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464章

大明政客-第464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准了,朕考虑,苏天成出任蓟辽督师,左都御史,全权负责辽州、蓟州一带的事宜,可以先斩后奏,有着便宜行事的权力,诸位以为如何啊。”

“皇上英明。”

“内阁准备拟旨,召苏爱卿押解李自成回京,朕真的没有想到,太子这次表现很好啊,危机的时刻,固守在夔州府城,朕很是欣慰啊。”

朝廷的文武大臣终于得知了消息。

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将士,剿灭九万流寇,生擒匪首闯王李自成,四川境内剩余三万流寇,逃往松潘卫和朵甘都司一带,距离覆灭的时间也不远了。

皇上得知了消息,取消了早朝,准备大宴文武大臣,礼部已经在安排了。

一时间,各种的议论都出来了。

绝大部分都是交口称赞苏天成和江宁营的,想不到只用了半年多时间,江宁营就基本剿灭了流寇,也有人议论下一步,苏天成会干什么了,有人认为,苏天成肯定要到辽东去了,主持那里的局势,进而剿灭后金鞑子,也有人认为,苏天成肯定是要回到朝廷来,进入内阁了,苏天成不过二十多岁,就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劳,堪称为大明朝的擎天巨柱了。

有心的大臣,迅速到苏天成的府邸去拜访了,告诉了这个好消息。

朱审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流下了眼泪,苏天成离开的这半年多时间,她时时刻刻担心,打战不是小事情,何况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流寇,想不到苏天成硬是盯住了压力。

基本剿灭了流寇,表示苏天成要回到京城了,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

朱由检精神抖擞的参加了盛宴。

所有文武大臣都是带着笑脸的,宴会上面,众人不断的高呼皇上圣明、大明昌盛的话语,这令朱由检更加的高兴。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太后娘娘也出息了宴会,端着酒杯,给所有文武大臣敬了一杯酒,懿安皇后张氏和皇后娘娘也出面了,诸多的文武大臣,很久没有见到深居简出的懿安皇后张氏了,懿安皇后张氏乃是先皇朱由校的皇后,朱由检即位之后,尊号张氏为懿安皇后。

喜悦的气氛在朝廷里面蔓延,很快延伸到了京城各处,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江宁营剿灭了流寇,生擒了匪首闯王李自成了。

一时间,京城里面的大小酒楼和茶楼,热闹起来了,京城的老百姓,在天子脚下,一样关心朝廷里面的大小事情,说书的人根据自身的杜撰,开始描述故事,文人墨客把酒言欢的时候,说到的也是这件事情。

老百姓想到的简单很多,他们听说了苏天成太多的故事,一直以来,江宁营都是以胜利的姿态出现的,特别是在斩杀三万后金鞑子之后,苏天成在老百姓的眼里,已经成为了神话一样的存在,已经是大明朝最为得力的大臣了。

所有人都在翘首企盼,接到圣旨的苏天成,什么时候回到京城。

老百姓也在打听,苏天成回到京城的那一天,他们一定要到大街上去看看的,看看这位年轻的五省总督,究竟如何的意气风发。

第六百零八章盛况空前

“咦;你听了吗;苏大人明rì要回到厩了。”

“哦;是真的吗;那可一定要看看啊;到时候你约上我;我们一起看看。”

“恩;一定要看看;就是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啊;我也是听的。”

“我们打听一下不就可以了;问问清楚;明天占个好位置;看看这位苏大人。”

。。。。。。

苏天成要回到厩的消息;迅速传开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很多人都在相互打听;印证消息的真假;不管怎么;明天厩里面;一定是盛况空前的;老百姓都想着亲眼看看;这位剿灭流寇的大英雄;而且众人还知道了;这位苏大人才二十多岁。

苏天成已经到了京郊。

接到皇上的圣旨之后;稍微安排布置之后;苏天成带着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包括四川总兵官秦良玉、石柱宣慰使马祥麟等人出发了;一同回到厩的;还有太子殿下朱慈焤;以及跟随朱慈焤到四川来的官员和锦衣卫。

