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130章

大明政客-第130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七十三章奇怪的心思

最终的方案;苏天成和张泰宁仔细商议之后;明确下来了;江宁县每年上缴两大营两万五千两白银;租种一万公顷官田;接下来;苏天成马不停蹄的找到了唐世济和秦三德;得到了大致的同意;如今;南直隶最高的三位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具体商议了。

他们商议的意见;还需要上奏朝廷;毕竟这样的大事情;不是哪一个人敢于单独拍板的;大明朝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秦三德的意思;这一次的商议;江宁县知县苏天成也是可以参加的;但唐世济否决了这个提议;认为还是三人首先商议;明确意见之后;上奏皇上;余下就是办理的事情了。

这一次的商议;注定不简单。

唐世济作为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他和前任的镇守太监王振之间;关系还是可以的;想不到朝廷突然调整了镇守太监人选;里面的原因;隐隐的与苏天成有关;秦三德到任之前;唐世济再次阅读了皇上的密旨;仔细揣摩。

看来江宁县租种官田;已经得到了皇上的默许;否则;秦三德不会提出来这样的建议;如此的情况下。唐世济是不会反对的;可皇上突然调整镇守太监。没有征求他的意见;他的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的。虽然说司礼监大太监调整了;曹化淳提督军营;王承恩成为了司礼监大太监;这里面;最大的可能;还是宫里的斗争。

秦三德到南京的时间不长。言语之中;很是维护苏天成;这更加的令唐世济不爽;中官的职责;主要是监军的;原则上不能够插手地方上的事情;难道说秦三德不知道。还是依仗了宫里的支持。

秦三德到了南京;做事情没有什么避讳;也不知道低调;有些跋扈的味道;这是犯忌的;若不是唐世济的压制。估计已经有人弹劾了。

经历了不少的**;唐世济早就泰然处之了;秦三德刚刚到南京上任;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开始弹劾了。吃亏的是自己;皇上肯定要怀疑了。南直隶是不是形成了朋党集团了;排斥外来的中官了;弄不好;训斥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好在苏天成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回到江宁县之后;依旧显得低调;没有专门去拜访秦三德;似乎是有些顾忌的;在处理租种官田的事情上面;也是非常注意的;首先去拜访了守备勋臣张泰宁;接着拜访自己;最后去找了秦三德。

不管苏天成与秦三德之间;关系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

秦三德的想法;完全不同。

秦三德的心眼不大;长期在宫里;领教了太多的尔虞我诈;要不是跟随王承恩;估计还是不能够出头的;他也见识了魏忠贤是如何垮台的;好在那个时候;他的年纪还小;没有掺杂到这样是非中间去。

刚刚到南京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他想着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树立起来个人的威信;期盼得到唐世济的支持;可惜唐世济是有所保留的。

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心思;有了一些变化;镇守太监的职责;实际上就是监军;原则上不能够插手地方政务;可这么多年下来;情况早就发生变化了;要是只能够监军;那有什么权利啊;镇守太监也不能够算是南直隶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了。

要插手地方政务;必须要得到唐世济的支持;秦三德的眼光;看准了苏天成。

苏天成是江宁县知县;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而且自己到南京来;也是要多支持苏天成的;如果自己大力支持苏天成;苏天成能够取得良好的政绩;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江宁县租种南京京营的官田;他是完全支持的;也是一力促成这件事情的;甚至在与唐世济和张泰宁交谈的时候;暗示上面有这样的意思。

也是因为他的支持;江宁县租种官田的事情;推进的很是顺利。

苏天成很会为人;还在河南赈灾的时候;就派了专人;来拜访自己了;送来了价值不菲的礼物;这令他很是高兴;至于说为了官田的事情;苏天成首先找到张泰宁;接着找到唐世济;最后找到自己;他没有意见。

他甚至提出来;苏天成参与这次的商议;可以将事情完全定下来;而且只要商议过了;江宁县就可以开始cāo作了;不一定要等到圣旨下来;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正式的圣旨;无非是皇上知道了;不表示反对。

张泰宁的想法;简单很多;主要是想到两大营的收入;能够有两万五千两白银的收入;对两大营来说;是好事情;只要朝廷不反对;他没有什么意见;再说了;军营里面的有些事情;他也是清楚的;各级的军官;中饱私囊;很是普遍了;军士不愿意耕种田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没有任何的收益;饭都吃不饱;谁还愿意种地啊。

这样做;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抑制了部分军官的贪yù;耕地里面的收入;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各级军官的口袋里面;如果要展开清查工作;那是惹众怒的事情;也是不好cāo作的事情;与其这样;不如将耕地租赁出去;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银子。

军队的稳定是大事情;张泰宁清楚里面的厉害关系;如果说军官长时间的贪腐;军心将越来越涣散;最终将失去战斗力;军士逃亡的事情;此起彼伏;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了;虽然京营比其他卫所好一些;可这类情况;也是存在的。

唐世济刚刚说到江宁县租赁官田的时间;秦三德就开口了。

“唐大人;张将军;咱家认为;江宁县租赁官田一事;完全可行啊;这租金也是合理的;chūn耕时节不能够耽误啊;咱家看;商议之后;江宁县可以提前整理耕地啊。”

唐世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了看张泰宁。

张泰宁是聪明人;这个时候不会表态;最终不是他确定意见;唐世济和秦三德之间的争议;他可不想搀和进去。

“秦公公说的是有道理的;下官没有其他的意见;唐大人做出来决定之后;两大营会遵照执行的。”

