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长孙皇后 >

第24章

长孙皇后-第24章

小说: 长孙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往常一样,当李世民安心地看着妻子睡熟的脸庞后,那起枕边的书卷还要看上一个时辰左右。而今夜,当他准备要吹灭烛火的时候,妻子带着惧意的惊叫声同样也吓倒了皇帝自己。
  顾不上门外的宫女们焦急的询问,李世民将似乎被噩梦骇到的若水抱在怀中,轻拍着她的背部,当手触到衣间的湿冷时,他不由皱起了眉头,自从若水怀孕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呢。
  过了一会儿,若水终于慢慢睁开了眼,可眼中的惶然却并没有褪去。
  “若水,是梦到什么了么?”李世民温柔的问道。
  若水没有说话,只是更加紧紧地贴着丈夫的身子,摇了摇头。
  李世民怜惜道:“那先换了汗湿的衣服,再睡一会儿吧,离天亮还早着呢。”
  “好。”若水无力得应了一声,任丈夫替自己换了里衣,重新合上了双眼。
  好久的一阵沉寂后,当李世民以为妻子已经睡着了时,突然听见若水如同耳语般的轻声道:“二哥,你应允我一桩事好么?”
  李世民眉间没有来的一跳,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那个血腥绝望的一天,可话语间仍带着十分的耐心与宽慰,“你说什么我都答应。”
  若水淡淡的一笑,却依然闭着眼,“要是我腹中是个男孩,就让随我姓长孙吧。”话虽然说出了口,可若水却没有一分的把握,要让一个王朝的皇子随母姓,更何况又是皇后所出的嫡皇子,这在哪一个朝代都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吧,可刚刚梦境中宛如真实的情景却让自己不得不将这话说出口来。
  “朕答应。”李世民甚至没有考虑太久便平静地这样回答妻子,仿佛她刚刚提出的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一样,看着若水毫无掩饰的诧异,他笑着补充道:“不用担心那些朝臣们会怎么说,只当是朕的坚持便行了。”
  转瞬之间,当李世民看见妻子展开的笑颜时,顿时呆愣住了,第二次,这是自己第二次看见若水的脸上露出这般纯真无伪的笑容。上一次还是明瑶刚出生后不久,自己难得闲下功夫在房中抱着女儿逗弄,不知过了多久,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便看见妻子倚靠在门口笑着看着她们,带着温情和一丝说不清的缠绵。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发现自己总是在不自觉地寻找着若水的身影与那宛若昙花一现的倾城之美。
  看着李世民难得的怔愣的模样,若水的笑中带了几分满足和蜜意,放下了压在自己心中的犹疑与恐惧,她慢慢地又重新睡去,噩梦似乎也在渐渐地远去。
  翌日午时,当广月在侍候若水梳洗的时候,担忧地询问起昨夜的事情。
  若水释然一笑道:“没什么大事,不过就是被梦给吓倒了。”
  广月见小姐似乎不想多说,也就继续着手上的动作,忽然,她一下子想起什么说道:“小姐,方才,杨淑妃来请见谢恩。不过被明霞拦在了外头。”
  若水失笑道:‘明霞那个性子,幸好跟在我身边,否则不知道要闯出多少祸来。不过这回她倒是做对了,我既然谁也不见,也就不能为了杨氏一个人破例。”
  “咦?”广月稍有些疑惑,“我本还以为小姐很看重她呢,所以让她补了淑妃的空缺,原本照她那个来历,封婕妤也已经是过了。”
  “不是我看重她,后宫三千女子,在我看来也没什么不同。”若水淡笑道,“不过,这宫里头不少人倒是都挺看重她,先是燕妃,这会儿又是杨妃,保不准将来又冒出来个什么妃。她们能给予杨氏的不过是将来的承诺,而我现在就干脆直接给了她,省得有些人成日里总惦记着。”
  “还是那句话,小姐总是过于宽厚了。”广月替若水挽了个简单的发髻,不由感叹道。
  若水轻笑着摇头,“不是我太宽厚,只是水至清则无鱼,我所希望的后宫清明也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欲,何况是后宫呢?只要她们的所为在我所能接受的底线之上,我愿意做一个宽厚的皇后,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小姐的底线只怕就是长孙家和太子,皇子和长乐公主了吧。”明霞端着本该是早膳的粥点走了过来。
  若水的神色微微一凝,“长孙家和孩子们是一桩,不过这江山社稷便是另一桩了。”
  “小姐,您不是向来说后宫不得干政的么?”明霞不解的问道。
  若水的嘴角微扬,站起身来,“你们觉得,我和后宫中其余嫔妃的区别是什么?”
  “皇后是后宫之主,地位当然最为尊贵。”明霞跟在若水后边坦率道。
  “就在外边用膳吧。”若水走到外间,坐在席间,方才又开口道:“广月,你说呢?”
  广月细想了一下,“这之间的区别,我不好说。但我倒是清楚小姐不但和后宫其他妃子是不一样的,甚至比起前朝历代的皇后也大不相似。”
  明霞颇有些骄傲地说道:“那当然,有哪个能比起上我们家小姐的贤惠?”
  话音刚落,若水刚进嘴的一口粥差些笑喷了出来,“明霞,你还真是卖瓜自夸啊。”
  “小姐。”明霞微微红了脸。
  若水不禁莞尔一笑,随后便放下筷子,抬眼道:“皇后二字,顾名思义便是皇帝背后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妻子。可在我看来,皇后却并非是依附在皇帝身后的女人,她应该更是皇帝的依靠,正如同后宫不该是前朝的隐患,而应该是庙堂的支撑一般。”
  话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看着门口晃动的帘子继续道:“后宫是我的责任,却绝不是我安生立命之所,既然同皇帝一起站在天下的最高处,那社稷安危便是身为皇后最该关心的另一桩事。”
  “可小姐也并没有怎么过问朝堂上的事情啊。”明霞依旧困惑道。
  若水笑了笑,“不可多管,也不可不管,这才正是我所期望的呀。但这种机缘同样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而陛下是明君,又幸而我们是少年结发,多少的过往纠结在一起能走到今日这般局面也算是不错了,天下人都说我是贤后,实际我也不过就是在一切可允许的条件下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而已。不过有一点,你们倒是可先记着,即使离了皇帝,即使我不再是皇后,但我还是我,这便是最大的不同了。”
  主仆间一时无语了许久,不知怎么,非但是广月,就连性子最为大意的明霞也在若水方才的话中听出些不详的意味来。
  待若水用完了早膳,便不意外地看见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又掀了帘子走了进来,不过这会儿后边还跟着个上官平。她蹙着眉,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发作,心中明了昨夜的事情把李世民也吓得不轻。
  上官平仔细地替皇后诊了脉象,如今这皇后腹中的嫡子已经成了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双刃剑,就唯恐同上回一样有所闪失。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上官平终于松了一口气,恭敬地回道:“请陛下和皇后宽心,皇后的脉象安稳无恙,不如臣开一帖安神助眠的方子来如何?”
  李世民装作不见妻子皱得更紧的眉间,快语道:“好,就这么办,你先下去开药吧。”
  等众人都退下了,若水忍不住嘀咕道:“原本就没有什么大碍,做什么还要吃那么苦的药?”
  李世民轻声哄着妻子,“你昨日可真把我给吓住了,还是听御医的话,吃上几贴安安心也好。”
  若水眼见既然已无圜旋的余地,便只好点头同意,随即便又转身问道“对了,二哥,近来怎么我都见不着承乾、青雀还有瑶儿他们的人影啊?总不会他们比你这个当皇帝的爹还要忙吧。”
  李世民的脸色瞬时间便阴了下来,不过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他还是缓下语气道:“青雀,瑶儿也就罢了,最近连我也不常见。就是承乾那个不孝子,我让他该准备挑选太子妃的事儿,他竟然对我说,要找个和娘一模一样的来他才肯大婚,所以我干脆罚他不许上你这儿,除非他先把太子妃的人选给定下来了。”
  “所以,你们父子就这么僵着了?”若水笑得很愉悦。
  李世民没好气地回道:“难不成让我先向那臭小子低头,还“一模一样”,真是白日里梦做多了。”
  若水笑得更加灿烂,“可二哥我倒是很想念儿子呢。”
  李世民脸色一僵,勉强道:“他最近的课业也很重,过些日里再说吧。”
  “好啊。”出人意料地,若水很是爽快地答应了,手搭在丈夫的臂弯上,“再过些日子,我们一块儿给承乾选个媳妇好了,指不定,没过多久他就把我这个娘给抛在脑后了。”
  李世民心中疙瘩了一下,往常来说,孩子可是若水的命根,连自己都碰不得的,今天她笑得未免也太开心了些吧。
  若水见李世民一脸的狐疑,笑着伸手想要揉平他眉间的紧皱,她自然知道丈夫在怀疑些什么,可既然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决心做一件事,也就不怕他有所防备了。
  p。s我终于有Q号了:462777582
  感谢糖糖建的群:39961525桃之夭夭滴群。