出发之前;苏天成和洪承畴、秦三德等人商议过了;也禀报了朱慈焤;关于这次有功人员的奖励事宜;拟出来了条陈。

朱慈焤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江宁营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胜利;苏天成等人是很高兴的;但这次的胜利;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江宁营阵亡将士六千一百余人;重伤九百余人;斩杀流寇四万余人;生擒四万余人;其中后金派来的五百强悍的军士;一个都没有漏掉;这些人的特征太明显了。

最后的杀戮还是有些残酷的;求生的本能。使得李自成的亲兵开始拼命了;苏天成没有理睬他们的疯狂;果断下令;必须全部斩杀;一个不留;这些人是火种;不能够留下。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子上面;阻止流寇的再次滋生。

在如何对待李自成的态度上面;苏天成还是谨慎的;刘铁汉活捉了基本没有抵抗的李自成之后;苏天成的本意是想着立即斩杀的。免得夜长梦多;但他也想到了;朱由检好面子;如果自己能够押解李自成进入到厩;交由皇上处置;满足了皇上的虚荣心;效果好很多。

功高震主的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这一次基本剿灭流寇;起来是太子朱慈焤总领的;最大的功劳在朱慈焤的身上。

战斗结束之后;苏天成与秦良玉、马祥麟交换了意见;坦陈自身的想法;建议白杆兵一万五千人悉数加入江宁营;若是需要保持建制。可以单独组营;依旧由马祥麟指挥;经历了残酷战斗和江宁营磨砺的马祥麟首先表态了;自己没有意见;主要看母亲大人的意见;秦良玉很久之前明白了苏天成的想法;意思是准备让她真正的总领四川的卫所军队。成为真正的总兵官;她早就认为;白杆兵应该加入到江宁营之中;而且不能够单独组营。编入到江宁营的各营之中;如此一来;随着江宁营名垂青史;人们也一定会记住白杆兵。

征得秦良玉和马祥麟的同意之后;江宁营的队伍再次壮大了;总人数超过八万人了。

在招募军士的问题上;洪承畴比苏天成还要谨慎;一颗老鼠屎;可以坏了一锅汤;想着进入江宁营的军士;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江宁营必须要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这一次入京;规格完全不同了。

八月十八rì;苏天成一行抵达了京郊;圣旨马上就来了;要求苏天成在京郊等候一天的时间;厩里面要做好相应的布置;当然;圣旨里面也提到了;苏天成一行还是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进入厩之后;肯定是有很多人看的;一身灰尘可不雅观。

安顿下来之后;所有都沐浴更衣;洗澡水里面;还放进了花瓣等东西;苏天成实在不适应。;前来宣旨的太监;脸上带着恭敬谦和的神态;小心的陪着;得到苏天成赏赐的一锭黄金之后;喜笑颜开;偷偷告诉了苏天成;兵部尚书杨嗣昌大人要到城门口迎接;皇上带着厩四品以上的大人;在午门外迎接。

这令苏天成惊叹不已;这样的规格也太高了;当然;自己总归是是跟随在太子殿下的后面的;最大的光环还是要集中在太子殿下的身上。

八月十九rì。

秋高气爽;太阳一大早就出来了。

辰时;苏天成一行抵达了厩东大门。

杨嗣昌站在城门之外;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守备森严。

太子朱慈焤自然是在最前面。

看见了杨嗣昌之后;朱慈焤下马了。

杨嗣昌连忙跪下给太子殿下请安;朱慈焤上前扶起了杨嗣昌;这一切的过程;不到十一岁的朱慈焤表现的非常老道。

苏天成等人早就下马了;虽他和杨嗣昌都是正二品的品秩;但自己是挂着兵部尚书衔;和真正的兵部尚书还是有区别的;京官的身份要尊贵一些的。

杨嗣昌抱拳和众人行礼;他是代表皇上来迎接众人的;但丝毫没有摆架子;回到厩之后;苏天成将被敕封太子太保;身份已经在他的上面了;一般来;能够进入内阁的大臣;才会被敕封为太子三师的。

