这个时代的终极战士,拥有战胜一切的信念与强烈的自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