  第四章 出宫(完)
  几日平静的日子过后,李世民见妻子与儿子并无什么特别的异状,便也放下了心中的疑虑。而从夏至到芒种,正是农忙时分,李世民自即位以来便对农事民生极为关注,甚至为了农忙将承乾行冠礼的时间延后,也因此无暇整日里地盯着若水的一举一动。
  殊不知,这正给了若水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天临上朝前,皇帝接到了太子身子不适的消息,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但随即一想起方才妻子那张纯净的睡颜也就挥去了那丝异样的思绪,反正若水每日里不睡到午时是决不肯起的。
  不料,今日的朝事特别的繁杂,临下了朝,还是有诸多事物未曾商讨个头绪出来,于是,皇帝又招了魏征,马周在两仪殿内室议政。午膳的时候,从立政殿那边传来的消息说皇后正与长乐公主一起闲坐在庭院中,李世民于是终于放下心来。
  而事实上,这时的立政殿却有长乐公主一个人在而已,明瑶稍稍有些不耐烦地坐在池水边,见周围只有广月姑姑一人,于是干脆脱了鞋袜,将双足浸在了沁凉的水中。
  广月在一边无奈的摇了摇头,心知这时的公主压根就劝不得,被小姐动之以情给留在这儿装装样子的小公主此刻怕是十分的不愿意吧。
  与那边妹妹的恶劣心情截然相反,这边承乾的神色飞扬,即使穿的是最普通的青色衣裳,却依然无法掩盖住他身上透出的那种清朗尊贵的气息。而此刻他与母亲坐着的马车正行驶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
  长安城中的街道,南北方向有十一条,东西方向有十四条,纵横交错如棋盘。其中,朱雀大街从外郭城南面的明德门起,北通皇城的朱雀门,直达宫城的承天门,这条大街纵贯全城南北,把长安城分为东西对称的两部分,而朱雀大街位于皇城的那一段,两旁槐树成荫,分布于这里的百官署衙,因此被称为“天街”或“槐衙”。
  若水颇为好奇地向外边张望着,“承乾,这边好像人不多啊。”
  承乾嘴角噙着笑,回道:“娘,长安最热闹的地方是在东西两市,那边才是商贾小贩们做生意的地方,一共有二百二十个行,像大衣行、鞦辔行、秤行、绢行,都很有名气呢。”
  “那我们……”若水的话还没说话,便即刻被儿子给打断了。
  “娘,你现在这个身子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