继续上马之后;太子朱慈焤依旧在最前面;左右都是锦衣卫护卫;苏天成和杨嗣昌并排;后面就是洪承畴和秦三德了;接下来是方逢年和姚明恭;其余的就按照品秩一次排列下了。

进入到城门之后;苏天成感觉到了惊诧;从城门开始;就有老百姓站在两边看热闹了;要知道;从城门到紫禁城;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这岂不是;厩有很多的老百姓都出来了。

朱慈焤的穿着是不同的;明黄的衣服;头冠上面缀着东珠;代表了太子的身份。

厩的老百姓知道这样的规矩;听书的都讲过很多了;什么皇上穿什么衣服;太子殿下穿什么衣服;一品到九品的官员;穿什么衣服;吏员穿什么衣服;衙役穿什么衣服;都是清清楚楚的;虽太子殿下被锦衣卫守卫在中间;但大家还是看见了。

道路两边的百姓纷纷跪下了;看见了太子殿下;必须要行大礼的。

消息传得飞快;老百姓知道了;原来太子殿下这次总理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太子殿下的身上了;有人念着阿弥托福;大明有如此英明的太子殿下;是老百姓的福气。

光环很快集中到太子殿下的身上了。

护卫太子殿下的锦衣卫;看见百姓虔诚的眼神;恭敬的态度;也很自觉的松开了一些;让老百姓能够看见太子殿下。

这也是苏天成的目的;跟在后面的他;虽然有人注意;但不是焦点人物了。

“苏大人;恭喜啊;此次基本剿灭了流寇;苏大人居功至伟啊。”

“大人赞誉了;坤元侥幸;主要还是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军士的功劳啊。”

“哎呦;苏大人万万不要客气了;rì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杨嗣昌这样;苏天成的心里动了一下;他隐隐知道一些什么了。

“苏大人;太子殿下如此的老成持重;皇上见到了;一定是非常欣喜的。”

“太子殿下天资聪颖;此次固守夔州府城;置生死于不顾;坤元很是钦佩啊。”

“我倒是觉得;苏大人不止一件功劳啊。”

苏天成笑了笑;有些事情不必要谦虚;朱慈焤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众所周知的;回到厩之后;皇上也很快能够看见。

道路两边的百姓越来越多;大队人马还没有到跟前的时候;百姓纷纷跪下了;不过很多人抬起头;想着看到太子殿下和苏天成;他们的愿望满足了;因为他们能够很容易看见太子殿下和苏天成。

道路变得宽阔了;锦衣卫拉开了距离;左右两边距离太子都在一米以上了;这样老百姓就能够很清楚的看见太子殿下了;沿路的守卫是非常严密的;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守卫着需要经过的道路。

苏天成和杨嗣昌距离朱慈焤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主要是朱慈焤左右和后面的锦衣卫;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这也正好。

大半个时辰过了;马上就要到午门前面了。

道路周围的守卫开始变得森严起来;看不见老百姓了;站岗的换成了锦衣卫。

苏天成的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其他人也是一样;先前拿着轻松的气氛;很快消失了;马上就要见到皇上了;众人的心情肯定是激动的;特别是马祥麟;还没有见到过皇上;当然;江宁营的部分卫指挥使;也没有见到过皇上;这个时候;肯定是紧张的。

苏天成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主要考虑的;是揣在怀里的奏折;这里面对所有有功之人;都提出了升迁或者是奖励的建议;得到皇上的恩准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刚才杨嗣昌的话语;引发了苏天成的注意;难道自己又要升官了;是进入了内阁;还是到辽东了。

jīng彩推荐:

第六百零九章最快的圣旨

午门前方的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