张泰宁虽然是武官;可也见过了太多的波折;岂会轻易表态。

唐世济没有办法;只能够开口了。

“江宁县租赁官田的事宜;我大明尚无此先例;还是慎重一些的好;我们商议之后;禀报皇上定夺;我的意见;租赁是可以的;但还是要等到圣旨下来之后;再行办理相关事宜;不可cāo之过急;若是朝廷有异议;我们也能够做出来解释。”

秦三德有些不满意了;先前提出来让苏天成参与讨论;唐世济不同意;现在又要求江宁县等候圣旨;这要是拖延下来;今年没有圣旨了;江宁县岂不是拿不到官田了;而且有些官田;已经荒芜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整理了。

“唐大人;咱家不是这么看的;租赁官田的事情;大明确实没有先例;正因为如此;咱家觉得;南直隶试行了;一旦有了成果;朝廷自然会改变诸多看法的;若是等候圣旨;耽误了时rì;影响了chūn耕;此事就无法取得圆满成功了;两大营也得不到收入了。”

“秦公公;兹事重大;还是要禀报皇上;予以定夺。”

唐世济的语气淡淡的;虽然柔和;态度确实明确的。

秦三德很是恼火;可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其他的意见了;人家唐世济按照规矩办事情;自己还能够怎么办啊。

“唐大人按照规矩来;咱家也没有其他的话说了;不过租赁官田的事情;时间是耽误不得的;咱家看;是不是密折专奏。”

唐世济的脸sè微微有些变了;密折专奏;是禀报重大事宜的;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随便使用的;租赁官田;不是什么大事情;觉不需要密折专奏;顶多就是不经过六部和都察院;也不经过内阁;直接奏报给皇上。

但这样的做法;严格来说;都是不妥当的。

“秦公公;这密折专奏的事宜;我看还是免了;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若是随意启用了密折专奏;受到训斥;租赁官田的事情;恐怕耽误了;我的意见;直接上奏折到内阁。”

秦三德的脸sè也有些变了;上奏折到内阁;问题恐怕更大;内阁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做法;最大的可能;就是直接打回来了;或者搁置不理睬;如此一来;江宁县租赁官田的事宜;必然无限期的拖延下去;甚至不能够成功了。

“咱家刚才想的有些急了;这租赁官田的事情;密折专奏还是有些不合适的;可唐大人提出来;写给内阁奏折;咱家也是不同意的;唐大人说过了;大明朝从未有租赁官田的事宜;内阁会回复吗;会上奏吗。”

唐世济楞了一下;微微点头。

“咱家以为;还是将奏折直接呈报给皇上;请皇上定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七十四章升堂的学问

八月初;县衙开始放告。

所谓的放告;也就是接受百姓的状纸;每月的初三、初六和初九三天;知县升堂;刑房的司吏、典吏和书办;引着告状的百姓;到县衙大堂来上递状纸;一般情况下;知县不会当堂审理;待到退堂之后;仔细看了这些状纸;认为可以审理的;就留下状纸;来rì升堂审理;不应当受理的;要求衙役退回去状纸。

遇见了重大的刑事案件;往往需要好长时间审理。

这个时代的侦破技术;可不比几百年之后;冤假错案是不必要说的;特别是杀人案件;遇见那些流窜作案的;基本没有侦破的可能xìng;可案件总是要侦破的;要不然知县的政绩就有问题了;这个时候;运气不好的人;可能就倒霉了;被怀疑为行凶人;你不服气;喊冤枉也可以;打的你生不如死;还不如承认了;来一刀的痛快。

当然了;主要的案件;大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为了分割家产纷争的案件;是最多的;反正大都牵涉到了钱财。

知县不是神仙;好多的知县;也就是通过了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绝非是什么神探;遇见了重大的刑事案件;通过一番的思考;想当然的认为谁可能是行凶人。

知县最大的两桩工作任务;就是钱粮和刑名。如果你侦办案件迅速;征收钱粮得力。就是最大的政绩了;虽说不一定很快能够得到提拔;至少这是基础。

苏天成到河南区赈灾的时候;县衙就开始放告了;接手案件的是县丞卢天明。

县丞是知县最为重要的佐官;遇到知县空缺;或者是有事情外出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要审理案件的。

卢天明很聪明。苏天成到河南赈灾;他接手了诸多的案件;基本上没有怎么审理;一律都压着;苏天成的能力;他是见识过的;这审理案件的事情。还是等到苏天成回来之后处理;若是自己审理了;运气不好;遇见了错案;遭遇知县大人的责罚;甚至是追究。得不偿失。

苏天成坐在二堂;看着一大堆的状纸;开始感觉到头疼。

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几百年之后的体制了;有专门的公检法司机关。主要领导不需要过问这些事情;将主要jīng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面;可现在是不行的;知县就是一县的父母官;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

明末的风气;已经很不好了;知县审案;成为了敛财的好机会;师爷、司吏、典吏、书办和衙役;一个个都是粉墨登场;各自捞让处;有钱有势的;作威作福;拿出来了银子;可以摆平一切;无钱无权的;吃亏是必然的;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是不会到衙门打官司告状的。

连续看了两天的状纸;苏天成一直都没有发话;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升堂审理;也没有说不审理;这是因为;他看了诸多的状纸;已经发现了里面的问题了。

他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审理;但决不允许出现颠倒黑白的事情。

渠清泽进入二堂的时候;发现苏天成皱着眉头;对着案桌上面的一叠状纸。

“大人;是为刑名的事情头疼吗?”

看见渠清泽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